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宦海狂瀾:祁同偉再勝天半子 > 第101章 經濟牌(二)——企業家的抱怨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宦海狂瀾:祁同偉再勝天半子 第101章 經濟牌(二)——企業家的抱怨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漢東省的春天,總是來得稍晚一些。已是四月天,省委三號會議室外那幾株高大的玉蘭樹,才堪堪綻出毛茸茸的花苞,在依舊帶著寒意的風中微微顫抖,像極了此刻會議室裡某些人懸著的心。

這是一次由省政府辦公廳牽頭組織的“漢東省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傾聽心聲,優化環境,共促發展”。主題宏大而正麵,會場佈置得莊重而溫馨,橢圓形會議桌上鋪著墨綠色的絨布,每位座位前都擺放著精緻的瓷杯,服務員正悄無聲息地穿梭其間,續上熱氣騰騰的茶水。與會的企業家約摸二十餘人,無一不是漢東省民營經濟領域有頭有臉的人物,旗下企業涉及房地產、製造業、零售、高科技等多個行業,是名副其實的納稅大戶和就業支柱。

省委副書記、省長黃文德親自主持會議,顯示了省政府對此次座談的高度重視。黃省長麵帶慣有的溫和笑容,開場白講得四平八穩,先是肯定了民營經濟對漢東省不可替代的貢獻,接著強調了新一屆省委省政府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堅定不移支援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心,最後希望大家敞開心扉、暢所欲言,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

然而,會議室裡的氣氛,卻並非如主持詞那般暖意融融。一種微妙的、壓抑的張力在空氣中彌漫。企業家們彼此交換著眼神,或低頭啜飲茶水,或擺弄著手中的筆,似乎都在權衡著什麼。坐在黃省長左側稍後位置的,是省政府秘書長、辦公廳主任,以及省發改委、工信廳、商務廳等幾個關鍵部門的負責人,他們麵前攤開著筆記本,神情專注,準備記錄。而在一個不那麼起眼的角落,坐著省政府政策研究室的副主任科員張明,他是受秘書長指派,負責整理會議紀要,特彆是要將企業家反映的突出問題梳理成內參,直報省委主要領導。很少有人知道,這位看起來斯文低調的年輕乾部,與公安廳的程度副廳長私交甚篤,而他的另一重身份,則是祁同偉廳長布設在行政體係內眾多眼線中的一個。

開場白過後,是短暫的冷場。黃省長又鼓勵了幾句,目光掃過在場的企業家。

終於,一位身材微胖、笑容可掬的中年男子清了清嗓子,率先開口。他是漢東省工商聯副主席、成功集團董事長王大陸。成功集團以房地產起家,如今業務遍佈酒店、建材和金融投資,是漢東商界的老牌勁旅。坊間傳聞,王大陸在趙立春主政時期,與當時的省委秘書長、後來擔任省政協副主席的某位領導關係匪淺,憑借承攬政府工程和低價拿地迅速崛起。不過,這些年他積極投身公益,企業也逐步規範化運營,算是成功“洗白”並轉型的代表人物之一。

“黃省長,各位領導,那我就先拋磚引玉,說幾句心裡話。”王大陸臉上堆著笑,語氣卻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沉重,“首先,非常感謝省委省政府給我們這個機會,讓我們能夠當麵表達心聲。說實在的,看到新班子成立後,在反腐倡廉、整頓吏治方麵力度這麼大,我們企業家從內心是擁護的。畢竟,一個風清氣正的環境,對守法經營的企業長遠來看是好事。”

他頓了頓,話鋒悄然一轉:“但是……怎麼說呢,最近這半年多,我和圈子裡的不少朋友聊天,大家普遍有一個感覺,就是……信心問題。俗話說,信心比黃金還重要啊。現在這個階段,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在內,在決策上,特彆是重大投資決策上,都變得格外謹慎,甚至可以說是猶豫不決。”

他沒有直接批評任何政策,而是巧妙地抬出了“信心”這個看似無可指摘的大帽子。

“哦?王總具體說說,是哪方麵的信心不足?”黃省長身體微微前傾,表現出關切。

王大陸歎了口氣:“方方麵麵吧。比如說,一些原有的招商引資政策,或者產業扶持政策,現在有的部門在執行起來,變得特彆……特彆講究程式。以前可能打個報告,領導現場調研一下,覺得專案好,特事特辦也就推動了。現在呢?所有流程必須走完,一個環節不能少,時間拉得特彆長。這當然符合規定,但商機不等人啊。有時候我們看著好專案,就是因為審批慢了半拍,就被外省搶走了。”

他的話,引起了旁邊幾位企業家的輕微附和點頭。

這時,另一位聲音響了起來,帶著更明顯的抱怨意味。發言的是永昌科技集團董事長李成功。永昌科技主營電子產品代工和部分自主品牌,是漢東省出口創彙的龍頭企業之一。李成功性格直率,是出了名的炮筒子,他的企業同樣被認為與趙立春時代有些淵源,但其技術實力和市場占有率是實打實的。

“王總說到點子上了!”李成功聲音洪亮,“要我說啊,現在這環境,有點矯枉過正了!以前嘛,確實是‘門難進、臉難看’,但隻要你找到關鍵人,把該打點的……呃,把該溝通的工作做到位,事情最終還能辦成。現在可好!”他雙手一攤,“門是好進了,臉也好看了,你去哪個部門,辦事人員都客客氣氣,一杯熱茶送到手。可你一談正事,他就跟你打哈哈,左一個‘研究研究’,右一個‘按程式辦’,生怕擔一點責任!結果是,門好進,臉好看,可事情——不辦了!”

“門好進,臉好看,事情不辦了!”

這句話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瞬間在會議室裡激起了漣漪。不少企業家紛紛點頭,低聲交頭接耳,顯然對這句話深有同感。連主持座談的黃省長,眉頭也幾不可察地微微蹙了一下,但很快又恢複了平靜。角落裡的張明,筆下飛快地記錄著,特彆是將李成功這句尖銳的比喻原封不動地記了下來,並在旁邊做了重點標記。

“李總,你這個說法有點片麵了。”省工信廳的廳長試圖解釋,“我們現在強調依法行政,規範程式,是為了建立長效機製,避免過去那種‘長官意誌’、‘暗箱操作’帶來的弊端……”

“廳長,我不是說規範程式不對。”李成功爭辯道,“但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啊!現在很多乾部,一看風向不對,就采取‘拖’字訣,‘躲’字訣。任何有點風險、需要創新突破的事情,一律不敢批、不敢碰。說白了,就是‘少乾事、少犯錯;不乾事、不犯錯’。這種氛圍下,讓我們企業怎麼敢放開手腳去投資、去創新?我們投下去的都是真金白銀,市場可不會等我們慢悠悠地走完所有程式!”

又一位企業家,主營高階裝備製造的宏遠重工董事長趙宏遠接過了話頭。他的企業技術含量高,資金密集,對政策和市場環境極為敏感。趙宏遠相對低調,與官方若即若離,但他的觀點往往更能反映實力派實業家的心態。

“黃省長,我補充一點。”趙宏遠語氣平和,但內容同樣沉重,“除了行政審批效率,我們更擔心的是政策的不穩定性。最近省裡對一些曆史遺留問題,比如土地產權、環保合規、稅務清算等,查得非常嚴格。我們堅決支援依法依規處理,但也希望政策能有個明確的預期。不能今天一個說法,明天又一個解釋,讓企業無所適從。我們企業做五年規劃、十年規劃,需要的是一個清晰、穩定、可預期的政策環境。現在這種感覺……有點像在迷霧裡開車,看不清路,自然就不敢踩油門了。”

他的發言,將問題從簡單的“辦事難”提升到了“政策預期不穩”的更高層麵。

接著,幾位從事服務業和零售業的企業家也開始訴苦,提到消費市場疲軟,各種檢查增多,經營成本持續上升,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對未來普遍感到迷茫。

“不瞞各位領導說,”一位大型連鎖超市的老闆苦笑著,“我現在考慮的不是開新店,而是在盤算著要不要關掉幾家效益不好的門店,先活下去再說。投資擴張?真的不敢想。”

整個座談會,儼然成了一場“訴苦大會”。企業家們雖然沒有直接攻擊省委省政府,更沒有點名道姓批評沙瑞金書記,但所有的抱怨,都指向同一個核心:當前漢東的政治氛圍和經濟環境,讓他們失去了信心,不敢投資,不敢擴張,企業經營麵臨前所未有的困難。他們的言辭或含蓄或直接,但傳遞的資訊高度一致——現在的局麵,比趙立春時期更讓他們感到束手束腳,舉步維艱。

黃省長在整個過程中,始終保持著耐心傾聽的姿態,偶爾插話詢問細節,或對某些具體問題做出解釋和承諾,但麵對這種彌漫在整個企業家群體中的悲觀和抱怨情緒,他個人的安撫顯得有些蒼白無力。他隻能反複強調省委省政府穩定經濟大盤、支援民營企業的決心,要求大家增強信心,與政府共克時艱。

會議持續了近三個小時。散會後,企業家們彼此握手、低聲交流著離開,臉上大多帶著凝重和憂色。黃省長與幾位主要部門負責人簡短交流後,也麵色沉重地離開了會議室。

空蕩蕩的會議室裡,隻剩下工作人員在收拾。張明仔細地整理著自己的記錄,特彆是那些帶有強烈情緒和指向性的言論,尤其是李成功那句“門好進,臉好看,事情不辦了”,以及王大陸關於“信心比黃金重要”的論述,還有趙宏遠提到的“政策不確定性”和“迷霧中開車”的比喻。他知道,這些原汁原味的素材,經過適當的提煉和編排,將是一份極具分量的內參材料。

他回到辦公室,關上門,開啟電腦,開始字斟句酌地撰寫《關於我省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反映突出問題的情況摘要》。在撰寫時,他刻意突出了企業家們對當前環境的普遍性擔憂和信心不足,淡化了他們對過去趙立春時代某些潛規則的隱性懷念,將問題的焦點牢牢鎖定在“當前政策執行層麵帶來的負麵影響”上。他明白,這份內參的讀者是沙瑞金書記,必須讓沙書記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壓力——經濟下行的壓力,以及企業家群體離心離德的壓力。

寫完初稿,他仔細檢查了一遍,確保沒有遺漏任何關鍵資訊,同時表述客觀,彷彿隻是一個忠實的記錄者。然後,他通過內部辦公係統,將這份摘要傳送給了自己的直接上級——省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並抄送給了省政府秘書長。按照流程,這份摘要經過主任和秘書長審閱後,將會以《政務內參》的形式,呈報給省委書記沙瑞金、省長黃文德等主要領導。

點選“傳送”按鈕的那一刻,張明靠在椅背上,輕輕籲了口氣。他拿出手機,給一個沒有儲存姓名的號碼發去了一條簡短的訊息:“材料已整理上報,重點突出,反響強烈。”

幾乎是在瞬間,他收到了回複,隻有一個字:“好。”

城市的另一端,省公安廳廳長辦公室裡,祁同偉看著手機上程度轉發過來的資訊,嘴角勾起一絲冷峻的笑意。他放下手機,走到窗邊,俯瞰著樓下漸漸亮起的萬家燈火。

“沙瑞金……”他低聲自語,“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你這把火,燒得是旺,但要是把鍋裡的飯都燒糊了,看你還怎麼坐得住這個江山。聽聽吧,這纔是漢東真正的聲音。”

他彷彿已經看到,那份帶著企業家們焦慮和抱怨的內參,正像一枚精準製導的炸彈,飛向沙瑞金的案頭。而這,僅僅是他反擊序曲的第一個音符。

窗外的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漢東省的夜晚,從未如此刻般,暗流湧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