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 (六)吉林省《白山市》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六)吉林省《白山市》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在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西側,有一座地級市宛如一顆低調的寶藏,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它就是白山市。白山市與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相鄰,和通化市接壤,與吉林市毗連,還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鴨綠江相望,國境線長達454千米。其幅員麵積平方千米,市區麵積1388平方千米,下轄2個市轄區(渾江區、江源區)、1個縣級市(臨江市)、2個縣(靖宇縣、撫鬆縣)、1個自治縣(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是一座融合了自然美景、豐富資源、深厚曆史文化和獨特民俗風情的城市。

一、自然風貌與地理特征

白山市地處長白山腹地,境內山峰林立,綿亙起伏,溝穀交錯,河流縱橫。長白熔岩台地和靖宇熔岩台地覆蓋境內大部分地區,龍崗山脈和老嶺山脈斜貫全境。龍崗山脈海拔800-1200米,相對高度在500-700米之間;老嶺山脈山體高大,海拔1000-1300米,相對高度500-800米之間。這種獨特的地形造就了白山市壯觀的山川景色,無論是層巒疊嶂的山脈,還是幽深的峽穀,都讓人流連忘返。

白山市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回暖快,萬物複蘇,大地漸漸披上綠裝;夏季濕熱多雨,山間鬱鬱蔥蔥,是避暑的好去處;秋季涼爽,多晴朗天氣,漫山遍野的楓葉將山林染成五彩斑斕的世界;冬季漫長而寒冷,銀裝素裹,雪期長達六個月,平均1米以上的積雪,造就了亞洲品質最好的粉雪資源,讓這裡成為冰雪愛好者的天堂。

境內水係發達,河流密佈,共有大小河流432條,主要有鴨綠江、渾江、頭道鬆花江、二道鬆花江等。鴨綠江作為中朝界河,江水清澈,沿岸風景秀麗,乘船兩國不同的風光。這些豐富的水資源不僅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也孕育了多樣的生態係統,使得白山市成為眾多野生動植物的家園。

二、曆史沿革

白山市曆史源遠流長,早在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人類活動。在漫長的曆史程序中,這裡見證了多個民族的興衰交替,留下了豐富的曆史遺跡和文化遺產。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此地屬遼東外徼。西漢初屬幽州刺史部遼東郡,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這裡的歸屬隨著郡國的變遷而改變,先屬真番,後屬臨屯,再劃歸玄菟郡上殷台縣。公元前37年,扶餘人在渾江流域建立卒本扶餘國,後改國名為高句麗,受玄菟郡領屬,臨江屬高句麗國丸都山及費流穀(今集安市的通溝)的轄地。此後,曆經東漢、三國、晉、南北朝,這裡的統治權不斷更迭,先後屬高句麗、燕、前秦等。

隋唐至宋元時期,白山市的曆史繼續書寫著民族融合與政權交替的篇章。隋屬高麗,唐初屬高麗轄地,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唐滅高麗,屬安東都護府哥勿州都護府轄地。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屬渤海國,並在今臨江區所在地置神鹿縣,為神州治所。五代初屬渤海,遼太祖天顯元年(公元926年)遼滅渤海,改建東丹國,其後,渤海遺民以今渾江市為中心,建立定安國。公元976年,定安國被遼滅,臨江歸屬遼國東京道(遼陽府)。宋初屬定安國,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並入遼。遼屬東京道,在今臨江置淥州駐鴨綠軍節度使。金時屬金國東京路婆娑府地,元屬遼陽行中書省沈陽路轄地。

明清時期,明屬奴兒乾都司建州衛,為長白山部和鴨綠江部。1575年,劃臨江地區為建州衛沿江新安四堡長甸長嶺以東之地,神宗萬曆十九年(公元1591年)為努爾哈赤所並。清初屬吉林副都統轄區,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設通化縣,在今臨江置貓耳山巡檢,屬興京廳通化縣。1902年8月4日,設臨江縣,隸屬興京廳。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廢除將軍製,東北實行行省製,臨江縣屬奉天省,仍轄於興京廳。

中華民國初仍沿襲清朝建製,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奉天省設東、西、南、北、中五路,臨江縣屬奉天省東路道。1914年6月改東路道為東邊道,為東邊道轄地。東北淪陷時期初屬偽奉天省,為丙類縣,1934年10月改屬偽安東省,1937年7月1日劃歸偽通化省。東北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8月光複後,臨江縣劃歸安東省,11月臨江縣劃歸安東省通化專署所轄,1946年7月劃歸遼寧省第一專區所轄,1947年1月又改屬遼寧省,為直屬縣,1948年9月重歸安東省通化專署,1949年4月21日劃歸遼東省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初屬遼東省。1954年6月遼東、遼西兩省合並,正式設立遼寧省,1954年8月20日臨江縣由遼東省劃歸吉林省,隸屬通化專區。1959年3月23日,撤銷臨江縣,成立渾江市,市治所遷至八道江鎮,仍屬吉林省通化地區。1985年2月4日,經國務院批準渾江市為省轄市,實行市管縣體製,下轄長白、撫鬆、靖宇三個縣,市區劃為八道江、臨江、三岔子三個區。1993年11月28日,撤銷臨江縣,設立臨江市(縣級)。1994年1月31日,國務院批複同意將渾江市更名為白山市。1995年12月30日,撤銷白山市三岔子區設立江源縣。2006年6月5日撤銷江源縣,恢複設立白山市江源區。2010年2月22日,吉林省白山市八道江區更名為渾江區。

在這片土地的曆史長河中,也湧現出許多重要的曆史人物。比如在東北抗聯時期,楊靖宇將軍在這裡留下了英勇的足跡。他帶領抗聯戰士在白山黑水間與日寇展開殊死搏鬥,為抗擊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卓越的貢獻。楊靖宇將軍的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白山人民,成為了這片土地上永不磨滅的紅色印記。

三、各縣簡介

1渾江區:作為白山市的中心城區,渾江區是全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裡交通便利,商業繁榮,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和豐富的公共服務資源。渾江區曆史文化底蘊深厚,同時也充滿了現代都市的活力。遊客可以在這裡感受到白山城市的發展脈搏,品嘗到各種美食,體驗到便捷的生活服務。

2江源區:地處長白山腹地,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江源區的礦產資源也十分可觀,是白山市重要的礦產基地之一。這裡的自然風光旖旎,有許多未被過度開發的自然景觀,如幽深的山林、清澈的溪流,適合喜歡親近自然、探索原生態美景的遊客。江源「佟家老營」是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的根基搖籃,有著深厚的曆史文化價值,吸引著眾多曆史愛好者前來探尋。

3臨江市:位於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腹地,鴨綠江畔,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兩道(兩江道、慈江道)三郡(中江郡、金亨稷郡、慈城郡)隔江相望,邊境線長146公裡,幅員30085平方公裡。臨江曆史悠久,是東北重要的邊境城市,有著獨特的邊境文化和民俗風情。遊客可以在這裡欣賞到鴨綠江的美麗風光,感受邊境貿易的繁榮,還能參觀曆史遺跡,瞭解臨江的發展曆程。

4靖宇縣:為紀念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而命名,紅色文化是靖宇縣的一大特色。這裡儲存著許多與楊靖宇將軍和東北抗聯相關的曆史遺跡和紀念場館,如楊靖宇將軍陵園,是人們緬懷先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靖宇縣的自然環境也十分優美,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和獨特的地質景觀,是生態旅遊和紅色旅遊的熱門目的地。

5撫鬆縣:位於吉林省東南部,鬆花江上遊,長白山西北麓,是中國人參之鄉,擁有1500餘年的野山參挖掘史,同時已有450多年人工栽培人參技術,是道地性人參的原產地和主產區,全球人參70的交易量在撫鬆完成。撫鬆縣境域遼闊,境內高山疊嶂,江河縱橫,森林茂密,旅遊資源豐富,有長白山西坡旅遊線路,遊客可以在這裡欣賞到長白山的壯麗景色,體驗到獨特的人參文化。

6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朝鮮族自治縣,朝鮮族文化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展。遊客可以在這裡領略到濃鬱的朝鮮族民俗風情,如欣賞朝鮮族的傳統歌舞表演,品嘗朝鮮族的特色美食,如辣白菜、打糕、冷麵等,還能參觀朝鮮族的傳統民居,感受獨特的民族文化魅力。長白縣的自然風光也彆具一格,有著名的望天鵝景區,其獨特的火山地貌景觀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賞。

四、文化特色

白山市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滿族、回族、朝鮮族、蒙古族等多個少數民族在這裡和諧共處,共同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朝鮮族文化在白山地區有著廣泛的影響。朝鮮族的傳統節日,如春節、上元節、秋夕節等,都過得十分隆重。在這些節日裡,人們會穿上傳統的民族服裝,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如蕩鞦韆、跳板、摔跤等傳統體育專案,還有精彩的歌舞表演。朝鮮族的民間藝術形式多樣,伽倻琴彈唱、長鼓舞等都是極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其獨特的節奏和優美的舞姿,展現了朝鮮族人民的熱情與活力。

長白山采參習俗也是白山市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過去,采參是長白山地區人們重要的生產活動。采參人遵循著獨特的傳統習俗和規矩,如進山前要舉行祭山儀式,以祈求平安和豐收。在采參過程中,有一套完整的術語和流程,這些習俗和文化不僅體現了人們對自然的敬畏,也反映了長白山地區獨特的生產生活方式。

此外,森林號子也是白山文化的獨特代表。在過去林業生產中,伐木工人為了統一勞動節奏、提高勞動效率,創造了各種不同的號子。這些號子節奏明快、富有力量,喊起來氣勢磅礴,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五、旅遊景點

1長白山天池:作為白山市最著名的景點之一,長白山天池位於長白山主峰火山錐體的頂部,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積水成湖。天池湖水清澈碧透,周圍環繞著16座雄偉的山峰,山峰倒映在湖水中,美不勝收。天池的景色隨著季節和天氣的變化而變幻無窮,晴天時,湖麵波光粼粼,與藍天、白雲、山峰相映成趣;雨天時,雲霧繚繞,天池若隱若現,宛如仙境。由於海拔較高,氣溫較低,即使在夏季,前往天池也需要攜帶保暖衣物。遊客可以選擇從北坡、西坡或南坡登山觀賞天池,不同的路線有不同的風景和登山體驗。

2望天鵝景區:位於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景區內最獨特的景觀是火山地質遺跡,這裡有大量的火山噴發後形成的玄武岩柱,它們形態各異,有的像利劍直插雲霄,有的像寶塔層層疊疊,有的像孔雀開屏,令人歎為觀止。景區內還有許多瀑布,如珍珠簾瀑布、九疊泉瀑布等,水流從高處落下,氣勢磅礴,在陽光的照耀下,形成一道道美麗的彩虹。遊客在景區內可以沿著棧道漫步,近距離欣賞這些自然奇觀,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3露水河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高達954,是一個天然的大氧吧。公園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有許多珍稀的野生動物,如紫貂、梅花鹿等。遊客可以在這裡進行森林浴,放鬆身心,還能體驗到刺激的狩獵活動(在規定區域內)。公園內設有狩獵場、滑雪場、溫泉度假村等多種娛樂設施,滿足不同遊客的需求。冬季,這裡的滑雪場是滑雪愛好者的樂園,雪道種類多樣,適合不同水平的滑雪者。

4四保臨江紀念館:為紀念解放戰爭時期「四保臨江」戰役而建,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紅色旅遊的重要基地。館內陳列著大量與「四保臨江」戰役相關的曆史文物、圖片和文獻資料,通過這些展品,遊客可以瞭解到戰役的詳細過程,感受到革命先輩們英勇無畏的戰鬥精神和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犧牲一切的高尚品質。紀念館的建築風格莊嚴肅穆,周圍環境清幽,讓人們在參觀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緬懷先烈,銘記曆史。

六、美食推薦

白山市的飲食以東北菜和吉菜為主,同時受滿族、朝鮮族飲食風格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美食文化。

1人參宴:作為人參之鄉,白山市的人參宴獨具特色。以人參為主要食材,搭配各種肉類、蔬菜等,烹飪出一道道美味又營養的菜肴,如人參燉雞、人參紅燒肉等。人參的滋補功效與食材的鮮美相互融合,味道醇厚,深受遊客喜愛。

2朝鮮族冷麵:朝鮮族的傳統美食,麵條細而筋道,搭配上冰涼酸甜的湯頭、辣白菜、牛肉片、雞蛋等食材,口感清爽,酸甜可口,是夏季消暑的佳品。在白山市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朝鮮族冷麵店,每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

3鐵鍋燉:東北特色美食,將各種食材,如排骨、雞肉、魚、蔬菜等放入大鐵鍋中燉煮,燉製過程中,食材的香味相互交融,湯汁濃鬱,味道鮮美。食客們圍坐在鐵鍋旁,邊吃邊聊,十分熱鬨,充滿了濃濃的東北生活氣息。

4粘玉米:白山市的粘玉米口感軟糯,香甜可口,營養豐富。可以直接煮熟食用,也可以加工成各種糕點,如玉米餅、玉米發糕等,是當地居民喜愛的主食之一,也是遊客品嘗當地美食的不錯選擇。

七、旅遊指南

1最佳旅遊時間:白山市四季皆可旅遊,每個季節都有獨特的風景。春季(4-5月)可以觀賞漫山遍野的山花;夏季(6-8月)氣候涼爽,是避暑和登山的好時節;秋季(9-10月)楓葉如火,適合觀賞紅葉;冬季(11月-次年3月)是冰雪旅遊的旺季,可滑雪、賞冰雕。

2交通方式:

-航空:白山長白山機場位於撫鬆縣鬆江河鎮,開通了多條國內航線,方便遊客前往。

-鐵路:白山市內有多個火車站,如白山市站、白山東站等,可乘坐火車前往周邊城市。

-公路: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四通八達,與周邊城市和景區都有便捷的交通連線,遊客可以選擇自駕或乘坐長途客車。

3住宿建議:在白山市內和各個景區周邊都有各種檔次的酒店、民宿可供選擇。如果想體驗當地的民俗文化,可以選擇入住朝鮮族民宿;如果追求舒適和便利,市區的星級酒店是不錯的選擇;在景區內,也有一些特色客棧,方便遊客遊玩。

4注意事項:

-冬季前往白山市旅遊,要注意保暖,攜帶足夠厚的衣物。

-長白山地區天氣多變,前往天池遊玩時,最好攜帶雨具和防曬用品。

-在品嘗朝鮮族美食時,要注意一些飲食禮儀,如尊重長輩,按照傳統方式使用餐具等。

白山市以其獨特的自然風貌、悠久的曆史文化、豐富的民俗風情和誘人的美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探索。無論你是喜歡自然風光、曆史文化,還是熱衷於美食和民俗體驗,白山市都能滿足你的需求,給你留下難忘的旅行回憶。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