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哈爾濱,這座位於中國東北邊陲的城市。作為黑龍江省的省會,哈爾濱不僅是該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核心,更憑借其悠久的曆史、豐富的文化底蘊和迷人的自然風光,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和投資者。這座城市有著獨特的氣質,讓人一踏入就難以忘懷。
一、城市概況
哈爾濱地處黑龍江省西南部,鬆嫩平原東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處於東經125°42′—130°10′,北緯44°04′—46°40′之間。它東與佳木斯、七台河、牡丹江市接壤,南與吉林省榆樹市、扶餘縣隔鬆花江相望,西與大慶市毗鄰,北與綏化、伊春市相連,是黑龍江省的交通樞紐和經濟中心。
全市行政區域土地總麵積531萬平方千米,是中國省會城市中麵積最大的城市。如此廣袤的土地上,地形呈現出多樣的風貌。整體地勢東高西低,地貌型別豐富,有平原、台地、丘陵等。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是重要的農業產區;台地和丘陵則為城市增添了起伏的輪廓,讓城市景觀更加豐富。
哈爾濱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短暫炎熱。冬季,這裡銀裝素裹,平均氣溫在-146c,是冰雪愛好者的天堂;夏季,平均氣溫223c,涼爽宜人,又成為避暑的好去處。春、秋季氣溫升降變化快,景色也隨之迅速變換,帶來彆樣的景緻。多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約占全年降水總量的64-65。
二、曆史沿革
哈爾濱的曆史源遠流長,早在兩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這片土地上就有人類活動的蹤跡。當時的先民在這裡繁衍生息,創造了早期的文明。曆經歲月變遷,兩漢和魏晉時期,哈爾濱地區成為扶餘國屬地,見證了古代民族的發展與融合。
遼天慶五年(1115年),女真完顏部酋長阿骨打建立大金國,定都會寧府(現哈爾濱市阿城區),這一時期哈爾濱成為金國的政治中心,城市規模和經濟得到了顯著發展。金國在這裡留下了豐富的曆史遺跡和文化遺產。
19世紀末,沙皇俄國獲取中東鐵路建設權,以哈爾濱為中心,西至滿洲裡,東至綏芬河,南至大連的中東鐵路於1904年建成通車。中東鐵路的建設極大地改變了哈爾濱的命運,使它成為沙俄的侵華總埠和殖民統治的租借地,但同時也加快了哈爾濱的城市發展程序。隨著鐵路的開通,大量的外國人和移民湧入,帶來了不同的文化和技術,哈爾濱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城市。
中華民國時期,哈爾濱的行政歸屬經曆了多次變化。1932年2月5日,哈爾濱淪陷於日本侵略者之手,成為偽滿洲國的一部分。在日本殖民統治下,哈爾濱人民遭受了沉重的苦難,但也從未停止過反抗。
1946年5月,哈爾濱獲得解放,成為全國解放最早的大城市。新中國成立後,哈爾濱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抗美援朝時「南廠北遷」,16個大中型企業從遼寧遷至哈爾濱;「一五」期間,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建設工程有13項設在哈爾濱。這些舉措使哈爾濱逐步形成了電站裝置、工量具、中小軸承、輕合金材料、輕型飛機和直升機、亞麻紡織等生產基地,構築了哈爾濱基本的工業格局,成為國家重要工業基地城市。
改革開放後,哈爾濱的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城市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1996年,鬆花江地區與哈爾濱市合並,哈爾濱管轄範圍由七區五縣(市)增加到七區十二縣(市)。此後,2004年設立鬆北區,撤銷太平區並入道外區,撤銷呼蘭縣設立呼蘭區;2006年,撤銷動力區、香坊區,組建新的香坊區,撤銷阿城市設立阿城區;2014年,撤銷雙城市設立雙城區。經過一係列的行政區劃調整,哈爾濱轄區範圍最終確定為九區九縣(市)。
三、行政區劃
目前,哈爾濱市下轄9個區、7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
-9個區:道裡區、道外區、南崗區、香坊區、平房區、鬆北區、呼蘭區、阿城區、雙城區。
-道裡區:是哈爾濱的中心城區之一,是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這裡有著名的中央大街,這條亞洲第一步行街彙聚了眾多歐式建築,充滿了異國情調,是哈爾濱的標誌性街道,也是遊客必到之處。道裡區還有兆麟公園,冬季的冰燈遊園會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觀賞。
-道外區:中華巴洛克道外百年老街是其特色所在,西式的建築外表下藏著中式庭院,展現了獨特的中西合璧風格,讓人感受到老哈爾濱人的風土人情。這裡保留了許多傳統的手工藝品店和小吃攤,是體驗哈爾濱傳統文化的好去處。
-南崗區:是哈爾濱的文化教育中心,擁有眾多高校和科研機構,如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文化氛圍濃厚。這裡還有秋林公司,是哈爾濱的老字號商業企業,以經營俄式食品和特色商品而聞名。
-香坊區:是哈爾濱的重要工業區,同時也有不少曆史文化遺跡和自然景觀。這裡的哈爾濱遊樂園是黑龍江省內最大的遊樂園之一,有許多刺激好玩的遊樂專案,是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平房區:是哈爾濱的工業新區,以汽車、飛機製造等產業為主。這裡有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是日本侵華的鐵證,時刻提醒人們勿忘曆史。
-鬆北區:近年來發展迅速,是哈爾濱的新興城區。這裡有哈爾濱極地館,擁有世界上唯一的白金海洋之星表演,深受遊客喜愛。還有東北虎林園,是世界上最大的東北虎飼養和繁育基地,遊客可以近距離觀賞東北虎的雄姿。
-呼蘭區: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這裡有蕭紅故居,是著名女作家蕭紅的出生地,遊客可以在這裡瞭解蕭紅的生平事跡和創作曆程。
-阿城區:是金代王朝的發祥地,有上京會寧府遺址等曆史遺跡,見證了金代的輝煌曆史。阿城區的金龍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秀麗,是休閒度假的好地方。
-雙城區:是哈爾濱的重要農業產區,以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為主。這裡的雙城皮影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7個縣:依蘭縣、方正縣、賓縣、巴彥縣、木蘭縣、通河縣、延壽縣。
-依蘭縣:位於黑龍江省中南部,是省級曆史文化名城。這裡有五國城遺址,是北宋徽、欽二帝「坐井觀天」之地,承載著一段特殊的曆史記憶。依蘭縣的丹清河國家森林公園景色優美,森林覆蓋率高,是親近自然的好去處。
-方正縣:以水稻種植聞名,有「寒地水稻之鄉」的美譽。這裡的蓮花湖景區風景如畫,每逢夏季,蓮花盛開,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賞。方正縣還有許多日本遺孤紀念碑,見證了一段特殊的曆史和中日友好的情誼。
-賓縣:旅遊資源豐富,有二龍山旅遊風景區,這裡山清水秀,有二龍湖、龍珠滑雪場等景點,是休閒度假、滑雪愛好者的天堂。賓縣的農業也較為發達,盛產玉米、大豆等農作物。
-巴彥縣:是農業大縣,也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大縣。這裡有驛馬山國家森林公園,山上森林茂密,景色宜人,是登山、徒步的好去處。巴彥縣的民間藝術也很豐富,如巴彥風箏、巴彥剪紙等。
-木蘭縣:位於鬆花江中遊北岸,有香磨山景區,這裡有香磨山水庫、慈航古寺等景點,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木蘭縣的礦產資源也較為豐富,有鐵、鉛、鋅等多種礦產。
-通河縣:地處小興安嶺南麓,有鏵子山地質森林公園,這裡山峰奇特,森林茂密,是戶外運動愛好者的天堂。通河縣的水資源豐富,有鬆花江、岔林河等河流,漁業資源也較為豐富。
-延壽縣:是國家級貧困縣,但這裡的自然風光優美,有長壽山國家森林公園,山上植被豐富,空氣清新,是養生度假的好地方。延壽縣的農產品也很有特色,如延壽大米、延壽黑豆等。
-2個縣級市:尚誌市、五常市。
-尚誌市:是以抗日民族英雄趙尚誌的名字命名的城市。這裡有亞布力滑雪場,是中國著名的滑雪場之一,曾舉辦過多次國際滑雪賽事,吸引了眾多滑雪愛好者前來體驗。尚誌市的帽兒山國家森林公園也是旅遊勝地,山上有許多抗日遺跡,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五常市:以盛產五常大米而聞名於世,五常大米顆粒飽滿,口感軟糯,香氣四溢,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五常市還有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這裡有高山濕地、大峽穀等自然景觀,景色壯觀,令人流連忘返。
四、政治與經濟
作為黑龍江省的省會,哈爾濱是該省的政治中心,省政府及眾多行政機構坐落於此,對全省的發展起著引領和決策作用。在城市的發展規劃中,哈爾濱注重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目前已形成了先進裝備製造、綠色農產品精深加工、現代生物醫藥、特色文化和旅遊四大主導產業。
2024年,哈爾濱市地區生產總值為6016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439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14239億元,增長41;第三產業增加值40485億元,增長45。
在農業方麵,2024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439億元,比上年增長35。哈爾濱地處平原,耕地麵積廣闊,達到35742萬畝,且多為富含營養成分的「黑土地」,主要種植玉米、水稻、大豆等農作物,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五常大米就是哈爾濱農產品的代表之一,以其優良的品質享譽全國。
工業上,2024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1650億元,比上年增長3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哈爾濱擁有哈電集團、東安動力等知名企業,在裝備製造、石化等領域具有較強的實力。哈電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發電裝置製造和電站工程總承包企業之一,其生產的水電、火電、核電等發電裝置在國內外市場都有很高的占有率。
旅遊業也是哈爾濱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2024年,哈爾濱共接待國內外遊客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22。實現旅遊總花費23142億元,增長367。哈爾濱以其獨特的冰雪文化和異國情調建築吸引著大量遊客。冬季的冰雪大世界,是世界上最大的冰雪主題遊樂園,各種精美的冰雕、雪雕作品令人歎為觀止;中央大街的歐式建築、聖索菲亞大教堂的拜占庭風格,都讓遊客彷彿置身於歐洲。
五、文化特色
哈爾濱是一座文化多元的城市,融合了北方少數民族文化、中原文化和外來的歐美文化,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氛圍。
-冰雪文化:哈爾濱的冰雪文化源遠流長,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冰雪節之一,創辦於1985年,每年1月5日開幕,持續時間一個多月。冰雪節期間,有冰燈遊園會、雪雕藝術博覽會、國際冰雕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冰雪大世界是冰雪節的主會場,這裡的冰雕作品造型各異,有城堡、人物、動物等,在燈光的映照下,如夢如幻,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觀賞。太陽島雪博會也是冰雪節的重要活動之一,展示了各種精美的雪雕作品,是雪雕藝術的盛宴。
-音樂文化:哈爾濱是中國傳承現代音樂藝術最早的城市之一,誕生了國內第一支交響樂團、第一所音樂教育學校。這裡的人們對音樂有著深厚的熱愛,街頭巷尾常常能聽到悠揚的音樂聲。每年舉辦的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是中國三大音樂節之一,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音樂家和音樂愛好者前來參與。哈爾濱還被聯合國授予亞洲唯一的「世界音樂之城」稱號。
-建築文化:哈爾濱市區保留了大量的曆史建築,有巴洛克式、拜占庭式、哥特式等多種風格,被譽為「東方莫斯科」「萬國建築博物城」。中央大街是建築文化的代表,這條街道上有71棟歐式及仿歐式建築,彙集了文藝複興、巴洛克、折衷主義及現代多種風格。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它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拜占庭風格的建築外觀宏偉壯觀,內部裝飾精美,是建築藝術的瑰寶。
-飲食文化:哈爾濱的飲食文化融合了東北菜和俄式西餐的特色。東北燉菜是哈爾濱的傳統美食之一,如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等,以其濃鬱的口感和豐富的食材深受人們喜愛。俄式西餐在哈爾濱也很受歡迎,如紅腸、大列巴、罐牛、罐羊等,具有獨特的風味。此外,哈爾濱的燒烤也彆具特色,各種肉類、蔬菜經過炭火烤製,香氣四溢,是人們夜宵的首選。
六、旅遊指南
哈爾濱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人文景觀,都能滿足不同遊客的需求。
-必遊景點:
-太陽島:國家5a級景區,四麵環水,景色美不勝收。夏季,這裡綠樹成蔭,是避暑的好去處;冬季,島上的雪博會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賞精美的雪雕作品。太陽島還有鬆鼠島、天鵝湖等景點,遊客可以在這裡與小動物親密接觸,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中央大街:亞洲第一步行街,走在這條街上,彷彿置身於歐洲。街道兩旁的歐式建築風格各異,有文藝複興風格、巴洛克風格、折衷主義風格等。這裡還有許多商店、餐廳和咖啡館,遊客可以一邊欣賞建築,一邊購物、品嘗美食。
-聖索菲亞大教堂:全世界同型別建築隻有三座,拜占庭風格的百年建築,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教堂的外觀宏偉壯觀,綠色的穹頂和白色的牆體相得益彰。內部空間寬敞,壁畫精美,展現了東正教的宗教文化。如今,聖索菲亞大教堂已成為一座建築藝術博物館,供人們參觀遊覽。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這是一段不能被遺忘的曆史,真實的曆史需要被銘記。遺址內儲存了大量的侵華日軍罪證,如細菌實驗室、監獄、刑訊室等,通過展覽和實物展示,讓人們瞭解日本侵略者在哈爾濱犯下的滔天罪行,時刻提醒人們勿忘曆史,吾輩自強。
-中華巴洛克道外百年老街:這裡的建築風格獨特,西式外表藏著中式庭院,充滿了老哈爾濱的風情。街道上有許多傳統的手工藝品店、小吃攤和老字號店鋪,遊客可以在這裡購買紀念品,品嘗哈爾濱的特色小吃,如粘豆包、糖葫蘆、凍梨等。
-極地館:哈爾濱極地館是世界首座極地演藝遊樂園,擁有世界上唯一的白金海洋之星表演,白鯨米拉和海象曼波的精彩表演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這裡還有北極熊、企鵝等極地動物,讓遊客在哈爾濱也能感受到極地的魅力。
-融創樂園:黑龍江省內最大的遊樂園,有許多明星專案,如跳樓機、過山車、大擺錘等,是年輕人尋求刺激的好去處。樂園內還有各種表演和遊樂設施,適合全家一起遊玩。
-東北虎林園:世界上最大的東北虎飼養和繁育基地,遊客可以乘坐觀光車近距離觀賞東北虎的雄姿。這裡的東北虎數量眾多,體態雄偉,是森林之王的代表。遊客還可以觀看東北虎的捕食表演,感受它們的凶猛和力量。
-伏爾加莊園:莊園內有30多座俄羅斯建築,還有完美還原的聖尼古拉教堂,不出國門也能感受異域風情。遊客可以在這裡體驗俄羅斯的文化和生活,品嘗俄羅斯美食,觀看俄羅斯歌舞表演。
-防洪紀念塔:也叫斯大林公園,是為紀念哈爾濱人民戰勝1957年的特大洪水而建。紀念塔的建築風格獨特,上麵的浮雕記錄了抗洪的曆史。遊客可以坐在江堰上,欣賞鬆花江的美麗景色,感受哈爾濱的母親河的魅力。
-旅遊季節:
-冬季(12月-次年2月):是哈爾濱旅遊的黃金季節,此時的哈爾濱銀裝素裹,冰雪大世界、太陽島雪博會等冰雪景觀吸引了大量遊客。遊客可以在這裡欣賞冰雕、雪雕,體驗滑雪、滑冰等冰雪專案,感受冰雪文化的魅力。
-夏季(6月-8月):哈爾濱的夏季涼爽宜人,是避暑的好去處。遊客可以遊覽太陽島、中央大街等景點,欣賞自然風光和歐式建築。還可以去鬆花江邊遊玩,乘坐遊船,感受江風的吹拂。此外,夏季還有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等文化活動,讓遊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還能享受音樂的盛宴。
-春季(3月-5月):春季的哈爾濱氣溫逐漸回暖,冰雪開始融化,萬物複蘇。此時可以去公園觀賞花卉,如兆麟公園的鬱金香、哈爾濱文化公園的桃花等。還可以去郊外踏青,感受大自然的生機與活力。
-秋季(9月-11月):秋季的哈爾濱,天空澄澈高遠,雲朵疏朗,氣溫在10c到20c之間浮動,不冷不熱,體感舒適。此時,城市被染上豐富的色彩,街道旁的楊樹、柳樹葉子漸變成金黃,公園裡的楓樹、黃櫨則染上鮮紅或橙紅,行走在這樣的景緻中,彷彿置身於天然的調色盤裡。
秋季也是哈爾濱收獲的季節,田野裡的水稻、玉米、大豆相繼成熟,金黃的稻浪在風中起伏,飽滿的玉米棒掛滿枝頭,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此時來到哈爾濱的郊縣,能看到農民們忙碌的身影,感受濃厚的田園氣息。
七、曆史人物
哈爾濱的曆史長河中,湧現出許多值得銘記的人物,他們在不同領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趙尚誌: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東北抗日聯軍的建立人和領導人之一。他出生於遼寧省朝陽縣,後在哈爾濱地區開展抗日活動,率領抗聯部隊多次重創日軍,給敵人以沉重打擊。他作戰勇猛,有「北國雄獅」之稱,為中國的抗日戰爭作出了重要貢獻。為紀念他,哈爾濱的尚誌市以他的名字命名,市內還建有趙尚誌紀念館,展示他的英雄事跡。
-蕭紅: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出生於呼蘭區(原呼蘭縣)。她的作品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東北農村的生活和人民的苦難,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風格。代表作《呼蘭河傳》以她的故鄉為背景,生動地展現了呼蘭的風土人情和社會風貌,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蕭紅故居如今已成為重要的文化景點,吸引著眾多文學愛好者前來參觀。
-李兆麟:原名李超蘭,遼寧燈塔人,是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建立者和領導人之一。他長期在哈爾濱及周邊地區開展抗日鬥爭,組織抗日武裝,與日軍進行艱苦卓絕的戰鬥。抗日戰爭勝利後,他留在哈爾濱工作,致力於維護地方穩定和人民利益,後被國民黨特務暗殺。為紀念他,哈爾濱的兆麟公園以他的名字命名,園內建有李兆麟將軍墓。
八、古刹與曆史遺址
-慈航古寺:位於木蘭縣香磨山景區內,始建於1994年,雖不算曆史悠久,但建築風格古樸典雅,寺內供奉著觀音、如來等佛像,香火較為旺盛。寺廟周圍群山環繞,綠樹成蔭,環境清幽,是信眾祈福和遊客感受佛教文化的好去處。
-普照寺:坐落在南崗區,建於1985年,是哈爾濱市區內較大的佛教寺院之一。寺院佈局嚴謹,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等建築,建築風格為傳統的中式廟宇風格,雕梁畫棟,古樸莊重。寺內珍藏著一些佛教經典和文物,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
-七三一舊址:即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位於平房區,是日本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進行細菌武器研究、試驗和生產的基地,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細菌戰遺址群。遺址內儲存有細菌實驗室、監獄、焚屍爐等大量遺跡,是日本侵略者犯下反人類罪行的鐵證。如今,這裡建成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通過文物展示、場景複原等方式,揭露日軍的罪行,讓人們銘記曆史,珍惜和平。
-金上京會寧府遺址:位於阿城區,是金代早期的都城遺址,始建於公元1115年,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稱帝的地方。遺址內有皇城、宮城、外城等部分,出土了大量的金代文物,如陶器、鐵器、銅器等,為研究金代的曆史、文化和建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如今,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吸引著眾多曆史愛好者前來探尋金代的輝煌。
-五國城遺址:地處依蘭縣,是遼金時期五國部之一的越裡吉部的駐地。曆史上,北宋徽、欽二帝被金兵俘虜後曾囚禁於此,留下了「坐井觀天」的典故。遺址內有古城牆、護城河等遺跡,雖曆經滄桑,但仍能讓人感受到當年的曆史氛圍。這裡是研究遼金時期民族曆史和文化的重要遺址。
九、民俗風情
哈爾濱的民俗風情融合了東北少數民族、漢族及外來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獨特的地域特色。
-冬捕:在哈爾濱的一些湖泊,如鏡泊湖(鄰近地區,哈爾濱周邊也有類似活動),冬季會舉行傳統的冬捕活動。漁民們在冰封的湖麵上鑿冰、下網,憑借經驗和技巧捕獲鮮魚,場麵壯觀。冬捕不僅是一種生產方式,也成為一種特色的民俗旅遊專案,吸引遊客前來觀看。
-扭秧歌:是東北傳統的民間舞蹈,在哈爾濱也十分流行。每逢春節、元宵節等節日,人們會穿上鮮豔的服裝,手持彩綢、扇子等道具,伴隨著鑼鼓聲扭動起舞,場麵熱鬨非凡。扭秧歌體現了東北人民熱情豪爽的性格,是節日裡不可或缺的民俗活動。
-冰燈製作:哈爾濱的冰燈製作曆史悠久,是當地獨特的民俗技藝。藝人們將冰塊切割、雕琢成各種造型,再配上彩燈,製作出精美的冰燈。冰燈製作不僅是一種藝術創作,也融入了人們的生活,成為冬季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滿族民俗:哈爾濱地區有滿族等少數民族聚居,保留了一些滿族的傳統民俗。如滿族的服飾以旗袍為代表,款式獨特,色彩鮮豔;飲食上有薩其馬、酸湯子等特色食品;節日裡會舉行薩滿舞等傳統活動,展現了滿族的文化特色。
十、特色味道
-紅腸:是哈爾濱的標誌性食品之一,由豬肉、澱粉等原料加工而成,口感鮮香,肉質緊實,帶有獨特的煙熏味。秋林裡道斯、商委等品牌的紅腸深受消費者喜愛,是來哈爾濱必帶的特產之一。
-大列巴:是俄式麵包的一種,體積較大,口感鬆軟,帶有麥香。大列巴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切片後搭配果醬、黃油等食用,味道更佳。
-鍋包肉:是哈爾濱的經典菜肴,屬於東北菜的一種。將豬裡脊肉切片,裹上澱粉炸至金黃,再澆上糖醋汁,口感外酥裡嫩,酸甜可口,深受人們喜愛。
-殺豬菜:是東北農村的傳統菜肴,在哈爾濱也很常見。主要原料有豬肉、豬血、酸菜等,將這些食材一起燉煮,味道濃鬱鮮美,體現了東北菜的粗獷風格。
-凍梨、凍柿子:是哈爾濱冬季的特色水果。將梨和柿子放在室外冷凍,凍後的梨呈黑色,柿子則堅硬如石,化開後食用,口感甜軟,彆有一番風味,是冬季裡受歡迎的零食。
十一、各縣簡介補充
-依蘭縣:除了五國城遺址和丹清河國家森林公園,依蘭縣的巴蘭河漂流也很有名。巴蘭河水流湍急,兩岸風光秀麗,是夏季漂流的好去處。此外,依蘭縣的礦產資源豐富,有煤炭、鐵礦等。
-方正縣:除了水稻種植和蓮花湖景區,方正縣的原始森林公園也是旅遊亮點,園內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古樹參天,空氣清新,是休閒度假、親近自然的好地方。
-賓縣:二龍山旅遊風景區內還有溫泉資源,冬季滑雪後泡溫泉,是一種舒適的享受。賓縣的畜牧業也較為發達,盛產牛肉、羊肉等。
-巴彥縣:除了驛馬山國家森林公園,巴彥縣的王脖子山遺址是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等文物,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
-木蘭縣:香磨山景區的香磨山水庫是哈爾濱市的重要水源地之一,水庫周邊景色優美,適合垂釣、劃船等活動。木蘭縣的林業資源豐富,盛產木材和山產品。
-通河縣:鏵子山地質森林公園內有許多奇特的岩石景觀,如石猴、石龜等,形態逼真,引人入勝。通河縣的林下經濟發展較好,種植了五味子、平貝等中藥材。
-延壽縣:長壽山國家森林公園內有許多溪流、瀑布,水質清澈,是夏季避暑的好去處。延壽縣的生態環境良好,是綠色食品的生產基地,除了大米、黑豆,還盛產山野菜、食用菌等。
十二、旅遊小貼士
-交通:哈爾濱的交通較為便利,有機場、火車站、汽車站等交通樞紐。市內交通以公交車、地鐵、計程車為主,冬季路麵較滑,出行時要注意安全。前往郊縣或景點可以選擇旅遊大巴或自駕。
-住宿:哈爾濱的住宿選擇多樣,從高檔酒店到經濟型旅館、民宿應有儘有。冬季是旅遊旺季,住宿價格會有所上漲,建議提前預訂。
-穿著:冬季哈爾濱氣候寒冷,氣溫較低,要穿戴厚實的羽絨服、棉褲、帽子、圍巾、手套等保暖衣物;夏季氣候涼爽,但早晚溫差較大,需攜帶薄外套。
-安全:冬季路麵結冰,行走和乘車時要注意防滑;在參與冰雪專案時,要遵守景區規定,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參觀曆史遺址時,要遵守相關規定,尊重曆史。
哈爾濱,這座集曆史、文化、自然景觀於一體的城市,有著獨特的魅力。無論是冬季的冰雪奇觀,還是夏季的清涼風光,無論是深厚的曆史底蘊,還是多元的文化特色,都值得人們前來探尋和體驗。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北國的豪邁與風情,留下難忘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