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 第6章 張家口市《陽原縣》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 第6章 張家口市《陽原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陽原縣:曆史與自然交織的北方明珠

陽原縣位於河北省西北部,地處冀晉兩省交界處,隸屬張家口市。它有著獨特的地理風貌、悠久的曆史、多彩的文化和誘人的美食,等待著遊客去探索和發現。

一、地理與鄉鎮概況

陽原縣全縣總麵積1849平方公裡,境內山區占27%,山麓平原占57%,河川占16%。其獨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多樣的自然景觀。全縣轄5鎮9鄉、301個行政村,382個自然村。

(一)五鎮簡介

-西城鎮:作為陽原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西城鎮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這裡彙聚了全縣的商業精華,各類商場、店鋪林立,是人們購物、休閒的好去處。同時,它還承載著豐富的曆史文化,古老的街巷中留存著歲月的痕跡。

-東井集鎮:位於陽原縣東部,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此地農業基礎良好,農產品豐富,是陽原縣重要的糧食產區之一。並且東井集鎮的商貿活動也較為活躍,集市上各類商品琳琅滿目,充滿了生活氣息。

-東城鎮:地處陽原縣中部,東與三馬坊鄉相鄰,南至桑乾河,西接井兒溝鄉,北與山西天鎮縣南高崖鄉交界,距陽原縣城30公裡,區域總麵積16742平方千米。東城鎮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民間藝術豐富多彩,每逢節日,當地的社火、秧歌表演熱鬨非凡。

-化稍營鎮:是陽原縣的經濟強鎮,工業較為發達。這裡擁有多家工廠,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化稍營鎮交通便捷,是周邊地區的交通樞紐之一,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此外,鎮內的集市貿易也十分繁榮,吸引了眾多周邊居民前來交易。

-揣骨疃鎮: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而聞名。揣骨疃鎮山水相依,景色秀麗,是旅遊度假的好去處。當地的民俗風情濃鬱,傳統的手工藝如剪紙、刺繡等獨具特色,展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二)九鄉簡介

-要家莊鄉:農業特色鮮明,在種植業和養殖業方麵發展良好。這裡的土地肥沃,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特色農產品如玉米、雜糧等品質優良。要家莊鄉還積極發展生態農業,推動農業與旅遊的融合,打造了一些觀光農業專案。

-東堡鄉:位於陽原縣中部偏西,自然資源豐富。鄉內有一些小型礦產資源,在合理開發利用下,為當地經濟做出了一定貢獻。東堡鄉的鄉村風光優美,田野間四季景色各異,吸引了不少攝影愛好者前來取景。

-井兒溝鄉:隸屬於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地處陽原縣東部,東與東城鎮接壤,南至桑乾河西與東堡鄉毗鄰,北與山西省天鎮縣交界,距陽原縣城15公裡,區域總麵積1262平方公裡。井兒溝鄉下轄15個行政村,這裡的民俗文化儲存較為完整,民間傳說、故事豐富,體現了當地獨特的文化魅力。

-三馬坊鄉:以溫泉資源聞名,溫泉水質優良,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具有一定的保健養生功效。近年來,三馬坊鄉圍繞溫泉資源,大力發展溫泉旅遊產業,建設了多個溫泉度假村,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休閒度假。

-大田窪鄉:地處陽原縣東南部,東與宣化區為鄰,南與蔚縣北水泉鎮接壤,西與化稍營鎮連線,北依桑乾河,距陽原縣城47公裡,區域總麵積805平方公裡。大田窪鄉下轄18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大田窪村。這裡擁有獨特的地質景觀,部分割槽域的岩石紋理奇特,是地質愛好者探索的好去處。同時,大田窪鄉的杏扁種植產業發展良好,杏扁產量高、品質優。

-其餘鄉鎮也各自有著獨特的地理、人文和產業特色,共同構成了陽原縣豐富多彩的地域風貌。每個鄉鎮在農業、工業、文化等方麵都有著不同程度的發展,相互補充,促進了全縣的整體進步。

二、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陽原縣曆史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建製,當時這片土地上的先民們已經開始了生產生活,創造著屬於自己的文明。西漢時期,這裡設立了桑乾、東安陽、陽原三縣,陽原名意為陽水流經之地,治屬幽州,這一時期的陽原在政治、經濟上都有了一定的發展,與中原地區的交流也日益頻繁。

唐屬河東道蔚州安邊縣,這一時期陽原處於中原文化與北方少數民族文化的交融地帶,文化呈現出多元的特點。遼屬西京道大同府,在今西城置弘州,轄永寧和順聖2縣,此時的陽原在遼的統治下,農業、手工業都有所發展,城市建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金、元繼置,明初撤消。明為京師左衛地,宣德初複置10個馬坊,以為官牧之地;天順四年(公元1460年)築順聖川東城和西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改名西寧縣,民國二年(1913年)複漢故名陽原。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陽原是晉察冀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這片土地上的人民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1945年8月陽原第一次解放,屬察哈爾省第六專區。1948年3月25日,陽原縣第二次解放。1952年11月劃歸河北省張家口地區(市)至今。1958年9月陽原並入蔚縣,1961年5月恢複現今陽原縣建製。

悠久的曆史為陽原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泥河灣文化。泥河灣遺址群位於河北陽原縣東部,桑乾河北岸,化稍營鎮泥河灣村境內,在桑乾河上遊的陽原盆地。距今約177萬年前,遠古的人類就活動在這片土地上,記錄了200-300萬年來泥河灣古湖變遷的完整過程。地層中飽含著古湖時期的動植物化石和古人類活動的遺跡,形成了一個「天然博物館」,是研究我國古人類、古地理、古氣候、古生物及新構造運動學的寶地,在國際地質界和考古界享有盛譽,尤其是在世界早期人類起源研究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泥河灣的係統研究形成了一門獨特的文化現象——泥河灣文化。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我國地質和考古工作者相繼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和研究,已發現早期文化遺存的遺址80多處,其中100萬年以上的就有25處,全國共30處。距今136萬年前的小長梁早期遺址區、10萬年左右的侯家窯中期遺址區和1萬年左右的虎頭梁晚期遺址區,統稱為泥河灣遺址群,被公認為「世界人類及其文化起源中心」,在國內和國際上具有很高的地位。2001年10月,馬圈溝遺址又有新的重要發現,此處人類進餐的遺跡經有關考古專家確認距今約二百萬年前。馬圈溝遺址是迄今為止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地區發現的、最早的具有確切地層的人類活動遺址。泥河灣被譽為「人類的東方故鄉」,泥河灣遺址群於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7月2日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5年10月被列入國家「十一·五」大遺址保護專案,在全國100處大遺址保護專案中排列36位。

除了泥河灣文化,陽原還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陽原的剪紙藝術曆史悠久,風格獨特,以其細膩的線條和精美的圖案聞名遐邇。剪紙藝人用一把小小的剪刀,就能在紙上創作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動物、花卉等形象,這些剪紙作品不僅是藝術品,更是陽原人民生活的寫照。陽原的社火、秧歌等傳統表演藝術也十分精彩,每逢重大節日,各村各鄉都會組織社火表演,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等節目熱鬨非凡,充滿了濃鬱的鄉土氣息和喜慶氛圍。

三、必遊景點

(一)泥河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泥河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陽原縣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它依托泥河灣遺址群而建。公園內儲存著大量的古人類遺址和化石,遊客可以在這裡親身感受遠古人類的生活環境和生存方式。公園內設有多個展示區域,通過實物展示、場景複原、多媒體演示等多種手段,生動地展現了泥河灣文化的內涵和價值。在這裡,遊客可以看到200萬年前古人類使用過的石器工具,瞭解他們是如何狩獵、采集、製作工具的,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遠古時代。

(二)開陽古堡

開陽古堡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是陽原縣儲存較為完整的古代城堡之一。古堡建築風格獨特,城牆高大厚實,城門莊重威嚴。走進古堡,彷彿進入了一個古老的世界,狹窄的街巷、古樸的民居錯落有致,許多房屋仍然保持著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古堡內還有一些古老的廟宇和祠堂,供奉著祖先和神靈,體現了當地人民的宗教信仰和傳統文化。在這裡,遊客可以漫步在古老的街巷中,感受曆史的沉澱和歲月的滄桑,領略古代建築的魅力。

(三)三馬坊溫泉度假區

三馬坊溫泉度假區是休閒度假的理想之地。這裡的溫泉水質優良,水溫適宜,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如鈣、鎂、鐵、鍶等,具有保健、養生、美容等功效。度假區內建有多個溫泉浴場和度假酒店,設施齊全,服務周到。遊客可以在這裡泡溫泉、放鬆身心,享受愜意的休閒時光。同時,度假區周邊的自然風光也十分優美,青山綠水環繞,空氣清新,是遠離城市喧囂,親近大自然的好去處。

四、古刹、寺廟與道觀

(一)竹林寺

竹林寺位於陽原縣境內的深山之中,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古刹。寺廟始建於唐代,曆經多次修繕和擴建,至今仍儲存著一些古老的建築和文物。竹林寺周圍翠竹環繞,環境清幽,寺內香煙嫋嫋,鐘聲悠揚。寺內供奉著眾多佛像,造型精美,神態各異。每逢初一、十五,都會有許多信徒前來朝拜,香火十分旺盛。這裡不僅是宗教信仰的場所,也是一處充滿文化底蘊的旅遊勝地,遊客可以在這裡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領略山林古寺的寧靜與祥和。

(二)玉皇閣

玉皇閣是一座道觀,位於陽原縣城內。它建築風格獨特,飛簷鬥拱,氣勢恢宏。玉皇閣內供奉著玉皇大帝等道教神仙,是當地道教信徒舉行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玉皇閣的建築工藝精湛,木雕、磚雕、石雕等裝飾精美絕倫,展現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登上玉皇閣,可以俯瞰陽原縣城的全貌,感受城市的繁華與寧靜。

五、曆史遺址

除了泥河灣遺址群和開陽古堡,陽原縣還有一些其他的曆史遺址。

(一)澡洗塘遺址

澡洗塘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位於陽原縣境內。這裡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等文物,對於研究新石器時代人類的生活和文化具有重要價值。遺址的發現,填補了陽原縣在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方麵的空白,為瞭解當時人類的生產、生活、社會組織等方麵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二)侯家窯遺址

侯家窯遺址是泥河灣遺址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距今約10-30萬年。該遺址出土了大量的人類化石和石器,其中最著名的是「許家窯人」化石。「許家窯人」是早期智人的代表之一,他們的發現對於研究人類的進化和遷徙具有重要意義。侯家窯遺址的石器製作工藝精湛,反映了當時人類的智慧和生產力水平。

六、民俗風情

陽原縣的民俗風情豐富多彩,獨具特色。

(一)傳統手工藝

除了前麵提到的剪紙藝術,陽原還有毛皮加工、刺繡等傳統手工藝。陽原是海內外聞名的中國毛皮碎皮加工基地,其碎皮加工技藝在2019年被列入河北省第7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春秋戰國時期是毛毛匠的成熟時期,公元前302年,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改革,促進了包括陽原一帶的毛皮產業的發展。西漢時期霍去病率兵征討匈奴,所率東路軍將士就身著陽原毛毛匠縫製的毛皮戰袍。元代是陽原毛皮業規模化發展的鼎盛時期,當時有2000餘戶工匠為陽原碎皮加工工藝的發展提供了規模化和專業化的條件。清末民初,張家口成為馳名中外的皮都,從事毛皮業的3萬多毛毛匠中有近一半都是陽原人。陽原毛毛匠在京、津、張等地設立的皮毛加工字型大小達數百家,張庫大道開通後,還有1萬多陽原毛毛匠到蒙古、俄羅斯做生意,在烏蘭巴托形成了風靡一時的陽原街。陽原的刺繡工藝也十分精美,繡品圖案豐富多樣,色彩鮮豔,常用於服飾、家居裝飾等方麵,體現了當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二)傳統節日活動

在傳統節日裡,陽原縣有著獨特的慶祝方式。春節期間,除了貼春聯、放鞭炮、吃年夜飯等傳統習俗外,陽原的社火表演是一大亮點。各村的社火隊伍走街串巷,表演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等節目,熱鬨非凡。元宵節時,人們會舉辦花燈會,各種造型精美的花燈掛滿街頭,五彩斑斕,十分好看。此外,還有猜燈謎、吃元宵等活動,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氛圍。

七、特色美食

陽原縣的美食獨具風味,讓人回味無窮。

(一)陽原黃糕

陽原黃糕是當地的特色主食之一,由黍子麵製作而成。黃糕色澤金黃,口感筋道有嚼勁。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搭配各種菜肴,如燉肉、燴菜等。製作黃糕的過程較為講究,需要將黍子麵蒸熟後,反複揉揣,才能使黃糕達到最佳的口感。

(二)陽原豆腐乾

陽原豆腐乾以其獨特的製作工藝和口感而聞名。選用優質的大豆為原料,經過篩選、浸泡、磨漿、煮漿、點鹵、壓製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陽原豆腐乾質地緊密,豆香濃鬱,口感細膩,可以涼拌、炒菜、燉煮,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三)陽原羊肉湯

陽原的羊肉湯選用當地優質的羊肉,經過長時間的燉煮,湯汁濃鬱鮮美,羊肉鮮嫩可口。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既能暖身,又能品嘗到地道的陽原風味。羊肉湯中還可以加入粉絲、白菜等食材,營養更加豐富。

八、旅遊指南攻略

(一)最佳旅遊時間

陽原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最佳旅遊時間為春秋兩季。春季(3-5月),大地複蘇,萬物生長,此時可以欣賞到陽原的田園風光,觀賞杏花、桃花等花卉盛開的美景;秋季(9-11月),天高氣爽,氣候宜人,是觀賞自然風光的好時節,此時陽原的山川景色五彩斑斕,十分迷人。此外,冬季(12月-次年2月)可以前往三馬坊溫泉度假區泡溫泉,享受溫暖的冬日時光;夏季(6-8月)雖然較為炎熱,但可以到陽原的山區避暑,感受大自然的清涼。

(二)交通指南

1外部交通:陽原縣交通便利,緊鄰京大高速、張石高速,大秦鐵路穿境而過。如果您選擇自駕,可以通過京大高速或張石高速前往陽原;如果您選擇乘坐火車,可以在陽原火車站下車。此外,陽原縣距離張家口寧遠機場和大同雲岡機場也較近,可以先乘坐飛機到達這兩個機場,再轉乘汽車前往陽原。

2內部交通:在陽原縣內,各鄉鎮之間有公路相連,交通較為方便。縣城內有公交車和計程車,可以滿足遊客的出行需求。如果您想要更自由地遊覽景點,也可以選擇租車自駕或騎行。

(三)住宿推薦

1縣城住宿:陽原縣城內有多家酒店和賓館可供選擇,價格從經濟型到高檔型不等,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和需求進行選擇。縣城內的住宿設施相對完善,周邊配套服務齊全,購物、餐飲都很方便。

2景區住宿:如果您想要更方便地遊覽景區,可以選擇在景區附近住宿。例如,在三馬坊溫泉度假區內有多家溫泉度假酒店,不僅可以享受溫泉,還能欣賞周邊的自然風光;在泥河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附近也有一些農家樂和民宿,提供簡單舒適的住宿環境,讓您更貼近當地的生活。

(四)注意事項

1前往泥河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曆史文化景點時,要遵守景區規定,不要隨意觸控文物和破壞遺址。

2在泡溫泉時,要注意溫泉的溫度和浸泡時間,避免燙傷和身體不適。

3品嘗陽原特色美食時,要注意飲食衛生,選擇正規的餐廳就餐。

4陽原縣冬季較為寒冷,前往遊玩時要注意保暖,攜帶足夠的厚衣物。

陽原縣,這座充滿魅力的縣城,無論是曆史文化的探尋,還是自然風光的欣賞,亦或是民俗風情的體驗、特色美食的品味,都能給遊客帶來獨特且難忘的感受。它像是一座巨大的寶藏庫,每一處角落都藏著驚喜,等待著人們深入其中,慢慢挖掘。

在曆史遺跡中穿梭,能讓人真切觸控到時光的脈絡。站在泥河灣遺址群,想象遠古人類在此繁衍生息,使用簡陋石器與自然抗爭,那份震撼直擊心靈;漫步開陽古堡的青石板路,斑駁的城牆、古老的民居,無聲訴說著曾經的繁華與滄桑,讓人仿若穿越回千年前的歲月。而竹林寺、玉皇閣等古刹道觀,紅牆灰瓦、飛簷翹角,彌漫著寧靜悠遠的氣息,佛像神像莊嚴肅穆,承載著人們的信仰與祈願,讓人在嫋嫋香火中,尋得內心的片刻安寧。

自然風光更是陽原縣的一大亮點。春日裡,田野間杏花、桃花競相綻放,粉白相間的花海與綠色的麥苗相互映襯,構成一幅絕美的田園畫卷;夏季,山間綠樹成蔭,溪流潺潺,是避暑納涼的絕佳之地,漫步山林間,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聽鳥兒歡唱,與自然親密相擁;秋季,層林儘染,漫山遍野的金黃與火紅,如詩如畫,讓人流連忘返;冬季,白雪覆蓋大地,銀裝素裹,三馬坊溫泉度假區熱氣騰騰,在寒冷的冬日裡,泡一池溫泉,看著氤氳熱氣升騰,疲憊與寒意瞬間消散。

陽原的民俗風情充滿濃鬱的生活氣息。傳統手工藝人用靈巧的雙手,將一塊塊碎皮變成精美的皮具,把普通的布料繡成絢麗的圖案,每一件作品都凝聚著智慧與匠心;熱鬨非凡的社火表演,舞龍舞獅矯健靈動,跑旱船、踩高蹺趣味十足,歡快的鑼鼓聲中,洋溢著人們對生活的熱愛與對未來的憧憬。特色美食則是陽原的另一張名片,黃糕的筋道、豆腐乾的醇香、羊肉湯的鮮美,每一口都飽含著陽原的獨特風味,讓人回味無窮。

無論你是曆史文化愛好者、自然風光追尋者,還是美食探索家、民俗體驗者,陽原縣都能滿足你的需求。這裡沒有喧囂的人群,沒有過度商業化的氣息,隻有最純粹的曆史、最自然的風景、最樸實的民俗和最美味的食物。收拾行囊,踏上前往陽原的旅程吧,在這裡,你一定會收獲一段與眾不同、刻骨銘心的旅行記憶,留下對這片土地的深深眷戀與無限嚮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