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當道之黃巾風雲 第2章 幸福之家 張角習武
“小張角··小張角醒醒啦···,太陽公公要曬你的小屁股嘍,”鄰居用她那粗糙乾巴的手,撫摸著小張角的小屁股說道。
看著小張角的哭哄,鄰居很是欣慰,最起碼能夠幫助張家留個“根”。
嬸嬸對著小張角叨嘮道:“小家夥,嬸嬸姓蕭~叫依然,嫁給了咱們村的楊家,楊叔叔~叫楊豪德,咱們家裡雖不算富裕,可是楊叔叔會十八般武藝,一般人也不敢欺負咱們。”
蕭依然又接著說:“但是以後你要和嬸嬸叫母親,和楊叔叔叫父親嘍……”
時間一天一天過的著實快,小張角已經會自己跑了,做著鬼臉並且嘴裡喊著:“母親……母親……,你來抓我呀,嘿嘿····”
“小張角,你跑慢點,我都追不上你了”蕭依然喘著大氣說道。
雖然說小張角長大了,會自己跑了,可瀟依然也快老了,哪還有這麼大體力去追三四歲的小孩子。
蕭楊夫婦要比張角的親生父母大個二十歲左右,蕭楊夫婦雖然是個熱心腸,養育了小張角,但他們夫婦二人也有一件壓在心裡很久的事情,就在前些年,他們夫婦原本有個孩子,卻得了疫病,在這個時代,得了疫病,其結果就是等死···!
因為蕭楊夫婦的孩子得疫病死後,在小張角,還沒來到蕭楊夫婦家時,她家向來是極靜默的,四壁蕭然,日子如一本翻厭了的舊書,頁頁相似。
蕭依然終日枯坐在屋裡,楊豪德有時會去打打獵,忙忙農活,但隻要兩人相對卻又各自不知說些什麼,臉上浮著灰白的倦意。生活之於他們,不過是吃飯、睡覺、等候天亮,迴圈往複,了無生趣。
就在救下小張角的那天晚上,這猶如死水般的家中。
初時不過多了一聲啼哭,繼而竟牽動了全家的魂靈。那小小的肉團,眼睛黑如點漆,四肢如嫩藕,但凡稍有動作,全家人的眼光便如鐵屑遇磁石一般,齊刷刷吸了過去。蕭依然最先活絡起來,熬一些少米多湯的米粥,又給小張角換了換破舊不堪的尿布,哼著不成調的搖籃曲,臉上竟泛出多年未見的紅暈。楊豪德也失了往日的嚴肅,常俯身逗弄,指頭被嬰兒攥住時,便“嗬嗬……”地笑了起來,皺紋裡都溢著光芒。
這時連平素最寡言的楊豪德的母親,也時常拄著柺杖,顫巍巍地立在搖籃邊,嘴唇嗡動,不知說些甚麼古老的故事來給小張角聽。
小小張角的哭與笑,都成了家中的大事。一聲啼哭便驚起四座,一陣嘻笑便惹來滿堂歡喜。家中器物也彷彿得了生氣,幾雙碗筷、幾件木質的小匕首、加上破舊的小衣裳隨處可見,淩亂中透出熱騰騰的人間氣味。
從此,時間不再凝滯。人人都有了可盼可望的事——盼他翻身,望他學步,期待他第一聲模糊的叫上一句“爹”或“娘”。這小小的生命,竟像一滴活水,滴入家庭這潭死水中,頓時漾開無數漣漪。
他們這才發覺,先前所謂“無趣”,實則是“無望”;而今隨著小張角到來,便將那渺茫的希望,具象為實在的、可觸控的溫熱的生命了。
此時,楊豪德抱住了亂跑的小張角,壞笑的說道:“小家夥···,小家夥抓到你了吧!母親抓不到你,父親可抓的到你。’’
“走····和我練功去”,楊豪德放開小張角的身子,摸了摸他的頭說道。
隻見,小張角的小嘴鼓了起來喊道:“母親,孩兒不喜歡練功····不喜歡。”
“哎呀··!他這麼小,讓他練什麼功夫呀···”蕭依然緊忙的說道。
“小······還小,都四歲了正好到了年齡,我也是這樣大,開始和師父練功的,再不練的話,就更不容易練了。”楊豪德,嚴肅的對答道。
“好····好··好聽你的,小張角聽你爹爹的,去和你爹爹練武去吧,聽····聽話。”蕭依然默默的說道。
“哎·····哎呀,不嘛···不嘛,我不去···,”小張角,撅起他的小嘴說道。
“你····去,還是······不去··?”不等小張角說完,楊豪德用手捏住小張角的耳朵說道。
小張角咧著嘴,眯著他那雙小眼睛說:“哎呦····哎呦····爹爹,您把手快放開,我去還不行嘛!”
或許,小張角還小,楊豪德就讓他練武功,換誰或者是我們,也不太願意去練武,真的太苦太累,也太折磨人了!
楊豪德嚴厲的開口講道:“角兒,仔細聽好,今天我們學習紮馬步,紮馬步是我們傳統武術中,非常核心的基礎功法。”
“紮馬步·····,咱家也沒有馬,怎麼去紮馬步····?”小張角撓了撓頭思考的說道。
“閉嘴,認真聽····”楊豪德再次嚴厲的說道。
“紮馬步,又稱站樁(馬步是站樁的一種),是武術修煉的基石。它的目的遠不止是鍛煉腿部的力量,更在於凝神聚氣···穩固下盤··調息養神。俗話說“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裡的“功”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樁功。”楊豪德,認真的給小張角講著。
“哇···哦··,聽著好厲害的。”小張角激動的眼神看著他的爹爹說道。
“下麵將從目的··動作要領··呼吸··心法··常見錯誤··訓練計劃以及流派變體等多個方麵為你全麵講解。”楊豪德,語氣沉重的說道。
楊豪德拍了拍小張角的肩膀嚴肅的又說道:“你不要分心,要認真仔細聽···。”
楊豪德,接下來張開嘴又講了起來:“紮馬步是強化下盤,增強腿部肌肉耐力··爆發力和穩定性,使人落地生根。紮馬步是端正體態,矯正骨盤前傾等不良姿勢,形成“立身中正”的體態。紮馬步是涵養內氣,通過靜力支撐和深長呼吸,促進氣血迴圈,增強內在能量(丹田之氣)。紮馬步是鍛煉意誌,在肌肉痠痛中保持心靜體鬆,極大磨練人的毅力和心性。紮馬步是為發力打下基礎,武術中任何動作發力都源於腳,經由腰胯傳導至四肢,穩定的馬步是發力的根基。”
楊豪德,講完後看了一看小張角,此時小張角貌似已經進入了夢鄉。
“角兒····角兒··提起精神來···”楊豪德叫了叫小張角。
“哦···嗯···嗯··”小張角,此時揉了揉眼睛嘴裡發出了聲音。
張豪德覺得和小張角用講的似乎,聽不進去,則動身說道:“角兒,你看著爹爹給你做一遍····要好好看,我隻做一次,下一次你要自己做的····。”
楊豪德就演示了起來·····
預備:兩腳並立,身體自然站立,雙手下垂,全身放鬆,精神集中。
“全身放鬆是什麼意思?精神集中又是什麼意思”,小張角在思考當中。
起式:雙腳分開,略寬於肩(約三腳半的距離)。腳尖微微外展,呈“微微外八字”,但不可過度。
“微微外八字又是什麼東西”。小張角用眼睛發出了疑惑的表情自語的講道。
下蹲:
屈膝下蹲:想象身後有一張椅子,臀部慢慢向後··向下坐。
膝蓋方向:膝蓋扭曲的方向要與腳尖的方向一致,切勿內扣或過度外翻。
高度:大腿與地麵夾角約45度即可(高馬步),膝蓋絕不能超過腳尖,否則會對膝關節造成極大壓力。
上身姿態:頭部,虛靈頂勁。要感覺頭頂有一根線輕輕向上提著,下巴微收,頸部自然豎直。
軀乾:含胸拔背。胸部放鬆微含,背部自然挺拔,猶如靠著一麵牆。腰背要直,不可塌腰撅臀。
肩肘:沉肩墜肘。雙肩完全放鬆,向下沉,不要聳肩。肘部自然下垂。
腰部:丹田微微放鬆,意守小腹。
小張角看著爹爹做的動作,或許太震驚了,不錯眼珠的一直盯著,並且照樣子學了起來···。
手臂姿勢:最常見的練習姿勢是雙手抱於胸前,如同抱一棵大樹。手指自然舒張,掌心向外,雙肘略低於肩。也可雙手握拳收於腰間,或向前平舉。
“好··好··好,角兒爹爹現在,教你紮馬步的呼吸與心法,務必記住。”楊豪德,看了看與他一起學習起來的小張角,不由得說道。
呼吸:我們采用腹式呼吸。用鼻子自然··緩慢··均勻··深長的呼吸。吸氣時,感覺氣息沉入丹田,腹部微微鼓起;呼氣時,腹部自然內收。切記憋氣!
心法:放鬆,在保持姿勢的前提下,主動去尋找和放鬆身體各個緊張的部位,尤其是肩膀以及胸口。
意念:可想象自己如同蒼天大樹,雙足如樹根深深紮入大地,身體如同樹乾中正挺拔,頭頂如樹冠向上生長。這種“似鬆非鬆,蔣展未展”的狀態是關鍵。
“角兒,爹爹把形法與心法,都教給了你,你感覺怎麼樣,學會了一點點了嘛?”楊豪德做完整套紮馬步後對小張角說道。
“爹爹,角兒不明,爹爹一直在說的丹田是我們身體的什麼部位?”小張角疑問的說道。
楊豪德耐心的為小張角講解了起來。
“所謂丹田的位置為三田之說,分彆為,上丹田··中丹田··以及下丹田。上丹田:位於兩眉之間,印堂深處。中丹田:位於兩乳連線的正中深處。下丹田:則為最常用··最核心的丹田。它的位置說法略有出處,但我則認為在肚臍下方三寸約四指寬的深處,在人體重心附近。角兒我們練習紮馬步裡的丹田,就是運用我們的下丹田。”
小張角聽完則張開他的小嘴:“哇···哇··,爹爹練習武功,真的好神····好神妙··,並且還可以瞭解,自身的各個未知的器官,爹爹你要教我,放心,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下去···。”
楊豪德聽完小張角說完,欣慰的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