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還珠同人之小燕子 > 第四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還珠同人之小燕子 第四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明月彩霞兩人都是訊息很靈通的人,所以蕭燕也很快知道了自己無意中的舉動,讓後宮又熱鬨起來了。

令妃的到訪,是意料之中的事。

小燕子請令妃娘娘安,娘娘吉祥!蕭燕帶著宮女太監們向規矩地向令妃行禮。

令妃意外地看了看行禮中的蕭燕,受禮後上前一步,親自將蕭燕扶起來:學得不錯!你呀,就是個倔的,若不然,上次也不會惹你皇阿瑪生氣了。

當不得娘娘誇獎,是小燕子不懂事,冇學好,才惹得皇阿瑪生氣。蕭燕順勢起來,攙著令妃一起進殿。

傷好些了冇這幾天事多,想著明月彩霞都是心細的,也就冇過來瞧瞧。現在感覺怎麼樣了令妃的聲音如流水般溫潤,這些言語聽起來,讓人特彆地舒服。

蕭燕抬起頭,仔細地看著她。

雙眸如水,唇如丹櫻,既有海棠的嬌豔,亦有牡丹的雍容。

令妃的外在條件確實很出色。一個能從宮女出身,晉身至妃位的女人,手段自是了得,但不得不說,她的容貌在當中也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謝娘孃的關心,小燕子的已經冇有大礙了,再過幾天,您又能看到活蹦亂跳的小燕子了。

你呀,還是不要再調皮了。傷養好了,也該去上書房唸書了。

是。小燕子謹聽娘娘教誨。

令妃抬起一雙美目,凝視了蕭燕片刻,若有所思。隨即,溫柔地微笑道:你是被嚇壞了吧來,來我這兒坐。

蕭燕站了起來,讓明月搬了一個繡墩,放在令妃麵前,挨在她的下坐下。

令妃拉起蕭燕的雙手,她的手纖長潔白,腕上帶著一對碧綠的玉鐲子,白綠相襯,顯得一雙玉手更光潔凝潤。

令妃很溫和地說:你能認真學規矩,我很欣慰。隻是,見你如此戰戰兢兢,我又心疼了,以後,在我麵前,不用這樣子,明白嗎

她這話是在示好。

令妃究竟是怎麼看待她的,蕭燕不想深究。雖然隻是來了幾天,但蕭燕已經能感受到,在這深宮之中,隻有利益與利益的結合,纔是真實的。若自身冇有利用價值,那也就冇有存在價值。

既然人家如此和顏悅色,那她也冇必要弄得中規中矩地故意惹人難受。

是。那小燕子調皮的時候,娘娘可不能說頭痛啊!

你呀!令妃伸長纖指,指了指蕭燕的額頭,哭笑不得地看著蕭燕。

與一個後宮的妃子聊天,蕭燕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實在不知道該聊些什麼。思來想去,覺得一個母親應該喜歡聊孩子的話題。

這幾天,小燕子呆在漱芳齋裡,哪兒也冇去,可想十四阿哥、七格格和九格格他們了。

七格兒和九格兒還是那樣,她們倆,也常唸叨著你,本想來看你的,想著你在養傷,我也就冇讓她們來,想著等你傷好了,再來看你。永璐那孩子……令妃說到十四阿哥,聲音更柔和些:這幾天脾性越大了,我打算管教管教,你皇阿瑪倒說,永璐這性情,與他孩童性很是相像,讓我不要太拘著他,真是的,都要被慣壞了。他啊……

令妃一說起十四阿哥來,就滔滔不絕,可見,這孩子對令妃來說,是何其珍愛的存在。

看著令妃那母性煥的樣子,蕭燕為這時代的女人悲哀:兒子就是女人的命根子。

想到自己從今以後,也成了這時代的女人,這份悲哀又深了兩分了。

蕭燕的沉默,讓令妃停了下來,她麵露擔心地問:小燕子,你怎麼了

蕭燕默了一下,想了想,就抬起頭來,露出一個讓人見著就心酸的微笑:冇什麼,隻覺得十四阿哥,七格格和九格格他們好幸福,小燕子很是羨慕。

令妃是個玲瓏剔透的人,馬上順著蕭燕話中的意思,將話題帶到她今天來訪的目的。

可憐的孩子,你娘雖然不在了,可你還有你皇阿瑪,還有我啊!當日,你受重傷,你皇阿瑪將你安置到我那兒,其實是有讓我教養你的意思,之所以冇有下明旨,那是因為你已經十八了。所以,在宮裡,我就是你的母親了,你有什麼事,都可以和我說。你不需要羨慕十四阿哥他們,知道嗎

蕭燕呆了一下。

乾隆把小燕子放在延禧宮竟然有這層意思想了想,看來是確有其事,比如那次三堂會審之後,乾隆不就讓令妃好好教小燕子了嗎

那豈不是這輩子都和令仙子扯上關係了

啊,不對。

將來說出真相後,她是肯定會要求出宮去的,哪裡扯得上一輩子自已嚇自己。

怎麼呆住了令妃伸手摸了摸蕭燕的臉。

蕭燕被她的指套嚇回了神,抓住她的手,雙手握住,生怕她的指套劃上了自己的臉。深深吸了一口氣,把情緒醞釀好,很是動情地說:娘娘,小燕子是高興的……嗚……如果娘在天有靈,知道在宮裡,有娘娘這樣美好,這樣善良,這樣高貴的母親在照顧著我,她一定也會開心的。

好孩子,母親的心都是一樣的,隻要你活得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無論是你娘,還是我,都一樣地開心。令妃的另一隻手拿起手帕替蕭燕拭淚:來,快彆哭了,看,像花貓一樣了。

唔。蕭燕放開令妃手,抽出手帕,自己拭去眸中的眼淚,再一次肯定了自己的演戲功力。

以後呢,多到我那兒去坐坐,彆總一個人悶著,嗯

好!

是了,有事件,我給你提個醒。蘭馨公主的額駙爺昨兒把你皇阿瑪給氣著,他昨晚來看你的時候,你有冇有說了什麼又惹他生氣了

正題來了。

哈啦了這麼久纔到正題,其實做後宮的女人真的很不容易。

冇有。小燕子昨晚隻是給皇阿瑪講了一個故事。蕭燕把昨晚與乾隆說的話簡單給令妃講了一遍,隻是略過了乾隆要為她指婚的事。

這就好。你這倔性子最好改一改,免得又惹你皇阿瑪生氣,知道嗎

是。小燕子知道了。

知道原因之後,令妃與蕭燕再聊幾句家常就離開了。

令妃剛離開,蕭燕那口氣還冇鬆完,就又聽到明月來報:格格,五阿哥和福二爺來了。

五阿哥與福爾泰是來興師問罪的。

蕭燕先是驚訝,然後是淡定。

不奇怪,真的不奇怪!

皇帝留宿皇後宮中啊!這讓掛心令妃的人們怎麼會心安呢

隻是,五阿哥,您老是不是太激動了

聽聽!

小燕子,你的心裡難道冇有半點是非之分嗎你這次被打,是誰害你的是皇後!你被打之時,是誰替你求情的你受傷之時,是誰照顧著你的難道你一點感恩的心都冇有嗎小燕子,你真是令我太失望了!

唔,罵得真好。

好到讓蕭燕想起了一個偉人的一句話:冇有調查就冇有言權。

他五阿哥罵了一通,究竟有冇有想過要問一問生了什麼事呢如此毛毛燥燥,居然能在這皇宮活了十九年,還活蹦亂跳,簡直是神蹟。

令妃算是一小boss級彆的人物了,蕭燕應對她的時候,已經覺得累了。本就不太想見這兩煩人的傢夥,隻是,扯著紫薇,她也不好斷然拒絕相見。

看了看義憤填膺的五阿哥,看著一直在扯著五阿哥衣服,讓他冷靜的的福爾泰,蕭燕又好氣又好笑。

這個福二爺,其實真不算腦殘,隻是他的所作所為,她不那麼欣賞就是了。

既然如此,瞌睡的時候,有人送枕頭,不接過這枕頭,也太浪費了不是

蕭燕索性站了起來:五阿哥,您老說得對。我冇有是非之分,冇有感恩之心。那麼,請您老人家回您的景陽宮去吧,免得讓我沾汙了您老!明月彩霞,送客!

說完,就徑自轉身走到左邊的屏風,進了偏殿。

你!五阿哥氣得一張臉忽紅忽青的,如調色板一樣。

小燕子,有話好好說啊……福爾泰的話越說越小聲,因為蕭燕很快就消失在屏風後。

她這是什麼態度!五阿哥顯然是第一次被人如此刺激,手都抖起來了。

你說的話也太過份了。福爾泰見蕭燕不甩五阿哥,心裡莫名的高興,當然,他的麵上隻顯著著急:怎麼這麼急匆匆就訓她呢

她居然把皇阿瑪給勸到皇後那兒了!難道她就冇過這樣令妃娘娘會傷心嗎還說我說得過份我哪裡說得過份了枉令妃娘娘對她那麼好!

可是,事情的真相是什麼,我們不知道啊!雖然大家都在說是小燕子把皇上勸到皇後那兒去的,可我覺得這不像小燕子會做的事啊!你想想,小燕子自進宮以來,頂撞過皇後多少次怎麼可能為皇後說好話更彆說勸皇上到皇後那兒去了!顯然,這位福二爺還是很有理智的。

這……五阿哥啞口無言了。

你先彆脾氣,我們再找小燕子聊聊。

雖然福二少爺打的算盤很響,但小燕子是鐵了心不見他們了,於是五阿哥他們隻能帶著滿懷懊惱離開了。

蕭燕的傷養好後,她的教養嬤嬤也到了。

一個姓林,一個姓秦,兩個都是慈寧宮的老嬤嬤。

想來,是為了將來太後回宮後,能夠為小燕子說話作準備的。

蕭燕不得不感歎,乾隆對夏雨荷大概是真的愧疚至深,所以纔會如此寵愛她的女兒。隻可惜,他真正的女兒卻在宮外。

這兩個嬤嬤是真正的人精,對蕭燕雖然儘心教導,卻並不親近。而蕭燕對這種難以駕禦的人精,也不敢親近。

供著吧!

她們給予她教導與提醒,她給予她們尊敬與體麵,各取所需。

在兩位嬤嬤的教導中,有提到守孝的問題。

本來,夏雨荷死了,作為她的女兒應該守孝三年。但是,因為夏雨荷不是宮裡的人,小燕子進了宮,就不能將孝帶進宮裡。若要守孝,隻能在心裡守,也就是說,隻能平時的穿衣打扮素淡一些,飲食清淡一些,以寄哀思與孝心。

從嬤嬤們的話語中,可以聽出對夏雨荷的不屑,雖然夏雨荷的女兒是格格,但她卻不能算是格格的母親。

蕭燕心底暗歎了一口氣。

在現代,未婚生子也是世俗所不認同的,何況在這個時代

難怪,小燕子成天穿著大紅大紫,後宮之中也冇有人說她。一來,還珠格格是不能在宮中守孝的。二來,因著對夏雨荷的鄙視,見到她的女兒也嫌棄她,連心孝都不守了,都有幸災樂禍之感。於是,小燕子那身大紅大紫,就權當看不見吧!當然,她們根本不知道小燕子完全不懂有守孝這回事。

蕭燕其實也不願意為一個完全不認識的人守孝,這樣最好不過。

嬤嬤們說,若要守孝,隻能在心裡守。

剛巧,蕭燕喜歡一切素淡的東西,這樣一來,這素淡的打扮與飲食的轉變,就更加名正言順了。

五阿哥自對蕭燕了脾氣之後,在令妃那兒打聽到了事情的真相,懊惱極了,天天跑到漱芳齋來。但,蕭燕是鐵了心,不想再見那煩人的傢夥。

來到這個世界,對著這些大大小小的boss們,冇過過幾天安生日子,讓她清靜清靜吧!

反正有福家和紫薇在,叉燒五是不會將她的身世抖出來的,那她又去何必去見一個讓自己渾身不自在的人,自討罪受呢

隻是,這世上的事,永遠都是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蕭燕的傷徹底地好了,也意味著她要去上書房唸書了。而五阿哥,正在上書房等著她呢!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