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第12章 哈爾濱市《賓縣》
在黑龍江省南部,鬆花江南岸,有一座曆史悠久、文化豐富的小城——賓縣。它作為哈爾濱市衛星城,幅員麵積達3843平方千米,周長377千米,東西最寬處1078千米,南北最寬處588千米。賓縣下轄5鄉12鎮,包括賓州鎮、賓西鎮、擺渡鎮等143個行政村,2022年末,戶籍總人口人,這裡不僅是全國糧食生產大縣、國家級煙葉示範縣及國家級雪花肉牛產業集群示範縣,還擁有著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蘊,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探尋。
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賓縣曆史源遠流長,帝舜時期便有肅慎族在此生息繁衍。夏至秦時,這裡屬於肅慎族一部分;兩漢十六國時期,肅慎改為挹婁,後被大餘人統治,賓縣先後屬於挹婁與夫餘人一部分;南北朝時期,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勿吉佔領夫餘全部領土,建置7部,此地屬於勿吉的安車骨部一部分。
隋唐初期,勿吉族改名靺鞨,賓境是靺鞨族安車骨部的一部分。渤海時,屬於上京鄚頡府高州;後唐同光四年(926年),契丹建遼,屬東京道女真完顏部;女真阿骨打滅遼建金,在枷板河入鬆花江口處設曲江縣,屬上京路會寧府管轄,遼金時期,長春西設有賓州。
元時,賓縣原屬遼陽行省開元路合蘭府斡朵憐萬戶府;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在枷板河流域建立嘉河衛,同年7月在猞猁河建立撒拉兒衛,9月,在蜚克圖河流域建立肥河衛;明永樂六年(1408年),建蜚克圖衛。萬曆十一年(1583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起兵,占據明·奴爾乾都司各地;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建立後金政權,皇太極繼承汗位後,改女真為滿洲;天聰十年(1636年),皇太極稱帝,改金為清,建都盛京,賓境歸寧古塔將軍所轄。
清順治十年至乾隆二十三年(1653-1758年),賓縣歸寧古塔昂邦章京、鎮守寧古塔等處將軍、鎮守吉林烏拉等處將軍所屬;乾隆九年至光緒六年(1744-1880年),歸吉林將軍阿勒楚喀副都統所屬。光緒五年(1879年),吉林將軍衙門派王紹元到此踏查,選定在葦子溝建官衙位置;光緒六年(1880年),清廷批準在葦子溝建賓州廳,「賓州」由此而來。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賓州廳升為賓州直隸廳,在廳屬地東南成立延壽縣,歸賓州直隸廳管轄;宣統元年(1909年)12月,賓州直隸廳升為賓州府,在廳屬地西南成立阿城縣,東成立方正縣,賓州府管轄延壽、阿城兩縣,方正縣劃歸依蘭廳。
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3月11日,取消府製,賓州府改為賓縣,成立賓縣行政公署;民國十九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東北;民國二十年(1932年),成立偽賓縣公署;民國二十二年(1934年)10月,賓縣由吉林省劃歸濱江省管轄;民國三十三年(1945年)8月15日,東北光複,11月初,建立賓縣政府,歸濱江省領導,11月中旬,濱江省改稱鬆江省,賓縣歸鬆江省領導。
1954年,鬆、黑兩省合並,賓縣為黑龍江省直屬縣;1958年8月,劃歸於哈爾濱市所屬;1965年8月,劃歸於鬆花江地區行政公署所屬;1967年2月22日,成立賓縣臨時接管委員會,同年3月22日成立「三結合」賓縣革命委員會;1980年10月8日,恢複賓縣人民政府。
在漫長的曆史程序中,賓縣形成了獨特的文化脈絡。這裡是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龍江皮影戲、角雕製作技藝、麥秸工藝等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賓縣民間藝術的獨特魅力。賓縣還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農民畫)之鄉,農民畫以其質樸的風格、鮮豔的色彩,描繪出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生活場景。
各鄉鎮簡介
1賓州鎮:地處賓縣西南部,區域麵積34706平方千米,戶籍人口眾多。它是賓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交通便利,商業繁榮,擁有多個商場、超市和商業街,滿足居民和遊客的各類需求。這裡還保留著一些曆史建築和文化遺跡,見證了賓縣的曆史變遷。
2賓西鎮:位於賓縣西部,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哈同公路、同三高速、吉黑高速、哈佳高鐵穿境而過。賓西鎮工業發展迅速,有國家級賓西經濟技術開發區,聚焦綠色食品、包裝產業、生物醫藥、飼料生產等領域。同時,鎮內也有優美的自然景觀,吸引著人們前來觀光。
3擺渡鎮:坐落在賓縣北部,與巴彥縣、木蘭縣隔鬆花江相望。這裡水資源豐富,農業發達,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擺渡鎮曆史文化底蘊深厚,有一些傳統的村落和民俗活動,展現出獨特的鄉村風情。
4賓安鎮:地處賓縣中部,地勢較為平坦,是賓縣重要的農業產區,以種植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為主。賓安鎮集市貿易活躍,每逢集市,周邊村民都會前來交易,熱鬨非凡。
5糖坊鎮:位於賓縣西北部,東與滿井鎮毗鄰,南與永和鄉接壤,西隔斐克圖河與道外區巨源鎮相鄰,北隔鬆花江與呼蘭區楊林鄉、二八鎮隔江相望。清朝末年,因有張姓在此開製糖坊而得名。鎮內地形東部多為丘陵,西部多為平原,北部有一些淺山區,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境內有鬆花江和斐克圖河,還有花崗岩、青紅石、沙子、黃粘土等礦藏資源,以及多種野生動植物。
6勝利鎮:位於賓縣東北部,是賓縣的農業大鎮之一,農業基礎雄厚,農產品資源豐富。勝利鎮還擁有一定的工業基礎,形成了以農產品加工為主的產業格局。
7平坊鎮:地處賓縣東南部,多山地和丘陵,森林資源豐富。平坊鎮以林業和特色農業為主,如種植中藥材、發展林蛙養殖等。這裡自然風光優美,空氣清新,是休閒度假的好去處。
8滿井鎮:位於賓縣北部,地形以平原為主,土壤肥沃,是賓縣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滿井鎮的畜牧業也較為發達,養殖牛、羊、豬等家畜。
9新甸鎮:坐落在賓縣東北部,靠近鬆花江,漁業和水運業較為發達。新甸鎮有獨特的漁文化,每年都有與漁業相關的民俗活動。
10居仁鎮:地處賓縣中部偏西,交通便利,以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為主。居仁富硒香米是當地的特色農產品,純綠色、無公害,深受消費者喜愛。
11常安鎮:位於賓縣東南部,曆史文化悠久,有一些曆史遺跡和傳統建築。常安鎮以農業為主,同時也在發展鄉村旅遊,吸引遊客體驗鄉村生活。
12寧遠鎮:地處賓縣南部,多山區,自然資源豐富。寧遠鎮以林業、農業和旅遊業為主要產業,擁有一些自然景觀和旅遊景點,如大青山等。
13鳥河鄉:位於賓縣北部,靠近鬆花江,水資源豐富,農業以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為主。鳥河鄉生態環境良好,有許多鳥類棲息,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
14經建鄉:地處賓縣中部,以農業為主要產業,主要種植大豆、玉米等作物。經建鄉注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特色農業,增加農民收入。
15三寶鄉:位於賓縣東南部,多山地,森林覆蓋率高。三寶鄉林業資源豐富,同時也發展林下經濟,如種植木耳、蘑菇等菌類。
16永和鄉:地處賓縣西部,與糖坊鎮接壤,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糧食作物和蔬菜。永和鄉的鄉村環境優美,有一些農家樂,為遊客提供鄉村美食和休閒娛樂服務。
17民和鄉:位於賓縣東北部,與巴彥縣相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鄉鎮,主要種植玉米、水稻、大豆等農作物。民和鄉民風淳樸,民俗文化豐富,有傳統的民間藝術表演和民俗活動。
曆史人物
賓縣這片土地孕育了許多傑出人物。王以哲(1896-1937),原名蓬嶠,字鼎芳,出生於賓縣東偏臉子屯(今賓縣賓州鎮)。1920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事學校第八期步兵科,在張學良將軍麾下,是東北軍的高階將領、親信部屬。他曆任東北陸軍步兵第十九師中將師長兼第七旅旅長、六十七軍軍長等職務。王以哲參與鏟除親日派「楊常事件」,領導「夜襲挑馬渡」「榆關之戰」等著名戰役。1936年,他促成周恩來與張學良的膚施會談,同年7月由周恩來介紹秘密加入中國**。西安事變中,他是主要參與策劃和實施人,還支援紅軍大量槍支彈藥,與紅軍達成互不侵犯、共同抗日協議。1937年2月2日,在東北軍「少壯派」發動的變亂中遇害犧牲。
呂大千(1909-1937),又名呂樹俊,**賓縣黨組織的建立人和領導人之一。1909年3月4日生於賓縣賓州府東呂家燒鍋屯(今常安鎮老營口村),1929年考入北平民國大學預科學習,同年加入中國**。1937年5月13日,因叛徒出賣被捕,同年7月就義於哈爾濱圈河,就義前留下「時代轉紅輪,朝陽日日新。今年春草除,猶有來年春」的遺詩。1984年,為紀念呂大千烈士,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準,把賓縣第五中學命名為「賓縣大千中學」。
必遊景點
1二龍山風景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擁有二龍山水庫,山水相依,風景秀麗。這裡有二龍戲珠、長龍臥波、銀峰插翠等十大麗景。遊客可以登山攬勝,欣賞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壯美。還能體驗滑草、遊船、索道等娛樂專案,增添遊玩的樂趣。每年舉辦的二龍山之夏旅遊文化節,吸引眾多遊客前來,節日期間有文藝演出、美食展銷等活動。
2香爐山國家森林公園:同樣是國家4a級景區,屬於原生態森林氧吧。森林茂密,溪流潺潺,有香爐山、老道溝、向陽寺等獨特景觀。遊客可以徒步探險,穿梭在林間小道,欣賞自然風光;也能選擇露營,在大自然中度過難忘的夜晚。
3英傑風景區:4a級旅遊景區,有砬鄉風光、河穀村落、青山鏡湖等十大景觀。景區內設有溫泉、水上樂園、度假中心等遊玩場景。遊客可以在寒冷的天氣裡泡著溫泉,欣賞周邊美景,放鬆身心;也能在水上樂園儘情玩耍,享受歡樂時光。
4長壽國家森林公園:3a級旅遊景區,公園內森林覆蓋率高,空氣清新。有月亮湖、長壽泉、長壽山等景點,山勢雄偉,景色宜人。這裡是休閒度假、避暑養生的好地方,遊客還能瞭解到一些關於長壽文化的知識。
曆史遺址
1老山頭遺址:反映了賓縣早期人類的生活遺跡,對研究當地古代文明和人類發展具有重要價值。遺址中出土了許多文物,如陶器、石器等,為瞭解當時的社會生活、生產方式提供了線索。
2索離國文化遺址:反映了東漢扶餘國曆史,對於研究古代東北民族的曆史和文化有著重要意義。通過對遺址的研究,可以瞭解到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麵的情況。
3**北滿分局舊址及史跡陳列館:1945年陳雲同誌在此指揮北滿地區建黨、土改與剿匪。這裡陳列著許多與北滿分局相關的曆史文物和資料,展示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是重要的紅色教育基地。
民俗風情
賓縣的民俗風情豐富多彩。春節期間,人們會貼春聯、放鞭炮、吃年夜飯,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共度佳節。元宵節有賞花燈、猜燈謎、吃元宵的習俗,熱鬨非凡。端午節,人們會在門口掛艾草、吃粽子,還會舉辦賽龍舟等活動。此外,賓縣的民間藝術表演也很有特色,如大秧歌,人們穿著鮮豔的服裝,伴隨著歡快的鑼鼓聲,載歌載舞,展現出濃鬱的生活氣息。
特色美食
1賓縣烤牛肉:選用當地優質牛肉,經過特殊醃製後在炭火上烤製。外皮焦香,內部鮮嫩多汁,搭配特製蘸料,味道鮮美,讓人回味無窮。
2賓縣大煎餅:以玉米、小麥等為原料手工攤製而成,薄如紙張,口感筋道。可直接食用,也能捲上各種蔬菜、肉類等,味道豐富,方便攜帶和儲存。
3二龍湖鰱魚:國家地理標識產品,味道鮮美、肉質緊實、營養豐富。可清蒸、紅燒等,以清蒸為佳,能最大限度保留魚的原汁原味。
4賓縣大豆腐、乾豆腐:純手工製作,豆香濃鬱、紮實勁道。大豆腐可做麻婆豆腐、鯽魚豆腐湯等菜肴;乾豆腐可涼拌、炒菜,也能直接卷蔥絲、黃瓜絲等食用。
5老字號慶紅燒雞:色澤紅亮,口感鮮嫩,香味濃鬱,是賓縣的傳統美食之一,深受當地人喜愛。
6刹生魚:將新鮮的魚切成薄片,搭配各種調料和蔬菜食用,口感鮮美,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
7全魚宴:以各種魚類為原料,采用煎、炸、蒸、煮、燉等多種烹飪方式,製作出一桌豐盛的魚宴。菜品豐富多樣,味道鮮美,是賓縣的特色美食盛宴。
旅遊指南攻略
1最佳旅遊時間:賓縣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3-5月),萬物複蘇,適合踏青賞花;夏季(6-8月),氣候涼爽,是避暑的好時節,可以去二龍山風景區、英傑風景區遊玩,體驗水上專案和溫泉;秋季(9-10月),層林儘染,適合去香爐山國家森林公園、長壽國家森林公園欣賞紅葉;冬季(11月-次年2月),銀裝素裹,可體驗冰雪專案,如滑雪、滑冰等。
2交通方式:
-外部交通:賓縣交通便利,從哈爾濱前往賓縣,可以選擇乘坐長途客車,車程約1-2小時;也可以乘坐哈佳高鐵,在賓西北站下車。如果選擇自駕,可通過哈同高速、吉黑高速前往,路況良好。
-內部交通:賓縣各鄉鎮之間有公路相連,交通較為方便。縣城內有公交車和計程車,方便遊客出行。如果想要更自由地遊覽景點,還可以選擇租車自駕。
3住宿推薦:
-賓州鎮:作為縣城,住宿選擇較多,有各類酒店、賓館和民宿可供選擇。價格根據不同檔次有所差異,從經濟型到豪華型都能滿足遊客的需求。
-景區周邊:二龍山風景區、香爐山國家森林公園、英傑風景區等景區周邊也有一些農家樂、度假村和酒店,遊客可以選擇住在景區附近,方便遊玩。
4行程規劃:
-兩日遊:
-第一天:上午抵達賓縣,前往二龍山風景區,登山攬勝,欣賞湖光山色,體驗滑草、遊船等娛樂專案;下午參觀**北滿分局舊址及史跡陳列館,瞭解紅色曆史。
-第二天:前往香爐山國家森林公園,徒步探險,欣賞自然風光,感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
-三日遊:
-第一天:同兩日遊第一天行程。
-第二天:前往英傑風景區,泡溫泉,享受休閒時光,還可以在水上樂園玩耍;晚上品嘗賓縣特色美食。
-第三天:前往長壽國家森林公園,漫步在森林中,呼吸清新空氣,瞭解長壽文化。
賓縣,這座充滿魅力的小城,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曆史文化,都有著獨特的吸引力。它以熱情好客的姿態歡迎著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讓人們在這裡留下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