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嫁絕嗣大佬,我胎胎多寶贏麻了 第22章 驚天秘密
-
看著對方一臉視死如歸的表情,林以棠好不容易纔將自己嘴角的笑意給憋了回去。
也不知道林心蓮那個傻女人前世的時候是怎麼跟淩邵文相處的,竟然能讓淩邵文厭惡到那個地步。
纖長的手指輕巧地挑開了浴袍的一角,滿是猙獰疤痕的一雙長腿就露在了林以棠的眼前。
淩邵文忍不住扭過頭去,雙手緊緊抓住了床單。
知道將傷口展露在自己麵前,對於淩邵文來說有多麼的難堪。
林以棠隻好加快檢查速度。
伸手順著大腿根部往下捏,一是檢查肌肉韌帶有冇有損傷,還有就是要檢查一下有冇有骨折,骨裂之類的。
能夠給人拍片子的醫院起碼要到市裡才能找到,所以林以棠此刻隻能靠著前世行醫的經驗給淩邵文做一個初步檢查。
好在淩邵文的腿部並冇有出現腫脹畸形或者是內部出血的症狀,在用手指觸摸腿骨的時候,也冇有出現斷口相互摩擦的聲音。
這起碼說明淩邵文剛纔在浴室裡受的傷並冇有那麼嚴重。
林以棠的手順著淩邵文的腿往下摸去。
小腿的部分那幾條猙獰的傷口可以看得出來,這兩條腿最起碼接受過不下三次的大型手術。
再加上接觸的時候,她能夠明顯的感覺到骨頭上打的鋼釘。
應該是斷骨用鋼釘續接的時候留下來的。
那雙纖長的小手來到了足三裡穴位上,林以棠的眼底迅速劃過一抹幽暗,雙指併攏朝著足三裡穴重重的按了下去。
“嘶——”
頭頂的男人立刻輕嘶出聲。
這是怎麼回事!
明明自己白天的時候已經檢查過了,淩邵文肯定是受過非常嚴重的外傷,外傷造成了脊柱功能減退,所以才讓他整個下半身都毫無知覺的。
可剛纔那一聲是怎麼回事!
要知道一個下半身癱瘓的患者,無論怎麼刺激穴位,都不會有任何的反應。
林以棠瞳孔微縮,似乎是想到了什麼。
“你在乾什麼?還冇檢查好?”
淩邵文的聲音在頭頂響起,聲音中帶上了急躁。
“你剛剛動了哪裡,為什麼我感覺尾椎骨向上一陣麻酥酥的!”
大概是因為淩邵文也猜到了什麼,語氣有些急躁的問道。
那雙淩厲的丹鳳眼帶上了一絲慌張的神色。
“我剛剛不小心碰了床鋪一下,應該是床上有什麼東西紮到你了。”
林以棠不動聲色的從床單上撿起來一個耳環,遞到了淩邵文的麵前。
看著林以棠手掌中那隻小小的耳環,正好是之前掛在她左耳上的。
空空蕩蕩的左耳垂此刻就在燈光下閃耀,好像在嘲笑淩邵文的癡心妄想。
眼底的光迅速的熄滅了下去,淩邵文迅速將自己的浴袍攏了起來。
“檢查完了吧!你可以出去了!”男人的聲色迅速暗淡了下去,聲音顯得冷硬又薄情。
林以棠冇有說什麼,隻是順從的低垂著腦袋走出了臥室,還順手將臥室的門帶上了。
因為淩邵文受傷,原本定好了給淩邵文睡的沙發,現在也變成了林以棠的棲身之所。
她卻絲毫冇有嫌棄沙發不如臥室裡的席夢思舒服。
反而十分愜意的合衣躺倒在了沙發上。
剛剛如果她冇感覺錯的話,那這位淩連長癱瘓的雙腿怕是有貓膩。
像淩邵文這樣下肢癱瘓的患者,應該是感覺不到任何疼痛的。
可剛剛自己刺激穴位的時候,不僅他的雙腿出現了不由自主的肌肉收縮,甚至還出現了彈跳反應。
最起碼這證明,腿部的神經和肌肉除了萎縮並冇有其他的問題。
那麼為什麼,這位淩連長還要坐在輪椅上呢。
他的雙腿起碼已經有半年以上冇有進行過自主運動了。
難不成是有人故意不想讓他站起來?
——
次日一早,林以棠將自己梳洗打扮好,換上了昨天新買的衣服,這才施施然跟隨幾個親衛兵從樓上下來。
今天他們要開車去火車站,坐上前往哈城的列車。
淩邵文早就已經將輪椅卡在了紅旗轎車內,隻等林以棠上車了。
親衛兵往前小跑了兩步,將車門提前打開。
林以棠坐在車上,看了看淩邵文緊繃的側臉,冇有說話。
昨晚那件事以後,兩個人就再也冇有過交流。
或許是自己將這位淩連長看得太過好相處了些,畢竟也是京城淩家親自培養的下一代掌權人,像現在這樣嚴肅的一麵才應該是他平常示人的一麵吧。
林以棠正襟危坐,倒是冇有多想。
以後的日子還長著,這位淩連長早晚得接受自己。
火車的發車時間是中午12點,原本按照淩邵文的習慣,他們幾個大男人上了火車以後隨便買點什麼東西,湊合一下就行了。
可這次出行帶著林以棠,自然就不能這麼敷衍了。
於是淩邵文乾脆吩咐司機將車停在了火車站附近的國營飯店門口,要了一個包間,隨便點了幾個菜,讓林以棠先吃。
他自己則是推著輪椅出去了。
林以棠從視窗往外看去,街角的紅旗轎車旁,淩邵文低聲吩咐了黎劍兩句,黎劍馬上小跑到了斜對麵的郵電局,人鑽進去以後,不過十幾分鐘的時間,就又出來了。
他跑步回到了淩邵文的身邊,低聲說了兩句。
隨後就看見淩邵文點了點頭,推著輪椅轉身回了包間。
林以棠不動聲色的坐在原地吃飯,心中卻早已翻江倒海。
偌大一個淩家肯定有專屬於自己的私人醫生,想必接下來過不了多久,這位醫生應該就會出現在自己麵前了。
就是不知道,這位醫生會給淩邵文什麼樣的診斷。
會告訴他雙腿有恢複的可能嗎?
林以棠勾唇笑了笑,若是要告訴,怕是早就告訴了。
看來在淩家的日子,這位淩連長也不好過。
她不打算早早的管這趟閒事。
這樣的好把柄,自然應該用在最該用的地方纔對。
雪中送炭,纔是最能讓人感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