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歡樂宋 > 第344章 義氣和盈數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歡樂宋 第344章 義氣和盈數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劉五:「你自求多福吧!」

王大衛:「靠!沒義氣。出發。」

劉五:「啊?這就走?」

王大衛:「對,早死早托生。」

劉五:「你等會兒,還有件事兒?」

王大衛:「還有?你說。」

劉五:「一念,走了。」

王大衛:「走了?哪種走了?你說清楚點兒?」

劉五:「就是字麵兒意思。你想啥呢?」

王大衛:「我覺得也是,他還那麼年輕。哎!走就走吧!他當初跟我說的是奉師命下山曆練。好家夥,這趟曆練,很足啊!我看是可以回山了。」

劉五:「呃跟你想的可能有點兒不太一樣。」

王大衛:「什麼意思?沒回山?那他去哪兒了?」

劉五:「大理。」

王大衛:「大,大理?他去大理乾嗎?說了嗎?」

劉五:「說了。他說要勸高家還政於段氏。」

王大衛:「啥?這不扯淡嗎?他走了嗎?多久了?」

劉五:「快有一個月了。」

王大衛:「我去。你們倒是攔著點兒啊!一念,呃,他是有點兒天真,可你們不是啊!」

劉五:「攔了,沒攔住。我們說不過他。」

王大衛:「這,怎麼可能?就他那笨嘴拙舌的。你們哎!說不過就動手啊!怎麼?沒打過?不會吧!你們這麼多人呢!」

劉五:「想動手來著。不過,一念弄出個詞兒,叫非法拘禁,一下把我們全都給整不會了。這玩意,你教的吧?」

王大衛:「呃靠!你們唉!誒?白瑪呢?她也沒勸住?那丫頭挺傷心的吧?」

劉五:「我猜,應該不傷心。」

王大衛:「嗯?」

劉五:「她跟一念一道走的。」

王大衛:「什麼?她也去大理了?這,一念怎麼說也有一身功夫,白瑪哎呦我去。你們怎麼回事兒?阿裡骨你們攔不住,一念也攔不住,就連白瑪還能指望你們乾點兒啥?」

劉五:「我們有乾啊!」

王大衛:「乾啥了?」

劉五:「我們開了個會,給白瑪安了個使節的身份,還派了一隊人跟著。那高家多少得有點兒顧忌吧!你去西涼府不就這麼乾的嘛!」

王大衛:「我」

劉五:「那你說還能怎麼辦?」

王大衛頓時語塞,思緒在腦海中來回衝撞,終於,撞出來一個罪魁禍首,忙問:「段廉義呢?」

劉五:「在西海。」

王大衛:「嘿!這貨還真有閒心。」

劉五:「也不能這麼說。他不跟著一起回去是對的,要真一起走隻怕會適得其反。不過他倒是讓他手下那幾個人跟著回去了,有明有暗。

而且他是大理儲君,以後十有**就是大理皇帝。他想要咱們河湟的選舉權,也得投軍。這事兒,聽著就提氣。對不對?」

看著劉五那神秘兮兮的樣子,王大衛雖心中有氣,卻又不知該朝何處發泄。憋了好一陣,最後也隻得無可奈何地感歎:「真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啊!沒一個省心的。這回都說完了吧?」

劉五連連點頭:「嗯!嗯!說完了。」

王大衛起身:「那就走吧!」

雖然說得乾脆,但走之前還是得先向呂宣辭行。做人不能缺了禮數。

範良去備馬,呂茅則去後宅通知呂宣,王大衛和緊抱著一摞書稿的劉五在呂家正堂耐心等待。

不多時,呂宣來了。

這位前河州相早已預料到王大衛會辭行。彆看他賦閒多日,但對河州的風吹草動依舊瞭如指掌。隻不過他預計的時間是明日一早,沒想到王大衛的脾氣這麼急,今晚就要走。

王大衛上前施禮,隨後自然是一番「叨擾」、「感激」。呂宣則回應以「怠慢」和「有與榮焉」。

都是標準的套路。但,咱中國人就講究這個嘛!

末了,呂宣提出一個想法:他想建一座書院。就以王大公子的著書之所為中心,連同周圍的幾座小院。招攬河湟才俊,傳授王門之學。希望王大衛能夠應允。

謔!很有想法嘛!王大衛在心裡為呂宣點讚。自古以來辦教育都是最攢功德的善舉。要是連這都不允許,那,到底是哪兒出了問題?

不過,院子都拆了,你們家人回來以後住哪兒啊?

還是說,他們不打算回來了。這又分成了兩種可能:一是遭遇到不測,回不來了;二是在外麵過得挺好,算是開枝散葉。從呂宣的表情推斷,無疑是後者。

那我得恭喜了。

王大衛拱手施禮:「呂公高義。正好在下頗有資財,回頭就送過來,略儘綿薄之力。」

呂宣連稱「不必」,隨後解釋道:河州現今的風氣好多了。很多原本的聚斂之家近來都轉變了家風。王大公子就把這個機會讓給他們吧!

哦!看來我這錢還花不出去了。王大衛當即決定從善如流。

隻是呂宣卻不肯放過他,一定要王大衛給書院起個名字。

這是曹七喜歡乾的活兒啊!可惜她人不在。那我來吧!叫個啥好呢?王大衛略加思索,道:「就叫盈數書院吧!」

盈,本意是充滿、增多。一聽就是好字。

此外,數學一入門就會碰到著名的盈虧問題。再往後學,還有專門定義的「盈數」,即:若一個數的所有非其自身的正約數之和大於它本身,那這個數就是盈數。王大衛希望這所書院培養出來的人以後能超越他這個傳道者。

最後,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呂孚,字盈之。倘若多年之後,呂孚故地重遊,發現家被偷了,但也請不要怪我。畢竟,你的名字我還給你留著呢!

也不知道呂宣猜透了幾層意思,反正他很高興,並且親自將王大衛等人送至呂氏大宅門外。

雙方正要作彆,呼聽遠處傳來馬蹄聲。王大衛也算久經沙場,一聽就知道馬匹的數量絕對少不了。

果然,當先一匹黑馬,馬上之人正是王厚。在他身後,依次是曹七、曹六,以及一眾汴梁紈絝。

他們也聽到了王大衛出關的訊息,隻不過比劉五要晚一些。

劉五自己先來了,根本就沒通知他們。這種不講道義的行為自然遭到了眾人的唾棄。他們跳下馬,直奔劉五,眼睛都盯著劉五懷裡抱著的書稿。

劉五拚命護住,大聲呼喊:「彆過來,彆過來,彆給我弄亂了。反正都要印的,你們急啥?」

王大衛卻知道,這廝是怕彆人看到那條銀鏡反應公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