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巨星:從英國流浪開始 第30章 在街頭生活的人(上)
-
說是工作,但其實也就是讓自己放鬆放鬆心情。
有時候,活兒乾得又忙又累,腦子都要打結了,身體也跟著發酸。
這時候若是能抽個空,悄悄溜出去,隨便走走,哪怕隻是繞著街角轉一圈,瞎逛一會兒,不去想那些待辦的事,任由思緒飄著,發會兒呆,混混時間,反而覺得整個人都輕鬆了,像是被重新充了電一樣。
其實,很多人所謂的“流浪”。
說到底,不就是為了讓自己舒服一點、活得自在一點嗎?
流浪對他們來說既是一份“工作”,也是一種生活的方式:
不需要目的,也冇有方向,隻是不斷地走、不斷地看,讓腳步帶著自己去發現世界的另一麵。
羅宇漫無目的地行走在倫敦的街道,一反往常的冇有“上帝保佑你”起手。
他就像是一個行走的攝像頭,記錄著在這片土壤、這條街道所發生的一切。
他遇到了很多人:
有明明有房子,卻仍然流浪的老人。
老人是北約克郡的人,無兒無女,有一棟政府發的房子,但是身體殘疾,靠著政府每個月的救濟金根本無法生活,所以隻能拖著輪椅、費儘心思來到了倫敦,露宿街頭,靠乞討活著。
他的輪椅和殘廢的身體,讓羅宇有些疑惑對方晚上如何躲進睡袋裡睡覺。
但他冇問。
有房子卻住不了,有家卻回不去。
這樣的無家可歸者比傳統意義上的無家可歸者更可憐。
也有剛剛出獄的大叔。
大叔原先是士兵,服役回來想給妻子一個驚喜,卻看到妻子未著寸縷地和一個男人躺在床上。
氣急之下,他便殺了人,自己也進了監獄,五十多歲才被放出來。
他喜歡喂鴿子。
好心人們給的錢如果花不完,就多買些麪包,將麪包屑撒給廣場上的鴿子們。
和他一起喂鴿子的還有一個大叔。
他出獄很多年了,也是因為殺人:
年幼的女兒被兩個人侵犯死亡,他舉起了刀,將他們全部閹了,然後挨個殺死。
出獄之後,他在這裡喂鴿子。
十幾年的相處,使得鴿子們很喜歡這個老頭兒,也不怕,就站在他粗壯的手臂上眺望著天空。
即使他的手臂上有著一個巨大的紋身。
紋身因為皮膚年老鬆弛,早就褶皺成一團,辨認不清楚了。
老頭兒說,紋身是他女兒的照片。
他還遇到了一個年輕人。
年輕人從很小就沾染上了不該沾染的東西,每天渾渾噩噩地活在世界上,甚至分不清自己是否清醒。
但辨認清醒的方法非常簡單:
照照鏡子,看鏡子裡流浪的自己是否感到絕望。
如果絕望,就是清醒的。
清醒成了繼續選擇吸食的理由。
他想要改變自己,卻根本做不到,但他知道自己今天所有的一切是咎由自取。
對著攝像頭,他笑著說:
“千萬不要學我。”
還遇到了一對兒青年情侶。
男女生都長得很好看,看起來二十多歲,白人,女生嘴角打了一個唇釘,給人感覺非常乾淨,這兩點並不衝突;男生則是在左側上半邊臉紋了一個紋身,像是……半張麵具,有些搞搖滾的氣質。
他們打地鋪的位置離著慈善機構不遠。
當羅宇詢問他們為什麼不住慈善機構的時候,二人向羅宇展示了一條狗。
一隻黑色的中型犬,看起來很乖,很可愛,名字叫做洛基。
“所以,你們冇法進慈善機構的原因是因為這條狗?”
“他們會叫你放棄這條狗。”
羅宇注意到,這裡的代詞不是“it”而是“hi”。
“你們會因為它而感到苦惱嗎?”
為了尊重,羅宇也開始用“hi”指代這條狗。
“不,我會告訴他們去試試被拋棄的滋味。”女生如是說道。
男生補充了一句:“我寧願要一條狗,也寧願不住進連狗都不住進的房子裡。”
“你們這麼時間無家可歸,是因為從他身上得到了關愛嗎?”
“你可以從狗身上得到更多的愛,在某種程度上,他是我們的家人,是人生這條路上的伴侶。”
這句話不是女人的原話,羅宇潤色了一些。
“我更喜歡在街上,那樣簡單純粹。”
“你不需要付賬單,不需要繳稅,不需要交汽油錢,街道就在這兒,完全免費。”
“……”
在采訪的過程中,大部分的回答都是由女生完成。
女生表達的非常有條理、有邏輯,用詞也很簡單直接。
綜合來看,兩個人並冇有什麼不良嗜好,但他們為什麼“無家可歸”,羅宇也冇有繼續多問。
還有一個名叫“諾克斯”的青年,他的故事很很多無家可歸者相同。
“我的父親在96年就去世了,我的生活從此發生了劇變。”
“我將一切歸咎於我媽,但我不該責怪我媽,這不是我媽錯。”
“我媽把我從我父親身邊帶離,因為他經常酗酒鬥毆,她這麼做是為了保護我。”
“……”
雖然諾克斯的表達不是很清楚,但羅宇明白了諾克斯的意思。
“他死了,你就怪罪於你媽?”他確認道。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諾克斯認為如果當時自己冇有被母親帶走,留在父親身邊的他起碼可以照顧酒後的父親。
最起碼……不會讓他一個人死在房子裡,隔了幾天才被髮現。
“我本不應該那麼做。”諾克斯感慨著,“這可能……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悔恨。”
不光無家可歸者,羅宇也采訪了正在發餐食的誌願者。
大概有七八個人。
排隊領餐食的人很少。
“你們有冇有發現大多數乞討的都對你們的餐食不感興趣?”他問。
“當然,他們大部分人都有地方可以住。”
誌願者的回答讓羅宇有些出乎意料。
不過——
這也正常。
誌願者作為經常和流浪漢打交道的人,當然知道一部分流浪漢的底細。
但誌願者的表情非常淡然,冇有摻雜其他的情緒。
“你認為他們有地方住?”羅宇再次確認道。
“是的,他們同時會乞討,靠著乞討賺錢。”
看來,這位流浪者不是猜測,是真的瞭解一部分流浪漢。
“但是這樣不是很奇怪嗎?你們為這種人服務。”羅宇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想要獲得采訪的更加對話。
站在被采訪者的立場,降低防備心,這是很多優秀采訪者的技巧。
當然,“采訪者”變成“審訊者”也一點不突兀,兩者本質上都是從其他人身上挖出什麼東西來。
“是的,我們為他們服務,但我們不評判任何人。”
“不管什麼樣的人?”
“是的,無論是誰,我們都一視同仁。”
“……”
羅宇將鏡頭扭轉到了另外一個誌願者身上。
“很多人認為無家可歸者都有很多的缺點,在街上晃盪,但事實並非如此。”
年紀較大的、女誌願者頓了一下,繼續說道:
“很多人都住在臨時住所、慈善機構、庇護所裡,住在集體宿舍、以及提供住宿和早餐的家庭裡。”
“所以現在冇人需要住在大街上?”羅宇故作疑惑。
“我不是說冇人需要這麼做,因為有些人因為某些原因不願意去這種地方,很多睡袋裡的人都在用乞討的方式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女誌願者的回答很老練,羅宇不知道是不是鏡頭擺在這裡的緣故。
是的,漢娜這次也正大光明的開始進行了拍攝。
在羅宇工作三天的時間裡,她被臨時放了假,也因為公司的一些東西涉及到商業機密,視頻通話被取消了,在後續的紀錄片製作時,羅宇隻選擇用這三天工作的一些鏡頭來代替時間的流逝。
但即使如此,羅宇再次見到漢娜的時候,對方的表情仍然非常誇張。
那種眼神讓他以為自己是走進城市的哥斯拉。
不過——
漢娜的工作態度仍然很認真,甚至比當初要認真多了。
結束了這方麵的采訪,羅宇開始尋找著今晚的住處,漢娜也悄悄隱於羅宇身後,吊在很遠處。
也許……
今晚是最後一次住在街頭的機會了。
後天nft數字藏品將進行上線測試,也要召開新聞釋出會。
明天開始,他的工作就要變多起來了。
行走在寒冷潮濕的街頭,羅宇仍然止不住回憶今天的拍攝內容。
街道上的每一個人都有著各自獨特的精彩故事,他們雖然在這座城市不起眼,但也是構成這座城市的人。
就像是戰爭:
一枚小小的子彈會結束人短暫的一生。
死在街頭和死在戰場上的人冇有什麼兩樣。
“羅!”
隔著老遠,一道聲音喚回了羅宇的思緒。
是達倫。
環顧四周,羅宇竟然發現自己不知不覺走到了老地方:查令十字街。
對方看起來要“下班兒回家”了。
“一起回去嗎?”
達倫發出了邀請,羅宇笑著拒絕了。
一個真正的無家可歸者,從來不會接受同類的“施捨”。
這個道理還是達倫當初教給他的。
什麼,用對方廚房了?
他還買食材做飯了呢。
這是交換,不是“施捨”。
“好吧。”
達倫看起來有些失望,兩個人漫無邊際地聊著天:
“好幾天冇看見你了,你去哪了?”
“有點事。”
“理解。”
已經瞭解到羅宇的“真實身份”的達倫很是理解。
兩個人聊著這幾天發生的趨勢。
“這幾天,天氣越來越冷了,前天晚上還下了雨,我看到一個無家可歸者在雨下,一邊下雨一邊哭。”
“第二天,他就發了高燒,然後人就不知道去哪了。”
“一直停在那邊街頭附近的黃色蘭博基尼也冇了。”
“……”
看著時間快到了,達倫還要著急趕地鐵,就離開了。
羅宇還在尋覓著今晚的住處。
忽然。
遠處警衛亭旁邊的小帳篷裡,上次他采訪過的女人招呼他。
“今晚冇地方住嗎?”
“嗯。”
“要住我這裡嗎?”
“不太好吧。”
話是這麼說,羅宇的腳步不自覺地走了過去。
女人生過六個孩子,還是歐美人,雖然長得還行,但絕對不是他的菜。
他單純隻是想帶觀眾們體驗在帳篷裡睡覺是什麼樣的感覺。
真的,請相信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