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 第19章 保定市《定州市》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第19章 保定市《定州市》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探秘定州:曆史與現代交融的魅力之城

在華北平原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有一座充滿魅力的城市——定州。它不僅有著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還在現代社會中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活力。作為省直管市,定州麵積達1283平方公裡,下轄25個鄉鎮(街道),涵蓋544個村(社羣),戶籍人口1227萬,常住人口110萬,是華北五省市人口最多的縣(市)。

定州的曆史可追溯到遙遠的過去,4300年前堯帝在定州唐城建都,開啟了這片土地的文明篇章。戰國時期,齊國國相管仲在今定州境內築城,定州城雛形初現。公元前506年,鮮虞國改稱中山國,定都中人城(今唐縣西南一帶),定州屬中山國。公元前414年,中山國遷都於顧,即今天的定州城,這是定州在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建都。戰國中山國是由北方少數民族白狄族建立的,雖地處強國之間,卻憑借獨特的軍事、政治和文化發展成為實力較強的千乘國,號稱「戰國第八雄」。其都城曆經變遷,定州作為其中一站,在中山國的發展曆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此後,中山國雖因種種原因滅亡,但定州卻繼承了中山文化的正統,成為中山文化的主要發祥地。

西漢時期,定州地區屬中山郡,景帝時改為中山國。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定州屬冀州刺史部管轄。東漢時期,中山國依然存在,曆經多位中山王的統治。在這一時期,定州地區的經濟和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農業生產技術不斷提高,手工業也逐漸繁榮起來。

東晉十六國時期,公元386年鮮卑人慕容垂建後燕國,定都中山,這是定州在中國曆史上第二次建都,把盧奴(今定州城)改名為弗違,管轄8縣。此時的定州成為了後燕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人口逐漸增多。

南北朝時期,中山歸北魏,設定安州,治所在中山,將弗違(由盧奴改稱,今定州城)複名為盧奴(今定州城)。當時的定州城是三級行政機構的所在地,分彆是安州的州府、中山郡的郡府以及盧奴縣的縣府。公元400年,拓跋珪改安州為定州,治所在中山。中山郡治盧奴(今定州城),從此「定州」這一稱謂開始在曆史上出現,最初它並不侷限於今天的定州城,而是涵蓋了定州所管轄的整個地區。

隋朝時,定州地區的行政區劃有所調整,先是廢郡入州,後又改州為郡。唐朝建立後,定州的地位依然重要,是北方的軍事重鎮和交通樞紐。唐代的定州經濟繁榮,商業發達,農業、手工業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同時,定州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前來遊曆。

宋朝時期,定州地處宋遼交界邊陲,軍事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北宋時期,定州的開元寺塔除了宗教意義外,還因登塔可望契丹軍情,所以又稱「料敵塔」。宋太宗時,開元寺僧人令能奉旨往天竺取經,得舍利子歸。真宗鹹平四年(公元1001年)開始建塔,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才最終建成。此塔高837米,是我國現存最高的磚塔,享有「中華第一塔」的美譽,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內有北宋至清代的37塊碑刻和數處名人題記,以及宋代鬥拱彩畫、佛教人物壁畫、金剛經函等珍貴文物,它不僅是建築藝術的傑作,還承載著豐富的佛教文化和曆史資訊。

元朝時期,定州地區歸中書省管轄,作為連線南北的重要通道,定州的交通和商業持續發展,城市規模進一步擴大。明朝公元1369年改中山府為定州,州治在安喜縣(今定州市),從此中山府的名字不再出現。公元1370年改安喜為定州,從此安喜二字不再出現,而定州二字成為現定州城所專用,並一直延續至今。

清朝時期,定州屬直隸省,作為直隸地區的重要城市,定州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麵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清朝對定州的城市建設進行了一些修繕和擴建,使得定州的城市麵貌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民國時期,定州經曆了一係列的行政區劃調整。1913年,分全省為津海、保定、大名、口北四道,以定州隸保定道,1914年始依部令改為定縣。抗日戰爭時期,**定縣縣委將定縣分為定南、定北兩縣,後定北縣又分為定唐、望定二縣。日本投降後,恢複定北縣。1947年定縣解放,建立定縣市;定南、定北縣合並為定縣。翌年定縣市並入定縣,曾是冀中九專署(後改為定縣專署)駐地。1958年定縣、曲陽合並為定縣,1961年定、曲兩縣分置。1986年,定縣撤縣改為定州市。

在漫長的曆史程序中,定州先後湧現出戰國名將廉頗、漢代音樂家李延年、唐代詩人劉禹錫、崔護,宋代理學家程顥、程頤,現代人民藝術家張寒暉,著名教育家王森然等曆史名人;隋代楊堅、宋代司馬光、韓琦、蘇軾等曾在定州任職。這些名人的出現,不僅為定州的曆史增添了光彩,也對定州的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如今,定州下轄的25個鄉鎮(街道)各具特色。龐村鎮位於定州市境北部,距市區10千米,麵積415平方千米,人口約445萬人(2002年)。1994年由隻東鄉、東南宋鄉合並建龐村鎮,京廣鐵路、107國道過境。這裡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農業和工業都有一定的發展,農產品以小麥、玉米等為主,工業則涵蓋了機械製造、建材加工等多個領域。明月店鎮是定州的重要鄉鎮之一,經濟發展多元化,農業基礎穩固,特色種植和養殖產業發展良好。同時,工業方麵也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以服裝加工、食品加工等產業為主。清風店鎮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擁有豐富的曆史遺跡和民俗文化。在經濟發展上,清風店鎮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和鄉村旅遊,打造了多個特色農業園區和鄉村旅遊景點,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光遊覽。高蓬鎮以其發達的商貿業和特色產業而聞名,鎮內有多個大型的商貿市場,商品種類豐富,交易活躍。特色產業方麵,高蓬鎮的皮革加工、傢俱製造等產業在當地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楊家莊鄉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蔬菜等農作物,同時也發展了一些農產品加工業,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西城鄉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發展了生態農業和生態旅遊。這裡的生態農場和農家樂吸引了不少城市居民前來體驗鄉村生活,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定州擁有眾多令人嚮往的必遊景點:

-定州開元寺塔:坐落在定州市內,因建於開元寺內得名,為供奉開元寺大僧人令能從古印度取回的佛經而建。北宋時定州地處宋遼交界,登塔可瞭望契丹軍情,又稱「料敵塔」。始建於宋真宗鹹平四年(1001年),落成於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塔高837米,是我國現存最高的磚塔,有「中華第一塔」美譽。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造型端莊威武,由塔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組成,塔身十一級,為八角形樓閣式建築,從下至上按比例逐層收縮。塔身外部每層四個正方向辟門,四個側方向辟彩繪盲窗。塔內結構為外塔體環抱內塔體,樓梯從內塔體穿心盤旋到達塔身頂部。登臨塔頂,可「東觀碧海連天,西看嘉山虎踞,北視滱水龍盤,南眺銀河茫茫」,有「中山巨觀」之美稱。塔內有北宋至清代的37塊碑刻和數處名人題記,以及宋代鬥拱彩畫、佛教人物壁畫、金剛經函等珍貴文物,是集建築藝術、佛教文化、書法繪畫藝術於一體的寶塔,在我國古代建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定州市博物館:國家二級博物館,位於定州市中山中路南側,整體為漢代建築風格,外觀莊重大氣,清麗典雅。總占地麵積約55畝,建築麵積256萬平方米,分地下一層和地上四層,由常設展廳、臨時展廳、學術報告廳、公共活動空間、快樂學堂、休閒娛樂區等組成。館藏文物5萬多件,國家珍貴文物965件,其中國家級文物3件。藏有古籍舊誌29萬冊,清代《畿輔叢書》木刻版3萬多張。藏品以中山文化、定瓷文化、佛教文化為主要特色,品類豐富,價值厚重,有陶、瓷、玉、石、金、銀、銅、骨、木等多種器物。陳列漢家陵闕、北朝佛陀、天下大白、塵外千年、金翠明珠、故鄉星空等多個主題展覽,充分展現了定州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和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

-定州文廟:位於中心北街西側,占地麵積達平方米,又稱「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場所,始建於唐大中末年,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均有修繕,祭祀活動綿延長達千餘年。曆史上曾稱作「府學」「州學」或「學宮」,有「中山廟學甲天下」之譽。現存東、西、中相毗鄰的三個北院和南院。南院為四合院式的節孝祠;北三院各自為中軸式,東院主體建築為崇聖祠、魁星閣;西院主體建築為大門、儀門、明倫堂;中院主體建築有泮池、欞星門、戟門、大成殿,其中大成殿是文廟的中心建築,高95米,寬22米,是供奉孔子、四配和十二哲人的地方。文廟建築佈局規整,基本保持了明代以前的建築格局,為河北省目前儲存最為完整的孔廟,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定州貢院:位於東大街草場衚衕東側,俗稱考棚。始建於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是我國唯一儲存較完整的封建王朝科舉取士的場所。前壁、魁閣、號舍、大堂、後樓等均儲存完整,氣勢雄偉,壯觀雍容,具有鮮明的清代建築風格,2001年6月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這裡,人們可以感受到古代科舉製度的嚴謹和莊重,領略到清代建築的獨特魅力。

-大道觀:位於商業北街西側,建造於元代,原為中軸式群體建築,現存玉皇殿,具有典型元代建築減柱造特色。殿內完整儲存有大幅明代萬曆年間瀝粉貼金「眾神朝拜圖」壁畫,佈局疏密有致,所繪人物線條流暢,色彩鮮豔,神態各異,栩栩如生,2006年5月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步入大道觀,彷彿穿越時空,能夠感受到古代宗教文化的神秘氛圍和藝術魅力。

-晏陽初舊居:建築佈局為四合院式民宅。房屋均為磚木結構,屋頂起脊鋪瓦,承重部位為四梁八柱構造,係典型北方風格的民居,曾是平民教育家晏陽初先生在定縣搞平民教育時居住的場所。2006年5月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參觀晏陽初舊居,可以瞭解到晏陽初先生為平民教育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感受那個時代的教育氛圍和社會風貌。

-定州古城:位於定州市北城區,這裡以其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著稱。古城內有許多著名的景點,如定州文廟、開元寺塔、定州古州署等。這些景點不僅展示了定州的曆史和文化,還提供了豐富的文化體驗機會。漫步在古城的街道上,彷彿能聽到曆史的回響,看到古代定州的繁華景象。

-中山公園:位於定州市西城區,這個公園以綠地為主,突出了水體的特征,是一個自然式風景園。公園內有水上活動區、名貴花木區、植物觀賞休閒區等多個功能區和景點,是一個適合全家休閒的好去處。在這裡,人們可以放鬆身心,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是城市居民休閒娛樂的理想場所。

-複興公園:位於定州市城市新老區域交彙的核心位置,這個公園總占地約225畝。複興公園內保留了舊的工業廠房和裝置,通過綠色生態將其串聯起來,並植入了新的智慧係統和商業業態,實現了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的轉變。它不僅是一個休閒娛樂的公園,更是定州城市發展和轉型的見證。

-崇文街:坐落於河北定州市,是一條獨具特色的仿明清風格商業步行街。作為當地耀眼的文化名片與休閒購物聖地,它巧妙融合傳統建築風貌與現代商鋪,集文化體驗、旅遊觀光、購物消費、美食餐飲、休閒娛樂等多元功能於一體。漫步於此,遊客既能在琳琅滿目的商鋪中儘情享受購物休閒的樂趣,又能在街區領略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這裡的定州署尤為引人注目,其依據古製精心複建。定州署始建於唐代,曾是古代定州知州處理政務的重要場所。曆經歲月滄桑,2015至2017年經過係統的複原修建,重現往日風采。這裡建築佈局嚴謹,細節精美考究,吸引著眾多遊客慕名而來。這裡還有定州博物館,定州博物館位於崇文街一側,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其始建於1959年,新館2018年開放。館內有6個展廳,展覽麵積7000平方米,館藏文物5萬餘件,藏品以漢、宋為主,有陶瓷、玉等多種類彆,特色鮮明,是瞭解定州曆史文化的重要視窗。

-眾春園:中國的第一座人民公園,存放著蘇東坡的雪浪石。雖然現在的眾春園是在原址新建成的公園,但公園內的建築參照了北宋時期的建築風格,整體佈局也做了精心規劃,加上園內的定州古城牆遺跡,使得此地成為了定州市區一處值得遊覽之地。夜幕降臨後的眾春園,亭台樓閣燈火通明,成為了人們晚上散步的好去處,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定州的民俗風情同樣豐富多彩。定州擁有國家非遺5項、省級非遺13項。定瓷燒製技藝是定州的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定瓷以其精湛的工藝、優美的造型和獨特的藝術風格而聞名於世,在古絲綢之路上享有盛譽。定瓷的製作工藝複雜,從原料的選擇、加工到成型、燒製,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工匠們精湛的技藝和嚴格的把控。緙絲技藝也是定州的驕傲,緙絲是一種極具特色的絲織工藝,通過「通經斷緯」的方法織出各種精美的圖案,其成品色彩豐富、細膩逼真,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每逢傳統節日,定州的大街小巷都會熱鬨非凡。春節期間,人們會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舉辦各種民俗表演,如舞龍舞獅、踩高蹺、跑旱船等。這些表演充滿了濃鬱的地方特色,展示了定州人民的熱情和活力。定州的廟會也是一大特色,廟會上有各種各樣的商品琳琅滿目,還有各種民間小吃和傳統手工藝品,吸引著眾多遊客和市民前來逛廟會、品美食、賞民俗。

說到美食,定州的特色小吃讓人垂涎欲滴:

-定州燜子:是定州地區的傳統美食,它以精選的瘦肉為主料,加入適量的澱粉、香油、花椒等調料,經過精心烹製而成。燜子口感細膩,香而不膩,可以直接切片食用,也可以炒菜、燉菜,是餐桌上的常客。製作燜子時,對食材的選擇和調料的配比要求嚴格,隻有這樣才能做出正宗的定州燜子。

-手掰腸:這是一種獨特的香腸,其製作工藝獨特,口感鮮美。手掰腸選用新鮮的豬肉,加入多種香料醃製後,灌製而成。吃的時候,用手輕輕一掰,就能感受到它的韌性和香味。手掰腸的味道醇厚,讓人回味無窮,是很多人喜愛的下酒菜。

-定州扒糕:用蕎麥麵製成,口感勁道,營養豐富。扒糕通常切成小塊,加入蒜末、醋、辣椒油等調料涼拌食用,清爽可口,尤其適合在炎熱的夏天食用。製作扒糕時,要掌握好蕎麥麵的比例和製作火候,這樣才能做出口感最佳的扒糕。

-定州驢肉火燒:將驢肉切碎後夾在酥脆的火燒中,咬上一口,驢肉的鮮香與火燒的酥脆完美結合,讓人慾罷不能。驢肉火燒的製作關鍵在於驢肉的燉煮和火燒的烤製,燉煮好的驢肉肉質鮮嫩,香味濃鬱,烤製好的火燒外皮酥脆,內裡鬆軟。

如果計劃前往定州旅遊,可以參考以下旅遊指南攻略:

-交通指南:定州是華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處於京津冀戰略腹地,距北京180公裡、天津200公裡,距石家莊、保定70公裡,距雄安100公裡,距正定國際機場38公裡,處於「京津冀半小時經濟圈」「雄安新區協同發展圈」「省會一小時經濟圈」。京廣鐵路、京廣高鐵縱貫南北,設有定州站和定州東站。定州站為普速列車站點,可直達國內眾多城市;定州東站為高鐵站,從這裡出發,約25分鐘即可抵達石家莊,1小時左右便能到達北京,大大縮短了與周邊城市的時空距離。公路交通方麵,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國道穿境而過,新元高速、曲港高速等多條高速乾線緊密連線,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此外,定州境內還開通了多條公交線路,市內公交線路覆蓋了各個主要景點、商業區和居民區,方便遊客在市內出行。遊客也可選擇乘坐計程車或網約車,出行便捷高效。如果選擇自駕,導航搜尋「定州市」,根據導航提示行駛即可輕鬆抵達,沿途道路標識清晰,路況良好。

-住宿推薦:

-中山東路沿線酒店:該區域臨近定州博物館、定州文廟等核心景點,出行極為便利。像中山賓館,是一家集住宿、餐飲、會議於一體的綜合性酒店。酒店裝修風格典雅大氣,客房型別多樣,從溫馨舒適的標準間到寬敞豪華的套房,能滿足不同遊客的需求。房間內配備了高清電視、獨立衛浴、免費無線網路等現代化設施,還提供24小時熱水服務。酒店內的中餐廳提供豐富多樣的美食,不僅有地道的定州特色菜肴,還涵蓋了川、魯、粵等多種菜係。同時,酒店設有多個大小不同的會議室,適合商務出行的遊客舉辦各類會議活動。周邊還有眾多經濟型酒店和快捷酒店,如漢庭酒店、如家酒店等,這些酒店價格實惠,價效比高,乾淨整潔,服務周到,為預算有限的遊客提供了不錯的選擇。

-萬達廣場附近酒店:萬達廣場是定州市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彙聚了購物、餐飲、娛樂等多種業態。在此區域住宿,生活十分便利。如萬達錦華酒店,是一家高階豪華型酒店,酒店內部裝修奢華,環境優雅。客房采用智慧化裝置,客人可通過手機或智慧麵板控製房間內的燈光、空調、窗簾等設施,享受便捷舒適的入住體驗。酒店內設有健身房、遊泳池、水療中心等休閒娛樂設施,讓遊客在遊玩一天後能夠放鬆身心。此外,萬達廣場內有各種美食餐廳,從西式快餐到中式料理,從特色小吃到異國風味,應有儘有,滿足遊客多樣化的口味需求;還有電影院、ktv等娛樂場所,為遊客的夜晚生活增添樂趣。

-美食體驗:在定州探尋美食,可前往商業街、特色小吃街等地。定州商業街是品嘗當地美食的好去處,街道兩旁分佈著眾多餐館和小吃攤。想要品嘗正宗的定州燜子,可到當地老字號店鋪,如「定州燜子王」,這裡的燜子采用傳統工藝製作,肉質緊實,香味濃鬱,可直接切片食用,也可讓店家加工成炒菜、燉菜等不同菜品。品嘗手掰腸推薦去街邊的特色小店,新鮮出爐的手掰腸香氣四溢,搭配上當地的饅頭或燒餅,味道絕佳。定州燜子和手掰腸在很多超市和特產店也有真空包裝售賣,方便遊客購買帶回家與親友分享。

-若想品嘗定州扒糕,可前往小吃攤,攤主熟練地將扒糕切成小塊,加入蒜末、醋、辣椒油、芝麻醬等調料,攪拌均勻後,一份酸辣可口、口感勁道的扒糕就呈現在眼前。驢肉火燒則在街頭巷尾的早餐店、小吃店都能找到,早晨來上一個熱氣騰騰的驢肉火燒,搭配一碗香濃的小米粥,開啟活力滿滿的一天。此外,定州的八大碗也是不可錯過的美食盛宴,「八大碗」是定州傳統宴席上的特色菜肴,包括葷菜、素菜等八道菜品,食材豐富,烹飪方式多樣,有燉、炸、蒸等,口味醇厚,極具地方特色,可在一些較大型的飯店品嘗到正宗的定州八大碗。

-景點遊覽:建議安排3-4天的時間遊覽定州的主要景點,深度感受這座城市的魅力。

-第一天:抵達定州後,可先前往定州市博物館,館內豐富的文物藏品和主題展覽,能讓遊客快速瞭解定州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感受中山文化、定瓷文化、佛教文化的獨特魅力。參觀完博物館,步行前往定州文廟,欣賞這座儲存完整的古代建築群,瞭解古代祭祀孔子的文化和教育製度,感受濃厚的文化氛圍。傍晚時分,前往崇文街,漫步在仿明清風格的商業步行街上,欣賞古色古香的建築,逛逛特色商鋪,選購一些定州的紀念品,如定瓷工藝品、緙絲製品等。晚上在崇文街品嘗當地特色美食,感受熱鬨的夜生活氛圍。

-第二天:早餐後,前往定州開元寺塔,近距離觀賞這座「中華第一塔」,登塔俯瞰定州城的全景,欣賞塔內的珍貴文物和壁畫。從開元寺塔出來後,前往定州貢院,瞭解古代科舉製度,感受科舉考試的嚴謹和莊重,還可以穿上古裝,體驗一把當「考生」的感覺。下午前往大道觀,欣賞元代建築風格和明代精美的壁畫,感受宗教文化的神秘。晚上回到住宿區域休息,或者前往眾春園散步,欣賞夜晚的公園美景。

-第三天:前往晏陽初舊居,瞭解晏陽初先生在定州開展平民教育的曆史,感受那個時代的教育氛圍和社會風貌。之後前往定州古城,遊覽定州古州署等景點,漫步在古城街道,參觀古城內的傳統民居和店鋪,體驗古城的生活氣息。中午在古城內品嘗當地特色美食,下午可在古城內的茶館休息,聽一段評書、戲曲,感受傳統藝術的魅力。傍晚時分,前往複興公園,欣賞公園內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融合的獨特景觀,觀看夜景燈光秀(如有)。

-第四天:如果還有時間和精力,可前往周邊鄉鎮,如清風店鎮,參觀當地的特色農業園區和鄉村旅遊景點,體驗鄉村生活,感受田園風光。也可以前往楊家莊鄉,瞭解當地的農產品種植和加工情況,購買一些新鮮的農產品。之後結束愉快的定州之旅,返程回家。

定州,這座承載著千年曆史與文化的城市,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探訪。在這裡,每一處景點都訴說著過往的故事,每一種美食都傳遞著生活的滋味,每一項民俗都彰顯著地方的特色,期待著遊客們去發現、去體驗、去銘記。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