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宋 第329章 天道和揮霍
但,討厭皇帝就不做官了?這是哪家的道理?
其實吧!天底下又有誰會不討厭呢?對不對?嗯除了皇帝的親媽,親爹都不行。甚至有些時候,連親媽都未必。
可這一千多年以來,大家不一直都是這麼過的嘛?混口飯吃而已,太較真兒那可就沒意思了。
等回到汴梁,自會有人逼王大衛做官的。這就好比,孫猴子必須得給他戴上個緊箍咒。誰讓你本事大呢?
既然要做官,那娶董小娘子其實會更好。
曹家是勳貴,娶了曹七就算是跟勳貴集團扯上了關係。
起初倒是會有些好處。背有靠山,下屬不敢欺瞞,同僚不敢排擠,就連上官也不敢吞沒了你的功勞,甚至還可能會給你再添上兩筆,升官又豈能不快?
跟這三道絆馬索相比,所謂政績不過小事一樁。
可凡事有利就有弊,麻煩在後麵。跟勳貴集團有牽連的人做官自帶天花板,升到某個階段之後阻力就會變得極其巨大。
所謂天道好輪回,你前麵占了便宜,後麵自然就得找補回來。
而更深層的原因是:你們家已經那麼強了,要錢有錢,要人有人,還跟禁軍有千絲萬縷的勾連,然後,你再跑到政事堂上混一把交椅那,彆人還怎麼玩?
注意,「彆人」這個詞兒裡,包含皇帝。
這玩意還真是夠討厭的。
既然如此,以王大衛的性情,他要是知道做官也沒什麼前途,很可能就乾脆不做了。那可不行,我還指望有朝一日能跟著沾光呢!
他住在樊樓後麵那座小院裡都能滅掉青唐,等他進了政事堂,《平戎策》還不隨便翻翻就給辦了嗎?
王厚對王大衛的本事可謂推崇備至。然而,他不知道的是,王大衛的想法跟他恰好相反。
在王大衛看來,王厚纔是青唐覆滅的罪魁禍首。
準確地說,是王厚的那張嘴。
正是這張嘴把王升、王舜臣這樣的萬人敵忽悠到秦風路;把汴梁紈絝團忽悠到隴西,導致他們身後的勳貴集團向隴西傾斜了海量的資源;就連王大衛自己,也是被他忽悠過來的。
地府的董氈、西海的木征,最應該恨的人其實是王厚。
然而,這兩人之間的誤會隻怕永遠都無法消除,因為,他倆都沒有當麵誇人的好習慣。甚至,如果沒找到機會挖苦對方兩句,這一天都算白過。
此時此刻的王大衛卻沒有王厚那麼多想法,他的腦袋裡隻有一條:曹七今天怎麼這麼難伺候?
在軍營裡的時候她也不這樣啊!
火候大了不行,稍微欠一點兒也不行,可恰到好處又豈是那麼容易的?這也就是我了,我能在同一塊食材上燒出不同的火候,再切成小塊兒,你自己挑吧!總有一塊兒適合你。
剩下的也彆扔,我再挑挑。我也得補補,鐵板燒真是個體力活兒。我除了燒菜,還得表演各式花活兒呢!
所幸曹七對這方麵還算比較寬容。表演成功,她拍手叫好;雞蛋掉地上了,她笑得更開心。
一直忙到下午,所有食材揮霍一空。
最後一道「菜」是冰激淩。曹七到底是個小姑娘,根本抵抗不住冰激淩的誘惑,還把王大衛為自己準備的那份也給搶走了。
送走曹七,王大衛回房,將自己摔到床上。
總算是兌現了一個承諾。還有什麼事兒來著?容我想想。
對了,寫書。
今天就算了,明天再說吧!
第二天,王大衛剛準備寫書,有客到訪。一共六位,範良、呂茅、喻守規、普布、李成、格桑。
你們這是有多少事兒啊?有必要非找我解決嗎?怎麼還一起來了?王大衛心裡泛起了嘀咕。
其實隻有一件事,喻守規是這件事的主線,所以由他解說。
喻守規還是很單純的,他就隻是想造鋼管。雖然出身木匠,在這方麵有所欠缺,但他可以召集門下,集思廣議。
還真商量出不少辦法。
其中就有把鐵板打成卷兒,然後再焊接的,此外還有人想用鑄造法,這又分成了泥範法和失蠟法。不管什麼辦法,都有人主張先造直管,然後再燒紅了彎成所需的形狀,或是直接就造成彎的。
誰也不知道哪個辦法可行,因為,以前都沒做過。
那就,全都試試看吧!喻守規是這麼決定的。
王大衛點頭。對,都試試,科學探索之路,失敗了也是收獲,不撞一把南牆怎麼知道這條路走不通呢?
然而,大規模實驗需要大量的鐵料。
河州有嗎?倒是有。但九成都是甲片、戰刀、槍鋒、箭鏃,不能隨便揮霍。剩下的一成是老百姓家裡的菜刀,那就更不行了。
河州人也不富裕,菜刀乃是重要的家庭資產。鈍了就磨一磨,繼續用。正所謂一刀傳三代,人走刀還在。
就在他們一籌莫展之際,訊息靈通的普布長老主動找上了門,盛情邀請喻守規去辦廠,具體地點就在他們地盤的南端——岷州。那裡有鐵礦,曾經。
近些年都荒廢了,但荒廢的原因並非礦藏枯竭,而是戰亂。
鐵器雖好,可既不能吃,又不能喝,還得消耗大量的人力開采,除非能賣出去,換回糧食。俞龍珂部這些年的首要問題一直都是吃飯。
他們能跟誰交易呢?
西北是木征,北麵是禹藏花麻,都喜歡零元購。就算能順利交易,俞龍珂部也不願意。這可是能打造成兵器的鐵料啊!那不成了與虎謀皮嗎?
東邊的大宋倒是理想的交易物件。但,大宋的鐵業是官營的。人家自己有鐵礦,每座鐵礦每個月開采多少,運到哪裡冶煉,製成品銷售到哪些地區,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他們擠不進去。
如果俞龍珂部多花點兒工夫,把鐵料打造得質高價廉,那,更不行。因為那會砸掉很多人的飯碗。
至於南邊,更是行不通。那裡都是窮親戚,比他們俞龍珂部還窮。鐵料賣過去,弄不好連買家都能一起買回來。都是一張張嗷嗷待哺的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