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土著大戰穿越眾 第147章 跌跌撞撞(一)
孫漢日程安排的很滿,。」鄭直不由想起了他謄抄的《大觀園》中的一句話。原本以為在京師學了些本事,到了地方上就會如魚得水。此刻才懂,他要學的還有很多。
「五郎何必唉聲歎氣。」朱千戶低聲道「不過就是個潑皮無賴,不要講五郎,就是隨便找個三郎這樣營生的也能應付。」
鄭直狐疑的看向一旁的劉三「此話咋講?」
「大郎的意思是,這種耍渾的光棍,最怕的就是真正豁的出去的人。啥人豁的出去?在衙門坐在公房裡的。」劉三解釋道「破家縣令,本鄉本土的皂役胥吏隨便一個都能弄死他。」
「這咋可能?」鄭直對於知縣和胥吏等可以整治這些光棍,啦唬沒有一絲懷疑。卻感覺劉三和朱千戶講的太過誇張了,弄死了人,那可不是小事。
他熟讀《大明律》,裡邊對官員錯判等都詳細列明瞭一係列的處罰。就算如今《問刑條例》出來了,可以用錢贖罪,也會影響仕途。千裡為官隻為財,何苦惹出人命?
「五哥可聽過『淹禁』?」劉三沒有反駁,而是直接道「抓了人,不聞不問,若是沒有人給送飯,餓死了也活該。」
淹禁,指的是刑部、都察院、州縣等衙門在受理案件之後,對犯人長期監禁而不判決或已判決卻不執行的行為。
同時按照律令,罪囚除非家遠不是本地的,否則需每日由家人提供衣食。
自古以來,淹禁就是朝廷明令禁止的行為,而家屬提供衣食,則更多是為了威懾不法。可是『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再好的製度,也需要人來執行。有時就連廉吏也不能免俗,為了懲惡揚善,經常有淹禁本地光棍以至於餓死甚眾的事發生。
鄭直想了想,笑了「去彰衛當瞧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