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年全村餓肚皮,撿個福寶肉滿倉 052
師父是用來頂坑的
周桂珍滿臉納悶,閨女說要賣豆腐,可她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豆腐,
“豆腐是用豆子做的嗎?”
婉寶點點頭,
“對啊,豆腐就是用豆子做的,我在師父那裡玩無意中看到一本雜書上寫的有豆腐的做法。
我問過師父,師父說他反正留著沒用,他也不會去做豆腐太麻煩了,乾脆就直接送給我們家了。
書上說把豆子泡好磨成漿在點成豆腐就成了。
做起來並不麻煩,不過彆人如果想模仿也不容易,關鍵是沒什麼本錢,在家做好拿出去賣就行。”
之前沒拜師的時候,婉寶也是經常去山上雲老那裡玩,原本婉寶還想著怎麼說豆腐秘方的事。
她剛剛靈機一動,她不是有個經常走南闖北的師父嘛,既然有師父那頂坑的事肯定找師父啊。
等他師父回來了她給她師父打聲招呼,送他個功勞就行。
以她對她師父的瞭解,隻要搭上幾塊豆腐就可以了。
顏富明聽了婉寶的話也思考了起來,
“豆子倒是便宜的很,如果真的能用豆子做成吃食倒也是門不錯的營生。”
周桂珍看向自家閨女,
“婉寶,這做豆腐的秘方是雲老的,我們拿來做生意會不會不好?”
婉寶搖搖頭,
“不會。
我師父說了,我們可以拿去隨便用,給我了就是我們家的了,到時候經常給他送點豆腐吃吃就行了。”
顏富明笑笑,
“這是肯定的,不要說得了人家的秘方了,就是沒得人家秘方。
雲老是你的師父,於情於理咱們家有什麼好東西,都要第一時間想著人家。”
.......................
顏家向來不會委屈孩子們,家裡殺了豬他們並沒有把肉全部賣完。
除了賣剩下的豬頭骨頭下水啥的,還留了二十來斤好肉。
平時沒條件吃肉,家裡孩子們早就饞肉了,現在有肉了總歸要讓大家敞開吃兩頓。
周桂珍幾口從縣城回來時,陳二英已經在灶房忙活開了。
周桂珍連忙洗洗手過去幫忙做飯。
顏富明直接去找自家老爹說豆腐的事了。
而婉寶和顏清文則和家裡的其他孩子分享今天在街上買的各種東西去了。
晚飯大家吃的相當滿意,婉寶更是揉著自己的小肚子昏昏欲睡。
“婉寶,做豆腐的事靠譜嗎?”
靠在周桂珍身上正準備打瞌睡的婉寶,呆萌呆萌的睜開眼睛,
“靠譜。
非常靠譜。
爺爺,等下泡點豆子咱們明天做豆腐。
等豆腐做好了,我們就可以賣豆腐了。”
“婉寶,都是是一種菜嗎?”第一次聽說豆腐的陳二英也是非常好奇。
婉寶擰著小眉頭點點頭,
“對...............”
三歲高齡的婉寶也很疑惑,她敢肯定自己長這麼大沒吃過豆腐。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她腦海中竟然有豆腐的口感和顏色形狀。
婉寶完全不知道,這完全是前世的她對豆腐印象太過深刻了.....................
做豆腐婉寶也是第一次,說不緊張是假的。
夜裡她把那本發家致富小生意又拿了出來,她認真的把做豆腐的方法看了一遍。
並且又用自己那歪歪扭扭的字,把做豆腐的方法步驟抄了一遍。
做豆腐的主要材料除了黃豆還有一樣東西,那就是鹵水或者石膏。
婉寶認真的研究了一下鹵水的製作方法,最後決定用石膏。
她的空間實驗室的地下倉庫裡,剛好有許多石膏。
做一次豆腐隻要用一點點石膏就可以了,她空間裡這麼多石膏能做好多好多豆腐了。
決定好之後,婉寶就從空間裡取出一些石膏,婉寶把石膏和自己抄好的做豆腐方法,全部給了自家老爹。
顏福明把做豆腐的方法看了好多遍,直到能夠倒背如流。
然後他又連夜準備做豆腐用的工具.......................
婉寶一夜好眠,
第二天一早她正在夢中啃雞腿的時候,被自家娘親從被窩裡拉了出來,
“婉寶快起來,你爹把豆腐點好了,你昨日不是說要吃什麼花嗎?
你爹不知道怎麼弄,讓我抱你過去看看。”
婉寶聽到豆花要做好了,立馬一骨碌從床上坐了起來,對於一個小吃貨來說,天大地大肯定是吃的最大了。
婉寶被周桂珍抱著去了灶屋,灶屋這邊顏富明自己把點好的豆漿盛在準備好的木框裡。
木框裡麵鋪著一塊乾淨的粗紗布,這都是昨晚顏福明和周桂珍連夜準備好的。
現在是試做,所有的工具用品都不太正規。
不過正不正規沒關係,隻要豆花好喝就行。
豆花豆漿都是有營養的東西,婉寶讓家裡每人都吃了一碗,都著熱騰騰的豆花顏大昌忍不住感歎道,
“沒想到這豆子還能做出這麼好吃的美味,我覺得這豆腐肯定也不會差。”
今天顏家的早飯很省事,一個人喝了一碗豆花,又吃了婉寶昨日買的菜包子。
吃完早飯顏富明準備先送顏清文去學堂報名,他們去了的是隔壁村的私塾。
村裡的私塾沒太大規矩,隻要交束脩把孩子送去就可以上課了。
桃源村孩子是不少,可是去私塾上學的也就隻有村長的大孫子李宗賢。
現在看到顏富明帶著背著書袋的顏清文跟著李宗賢一起出來,大家都非常好奇,
“富明,你這是去哪?不會是送你家清文去私塾吧?”
送孩子去學堂的事,本就沒辦法保密,顏福明也沒打算藏著掖著,他大大方方的點點頭,
“對,清文都13歲了,再不去私塾就晚了。
剛好昨日賣了野豬肉再加上我家婉寶挖草藥挖了一根野山參,昨日在縣城把野山參賣了幾兩銀子。
就想著送清文去私塾讀幾天書。”
之前婉寶他們帶回來幾根小的野山參,可顏家向來低調,他們對外就說挖了一小根。
“我說顏老大,你家清文都13了,還送學堂折騰什麼?
要我說還不如把銀子留著,幫你家清文說門親事呢。
咱們農家孩子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會種地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