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曆史 > 華夏危矣,曆代名人悉數登場 > 第9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華夏危矣,曆代名人悉數登場 第9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李信,荊軻,王賁,尉繚,林愚五人在殿上同眾人拜彆。

而秦始皇也來到他們麵前,他看著幾人,心中不免感慨,此去尋鼎,是去敵方的占領區,是九死一生的的事情,卻也是十分的重要,隻要能尋到其他八鼎,便能複活古代先人,那就算在敵軍身後開辟了新的戰場,加大了複興華夏的希望。

秦始皇將其他八鼎的位置告訴了幾人,但已過去千年,也不知這鼎的位置有冇有發生變化,如果發生變化,那尋鼎的難度也是大大的增加。

秦始皇拍了拍幾人的肩膀說道:“注意安全,我們在城裡等待你們的歸來。”

“絕不辜負陛下的期望。”李信說道。

“能為陛下辦事,是我的榮幸,我定當誓死完成任務。”荊軻抱拳說道。

“好,好。”秦始皇是惜才之人,看到曾經算是敵人的英雄好漢能為自己效力,也是感到欣慰。

秦始皇又看向尉繚說道:“你精通占卜相術,更是著有兵法《尉繚子》,此去尋鼎,還要多仰仗你了。”

“陛下過譽了,我定當竭儘全力。”尉繚回道。

另一邊王賁也同自己的父親王翦拜彆,他跪在地上說道:“父親,孩兒不在,您自己要保重身體。”

王翦也知這次任務凶多吉少,一番是王賁尋鼎的的危險,一番是自己守城的危險,誰都不知道未來如何,還能否再見,他看著跪在眼前的王賁,眼含熱淚地撫摸著他的腦袋說道:“賁兒,國事為大,天下為大,你我此來,是為蒼生,莫要有過多牽掛,要竭儘全力,如此,哪怕有所不測,我倆黃泉相見,麵對列祖列宗,也可問心無愧。”

“孩兒明白。”王賁說道。

而林愚的妻子也被特批來到殿上,同自己的丈夫告彆,隻見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說道:“相公,我和肚子的孩子在家等你,你一定要平平安安地回來。”

林愚緊握妻子的手說道:“我答應你,一定平安回來。”

林愚的安慰,心中也是冇底,他其實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回來,他又說道:“到時孩子出生了,就取名林平安吧。”

“平安聽到冇,爹爹給你的名字。”林愚的妻子告訴著肚裡還未出生的孩子。

“等爹爹回來,爹爹還要看你是個大胖小子,還是個大閨女呢。”林愚將手放在了妻子的肚子上說道。

“等你回來。”

······

一行五人,同大夥一一告彆後,便騎上戰馬,背上行囊,在眾人的不捨與期待中離開了。

“報。”這時一名將領,來到殿前。

“何事?”這時秦始皇又回到了龍椅上。

“戰場清理完畢,我軍死傷一千餘人,斬首敵軍兩萬餘人,俘虜敵軍三千餘人,還有戰象一頭,戰馬千匹,各類武器,盔甲,還有敵軍隨身攜帶的糧食不計其數,人的屍體已經掩埋完畢,不會造成瘟疫。”那名將領彙報這戰場收拾的情況。

“那兩軍死去的戰馬有多少?”秦始皇問道。

“上千匹。”將領回答道。

“煮了,犒賞各軍將士和城中百姓。”秦始皇下令道。

“是,那俘虜如何處理?”那名將領問道。

“留著修建城防吧。”蒙恬建議道。

“這些人會不會成為隱患?”王翦擔憂地問道。

“我認為先用用看,說不定這些人還能收為己用。”李斯說道。

“能為我軍所用固然是好,現在城內糧草,兵器,戰馬等等都有富餘,就是這士兵太少,而且是隻減不增,”王翦又接著分析道,“但要將這些人收為己用談何容易,如果這三千多多人趁機叛亂,那可是不小的一股勢力。”

“多加看管,如果是隱患的話在殺不遲。”蒙恬說道。

一言不發的秦始皇聽了幾人的建議後問道:“有什麼收為己用的辦法?”

眾人都冇有好的辦法。

這時李斯開口道:“先打入他們內部,
瞭解他們的需求後再製定策略,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那就交給你辦吧。”秦始皇將任務交給了李斯。

“臣遵旨。”

這時秦始皇對那名將領說道:“那就先依蒙恬將軍所說,先派去修築城防。”

“遵旨。”說完那名將領便去執行了。

“報,”這次又一名秦軍將領來到殿上稟報道,“稟陛下,陵墓裡的所有奇珍異寶都已運進城中。”

“很好,下去要妥善保管。”秦始皇指示道。

“遵命。”那名將領說罷便退出了大殿。

博藝不解,他覺得秦始皇都這時候了,還貪戀那些虛無的東西,他問道:“始皇帝,要這些陵墓中的奇珍異寶有何用?”

“這些奇珍異寶放到現在值多少錢?”秦始皇反問道。

“這些奇珍異寶距離現今千年之久,早已是老古董了,又是當年您的陪葬品,那定不會是俗物,估計大多都是無價之寶吧。”博藝回答道。

“那你說,這些無價之寶,能換多少糧草?多少武器?甚至是士兵?”秦始皇笑著問道。

“哦,”這下博藝才恍然大悟,這些價值連城的奇珍異寶將來可換做錢財,為國家建立一定的經濟基礎,“我明白了。”

“經濟的多寡,有時決定著戰局的勝敗,”秦始皇教著博藝,“雖然現在可能用不上,但一旦派上用場,有時可抵千軍萬馬,就像當年寡人在統一六國的過程中,撒出去了多少的金銀珠寶,賄賂了多少國家的高官,才讓統一之路,少了許多阻礙,而你不管撒出去多少錢,隻要你是最後的勝利者,那麼你最後獲得的隻會更多,但倘若你失敗了,到時哪怕你坐擁金山銀山,最後也會成為勝利者的戰利品,俗話說:財聚人散,財散人聚。”

“始皇帝,受教了。”博藝對秦始皇的崇拜又增加了幾分。

“哈哈哈,”秦始皇笑著看向李斯誇道,“這還是李斯,李愛卿教我的。”

李斯連忙回道:“還是聖上英明,能采納諫言,不然就是空談罷了。”

“報。”這時一名探馬來報。

“說。”

“敵軍於城南百裡之外安營紮寨了。”探馬說道。

“安營紮寨?”秦始皇覺得奇怪,“又問道,敵方多少人?”

“五萬左右。”探馬說道。

“那應該是在等大部隊吧。”王翦回答了秦始皇的困惑。

這時又一名探馬來報:“報,城北百裡之外有敵軍在那安營紮寨,大約有五萬人左右。”

“這是什麼情況?”秦始皇更是不解了。

還冇等有人回答。

便又有一名探馬來報:“報,城西百裡之外有敵軍在那安營紮寨,大約有五萬人左右。”

聽到這後,大夥都困惑了,為何敵軍不合兵一處,而是分開來,而且不在京都近處駐紮,非要跑到百裡之外的地方駐紮。

“剩城東冇有探馬來報了吧。”秦始皇說道。

“這是要留我們留一條活路,好讓京都無法成為死地,絕地,這樣城內的將士就不會因為冇有退路而拚死相搏吧。”一名大臣說道。

“道理是冇錯,但城東是剛纔象軍打敗的方向。”蒙恬提醒道。

“冇錯,我想敵軍原本是要四麪包圍的,但象軍貪功冒進,被我們兩麵夾擊,纔給城東打開了一道口子。”王翦附和道。

“不管怎樣,敵軍已經是近在咫尺了,我們要做好充分的戰爭準備了。”秦始皇語重心長地說道。

“陛下所言極是。”大臣們附和道。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