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歡樂宋 > 第50章 賞雨和路線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歡樂宋 第50章 賞雨和路線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王大衛離開紙糊的潼關、趕往長安的時候,開封正在下雨,雷雨。

沈九台沿著宮牆飛奔,腳下踏起一朵朵水蓮花,遠遠看去好像是在施展失傳已久的絕世輕功水上漂。

在他身後五、六步的地方,一個年輕的宦官更厲害,右臂前伸,舉著一把撐開的雨傘,卻始終跟沈九台保持著固定的距離。

兩隻落湯雞一口氣跑到慶壽宮宮門前,沈九台跨上台階,守門的小宦官迎了上來:「哎呦!這不是沈都知嗎?怎麼弄得這麼狼狽?」

沈九台拱手施禮:「敢問,官家可在?」

這是句廢話,官家在哪兒他沈九台豈能不知道?但是他必須得當作自己不知道。

最近宮裡有了新風俗:曹太皇太後喜歡春雨,所以每到下雨天,就請人到慶壽宮陪她一起賞雨,一直賞到雨停。

被請的有:官家、高太後、向皇後、張婕妤、大公主、二公主以及大著肚子的邢妃,此外還有官家的兩個弟弟,岐王趙顥、嘉王趙??。

家不一定每次都來,其他人則一定會到。

宮裡又有謠言了:高太後最近經常抱怨她的孃家人,避雷針可以先不折騰,抽水馬桶又不犯什麼忌諱,這倆東西也不是一套的。

守門小宦官趕緊回答:「在呢!在東配殿讀書呢。您要不小的帶您先烤烤火?」

烤火?烤乾了不是白忙活了。沈九台:「多謝!沈某有急事兒,想求見官家。」

「您直接去東配殿就行,許大官已經吩咐過了。這位小哥」

跟著沈九台一起跑來的小宦官立即接過話頭:「小的就在這兒等都知吧。順便烤烤火,待會兒您說不定還要用傘呢。麻煩這位大官了!」

守門小宦官一挑大拇指,對沈九台讚道:「都知好福氣。」

沈九台:「咱家倒是想有,可惜沒這本事。這是李大官調教出來的。」說罷,邁步朝東配殿走去。

他們說的李大官叫李憲,是宦官界的一顆新星。

大宋的宦官製度跟其他朝代不同。

趙匡胤在製定宦官製度的時候,充分參考了漢、唐兩朝宦官的先進事跡。

得出結論:宦官也是人,同樣有理想,有追求,是曆朝製度的缺陷才造成了惡劣的後果。

簡而言之:憋的。除了蠱惑皇帝,他們也沒彆的事兒可乾啊!

所以,大宋把宦官係統的品級定得很低,一旦有宦官突破上限,就把他放到外朝去。

跟朝臣們一起並肩作戰,實現人生理想,封侯拜相可期。

簡而言之:你要能折騰,又想折騰,你就到宮外折騰去。等你折騰得灰頭土臉之後,也就消停了。

這套製度非常人性化,是對「人慾」的深刻理解和積極探索。就是不講「天理」。

不過截至到目前為止,這套製度還是非常成功的。不僅沒有宦官為禍,還湧現出不少優秀的宦官武臣。

宦官們「外放」一般會選擇武臣路線。

主要是因為:真心乾不過!那幫大頭巾太黑了,又愛抱團,彆看他們平時自己狗咬狗,對付「外人」的時候還真特麼齊心合力。

走武臣路線就相對容易得多。

所以,貼心的大宋官家為這些剛剛突破新手村、準備走上疆場的優秀宦官們準備了一個專門的過渡職務——走馬承受。

其實就是監軍,順帶學習軍事知識。

邊臣們對太監監軍還是基本上接受的,因為這其實已經是三種情況中最好的一種了。

另外兩種是:文官監軍和沒有監軍。

李憲先後做過永興軍和太原府的走馬承受,乾得都不錯。

可惜這次跟錯了人,這次他給韓絳做走馬承受。真是人生無常啊!

不過李憲這次問題不大,出事兒之前他就寫過幾封密報,對戰果持悲觀態度,隻是當初根本沒人理睬他。

當然,戰功是不用想了,白忙活一場。

兩個宦官走進門口的一間小屋子,來到火盆旁邊。慶壽宮的守門宦官問道:「小哥請坐,不知如何稱呼。」

衣服濕透的小宦官回道:「多謝大官。小的姓童,李大官送了小的一個貫字。」

沈九台又看到了許遲的黑臉,相處久了,也就習慣了,並不覺得如何。

就好像福寧殿說書這個「加官」聽得多了也就不覺得有多討厭,還挺文雅的。

沈九台低聲詢問:「許師,官家讀書呢?」

許遲黑著臉,心裡其實並不討厭沈九台,雖然這人挺笨,但是刻苦啊!

許遲隻是習慣了這個表情而已。一點頭,反問道:「有結果了?」

沈九台連忙點頭。

許遲:「進去吧!」

「哎!」沈九台穿著濕噠噠的衣服,邁步進了東配殿。趙頊在看書。

沈九台湊了過去,低聲說道:「官家,有結果了,奴婢趕緊過來稟報。」

趙頊放下書:「如何?」

沈九台繼續說:「所有金屬的,都張開了,有大有小。奴婢看,跟材料沒關係,跟重量有關。

越輕的張開得越大,越重的張開得越小。那個金箔做的,都快要平了。」

趙頊:「那三個契丹人呢?」

沈九台:「太慘了。太醫說,就剩一個還有兩成機會,其他兩個,他們也隻能儘力而為。」

趙頊:「讓太醫全力施為,務必要讓他能開口說話。」

沈九台:「奴婢遵旨。還有,官家,雷劈下來的時候,正好有個小子離得近,直挺挺地摔倒了。

奴婢覺得古怪,過去一問,他說感到有東西從腿上爬上來,全身都不聽使喚。」

趙頊:「人呢?」

沈九台:「奴婢帶來了,就在宮門口。要不要傳進來,您親自問問?」

趙頊:「他沒事兒?」

沈九台一愣:「沒事兒。活動了一會兒之後就好了。」

趙頊:「送他去洛陽。」

沈九台:「呃他不是皇城司的,是內廷的。」

趙頊:「調過去。他叫什麼?」

沈九台:「奴婢來的路上問了一下,叫童貫。」

趙頊:「朕記下了。讓他好好乾,朕有賞。」

沈九台:「是。」

趙頊:「還有,你們這次抓住那三個契丹人,是因為一個捕頭出手相助,叫」

沈九台:「展雄飛,開封府的。」

趙頊:「好,一並有賞,重賞。朕看就賞他」

沈九台:「官家,這個人也調入皇城司嗎?」

趙頊:「他願意嗎?」

沈九台:「奴婢試探過,他好像挺樂意做捕頭的。」

趙頊:「那就算了。」

沈九台諂笑:「反正不管在哪個衙門都是給官家效力。」

趙頊一笑:「你去安排一下,朕要見見吳逵。」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