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 第5章 通化市《柳河縣》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第5章 通化市《柳河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柳河縣,地處吉林省東南部,通化市西北部,宛如一顆鑲嵌在長白山向鬆遼平原過渡地帶的明珠,幅員麵積達3348平方公裡。這片充滿魅力的土地,轄3個街道、12個鎮、3個鄉,包含13個社羣、219個行政村,總人口38萬,彙聚了漢族、滿族、朝鮮族等多民族在此和諧共生,共同繪就了柳河豐富多元的人文與自然景觀。

一、各鄉鎮風采

柳河鎮

作為柳河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柳河鎮是全縣的核心樞紐。鎮內交通網路發達,梅集鐵路、多條國道和高速公路穿鎮而過,使得這裡與外界緊密相連。走進柳河鎮,現代化的高樓大廈與熱鬨的商業街相互映襯,大型購物中心、各類特色店鋪琳琅滿目,滿足著居民與遊客的各種生活需求。教育資源豐富,從基礎教育到職業教育,各類學校一應俱全,為當地培養了大量人才。文化場館眾多,圖書館、文化館常常舉辦各類文化活動,豐富著人們的精神世界。同時,柳河鎮還保留著一些傳統老街巷,漫步其中,能感受到歲月沉澱的煙火氣息,傳統與現代在這裡交融碰撞。

三源浦朝鮮族鎮

三源浦朝鮮族鎮是一座充滿民族風情的城鎮,也是重要的交通節點,通化三源浦機場坐落於此,拉近了柳河與外界的距離。這裡聚居著大量朝鮮族居民,獨特的民族文化隨處可見。傳統的朝鮮族民居錯落有致,房屋外觀色彩淡雅,屋內佈置溫馨,體現了朝鮮族人民獨特的審美。每逢朝鮮族傳統節日,如春節(歲首節)、秋夕節等,小鎮便熱鬨非凡。人們身著鮮豔的朝鮮族傳統服飾,跳起歡快的長鼓舞、伽倻琴彈唱,品嘗著地道的朝鮮族美食,如辣白菜、打糕、冷麵等,展現出濃鬱的民族風情。朝鮮族的傳統體育活動,如跳板、蕩鞦韆等,也深受當地居民喜愛,常常能看到人們在空曠的場地儘情玩耍。

聖水鎮

聖水鎮以其優美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農業資源著稱。鎮內多山地、丘陵,森林覆蓋率較高,山間植被茂盛,四季景色各異。春天,漫山遍野的野花競相綻放,五彩斑斕;夏天,綠樹成蔭,是避暑的好去處;秋天,層林儘染,碩果累累;冬天,銀裝素裹,宛如童話世界。農業是聖水鎮的支柱產業,這裡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盛產玉米、水稻等農作物,同時,特色農業也發展得有聲有色,草莓、藍莓等水果采摘園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體驗田園采摘的樂趣。此外,聖水鎮還擁有一些小型加工廠,對當地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

涼水河子鎮

涼水河子鎮自然資源豐富,森林廣袤,林業資源是其重要的經濟支柱。鎮內的林場樹木種類繁多,以紅鬆、落葉鬆等針葉林為主,還有部分闊葉林,森林中棲息著多種野生動物,如鬆鼠、野兔、野雞等,生態環境優良。除了林業,涼水河子鎮的礦業也有一定規模,擁有一些小型的礦山,開采鐵礦石、石灰石等礦產資源,為當地工業發展提供了原材料。同時,涼水河子鎮注重生態保護與旅遊開發相結合,依托獨特的自然景觀,開發了一些徒步旅行路線和森林康養專案,讓遊客在欣賞自然風光的同時,也能放鬆身心,享受大自然的饋贈。

羅通山鎮

羅通山鎮曆史文化底蘊深厚,境內的羅通山城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見證了悠久的曆史歲月。羅通山城依山而建,城牆蜿蜒曲折,氣勢恢宏,城內遺址眾多,包括宮殿基址、瞭望台、烽火台等,展示了古代軍事防禦體係和城市建設的智慧。除了曆史遺跡,羅通山鎮的自然風光也十分迷人,周邊山巒起伏,森林環繞,景色秀麗。這裡還盛產山野菜、野果等,春季可以采摘刺老芽、蕨菜等山野菜,秋季可以品嘗到酸甜可口的野葡萄、山裡紅等野果。近年來,羅通山鎮依托曆史文化和自然資源,大力發展旅遊業,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探尋曆史、親近自然。

安口鎮

安口鎮以農業和特色產業聞名。這裡的農業以種植水稻、玉米、大豆等傳統農作物為主,同時,安口鎮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中藥材種植是安口鎮的一大特色產業,人參、五味子、黃芪等中藥材種植麵積廣泛,品質優良。當地還建立了中藥材加工企業,對中藥材進行初加工和深加工,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此外,安口鎮的畜牧業也較為發達,養殖牛、羊、豬等家畜,為市場提供了豐富的肉類產品。在特色農產品方麵,安口鎮的蜂蜜頗有名氣,當地的養蜂人利用豐富的植物資源,養殖蜜蜂,產出的蜂蜜口感醇厚,營養豐富。

向陽鎮

向陽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是柳河縣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鎮內工業和農業協同發展,工業以製造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為主,擁有一些小型工廠,生產建材、塑料製品等工業產品,同時,對當地的農產品進行加工,如將玉米加工成玉米澱粉、將水果加工成果汁等,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農業方麵,向陽鎮除了種植傳統農作物外,還發展了蔬菜種植產業,建立了蔬菜種植基地,為周邊地區提供新鮮的蔬菜。此外,向陽鎮注重生態環境保護,鎮內綠化良好,空氣清新,居民生活環境舒適。

紅石鎮

紅石鎮自然資源豐富,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和礦產資源。鎮內河流眾多,水域麵積廣闊,漁業資源較為豐富,當地居民從事漁業養殖和捕撈,生產的魚類肉質鮮美,深受市場歡迎。同時,紅石鎮還擁有一些礦產資源,如煤炭、鐵礦石等,礦業在當地經濟中占有一定比重。在農業方麵,紅石鎮以種植玉米、大豆等農作物為主,近年來,積極推廣農業機械化和現代化種植技術,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此外,紅石鎮還注重文化建設,鎮內建有文化廣場和圖書館,為居民提供了休閒娛樂和學習的場所。

亨通鎮

亨通鎮以其特色農業和鄉村旅遊而聞名。這裡的土壤和氣候條件適宜種植葡萄,因此葡萄種植成為了亨通鎮的支柱產業之一。亨通鎮種植的葡萄品種多樣,包括山葡萄、巨峰葡萄等,品質優良,口感鮮美。當地的葡萄酒釀造業也頗具規模,利用本地優質葡萄釀造的葡萄酒口感醇厚,香氣濃鬱,在市場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同時,亨通鎮依托葡萄種植產業,發展鄉村旅遊,打造了葡萄采摘園、葡萄酒莊等旅遊專案,遊客可以在這裡體驗采摘葡萄的樂趣,品嘗美味的葡萄酒,感受鄉村生活的寧靜與美好。此外,亨通鎮還種植了一些其他特色農產品,如草莓、西瓜等,豐富了當地的農業產業結構。

孤山子鎮

孤山子鎮自然風光優美,生態環境良好,是一個宜居宜遊的小鎮。鎮內有一座孤山,山上植被茂盛,景色秀麗,登上山頂可以俯瞰全鎮的美景。孤山子鎮的農業以種植水稻、玉米、大豆等傳統農作物為主,同時,注重發展綠色農業和有機農業,生產的農產品品質優良,深受消費者喜愛。此外,孤山子鎮還擁有一些小型加工廠,從事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等行業,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在旅遊方麵,孤山子鎮依托自然風光,開發了一些鄉村旅遊專案,如農家樂、生態采摘園等,吸引了周邊城市的遊客前來休閒度假。

五道溝鎮

五道溝鎮以農業和林業為主要產業。鎮內土地肥沃,適宜農作物生長,主要種植玉米、水稻、大豆等農作物,是柳河縣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之一。同時,五道溝鎮森林資源豐富,林業資源是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鎮內的林場麵積廣闊,樹木種類繁多,林業產業涵蓋了木材采伐、加工、銷售等環節。此外,五道溝鎮還積極發展林下經濟,利用森林資源養殖林蛙、種植人參、木耳等,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麵,五道溝鎮不斷完善交通、水電等基礎設施,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條件。

駝腰嶺鎮

駝腰嶺鎮地理位置獨特,交通便利,是柳河縣與周邊地區交流的重要通道。鎮內工業和農業共同發展,工業以製造業和建材業為主,擁有一些工廠,生產機械裝置、建築材料等產品。農業方麵,駝腰嶺鎮以種植玉米、水稻、大豆等傳統農作物為主,同時,積極發展特色農業,種植了一些經濟作物,如向日葵、中藥材等,提高了農業經濟效益。此外,駝腰嶺鎮還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加強了對森林、河流等自然資源的保護,鎮內生態環境良好,空氣清新。在文化建設方麵,駝腰嶺鎮積極開展各類文化活動,豐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柳南鄉

柳南鄉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要產業。這裡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是柳河縣重要的糧食產區之一,主要種植水稻、玉米、大豆等農作物。畜牧業方麵,柳南鄉養殖牛、羊、豬等家畜,養殖規模較大,為市場提供了豐富的肉類產品。同時,柳南鄉注重農業科技創新,推廣先進的種植和養殖技術,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此外,柳南鄉還積極發展農村電商,通過網際網路平台將當地的農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拓寬了農產品的銷售渠道。

薑家店朝鮮族鄉

薑家店朝鮮族鄉是朝鮮族聚居地,民族文化濃鬱。這裡的朝鮮族居民保留著傳統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朝鮮族的傳統建築、服飾、飲食等文化元素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展。朝鮮族的傳統美食如打糕、辣白菜、冷麵等是當地的特色美食,深受遊客喜愛。在農業方麵,薑家店朝鮮族鄉以種植水稻為主,這裡的水稻種植曆史悠久,采用傳統的種植方法和先進的農業技術相結合,生產的大米顆粒飽滿,口感香甜,被譽為「火山岩稻米」,在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此外,薑家店朝鮮族鄉還積極發展鄉村旅遊,打造了朝鮮族民俗村等旅遊專案,遊客可以在這裡體驗朝鮮族的民俗文化,感受獨特的民族風情。

時家店鄉

時家店鄉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以農業和生態旅遊為主要產業。鄉內多山地和森林,森林覆蓋率較高,擁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農業方麵,時家店鄉種植玉米、水稻、大豆等農作物,同時,利用山地資源發展了一些特色農業,如種植藍莓、草莓等水果,養殖蜜蜂等。在生態旅遊方麵,時家店鄉依托自然風光,開發了一些旅遊專案,如森林徒步、野營、采摘等,讓遊客在親近自然的同時,也能享受到休閒娛樂的樂趣。此外,時家店鄉還注重生態保護,加強了對森林、河流等自然資源的管理和保護,確保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二、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柳河縣地域曆史悠久,最早是肅慎族的居住地。戰國時期,這裡屬燕國領地;秦朝時,歸屬於遼東;漢武帝時,成為玄菟郡轄地。漢末,柳河被扶餘族建立的高句麗地方政權管轄。唐朝時,隸屬於安東都護府;元朝時,隸屬遼陽行中書省開元路鹹平府;明朝時,歸建州衛管轄。清朝初期,柳河是盛京圍場中的鮮圍場,屬於封禁重地。1873年開禁後,開始招民開墾;1877年,設通化縣,柳河屬其北境養字路共20保;1902年,清政府正式設立柳河縣,隸屬海龍府。此後,曆經民國時期、日偽統治時期,直到1945年,柳河縣民主政府成立,隸屬安東省通化專員公署。1952年,歸遼東省直轄,1986年改屬吉林省通化市。

在漫長的曆史程序中,柳河縣形成了多元融合的文化脈絡。這裡是滿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滿族的薩滿文化、漁獵文化在當地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例如,部分村落至今仍保留著祭祀山神、水神的傳統儀式,這些儀式蘊含著滿族人民對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隨著漢族、朝鮮族等民族的遷入,多種文化在這裡相互交融。朝鮮族帶來了獨特的歌舞文化、飲食文化和傳統手工藝,如伽倻琴彈唱、長鼓舞、朝鮮族刺繡等,豐富了柳河的文化內涵。漢族的傳統節日、民俗活動,如春節、元宵節、廟會等,也成為柳河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體現了不同民族文化在這片土地上的和諧共生。

三、曆史人物

柳河縣曆史上湧現出許多傑出人物,他們在不同領域為家鄉和國家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文化領域,有一位知名學者,自幼勤奮好學,對曆史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他深入研究柳河的地方史,通過查閱大量的古籍文獻、實地考察曆史遺跡,撰寫了多部關於柳河曆史文化的著作,為後人瞭解柳河的過去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他還積極投身於文化教育事業,培養了一批熱愛家鄉文化的學子,推動了柳河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在商業領域,有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企業家。他出身貧寒,但憑借著敏銳的商業眼光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從一個小商販做起,逐漸積累資本,創辦了自己的企業。他的企業主要從事農產品加工,通過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將柳河的優質農產品推向了更廣闊的市場,不僅帶動了當地農業的發展,還為眾多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成為了柳河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者。

在革命戰爭年代,柳河縣也湧現出了許多英勇無畏的革命誌士。他們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毅然投身革命,與敵人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其中一位革命烈士,在抗日戰爭時期,積極組織群眾開展抗日活動,為八路軍傳遞情報、籌集物資。他的英勇事跡激勵著無數柳河人民,成為了柳河人民心中的英雄,他的精神也一直傳承至今,鼓舞著後人奮發圖強。

四、必遊景點

羅通山

羅通山是柳河縣最著名的景點之一,擁有豐富的曆史文化遺跡和壯美的自然風光。山上的羅通山城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古城始建於漢代,是高句麗時期的重要軍事城堡。城牆周長約7公裡,依山勢而建,高低起伏,氣勢磅礴。城內有宮殿遺址、瞭望台、烽火台等建築遺跡,漫步其中,彷彿能感受到當年的金戈鐵馬和繁華喧囂。除了曆史遺跡,羅通山的自然風光也十分迷人。山上森林茂密,植被豐富,四季景色各異。春天,漫山遍野的野花競相開放,五彩斑斕;夏天,綠樹成蔭,是避暑的好去處;秋天,楓葉如火,層林儘染;冬天,銀裝素裹,宛如童話世界。登上羅通山山頂,可以俯瞰周圍的群山和田野,景色美不勝收。

三仙夾國家森林公園

三仙夾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柳河縣東南部,是一處集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旅遊勝地。公園內森林覆蓋率高達95以上,樹木種類繁多,有紅鬆、落葉鬆、水曲柳等珍貴樹種,森林中棲息著多種野生動物,如鬆鼠、野兔、野雞等,生態環境十分優美。公園內的人文景觀也彆具特色,有三仙夾寺、財神廟等古建築,這些建築風格古樸典雅,氣勢恢宏,體現了濃厚的宗教文化氛圍。此外,公園還設有滑雪場、滑草場、森林氧吧等休閒娛樂設施,遊客可以在這裡儘情享受運動的樂趣,放鬆身心,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雲嶺野山參風景區

雲嶺野山參風景區以其獨特的野山參文化和優美的自然風光吸引著眾多遊客。這裡是中國野山參的重要產地之一,擁有豐富的野山參資源。景區內設有野山參博物館,展示了野山參的生長過程、藥用價值和文化內涵,讓遊客對野山參有更深入的瞭解。在景區內,遊客還可以親身參與野山參的采摘體驗,感受尋找野山參的樂趣。此外,雲嶺野山參風景區的自然風光也十分迷人,山巒起伏,森林茂密,溪流潺潺,空氣清新,是一個親近自然、放鬆身心的好去處。

五七乾校文化園

五七乾校文化園是柳河縣的一處紅色旅遊景點,它承載著一段特殊的曆史記憶。文化園以五七乾校舊址為基礎,通過陳列展覽、場景複原等方式,生動地再現了當年五七乾校的生活和工作場景。遊客可以在這裡參觀當年乾校學員的宿舍、食堂、勞動工具等,瞭解他們的學習、勞動和生活情況,感受那個特殊時代的氣息。五七乾校文化園不僅是一個旅遊景點,更是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它讓人們銘記曆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激勵著後人努力奮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貢獻力量。

龍興裡文旅小鎮

龍興裡文旅小鎮位於柳河縣,占地麵積46萬平方米,建築麵積75萬平方米。小鎮以通化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民國風情風貌為核心,建築風格以民國風貌為主題,還原了通化老城記憶,充滿了民國時期的曆史色彩與氛圍,完全複原了一座民國時期的關東城鎮。小鎮內複原了商業老字號和傳統老業態,再現了民國時期關東重鎮的曆史風貌。同時,小鎮打造了沉浸式場景,融合了美食、購物、娛樂、休閒、互動體驗、酒店、民宿等業態,設有非遺工坊街、東北特色美食文化演藝街、主題酒吧等沉浸式主題功能街。白天,小鎮繁華奪目,遊客可以在這裡品嘗各種美食,購買特色紀念品,體驗傳統手工藝品的製作過程;夜晚,霓虹璀璨,曆史感十足的老式建築在燈光映照下愈顯迷人,遊客可以在這裡欣賞夜景,感受民國風情。

參鄉水街

參鄉水街是柳河縣新打造的沉浸式主題文旅街區,於2025年7月12日盛大開街,有著「東北小江南」之稱。這裡粉牆黛瓦的徽派建築倒映在粼粼水波中,將東北的豪邁與江南的婉約完美相融。水街內設有12處定點演繹,有巨陣非遺火狐舞、朝鮮族農樂舞、滿族薩滿鼓等特色表演,從清晨到夜晚輪番上演,讓遊客隨時能沉浸在多元文化的氛圍中。沿街商鋪彙集了柳河本地及各地特色美食,既有朝鮮族冷麵、打糕,也有東北鐵鍋燉、粘豆包,還有融合創新的參宴料理,滿足不同口味需求。

水街以「參文化」為核心脈絡,隨處可見人參元素的裝飾——路燈造型似人參根莖,牆麵浮雕講述人參傳說,部分店鋪還展示著采參工具與老參農的故事。遊客可參與人參糖製作、參茶品鑒等互動體驗,深入瞭解柳河作為「參鄉」的底蘊。水係貫穿整個街區,遊客可乘烏篷船穿梭於建築之間,看兩岸紅燈籠搖曳,聽船孃哼唱民謠,感受「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意趣,與周邊的東北山林景觀形成奇妙呼應。

五、古刹、寺廟、道觀

三仙夾寺

三仙夾寺坐落於三仙夾國家森林公園內,始建於清代,後經修繕重建,保留了傳統寺廟的建築格局。寺院坐北朝南,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等組成,飛簷翹角上裝飾著瑞獸雕刻,殿內佛像莊嚴肅穆,壁畫繪製著佛教經典故事。寺內古柏參天,香火常年不斷,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周邊信眾會前來禮佛祈福。寺院旁有一處清泉,名為「甘露泉」,傳說泉水甘甜清冽,有滋養身心之效,遊客常在此取水飲用。

青雲觀

青雲觀位於柳河鎮近郊的山腰處,是柳河縣現存較完整的道觀之一。觀內建築以青磚灰瓦為主,風格古樸簡約,中軸線依次分佈著三清殿、玉皇殿、財神殿,兩側設有廂房與齋堂。觀內供奉道教諸神,道士們每日晨練、誦經,保持著傳統的修行生活。觀外有一片鬆樹林,林間設有石桌石凳,可供遊客休憩,聽道士講解道教養生之道。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青雲觀會舉辦廟會,有武術表演、道教音樂演奏等活動,吸引不少民眾參與。

羅通山靈隱寺

靈隱寺位於羅通山城西側山坳中,依托天然岩洞而建,據傳始建於唐代,現存建築為近代複建。寺廟入口處有兩株千年古鬆,枝乾虯勁,被當地人視為「護寺神樹」。主殿依岩洞地勢而造,洞內供奉觀音像,岩壁上刻有曆代信徒題寫的經文。寺內僧人擅長草藥醫術,常為周邊村民義診,傳承著「佛醫結合」的傳統。因地處山林深處,靈隱寺少了塵世喧囂,多了份清幽寧靜,適合靜心遊覽。

六、曆史遺址

羅通山城

羅通山城是柳河縣最具代表性的曆史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城始建於高句麗時期,後經渤海國、遼金時期續建,是東北亞地區少見的大型軍事古城。城牆沿山脊修建,總長約75公裡,最高處達10米,由夯土與石塊混合築成,設有馬麵、甕城、烽火台等防禦設施,可清晰看出不同時期的建築痕跡。城內發現多處居住遺址、窖穴與墓葬,出土過陶器、鐵器、兵器等文物,現部分展品陳列於柳河縣博物館。山城地勢險要,扼守古代交通要道,見證了東北邊疆民族的更迭與融合。

釣魚台遺址

釣魚台遺址位於涼水河子鎮的河岸台地上,屬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約6000年。遺址麵積約2萬平方米,考古發掘出大量打製石器、磨製石器與夾砂陶器,其中以石鏃、石斧、陶鬲最具代表性,反映了當時先民的漁獵與農耕生活。遺址旁有一處天然石台,臨河麵水,相傳為古代先民釣魚聚會之所,「釣魚台」由此得名。如今遺址已建立保護圍欄,設有說明牌介紹考古發現,是瞭解柳河早期人類活動的重要視窗。

娘娘庫遺址

娘娘庫遺址位於薑家店朝鮮族鄉,是一處遼金時期的村落遺址。遺址內可見房屋基址、灶台、灰坑等遺跡,出土過遼代白瓷片、金代銅鏡、鐵製農具等物品,表明當時這裡是一處農業與手工業兼具的聚居地。據考證,「娘娘庫」為滿語音譯,意為「盛產糧食的地方」,印證了當地自古便是農耕發達的區域。遺址周邊仍保留著大片農田,古今農耕場景在此形成跨越時空的呼應。

七、民俗風情

柳河縣的民俗風情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縮影,各民族在長期共處中形成了獨特的生活方式。

滿族的傳統習俗在部分村落仍有保留,如「狩獵節」(每年秋季),村民會身著傳統皮袍,展示弓箭製作、獵犬訓練等技藝,晚上舉行篝火晚會,吟唱滿族民歌。滿族婚俗中的「插車」「坐福」等儀式,雖簡化了流程,但核心寓意仍在傳承。飲食上,蘇子葉餑餑、酸湯子是節慶必備,其中酸湯子以玉米發酵製成,口感滑嫩,搭配肉醬食用風味獨特。

朝鮮族的民俗活動充滿活力,羅通山鎮、薑家店鄉等地的朝鮮族村落,每逢「歲首節」(春節),村民會穿韓服祭祖,年輕人進行跳板、蕩鞦韆比賽,姑娘們則聚在一起製作打糕,將糯米捶打至軟糯,再蘸上黃豆麵分食。「秋夕節」(中秋節)時,全家會圍坐賞月,吃鬆餅(以米麵製成,內包豆沙或蘇子餡),講述祖先遷徙的故事。朝鮮族的伽倻琴演奏、長鼓舞常出現在節慶場合,節奏明快,舞姿舒展,展現出民族的樂觀天性。

漢族的傳統節慶在柳河占據重要地位,春節時貼春聯、掛燈籠、包餃子,元宵節舉辦燈會猜燈謎,端午節掛艾蒿、係五彩繩、吃粽子。柳河鎮的「二月二廟會」已有百年曆史,廟會上有舞龍舞獅、皮影戲、扭秧歌等表演,商販售賣農具、小吃、玩具,熱鬨非凡,是城鄉物資交流與民俗展示的重要平台。

多民族共居也催生了融合性民俗,如朝鮮族的辣白菜製作技藝被漢族村民借鑒,改良出更符合本地口味的版本;滿族的薩滿舞蹈元素融入漢族秧歌,形成獨特的表演風格。這種文化交融,讓柳河的民俗風情更加豐富多元。

八、特色美食

柳河大米

柳河地處長白山餘脈,黑土肥沃,水源來自山泉水與輝發河支流,晝夜溫差大,為水稻生長提供了優質條件。柳河大米顆粒飽滿,色澤清白,煮飯時米香濃鬱,口感軟糯有嚼勁,冷飯不回生。其中「薑家店大米」因種植在火山岩土壤中,富含礦物質,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常作為饋贈佳品。當地吃法多樣,可做手抓飯、大米發糕,或搭配朝鮮族辣白菜製成石鍋拌飯。

山野菜宴

柳河山林茂密,盛產刺老芽、蕨菜、婆婆丁、柳蒿芽等山野菜,春季采摘後成為餐桌上的珍品。刺老芽焯水後清炒或蘸醬,口感脆嫩微苦,富含維生素;蕨菜可醃製成鹹菜,或與肉同炒,味道清香;婆婆丁(蒲公英)常用來涼拌或做湯,有清熱解毒之效。農家樂推出的「山野菜宴」,將多種野菜搭配玉米餅、雞蛋醬,還原山林的質樸風味,是體驗鄉土飲食的必選。

參宴

作為「參鄉」,柳河將人參融入飲食,開發出係列參宴。人參雞湯是經典菜品,將老母雞與鮮參同燉,湯清味鮮,滋補養身;人參酒以高度白酒浸泡人參,口感醇厚,適量飲用可驅寒;還有人參糖、人參糕等甜點,將參粉與麥芽糖、糯米混合,中和了人參的苦味,適合大眾口味。在雲嶺野山參風景區、參鄉水街等地,可品嘗到正宗的參宴料理。

東北鐵鍋燉

這道東北名菜在柳河有著獨特做法,選用本地散養的雞肉、排骨或水庫魚,搭配土豆、豆角、玉米等食材,放入特製大鐵鍋,加豆瓣醬、醬油等調味,蓋上鍋蓋燜煮。燉至湯汁濃稠時,在鍋邊貼上玉米餅或白麵卷子,讓餅子吸收湯汁的精華。起鍋時香氣四溢,肉質軟爛,蔬菜入味,餅子外焦裡嫩,是寒冬裡暖身暖心的美食,適合多人分享。

朝鮮族風味

朝鮮族聚居區的美食獨具特色,冷麵以蕎麥麵為主,搭配牛肉湯、辣白菜、雞蛋、黃瓜絲,湯料加冰後酸甜爽口,夏季食用解暑;辣白菜以白菜為主料,用辣椒麵、大蒜、生薑等醃製,酸辣開胃,可直接吃或炒肉、做湯;打糕則是將糯米蒸熟後用木槌捶打,口感軟糯,蘸白糖或豆沙食用,是節慶必備甜點。在三源浦鎮、薑家店鄉的朝鮮族餐館,可一站式品嘗這些風味。

九、旅遊指南攻略

最佳旅遊時間

-春季(4-5月):適合踏青、采山野菜,羅通山的山杏花、三仙夾公園的野花競相開放,參鄉水街剛開街,遊客較少,可從容體驗。

-夏季(6-8月):氣候涼爽,適合避暑,三仙夾森林公園、雲嶺風景區植被茂密,是森林康養的好時節,參鄉水街的夜間演藝尤為熱鬨。

-秋季(9-10月):羅通山、四方頂子的楓葉變紅,稻田金黃,適合攝影,此時可采摘葡萄、山梨等水果,品嘗新米。

-冬季(12-2月):三仙夾滑雪場開放,適合滑雪、賞霧凇,朝鮮族村落的「冰雪節」有冰雕、雪地拔河等活動,體驗東北冬日樂趣。

交通指南

-外部交通:

-航空:通化三源浦機場位於柳河縣三源浦鎮,開通至北京、上海、沈陽等城市的航班,機場有大巴直達柳河鎮,車程約40分鐘。

-鐵路:梅集鐵路穿境而過,柳河站有列車往返長春、通化、沈陽等地,長春至柳河約35小時,沈陽至柳河約25小時。

-公路:鶴大高速、集雙高速在柳河境內設有出口,長春、通化、白山等地有長途客車直達柳河鎮客運站,班次密集。

-內部交通:

-縣域內有公交線路連線各鄉鎮,柳河鎮至羅通山鎮、三源浦鎮等主要景點每日6-8班,車程1-15小時。

-景區間可包車或打車,柳河鎮到羅通山約50元,到三仙夾公園約30元。

-自駕更靈活,導航搜尋「柳河羅通山」「參鄉水街」等目的地,沿途道路平整,景區多有停車場。

住宿建議

-柳河鎮內住宿選擇豐富,從經濟型酒店到商務賓館均有,設施完善,靠近餐飲街與購物中心,適合初次到訪或注重便利的遊客。

-景區周邊民宿更具特色,如羅通山腳下的農家院,提供火炕房與山野菜餐,清晨可聽鳥鳴起床;三仙夾公園附近的森林民宿,木質結構房屋掩映在鬆林中,適合追求靜謐的遊客。

-參鄉水街內有主題客棧,部分房間裝飾融入人參、江南水鄉元素,步行即可體驗街區夜景與演藝,適合沉浸式遊玩。

行程規劃建議

-一日遊:上午遊覽羅通山,登古城牆、看曆史遺跡,中午在山腳下吃鐵鍋燉;下午前往參鄉水街,乘船遊覽、看非遺表演,傍晚品嘗參宴或朝鮮族美食後返程。

-兩日遊:第一天上午到三仙夾國家森林公園,逛寺廟、森林徒步,中午在園內餐廳吃山野菜;下午去三仙夾寺祈福,住景區民宿。第二天上午參觀雲嶺野山參風景區,瞭解參文化;下午前往參鄉水街,體驗手作活動,晚上看水街夜景後返程。

-三日遊:前兩日按兩日遊行程,第三天上午去薑家店朝鮮族鄉,體驗打糕製作、學跳長鼓舞;下午到柳河鎮逛農貿市場,購買大米、山野菜乾等特產,結束行程。

注意事項

1山區景區(如羅通山、三仙夾)早晚溫差大,即使夏季也需帶薄外套;秋季多雨,建議備防水鞋;冬季嚴寒,需穿羽絨服、防滑靴,戴圍巾手套。

2采參有嚴格的季節與規定,禁止在非指定區域私自挖掘野山參,景區內的體驗活動需在工作人員指導下進行。

3尊重少數民族習俗,進入朝鮮族家庭需脫鞋,參與薩滿儀式時保持安靜,不隨意觸碰宗教器物。

4購買人參、蜂蜜等特產時,選擇正規店鋪,索要票據;山野菜需經充分加熱後食用,避免腸胃不適。

5參鄉水街夜間人流較大,保管好隨身物品;乘船時穿救生衣,遵守船員指引。

柳河縣以其深厚的曆史積澱、多元的民族文化、豐富的自然與人文景觀,成為東北旅遊的獨特目的地。從羅通山城的千年遺跡到參鄉水街的現代風情,從滿族薩滿的古老吟唱到朝鮮族長鼓的歡快節奏,這裡的每一處風景、每一種味道,都在訴說著多民族共生的故事,等待著遊客去探尋、去感受。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