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宦海狂瀾:祁同偉再勝天半子 > 第183章 第一次考驗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宦海狂瀾:祁同偉再勝天半子 第183章 第一次考驗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晨光熹微,漢東省委大院一號辦公樓的小會議室裡,煙霧繚繞,氣氛凝重得能擰出水來。雖是清晨,但與會眾人臉上卻不見絲毫惺忪,隻有緊鎖的眉頭和布滿血絲的雙眼,彰顯著他們已經在此鏖戰了半夜。

省委書記高育良端坐主位,麵前的白瓷茶杯裡,新沏的綠茶早已沒了熱氣。他穿著一件深灰色的夾克,紐扣一絲不苟地扣到最上麵一顆,但微微敞開的領口,還是泄露了他內心的焦灼。他沒有像往常一樣引經據典,隻是用手指有節奏地、輕輕地敲擊著光滑的紅木桌麵,發出“篤、篤”的輕響,每一聲都敲在在場每個人的心坎上。

他的目光,大部分時間落在坐在他左手邊上的警徽在燈光下閃著冷硬的光。他麵前的煙灰缸裡已經堆滿了煙頭,整個人像一張拉滿了的弓,渾身散發著一種蓄勢待發的銳利和疲憊交織的氣息。他正對著一個加密通訊器,用低沉而清晰的聲音發布著指令,語速快而穩定,不帶絲毫猶豫。

“……對,三組便衣混進去,重點識彆那幾個帶頭喊口號的。告訴王海,讓他的人守住化工廠大門,一個都不準放進去,但絕對不準發生肢體衝突!宣傳口的人到位沒有?網上的帖子,尤其是那幾個本地論壇和短視訊平台,給我盯死了,發現現場圖片和視訊,第一時間聯係後台刪除,追蹤ip地址!還有,讓經開區管委會的老劉,立刻把他承諾的搬遷補償方案明細列印出來,送到現場去,要大字版,要醒目!”

他放下通訊器,轉向高育良,語氣迅速切換成彙報模式:“高書記,情況基本明朗了。龍吟街道的部分居民,主要是擔心即將投產的新豐化工廠會有汙染,影響健康。之前經開區承諾的搬遷安置方案,在補償金額和搬遷時限上有些細節沒有完全落實,部分居民不滿,被幾個有心人煽動,聚集了大概兩三百人,堵在了化工廠在建的大門和主要道路路口。目前情緒比較激動,但沒有過激行為。”

高育良微微頷首,鏡片後的目光深邃:“有心人?背景查了嗎?”

祁同偉嘴角勾起一絲冷峻的弧度:“查了。帶頭的三個,兩個是本地有名的‘刺頭’,以前就因為征地補償問題上訪過多次。另一個,有點意思,是‘環太平洋環保協會’的所謂誌願者,這個協會,註冊地在境外,資金來源不明,經常在國內一些敏感專案上‘發聲’。”

“境外勢力?”高育良的眉頭皺得更緊了,手指停止了敲擊,“看來,這不單單是簡單的民生訴求啊。這是一次有預謀、有組織的試探,是針對我們新班子的第一次公開考驗。”他看向祁同偉,“同偉,你的判斷和處置思路是對的。民生訴求要疏導,合理部分要解決,但對這種借題發揮、企圖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尤其是背後可能藏著不可告人目的的黑手,絕不能手軟。關鍵是尺度,火候要拿捏得恰到好處。”

“我明白,高書記。”祁同偉重重點頭,“已經部署了三級應對方案。第一,分化領頭者。便衣已經鎖定那幾個核心人員,一旦他們有衝擊廠區、打砸搶燒等違法行為,立即證據固定,帶離現場。對那個境外ngo的誌願者,重點監控,查清他的通訊記錄和社會關係。第二,滿足合理訴求。我已經讓經開區管委會主任帶著細化後的補償方案去現場,當著所有群眾的麵,公開宣讀承諾,消除他們的主要顧慮。第三,控製輿論。省市兩級網信辦已經啟動應急響應,確保負麵資訊不發酵,不擴散。同時,省電視台和黨報的記者已經待命,一旦事態平息,立刻進行正麵報道,突出我們省委省政府傾聽民意、解決問題的效率和決心。”

高育良聽完,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許。他喜歡祁同偉的這種風格,果斷、淩厲、周全,既有原則性,又不乏靈活性。在這種突發**件麵前,書本上的理論往往蒼白無力,需要的正是祁同偉這種在基層摸爬滾打練就的實戰能力。

“很好。”高育良終於端起了那杯涼掉的茶,喝了一口,苦澀的茶味讓他精神一振,“就按這個方案執行。你親自坐鎮指揮,我在這裡等你的訊息。記住,總原則是:事要解決,人要穩住,場麵要控製,影響要消除。絕不能因為這件事,影響了全省穩定發展的大局,更不能讓彆有用心的人看了我們的笑話!”

“是!請高書記放心!”祁同偉站起身,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動作乾淨利落,帶著一股軍人特有的殺氣。他轉身大步流星地走出會議室,皮鞋踩在地板上發出鏗鏘有力的聲音。

高育良看著祁同偉離去的背影,心中感慨萬千。這個學生,這個他最得力的乾將,確實已經成為他掌控漢東局麵不可或缺的臂膀。有祁同偉在政法公安這條線上鎮著,他就能省心大半。但同時,一絲隱憂也如同窗外飄進的微塵,悄然落在他心底——祁同偉的手段,有時候是否過於淩厲了些?對權力的運用,是否過於……順手了些?但這些念頭隻是一閃而過,眼下,平穩度過這次危機纔是第一要務。

祁同偉沒有回省公安廳,而是直接來到了位於省委大樓內部、裝置更為先進的應急指揮中心。巨大的電子螢幕上,分成了十幾個小畫麵,實時傳輸著化工廠門口、周邊道路、重點區域的監控畫麵。對講機裡,各種指令和彙報聲此起彼伏。

程度——祁同偉一手提拔起來的省廳辦公室主任,兼管著某些不便明說的特殊部門——正緊張地協調各方。看到祁同偉進來,他立刻迎上來,低聲彙報:“廳長,都安排好了。那幾個帶頭者的背景資料,包括他們最近三個月的通話記錄、銀行流水,都已經發到您加密郵箱。那個境外誌願者的入境記錄和落腳點也摸清了,在市中心一家青年旅社,我們的人已經布控。”

祁同偉“嗯”了一聲,走到主控台前坐下,目光銳利地掃過一個個螢幕。螢幕上,黑壓壓的人群聚集在化工廠氣派的大門前,拉著白色的橫幅,上麵寫著“拒絕汙染,保衛家園”、“要求政府兌現承諾”等字樣。人群前方,幾個情緒激動的人正在大聲呼喊,引得後麵的人群一陣陣騷動。穿著製服的警察和保安手拉手組成人牆,死死守住大門,雙方形成對峙。

“告訴王海,”祁同偉拿起內部電話,直接打給在現場指揮的市公安局局長,“讓他的人沉住氣,罵不還口,打不還手,但底線是,一個人都不能放進廠區!誰放進來了,我撤誰的職!”

放下電話,他又對程度說:“讓網安總隊把網上那幾個跳得最歡的id現實身份給我扒出來,尤其是那個叫‘環保衛士阿強’的,查查他到底是誰,跟現場哪個人有關係。”

程度立刻領命而去。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指揮中心裡的氣氛依舊緊張。高育良在小會議室裡,也坐立難安,幾次想打電話給祁同偉,又強自忍住。他選擇相信祁同偉。他走到窗邊,看著樓下大院裡有工作人員步履匆匆,遠處城市的上空,天光已經大亮,新的一天已經開始,但漢東的這一天,卻始於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波。

上午九點,轉折點終於到來。

經開區管委會主任帶著幾個工作人員,扛著連夜趕製出來的巨幅補償方案公示牌,來到了現場。他拿著擴音喇叭,站到了一處稍高的土堆上,開始大聲宣讀經過細化的補償方案。方案明確列出了搬遷時間表、過渡費標準、新房置換比例等具體細節,比之前模糊的承諾要具體得多,也優厚了不少。

這一招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人群中大部分人的情緒明顯緩和下來,他們聚集在公示牌前,指指點點,議論紛紛。畢竟,大部分老百姓聚在這裡,根本目的還是為瞭解決問題,爭取利益,而不是真的要哄事。

與此同時,祁同偉派出的便衣也開始行動。他們混在人群中,巧妙地接近那幾個帶頭者。其中兩個本地“刺頭”,看到公示方案後,氣焰已經矮了半截,再被便衣有意無意地“點撥”幾句,暗示他們適可而止,真哄大了對自己沒好處,態度很快就軟化了。而那個境外ngo的誌願者,還想繼續煽動,卻被幾個“熱心群眾”(實則是便衣)圍住,你一言我一語地質問他的身份和目的,問他是不是收了外國人的錢來搗亂的,搞得他狼狽不堪,很快就在一片質疑聲中溜走了。

網上的戰場也同樣順利。在網信部門的強力管控下,關於此事的負麵帖子和視訊剛一冒出苗頭就被迅速刪除。幾個散佈謠言的網路賬號被暫時封禁。省電視台的采訪車也適時趕到現場,開始拍攝政府工作人員耐心解釋政策、群眾認真瞭解方案的“和諧”畫麵,為後續的正麵報道積累素材。

到了上午十一點,聚集的人群在得到了相對明確的答複後,開始在成群地討論中逐漸散去。警察和保安依舊堅守崗位,但對峙的緊張氣氛已經消散。化工廠大門前的道路恢複了暢通。

“廳長,現場人群基本疏散了。主要帶頭人員已被我們控製,正在進行教育訓誡。網路輿情平穩,未形成熱點。”程度向祁同偉彙報最終戰果。

祁同偉一直緊繃的臉上,終於露出瞭如釋重負的表情。他拿起直通小會議室的專線電話:“高書記,事情解決了。人群已散去,局麵得到完全控製。”

電話那頭,高育良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聲音裡帶著難以掩飾的欣慰:“好!同偉,乾得漂亮!我就知道,交給你沒問題。你辛苦了,回來我們詳細說。”

放下電話,祁同偉並沒有立刻離開指揮中心。他走到窗邊,點燃了一支煙,深深地吸了一口。煙霧繚繞中,他俯瞰著這座逐漸蘇醒的城市。這一次,他贏了,贏得乾淨利落。他再次向高育良,也向漢東省所有暗中觀望的勢力證明瞭自己的價值和能力。

但他心裡清楚,這僅僅是第一次考驗。那些隱藏在暗處的對手,那些不甘失敗的勢力,絕不會就此罷休。那個境外ngo的出現,更像是一個明確的訊號:接下來的鬥爭,可能會更加複雜,更加隱蔽。

“程度。”祁同偉沒有回頭,喊了一聲。

程度立刻小跑過來:“廳長,您吩咐。”

“那個境外誌願者,24小時監控,把他接觸過的每一個人,都給我查清楚。另外,對全省範圍內,特彆是重點工程專案周邊,進行一次摸排,看看還有沒有類似的潛在風險點。我們要變被動應對為主動預防。”

“是!我馬上安排!”程度領命,眼神中充滿了對祁同偉深謀遠慮的敬佩。

祁同偉掐滅煙頭,整了整警服。陽光透過窗戶,照在他堅毅而略帶疲憊的臉上。權力的遊戲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他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必須時刻睜大眼睛,握緊手中的槍,迎接下一場不知何時會到來的風暴。第一次考驗順利通過,但這也意味著,真正的較量,或許才剛剛拉開序幕。他轉身,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向高育良的辦公室,準備進行詳細的彙報。接下來的輿論引導、善後事宜,以及如何利用這次事件進一步鞏固權力,都需要和高育良仔細商議。新的的一天,漢東的棋局,在他走出應急指揮中心的這一刻,已然進入了下一個回合。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