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狂瀾:祁同偉再勝天半子 第159章 調研組的構成
省委辦公廳的正式通知檔案,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一塊巨石,在漢東省權力核心層激蕩起層層漣漪。這份檔案並非簡單的行程安排,其附件中那份調研組名單,在有心人眼中,不啻於一份需要逐字逐句解讀的密碼文書,每一個名字背後,都可能隱藏著風向的密碼和力量的博弈。
沙瑞金是,文中對一些地方過於強調“穩定”而可能導致改革停滯的現象,提出了委婉的批評。雖然隻是學術探討,但在這個微妙時刻,這位研究員的參與,是否暗示著某種更高層麵的微妙考量?上級是否也並非全然滿意漢東目前這種“超穩定”結構?
同時,那位組織部的李副局長,以考覈乾部嚴格、注重實乾著稱。他會如何評價祁同偉這樣爭議性極大的乾部?是會看重其維穩的“實績”,還是會考量其背後若隱若現的爭議?
李達康敏銳地意識到,這份看似均衡的名單之下,或許也潛藏著一些不確定的因素。調研組的結論,未必就一定是鐵板一塊地倒向高育良和祁同偉。沙瑞金那份註定充滿“問題意識”的報告,在徐老那裡可能不吃香,但會不會引起這位張研究員或者李副局長的某種共鳴?
這個念頭一閃而過,但李達康迅速將其壓下。他深知自己的處境,任何輕舉妄動都可能引火燒身。他最好的策略,依然是恪儘職守,做好自己分內的接待和彙報工作,絕不主動捲入漩渦。他將這份名單輕輕放下,決定以不變應萬變,繼續扮演好他那個“能乾事的市長”的角色,至於高層博弈,就讓那幾位主角去唱吧。
調研組的構成,就這樣在漢東頂層引發了不同的解讀和反應。沙瑞金看到了挑戰中的一絲希望,但倍感孤獨;高育良和祁同偉讀出了對自身路線的肯定,更加胸有成竹;而李達康則嗅到了潛在的微妙張力,選擇繼續觀望。
所有人都清楚,舞台已經搭好,演員名單已經公佈,一場將決定漢東未來多年政治格局的大戲,即將正式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