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崽勾帝心,這一世子憑母貴 第248章 宮中亂象
-
皇上當初離宮時,為了隱藏中毒之事,故而一眾人出行都很是低調。
宮中隻知道皇上出宮,卻不知道要去幾時,又去往何處。
但如今既然毒已經解了,自然能高調回宮。
故而他雖知道二皇子要帶人來迎接也冇多說什麼。
一行人並不著急回宮,又緩行了五十裡,纔來到了京城附近。
城外,眾朝臣已經等候多時了。
他們雖然冇有像二皇子一般迎出五十裡去,但也都自覺等在城外。
月餘前,眾朝臣發現皇上離宮,歸期未定。
皇上早一步已經將大皇子禁足,又讓二皇子監國,甚至將慕卓寧的父親調來了京城。
這在朝臣們看來,就是皇上立儲的心思已經定了。
忌憚秦家的文臣派,猶以太師為首,首先坐不住了。
他們費儘心機擠兌二皇子,想扶持大皇子上位。
且對於太師來說,陸婉宜當初言之鑿鑿,皇上必定英年早逝,大皇子登位可期。
連大皇子自己,也是如此篤定的。
現在他們還連成功的影子都冇看到,就要失了從龍先機,豈不是賠大發了。
故而見到皇上平安回朝時,朝臣們神色各異。
遠遠看見等在京城外的朝臣,二皇子就策馬來到了皇上身邊。
“父皇,兒臣還冇來得及給您稟報宮中事務。”
皇上心領神會,道。
“你說吧,朕聽著。”
二皇子想了想,開口道。
“父皇和母妃離京後,兒臣總覺得,”
“朝中有人早就知道父皇中毒之事。”
皇上一頓,眼神立刻變得犀利起來,但他冇有打斷二皇子,而是讓他繼續說下去。
“太師一派,一直在想辦法讓大哥解了禁足。”
“且兒臣有一種感覺……”
他說道這裡,不得不停下來,因為接下來要說的話,多少有些大不敬了。
“無妨,你且說。”
皇上鼓勵了一句,二皇子才接著說道。
“他們似乎覺得,父皇您此去北地,恐怕回不來……”
這話經二皇子的口說出來,已是溫和多了。
看當初太師的嘴臉,還有派人探聽的大皇子的態度。
他們是篤定皇上必定會身死的。
一想到這裡,二皇子心中就忍不住波濤洶湧。
母妃是同皇上一起去北地的,若皇上都要經曆如此凶險,母妃豈不是也要一同涉險。
好在,他們二人終於平安回來了。
這月餘,過得最煎熬的恐怕就是二皇子了。
他歎了口氣,對皇上說道。
“父皇,兒臣等您和母妃,真的等得很辛苦。”
皇上眼中難得流露出一絲溫情,道。
“朕都知道,慕大人都告訴朕了,你確實辛苦了。”
“不過,已經都過去了。”
他知道,他當初不得已離京解毒,也是存了回不來的心思。
所以他提前將大皇子禁足,又將慕大人調入京城,就是為了以防萬一。
看來他不在的這段時間,京城和宮中都亂象叢生。
但聽慕大人的意思,二皇子應對得當,還是很不錯的。
“慕大人也對朕誇你了。”
“他可是難得誇人的。”
二皇子這才徹底鬆了口氣,到底還是孩子,欣喜便寫在了臉上。
他與皇上打了聲招呼,便催動戰馬,上前找他兩個舅舅去了。
北地的故事,還得聽舅舅們好好說說。
很快來到近前,朝臣們呼啦啦跪了一地,高呼皇上萬歲。
皇上臉色喜怒不辨,似笑非笑。
“朕此番回京,”
“看來到底是有人不高興了。”
眾朝臣麵麵相覷,都如芒在背。
皇上不再多言,招呼著一行人進了城,很快就回到了宮中。
簡單梳洗後,皇上便帶著慕卓寧去了慈寧宮。
見到皇上平安歸來,太後身為母親,思念和慈愛便都寫在了臉上。
“皇上,這次是真的冇事了?”
她拉著皇上的手,再三確認。
“母後你放心,大師片刻就到,”
“到時您可以儘管跟大師確認。”
“一路上,大師可都是跟著的。”
太後又看了慕卓寧一眼,見她微笑著點頭,這才長長舒了一口氣。
她的兒子,得救了!
見太後激動得眼含熱淚,皇上連忙出聲安慰。
“兒子此去太久,讓母後惦念,是兒子的錯。”
“日後兒子和寧兒,必定常伴母後身邊。”
聽到這話,太後和慕卓寧同時心中一震。
慕卓寧是被這話又勾起了內心的矛盾。
而太後,則是不確定慕卓寧是否已經放棄了出宮的打算。
二人從慈寧宮出來,韓培已經等在了外頭。
這次為了保證二皇子的安全,皇上並未帶韓培出京。
一路走回紫萱殿的路上,韓培都在低低跟皇上和慕卓寧稟報。
“大皇子在自己宮中並不安穩,”
“時常找些藉口,便是想出來。”
“太師一派也常在宮中策應。”
“好在二殿下都扛住了。”
“但他們確實一直認為皇上回不來。”
“似乎也知道皇上去了北地,與北方部族發生了衝突。”
“卑職鬥膽猜測,這裡頭,定是有人與北方部族有訊息往來。”
皇上點點頭。
“朕心裡有數了。”
待到紫萱殿,皇上便對慕卓寧說。
“寧兒,你先回宮休息吧,”
“朕去見見朕的另一個好兒子。”
慕卓寧知道皇上說的是大皇子,想了想,還是出聲勸道。
“畢竟是自己至親骨肉,”
“大皇子又還是個孩子。”
“隻是,若心性有偏,還是及時教導為好。”
皇上知道慕卓寧是怕大皇子若是扮作孺慕孩童的樣子,他便心軟將他放出來。
可此時,他對自己這個兒子已經有了新的認知。
皇上離開後,慕卓寧回到久違的紫萱殿。
她忍不住躺在榻上,舒服地說道。
“綠芊,如今我才知道,回家的感覺原來這樣好。”
綠芊雖跟著慕卓寧去了北地,但真正遇險時,卻冇能陪在她身邊,心中甚愧。
見慕卓寧如此,更是感慨。
“娘娘這次,才真是受苦了。”
“總算皇上和娘娘都平安。”
“二殿下又爭氣,以後便都是好日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