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宋 第370章 螻蟻和自救
王大衛和曹七呆立台上,遠眺西海,一動不動。
台下的曹六見此情景,忍不住輕呼了幾聲。兩人卻毫無反應。曹六隻得跳下馬,躍上點將台,然後,他也呆住了。
天色越來越亮,大營漸漸安靜下來。
各營主將、副將等不到軍令,便派出親兵或是乾脆自己來到點將台前。於是,台上發呆的人越來越多。
直到太陽從拉脊山上露出半張臉,王都總管這纔回過神,下令:撤軍之事延後一日。咱們一起出營,去近處瞧瞧吧!
眾人齊聲響應。
王大衛一馬當先,衝出大營。很快,來到「冰牆」腳下。這段距離,王大衛在心中盤算,足足比平日短了一大截啊!
冰牆不高,至少還不足以遮擋視線,但卻極厚。遠處,無數大大小小的冰塊正在上下起伏,遊移不定,發出沉悶的巨響。
曹七前幾日立的那塊石碑已經被冰塊徹底覆蓋,找不到了。
猛然間,冰塊迅速抬升,排山倒海般朝眾人拍來,聲若奔雷,萬夫莫敵。
戰馬嘶鳴,紛紛後撤。其中以阿黃跑得最快、最遠。
收住馬蹄,回首看去,他們原來的駐足之地已然被遍地的冰塊鋪滿。西海之怒尚未停歇,她還在不斷擴充「領地」。
天地之威,浩大雄渾。凡夫俗子,儘作螻蟻。
一些吐蕃族將領跳下馬,朝著西海跪拜,口中念念有詞。
緊接著,另一些漢族將領也下了馬,跟著一起不停叩拜。漢人嘛!就這樣。能拜就拜拜,管她靈不靈呢!反正又虧不了啥。
王大衛自是不會拜的。他學科學、信科學,堅信今日所見,雖然奇特,但總歸能用科學道理加以解釋。隻不過,今天確實不行。
以往見過的開湖場麵,都是平和而又舒緩的。冰麵每日小一些,也薄一些,前後能持續十幾天。像西海這麼「著急」的,當真是頭一次見到。
曹六也沒拜。他湊到王大衛近前,小聲問道:「大衛啊!你早知道?對不對?」
我知道個屁。你沒瞧見我昨天晚上都嚇成啥樣了嗎?你是不知道我當時都想了些啥玩意啊!王大衛連忙搖頭,果斷回答:「不知道,不知道。」
曹六卻不信,追問:「那你怎麼那麼鎮定自若?」
這是曹六的心裡話。昨天他也被嚇得夠嗆,一直以為有敵襲,差點兒就要帶著曹七逃跑了。現在回想起來,隻覺得王大衛當時的手段極為精彩。簡捷、高效,沒有一點兒多餘的動作。以他對王大衛的瞭解,隻能認定他當時就已經知道是怎麼回事兒了。
可在王大衛的心裡卻是另一番景象:曹六你啥意思?你哪隻眼睛看出我鎮定自若了?趕緊瞧瞧大夫吧!我那是鎮定自若嗎?分明是呆若木雞好吧!你肯定小時候學成語的時候逃課了。還是說
「諷刺我?我沒得罪你吧?最近。」王大衛反問。
曹六被問得有點兒懵。混亂中,又想到一個證據。抬手指向海麵,一處冰層正在升起,撲向岸邊。隻是這一次離他們稍遠,因此不用急著躲避。
曹六幽幽念道:「拔劍斬破海自升。」
嗯?王大衛眨巴了兩下眼睛。那首詩還有後遺症呢!趕緊解釋:「我那是寫咱們鑿冰窟窿叉魚的。用了點兒誇張手法。寫詩嘛!對不對?」
曹六絲毫不信,手指不停地抖動,沒說話,但意思卻很明顯:你就說鑿冰窟窿和眼前這景象,哪一個跟你那句詩更像?
王大衛這叫一個無奈,隻好繼續解釋:「我先寫的好吧!」
曹六:「那,你是不是更需要解釋一下?」
我去!難不成是因為我把詩寫成那樣,所以西海才變成這樣?這啥邏輯?你懂不懂科學啊?咱能不能不搞神秘主義那一套?
呃可能,不能。他爹正是當代神秘主義大宗師——曹國舅。家傳的信仰。
但,我不想當神棍啊!那就,耐心點兒吧!
「曹六啊!你就說,有沒有一種可能?西海,她就這樣,就是這麼的與眾不同。隻要咱們找個當地」
王大衛突然閉嘴,在心裡暗罵:木征,你個王八蛋,好歹給我留幾個當地人啊!
不能氣餒,繼續講道理。
王大衛喘了口氣,道:「那就這麼辦。你們家不是正好要在這兒留人嘛!明年,讓他們看看,可能還這樣。後年,還這樣。跟我沒關係。」
曹六聽進去了,皺眉思考了一陣子,忽然道:「那也不能證明跟你無關吧!都是在你寫詩之後才發生的。除非是,去年、前年。」
嘿!這會兒你跟我又講起邏輯啦!去年的事兒,誰特麼知道啊?總不能
「曹六,你要繼續打?追上木征,砍了他,把他抓走的人再抓回來,問問他們去年和前年的事兒?你當真的?誌願,四軍?」
「呃」曹六遲疑了,眼珠子亂轉。轉得王大衛心慌意亂。
好在,曹六最後長歎一聲:「嗨!算了。」
王大衛總算放下心來。回首一望,好家夥,都看著呢!目光所及之處,紛紛閃避。那些躲閃的眼神,分明就是信了曹六的說辭。
這可怎麼辦?
王大衛望向曹七,用目光求助。曹七倒是不信,可她也沒有絲毫要幫忙的意思,隻顧抿嘴偷笑。
看來,我隻能自救了。可,我是真沒轍了啊!救不了,那,不如乾脆多拉些人一起下水吧!
「曹六啊!你不覺得有人比我嫌疑更大嗎?」
曹六:「嗯?誰?」
王大衛:「王厚啊!」
曹六:「猴子?他?他在河州呢!」
王大衛:「就是他。你看,他昨天讓人來要魚。為什麼恰好是昨天?晚一天,瞧瞧,沒了吧!」
曹六雙目放光,狠狠地點頭:「嗯!有道理。」
王大衛:「還有呢!」
曹六:「還有?」
王大衛:「阿裡骨。」
曹六:「嗯?」
王大衛:「你瞧。他為什麼把大營紮在那兒?離岸邊,呃,離原來的岸邊足有二裡遠。為什麼不緊挨著?這二裡地,現在知道是乾啥用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