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狂瀾:祁同偉再勝天半子 第87章 “專家團”的到來
京州國際機場的到達大廳,人流如織。以侯亮平為首的幾個漢東省反貪局的乾部,略顯突兀地站在接機口,他們的神情中混雜著期待與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與周圍接機人群的輕鬆氛圍相比,他們這一小撮人顯得格外肅穆。
侯亮平特意換上了一身熨燙平整的檢察製服,試圖以最莊重的形象迎接來自京城的“援軍”。他不斷地看向航班資訊顯示屏,又下意識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領。鐘小艾在電話裡已經將專家團成員的情況向他做了簡要介紹:領隊是德高望重的法學泰鬥、國立大學法學院前院長、現任中國法治研究會副會長陳岩石教授——此陳岩石並非漢東省那位早已退休的老檢察長,而是另一位同名同姓的學術權威,在法學界堪稱泰山北鬥;成員包括著名經濟學家、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明霞教授,專攻廉政製度建設的青年法學家、政法大學的張煒副教授,以及另外幾位在各自領域頗有建樹的學者。這個陣容,堪稱豪華,其潛在的輿論影響力和政策建議分量,不容小覷。
侯亮平深知,這次接待,既是一次難得的支援,也是一次嚴峻的考驗。接待規格不能低,否則顯得不夠重視,寒了專家們的心;但也不能太高調,以免落人口實,被曲解為“搞特殊化”、“拉大旗作虎皮”。他最終決定,由反貪局出麵,以“學術交流與合作調研”的名義進行接待,安排住宿在省委招待所,但強調一切從簡,避免不必要的應酬。他要讓專家們看到漢東反貪局的誠意,更要讓他們看到一個真實、複雜、甚至有些“硝煙彌漫”的漢東。
“侯局,航班落地了。”身旁的辦公室主任低聲提醒道。
侯亮平精神一振,凝神望向旅客出口。很快,一行七八人,氣質儒雅、步履沉穩地走了出來。為首的老者,滿頭銀發,戴著金絲邊眼鏡,麵色紅潤,目光銳利而充滿智慧,正是陳岩石教授。他身旁的吳明霞教授,一位氣質乾練的中年女性,穿著簡約的職業裝,眼神中透著經濟學家的精明與審慎。張煒副教授則相對年輕,充滿朝氣,好奇地打量著四周。
侯亮平立刻迎了上去,伸出雙手,熱情而不失恭敬地說:“陳教授,吳教授,張教授,各位專家,一路辛苦了!我是漢東省反貪局的侯亮平,歡迎各位來到漢東!”
陳岩石教授握住侯亮平的手,力道很足,聲音洪亮:“侯亮平同誌,久仰大名啊!小艾跟我們多次提起你,說你在漢東是衝鋒在反腐第一線的尖兵。我們這次來,主要是學習調研,給你們添麻煩了。”
“陳教授您太客氣了!各位專家能來漢東指導工作,是我們難得的榮幸。住處已經安排好了,我們先送各位去招待所安頓下來?”侯亮平姿態放得很低。
“客隨主便,聽侯局長安排。”陳岩石教授笑著點頭,顯得很隨和。
一行人寒暄著,走向停車場。侯亮平親自為陳教授拉開車門,安排他們坐上反貪局安排的商務車。整個過程,侯亮平都表現得周到、得體,力圖給專家團留下一個專業、乾練、正值的好印象。
然而,侯亮平沒有察覺到,或者說,即使察覺到了也難以避免的是,他們這一行人的行蹤,從專家團走出接機口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落在了有心人的眼裡。
幾乎在同一時間,省公安廳廳長辦公室內,祁同偉正聽著程度壓低聲音的彙報。
“廳長,專家團已經到了。侯亮平親自帶人去接的,陣仗不小。一共七個人,領頭的是國立大學的陳岩石,還有發展中心的吳明霞……名單和我們之前掌握的一致。”程度的聲音帶著一絲諂媚和邀功的意味。
祁同偉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後,手指輕輕敲擊著紅木桌麵,臉上非但沒有絲毫緊張或不快,反而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那笑容裡,有嘲諷,有掌控一切的自信,更有一絲貓捉老鼠般的戲謔。
“好啊,來了好。”祁同偉緩緩開口,語氣輕鬆,“京城來的專家學者,見識廣,水平高。我們漢東地處中部,發展中的問題不少,正需要這些高階智囊給我們把把脈,指點迷津。”
程度有些不解,試探著問:“廳長,他們這明顯是鐘小艾搬來的救兵,來給侯亮平站台的。我們是不是……要做些準備?至少,設定點障礙?”
“障礙?為什麼要設障礙?”祁同偉挑眉看了程度一眼,語氣帶著教訓的意味,“程度,你跟了我這麼久,眼光要放長遠一點,格局要開啟一點。堵不如疏,防不如引。你越是設障,他們就越覺得我們心裡有鬼,反而會激發他們的探究欲和正義感。侯亮平不是想讓他們看到‘真實’的漢東嗎?我們就讓他們看個夠,聽個夠!”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窗外車水馬龍的街道,胸有成竹地說:“你立刻去辦幾件事:第一,以省政法委辦公室或者省政府接待辦的名義,正式發個函給專家團,表示歡迎,並詢問他們是否需要官方協助安排調研行程。姿態要做足,要表現出我們漢東省委省政府開放、坦誠的態度。”
“第二,”祁同偉轉過身,眼中閃爍著精明的光芒,“他們不是要調研嗎?你親自安排一下,挑選幾家有代表性的企業,尤其是和山水集團有業務往來、最近經營上確實遇到些困難的企業老闆,再找幾個在基層工作、確實壓力大、牢騷多的鄉鎮街道乾部。組織幾場座談會,邀請專家團參加。記住,要‘客觀’地反映情況,讓企業家說說貸款難、政策變化快、各種檢查頻繁的影響;讓基層乾部訴訴苦,說說上麵政策一刀切、問責壓力大、形式主義嚴重的無奈。要讓他們說真話,說心裡話!”
程度心領神會,臉上露出猥瑣的笑容:“廳長,我明白了!您是讓這些書生聽聽基層真正的呼聲!讓他們知道,在漢東當官、做生意,不是他們書本上寫的那麼簡單!光有理想和法條,解決不了吃飯問題和發展問題!”
“沒錯。”祁同偉滿意地點點頭,“漢東的複雜性,不是幾個書生在書齋裡能想象的。讓他們來感受一下什麼是真正的中國基層!什麼是發展中的兩難困境!等他們聽到滿耳朵都是‘需要穩定’、‘需要循序漸進’、‘需要體諒實際困難’的呼聲時,你看他們還會不會一味地支援侯亮平那種激進、甚至可能影響穩定的查案方式?”
他走到酒櫃前,給自己倒了小半杯紅酒,輕輕搖晃著,彷彿在欣賞一杯精心調製的藝術品:“侯亮平想借專家之口,向上麵傳遞漢東‘阻力重重’、‘需要支援’的資訊。我偏偏要讓他們帶回去另一套資訊:漢西省在沙瑞金書記的帶領下,改革步伐可能過快,引發了一係列經濟和社會適應問題,基層和企業渴望的是更加穩健、更切實際的政策環境。到時候,看看上麵是更相信侯亮平看到的‘個彆腐敗問題’,還是更相信這些專家聽到的‘普遍發展困境’?”
這一手,不可謂不高明。它完全跳出了常規的對抗思維,不是去阻止專家團調研,而是巧妙地引導調研方向;不是去掩蓋問題,而是刻意展示另一類“問題”;不是直接為腐敗辯護,而是高舉“發展”和“穩定”的大旗,將侯亮平的正義行動置於可能影響“大局”的尷尬境地。這是一種更高階彆的輿論戰和心理戰。
程度由衷地佩服道:“廳長,您這招真是絕了!這叫……陽謀!光明正大,讓他們有苦說不出!”
祁同偉將杯中酒一飲而儘,臉上泛起一絲紅暈,眼神卻格外冰冷:“告訴下麵的人,對專家團,要‘熱情接待,坦誠交流’。他們想去哪裡調研,隻要是公開合規的地方,一律開綠燈。他們要見什麼人,隻要不是正在立案偵查的嫌疑人,儘量安排。我們要讓所有人都看到,我祁同偉,以及漢東省,是經得起看,經得起查的!反倒是他侯亮平,如此興師動眾搬來京城的救兵,是不是本身就說明瞭他工作方法簡單、在漢東不得人心、難以開啟局麵呢?”
“是!廳長,我馬上去安排!”程度領命,快步離去。
祁同偉獨自站在辦公室中央,一種一切儘在掌握的優越感油然而生。他彷彿已經看到,幾天後,那些原本可能傾向於侯亮平的專家學者們,臉上會露出困惑、沉思、甚至動搖的神情。他要用漢東複雜而堅硬的現實,去磨平這些京城書生的理想主義棱角,讓他們所謂的“理論支援”在“實際困難”麵前顯得蒼白無力。
與此同時,在省委招待所的房間內,專家團的成員們剛剛安頓下來。陳岩石教授和吳明霞教授正在套間的小會客室裡交談。
“吳教授,你對漢東的第一印象如何?”陳岩石教授問道。
吳明霞推了推眼鏡,謹慎地回答:“從機場到市區的路上看了看,城市建設不錯,表麵一片繁榮。不過,侯亮平局長眉宇間的疲憊和凝重,倒是很能說明問題。看來,小艾的擔心不是空穴來風。”
陳教授點點頭,神色嚴肅:“是啊。亮平是個好乾部,有銳氣,有原則。但這樣的乾部,在地方上往往容易碰得頭破血流。我們這次來,耳朵要靈,眼睛要亮,既要聽主人想讓我們聽的,更要用心去觀察、思考那些他們不想讓我們看到的東西。漢東這潭水,恐怕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深。”
吳明霞表示讚同:“特彆是關於山水集團和當前的經濟政策,我們需要聽到多方麵的聲音。既要瞭解反腐的必要性,也要評估其對地方經濟生態的實際影響。平衡點在哪裡,這需要紮實的調研。”
他們並不知道,一張精心編織的“資訊之網”,已經悄然撒開,正準備將他們“坦誠”地籠罩其中。侯亮平滿懷期待迎來的“援軍”,從踏入漢東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成為了祁同偉更高維度棋局上的一顆棋子,而棋局的走向,正朝著侯亮平意願相反的方向悄然滑去。真正的較量,在專家團抵達的這一刻,已經無聲地開始了。而第一回合的主動權,顯然掌握在了那位深諳權謀的公安廳長手中。侯亮平期待的破局利器,是否會反而變成束縛自己的繩索?懸念,就此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