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嫂開門,皇兄的屍埋好了! 040
難怪
龍吟宮回來後,蘇鸝又去慈寧宮跟太後講了這件事。
太後態度不冷不熱,就聽著,沒發表什麼意見。
聽到她說,她準備前去,也不讚成,也不阻攔,隻象征性地提醒她注意安全,早去早回。
回到鳳棲宮,蘇鸝簡單地收拾了一下,用過午膳,就帶著苟閒和賢良出發了。
苟閒趕車。
——
況隱舟來到慈寧宮的時候,太後正在用午膳。
禾嬤嬤立在一旁給她佈菜,兩個宮人站在另一側拿著工具在小心翼翼地給她剝著蟹殼。
見到他來,太後放下手中玉筷:“燼兒來得正好,哀家也準備用過午膳,讓禾嬤嬤去叫你來鳳棲宮一趟。”
況隱舟黑瞳微微斂了斂,朝她行了一禮,暫時按下自己前來的目的,先出口詢問:“母後可是有何事要交代兒臣?”
太後側首看了禾嬤嬤一眼。
禾嬤嬤會意,便放下筷子,並示意兩個宮人,帶著她們一起退了出去。
殿中隻剩母子二人。
“那孽障擒了蘇天賜,威脅皇後前去北地這件事,燼兒怎麼看?”太後開口。
況隱舟薄唇微抿。
果然也是為這件事。
黑眸深邃,他走上前,在太後旁邊的位子坐下,掏出帕子擦了擦手,執起先前宮人剝蟹的工具,慢條斯理剝起蟹來。
剝好一塊蟹肉,他放到太後麵前的玉盤中。
“母後可是有何擔心?”
太後點點頭:“是啊,哀家覺得這件事沒那麼簡單,那孽障為何指名要蘇鸝親自前往?”
況隱舟低垂眉眼,手中剝蟹的動作未停:“蘇鸝是蘇天賜一母所生的親姐姐。”
“哀家知道,可何必要人親自前去?若是有什麼條件,書信交涉即可。非要蘇鸝的人前往北地,哀家就不得不懷疑,那孽障彆有用心。”
況隱舟的手微微一頓,抬眸:“母後懷疑四弟看上了皇後?”
太後正執杯喝水,聽到這句話,一口水噴了出來。
況隱舟笑,連忙放下手中工具,拿起太後手邊的帕子遞給她,然後大手輕拍她的背:“兒臣逗母後的。”
太後揩了揩嘴角,剜了他一眼,沒好氣道:“這種時候還有心思開玩笑!”
況隱舟笑笑,沒接話。
“哀家懷疑,那孽障讓蘇鸝前去,是不是想跟她密談結盟,或者用蘇天賜的命,威脅她答應結盟,又或者用蘇天賜和她的命,威脅蘇家與他結盟。”太後道。
說完,又惡狠狠地補了一句:“總之,那孽障肯定沒憋著什麼好!”
況隱舟薄唇微抿。
提起桌上的茶壺,給太後杯盞裡添了一些水。
“其實,兒臣前來,也是為了此事。”
“兒臣有著與母後同樣的擔心,雖說皇後知道四弟是怎樣的人,對其深惡痛疾,但蘇天賜的命在四弟的手上,他們姐弟情深,難保皇後不得不被迫答應一些條件。”
“是啊!”太後攏眉:“若他們結盟了,我們就更被動,更奈何不了他們了。”
“可哀家又不能不讓蘇鸝去,蘇天賜的命在那孽障手裡,若哀家橫加乾預,那孽障殺了蘇天賜,蘇家定會對哀家心生怨恨。”
況隱舟煞有介事地點頭:“兒臣理解,這也是兒臣沒阻止皇後的原因。”
太後歎氣。
想起什麼,斂眸,看向況隱舟:“燼兒前來,可是想到了什麼應對之策?”
況隱舟將手裡的一個蟹鉗夾破,挑出裡麵的肉,放到太後的盤中。
然後放下剝蟹的工具,看著太後道:“兒臣也準備前去。”
太後正執起玉筷準備夾蟹肉,聞言手一停,愕然看向況隱舟:“你也去?去北地?”
“是,”況隱舟頷首:“這是兒臣深思熟慮後做的決定。”
“兒臣前去有三個目的。”
“一,就是剛剛母後所說的那種擔心,兒臣必須確保它不會發生。”
“有兒臣在,皇後與四弟就一定結不了盟。”
“二,籠絡蘇家,籠絡民心。”
“兒臣一國之君,為了一人性命,親赴險境,既能得民心,更能得蘇家感激,要知道蘇天賜可是蘇家的寶貝。”
“三,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兒臣想親自前去北地一探虛實。”
“這兩年,無論是母後,還是兒臣,暗中對付四弟都未能成功,兒臣分析其原因,還是因為對北地、對四弟瞭解不夠。”
“一直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四弟對我們的威脅會越來越大,兒臣必須主動深入。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況隱舟說完,問太後:“母後覺得呢?”
太後頷首:“哀家覺得是個不錯的法子。”
況隱舟有些意外。
他還以為要廢一番口舌。
“不過,”太後又話鋒一轉:“哀家要給你加一條。”
況隱舟眸光輕凝,等著她繼續。
太後微微眯了眯眼,眼中寒芒一閃。
“四,挑撥蘇家與那孽障的關係。”
況隱舟瞳孔縮了縮。
“如何挑撥?”
太後執杯抿了一口水,朱唇輕啟:“想辦法殺了蘇天賜,讓蘇鸝以為是北地的人所為。”
況隱舟漆黑如墨的深瞳再次一斂。
雖知道眼前這位他的生母,冷血無情,卻依舊沒想到,她視人命如草芥至此。
太後歎了口氣。
“早知道,當初就不該讓雷將軍毀了那孽障容貌,此次你或許還可以利用跟他一模一樣的臉,關鍵時候裝作是他,來謀些便利。現在說這些也沒用了。”
況隱舟怔怔回神。
所以,當初她還讓雷將軍毀掉他的容貌?
隻不過雷將軍並未執行?
難怪。
難怪自記事起,雷將軍每日三告誡:一定不能以真容示人,一定要戴麵具,一定要讓外人以為你貌醜無比,否則,必有殺身之禍!
原來如此。
太後還在說,況隱舟就看著她紅唇一張一翕。
“殺蘇天賜這件事,你一定要讓你的人做乾淨,不能讓人懷疑到你的頭上。”
“一旦此事成功,蘇家必恨那孽障入骨,連一個十來歲的孩子都不放過,朝臣也必定向著蘇家,百姓亦是,大家會群起而攻之。”
“到時,我們再以此為由,收回那孽障的兵權,此乃民心所向。”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以公平公正為由,說蘇天賜不明真相,就貿然前去複仇,也是有錯,以懲效尤,收回蘇家一部分權力,削弱他的勢力。”
“一舉多得,多好。”
太後彎著唇角,眸中陰笑儘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