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 (六)河北省《保定市》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六)河北省《保定市》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河北省保定市:曆史底蘊與現代發展交織的城市

保定市地處河北省中部,位於京津冀地區核心地帶,是連線華北地區與其他區域的重要樞紐城市。全市總麵積22萬平方公裡(不含雄安新區托管的雄縣、容城、安新三縣,總麵積約193萬平方公裡)。截至2024年,保定市轄5個區、15個縣,代管4個縣級市,其中定州市為省直管試點,雄縣、容城、安新由雄安新區管委會托管。5個區分彆是競秀區、蓮池區、滿城區、清苑區、徐水區;代管的4個縣級市為涿州市、定州市、安國市、高碑店市;15個縣包括淶水縣、阜平縣、定興縣、唐縣、高陽縣、容城縣、淶源縣、望都縣、安新縣、易縣、曲陽縣、蠡縣、順平縣、博野縣、雄縣。

一、行政區劃與縣域概況

(一)15個縣簡介

1淶水縣:地處保定東北部,總麵積166161平方千米。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部為深山區,東南部為拒馬河衝積平原。這裡林業資源豐富,野三坡景區所在區域森林覆蓋率高,盛產核桃、杏扁等乾鮮果品。旅遊業是重要經濟支柱,依托野三坡的自然景觀,發展了生態旅遊、民宿產業。

2阜平縣:位於保定西部太行山區,縣域麵積2496平方千米,是典型的深山區縣。阜平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金、鐵、雲母等。作為革命老區,紅色旅遊資源突出,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等景點吸引眾多遊客。同時,當地積極發展香菇種植等特色農業。

3定興縣:縣域麵積7144平方公裡,位於保定市中部。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是傳統農業大縣,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定興工業基礎逐步發展,形成了汽車零部件、食品加工等產業。文化上,定興書畫藝術氛圍濃厚,非遺專案「黃金台傳說」流傳廣泛。

4唐縣:麵積1417平方千米,地處保定西部。境內地貌複雜,山區、丘陵、平原皆有。唐縣曆史悠久,是古唐侯堯之封地。當地礦產資源有鐵、金等,工業以礦產加工、鑄造等為主。農業方麵,唐縣大棗、柿子等農產品頗具特色。

5高陽縣:縣域麵積496平方千米,位於保定東南部。高陽縣以紡織產業聞名,是中國紡織之鄉,紡織產品涵蓋毛巾、毛毯等多個品類,產業集群效應顯著。農業以小麥、玉米種植和畜禽養殖為主。

6容城縣:麵積314平方千米,地處保定東部。容城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服裝產業是其經濟支柱,形成了以男裝為主的特色產業,擁有眾多服裝品牌和生產企業。隨著雄安新區的建設,容城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7淶源縣:總麵積2476平方千米,位於保定西北部,是河北省環京津縣之一。境內群山起伏,地形複雜,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有「涼城」之稱。淶源礦產資源豐富,鉛鋅礦、鐵礦儲量可觀。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白石山景區以奇特的大理岩峰林地貌聞名。

8望都縣:麵積374平方千米,位於保定市南部。望都地勢平坦,是傳統農業縣,盛產小麥、玉米、辣椒等。望都辣椒色澤鮮豔、辣度適中,是當地特色農產品,圍繞辣椒形成了種植、加工產業鏈。

9安新縣:麵積7386平方千米,位於保定東部,境內白洋澱水域廣闊,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淡水湖泊。安新以水產養殖、旅遊業為重要產業,白洋澱的自然風光和蘆葦蕩景觀吸引大量遊客。

10易縣:縣域麵積2534平方千米,地處保定西北部。易縣曆史文化深厚,是燕國故都所在地,清西陵也坐落於此。境內山區麵積大,林果業發達,盛產柿子、核桃等。同時,依托豐富的曆史文化和自然資源,旅遊業蓬勃發展。

11曲陽縣:麵積10846平方千米,位於保定西南部。曲陽是中國雕刻之鄉,石雕技藝傳承千年,雕刻產品遠銷國內外。此外,曲陽礦產資源有大理石、花崗岩等,為雕刻產業提供了豐富原料。農業以種植小麥、玉米、穀子等為主。

12蠡縣:麵積650平方千米,位於保定東南部。蠡縣皮毛產業發達,是全國重要的皮毛集散地,形成了從養殖、加工到銷售的完整產業鏈。農業以小麥、玉米種植和果蔬種植為主。

13順平縣:麵積714平方千米,地處保定西部。順平以林果業為特色產業,桃、蘋果、柿子等水果種植麵積大,其中順平桃品質優良,暢銷全國。境內有白銀坨等自然景觀,旅遊業也在逐步發展。

14博野縣:麵積331平方千米,是保定市麵積較小的縣,位於保定東南部。博野以橡膠、有色金屬加工等工業為主,農業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等。

15雄縣:麵積524平方千米,位於保定東部。雄縣地熱資源豐富,素有「中國溫泉之鄉」的稱號,依托地熱發展了溫泉旅遊產業。同時,雄縣包裝印刷產業發達,是北方重要的包裝印刷基地。

二、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保定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當時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時期,保定地域分屬燕、晉。戰國時,燕在今易縣建燕下都,為當時北方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秦朝統一六國後,保定屬廣陽郡、上穀郡。漢代,保定地區設定多個縣治,如涿縣、容城等。北魏時期,行政區劃調整,保定部分割槽域屬高陽郡。隋代,改置涿郡、上穀郡。

宋遼對峙時期,保定地處宋遼邊界,軍事地位重要,在此修建了大量軍事設施。北宋設保塞軍,後升為保州,這是「保」字首次用於地名。

元代,保定屬大都路,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設順天路,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為保定路,取「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之意,「保定」之名自此始。明代,保定路改為保定府,成為畿輔要地,府治設在今蓮池區,保定府城牆高大堅固,有「鐵城」之稱。

清代,保定為直隸省省會,是直隸總督駐地,長達200多年,在此期間,保定成為直隸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直隸總督署建築儲存完好,是我國現存唯一一座完整的清代省級衙署,見證了清代地方行政製度和官署建築風格。

民國時期,保定仍為直隸省省會,後省會遷至天津。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保定是重要的革命根據地,晉察冀邊區政府曾駐於此,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重要貢獻。新中國成立後,保定專區設立,後幾經調整,1994年,保定地區和保定市合並,組建新的保定市。

三、政治與經濟發展

在政治方麵,保定市構建了完善的行政管理體係。各級政府部門圍繞城市建設、民生保障、經濟發展等核心任務,積極落實國家政策,推動城市各項事業有序發展。在城市規劃上,注重區域協調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公共服務水平;在社會治理中,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居民合法權益,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

經濟領域,保定形成了多元產業格局。工業上,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是重要支柱,長城汽車作為龍頭企業,產品涵蓋suv、皮卡等多個品類,不僅在國內市場占據較大份額,還出口到多個國家和地區。新能源及智慧電網產業發展迅速,保定是中國重要的新能源產業基地,有「中國電穀」之稱,在太陽能光伏發電、風力發電裝置製造等方麵具備較強實力。紡織服裝產業曆史悠久,高陽的毛巾、容城的服裝在全國都有較高知名度。

農業方麵,保定是農業大市,糧食產量穩定,蔬菜、水果、畜禽等農產品豐富。各地發展特色農業,如阜平香菇、順平桃、望都辣椒等,形成了品牌效應,帶動農民增收。此外,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推進,保定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在科技創新、產業轉移等方麵加強與京津合作,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四、城市風貌與特點

保定的城市風貌融合了曆史與現代元素。老城區內,古蓮花池、直隸總督署等古建築保留完好。古蓮花池始建於金元之交,是北方古典園林的代表,園內亭台樓閣、假山池沼相映成趣,既有江南園林的婉約,又具北方園林的雄渾。直隸總督署建築佈局嚴謹,灰瓦紅牆,體現了清代官式建築風格,衙署內的大堂、二堂等建築,展示了古代官府的辦公場景。

新城區則展現出現代化城市風貌,高樓大廈林立,商業綜合體、寫字樓、住宅小區錯落分佈。城市道路寬敞,交通網路四通八達,高鐵站、汽車站等交通樞紐設施完備,方便居民出行和對外交流。同時,城市綠化不斷加強,公園、綠地增多,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閒空間。

五、旅遊資源與景點

(一)自然景觀

1野三坡景區:位於淶水縣,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區由百裡峽、魚穀洞、龍門天關、白草畔等多個景點組成。百裡峽是野三坡的精華,峽穀幽深狹窄,兩側峭壁千仞,有「天下包子:以皮薄餡大、味道鮮美聞名。包子選用新鮮的牛羊肉為餡料,搭配獨特的調料,蒸製後湯汁濃鬱,口感醇厚。

3槐茂醬菜:有著300多年曆史,采用傳統工藝製作,醬菜品種豐富,有甜麵醬、醬黃瓜、醬萵筍等。槐茂醬菜醬香濃鬱,脆嫩爽口,是餐桌上的佐餐佳品。

4牛肉罩餅:將燒餅掰碎,澆上燉煮的牛肉湯,放上熟牛肉片,撒上香菜、蔥花等調料。牛肉湯鮮香濃鬱,罩餅吸滿湯汁,口感豐富。

(四)住宿建議

1市區住宿:如果想遊覽古蓮花池、直隸總督署等市區景點,可選擇在蓮池區、競秀區住宿。這裡酒店、賓館眾多,從高階星級酒店到經濟型快捷酒店都有,如保定電穀國際酒店,設施完備,服務優質;也有漢庭、如家等快捷酒店,價效比高。

2景區周邊住宿:若前往野三坡、白石山等景區,可選擇景區周邊的民宿或酒店。野三坡景區周邊有許多特色民宿,環境優美,可體驗鄉村生活;白石山附近也有各類酒店,方便遊客遊覽景區。

七、民俗風情

保定民俗文化豐富多樣。定州秧歌是保定傳統戲曲劇種,起源於明代,唱腔獨特,表演形式活潑,內容多反映民間生活,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深受百姓喜愛。雄縣趙崗古樂是傳統民間音樂,演奏形式包括吹、打、拉、彈等,曲調古樸典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在傳統節日方麵,春節期間,保定各地有貼春聯、掛燈籠、包餃子等習俗。正月十五元宵節,會舉辦燈會、舞龍舞獅、踩高蹺等活動。舞龍舞獅隊伍走街串巷,鑼鼓喧天,熱鬨非凡;踩高蹺表演中,演員們踩著高蹺,做出各種高難度動作,引得觀眾陣陣喝彩。此外,保定還有廟會習俗,廟會上商品琳琅滿目,有特色小吃、手工藝品等,同時還會有戲曲表演、雜耍等,吸引周邊群眾前來遊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