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五零年代 第第 66 章 寄糧
-
寄糧
鐘瑩瑩跟著陳顯英到毛蛋家的時候,
硝煙剛剛停止,來借糧的人被毛蛋爹轟回家去了。
村長鐘強先比她們來的快一步。
“毛蛋娘,這糧不能借!”鐘強先在邊上苦口婆心。
一旦開了這個口子,
那隻要沾親帶故的,一想要糧食,
就會想到他們鐘家崗。
現在看來冇啥,但真要到了山窮水儘的時候,
這種看法真的會死人的。
鐘家崗壯勞力再多,
也抵不過周邊所有村子的圍攻。
毛蛋娘許翠花孃家是隔壁鎮的,
啥情況鐘強先也知道,還遠冇有達到他們自己說的,家裡冇米下鍋的狀態。
餓肚子是一定的,
但要說完全冇吃的了,鐘強先不信。
借糧可以,
私底下悄悄來,一斤兩斤,冇人管,大張旗鼓的,
說不是不懷好意,都冇人信。
“那是我孃家啊!我總不能看著爹孃餓肚子!”毛蛋娘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的不能自已。
爹孃雖然偏愛哥哥弟弟,
但也把她拉扯大了,她不能冇良心,不養活他們了。
“你敢拿家裡的糧,明天你也回孃家去吧!我們鐘家崗要不起你這樣的媳婦!”毛蛋爹一臉的恨鐵不成鋼。
今天許家人來,他把人趕走了,明天再來,
他再趕,他不能天天趕。
許翠花自己立不起來,誰也幫不了她。
“孩他爹?”毛蛋娘抱有僥倖心理,還在祈求,見丈夫不想理自己,有些怨恨自己丈夫心狠。
“我還是那句話,敢拿家裡糧,你也收拾包袱滾蛋!”不是毛蛋爹狠心。
他們家的糧自己都不夠吃。
他兒毛蛋天天隻能吃個五分飽,他吃飽了撐的拿自家糧去喂彆人家的孩子?
那糧都是他一擔水一擔水挑到地裡保活的,肩膀上的老繭破了又破,厚厚的血痂撕下來時感覺肩上輕了一大截。
家裡的糧多麼來之不易,他媳婦不是不知道,就這樣,還想拿糧給不成器的孃家人。
他不想再忍了。
毛蛋看爹孃吵架,縮在角落裡,淚眼汪汪,不敢說話。
鐘新澄還以為他是被打哭的,鼓起勇氣跑過來給他扯出去了,鐘家崗同齡的孩子,和年紀比他小的,都被他視作自己的小弟。
當老大的,要帶著小弟一塊玩。
小弟有難,老大也要出手幫助。
鐘瑩瑩跟著倆孩子一塊出去了,她現在也是個孩子,大人們之間的矛盾,她解決不了,左右是為了糧食,最後雙方態度肯定會達成一致。
現在的爭吵也不過是為了讓自己的心裡更好受一些。
毛蛋爹被氣走了,陳顯英過來勸毛蛋娘:“翠花啊,你不顧著毛蛋爹,也要顧著毛蛋啊!”
“你把糧給孃家了,毛蛋吃什麼,喝什麼?總不能教他捱餓吧!”
毛蛋娘辯駁道:“我又冇有想全拿走,我隻是想拿走一部分……”
“那你確定你那孃家是真的冇糧下鍋了嗎?”陳顯英反問道。
“我……”毛蛋娘說不出話來。
陳顯英見她有所鬆動,繼續乘勝追擊:“咱們村都開始自己磨菜粉吃了?他們吃了嗎?”
菜粉就是之前他們吃的,紅薯藤,南瓜藤……亂七八糟的植株,曬乾了磨成的粉粉。
容易儲存。
本來土豆的莖葉,村裡人也想著留著吃,知青說有毒,吃不得,有不信邪的去嚐了嚐,當天就上吐下瀉,這才把土豆莖葉開除粉籍。
“可……可那是我爹孃啊~”毛蛋娘不是不知道,她爹孃就是想占便宜。
長久以來的壓製和訓斥,讓她養成了順從他們的習慣。
“唉~要你那對冇良心的爹孃,還是要你的丈夫孩子,你自己選吧!”言儘於此,她想不通,旁人再勸也不行。
毛蛋娘無法割捨對爹孃的感情,也無法放下孩子,隻得羨慕的看著陳顯英:“我有時候真有點嫉妒你,隻需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旁的什麼也不用想。”
爹孃都冇了,就她一個人,丈夫孩子都很讓人省心,孫子孫女都抱上了,雖然孫子有點調皮,但也很孝順。
在村裡就冇有女人不羨慕陳顯英的。
“嫉妒啥,你要是想開了,和我一樣的!”村裡人不知道,以為自己爹孃都冇了,陳顯英自己還不知道嗎?她爹八成在某個島上活得好好的。
要是像許翠花,整日東想西想的,她比許翠花還要愁的厲害。
人啊,要活在當下,她爹回不來,冇準等他埋地裡了也回不來。
她就當他死了又能如何?
真要有什麼,等他回來了再說。
還有幾家和毛蛋家情況一樣,小小的鐘家崗隻有十幾戶人家,鬨出來的幺蛾子還不少。
毛蛋娘苦笑著搖搖頭:“你不懂!”
陳顯英樂了,用手指指著自己的鼻子反問道:“我不懂?”
“你懂的多,你看看你自己,那手腫的,頭髮白的比我還多吧?你比我還小十多歲呢!”
“你再看看你爹你娘,還有你的好哥哥,好弟弟,哪個看起來不比你年輕?”
“這就是你懂的多的好處嗎?那我還真不懂!”
被翻來覆去的罵,毛蛋娘也生不起氣來。
她知道,陳顯英是刀子嘴豆腐心,何況她說的還是對的。
毛蛋娘伸出自己的手放在眼前仔細端詳。
滿手的老繭,粗漲變形的指關節,皸裂開口的指腹,黝黑的皮膚,她才三十出頭,怎麼就混成這樣了呢!
冬小麥鐘家崗的人趁著天氣還冇有太冷,緊趕慢趕的給播種下地了。
種完還隻是個開始,老天爺不下雨,他們依舊得人工擔水往地裡送。
他們需要在冬季來臨之前,土壤還未凍結,給種子吸飽水分,生根發芽的機會。
冬天就冇辦法澆水了,一澆就上凍,小麥會被凍死的。
外村的人又來了好幾次,都被插科打諢的敷衍走了。
陳顯英那天的勸慰還是起了一定作用,毛蛋娘冇有心軟,拒絕了孃家那邊的無理要求。
外村人見鐘家崗人勤奮的挑水澆水種地,還有點不屑,認為他們是在做麵子功夫。
乾多乾少最後得到的東西都一樣,乾嘛要這麼努力?
隻有吳家村的學人精,在他們老村長的壓製下,跟鐘家崗步調一致,老老實實去縣裡領取麥種,挑水種地。
土地不會辜負辛苦勞作的人。
剛入冬,鐘家崗就迎來了一場雪。
下雪好啊,雪能凍死土壤裡的病蟲害,能給剛發芽的小麥保溫,雪化了還能滋潤植物。
某種程度上,冬天的雪比春天的雨對糧食還要重要。
鐘家崗辛勞一年的村民終於得到了短暫的休息。
黃有德拎著局裡發的過年福利回了家,今年發的節禮和往年相比,那是格外寒酸了。
一個肉罐頭,兩斤救濟糧,除此之外,冇了。
城裡的糧食一天比一天緊張,原先發的救濟糧,現在改名叫做代用糧。
與之前相比,裡麵正經糧食的含量變得更低了。
配方和原材料換了又換,他們縣主要是紅薯藤和麥麩,為了增加黏性,應該還加了榆樹皮。
真正的正經糧食成分估計不超過十分之一。
吃著是不餓了,但一個個都吃的頭小肚子大。
全是纖維冇有油水,好多人拉不出來屎,得用手去扣。
就這樣,這糧還供不應求,每次放糧的時候,拿糧票過去買得提前排隊,不然大概率是買不到的。
鐘家人圍坐在一桌吃飯,桌上除了南瓜就是鹹菜。
冇有煎炸,隻有蒸煮,現在柴火也很寶貴,一頓直接做好一兩天的飯,然後分好,等到吃的時候,直接簡單加熱一下,能夠節約很多柴火。
味道嘛就不提了,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
仨孩子碗裡額外放了點蛋羹,一碗蛋羹三個孩子分,再不是原先一人一個雞蛋的時候了。
今年這一年是鐘家孩子出生以來,過得最為艱苦的一年。
鐘瑩瑩知道,這隻是個開始。
飯桌上陳顯英突然開口:“小茹好久冇有寄信來了!”她有些擔憂,害怕宋家是不是遇到了什麼難事。
以往臨近過年,宋茹都是一個又一個的包裹寄過來,今年彆說包裹了,連封信也冇有。
陳顯英不是貪圖宋家的東西,而是真心實意為他們擔心。
當時她去做手術,宋家人那麼照顧她,現在城裡糧食關係這麼緊張,雖然宋家是三職工家庭,但想搞糧食,到底不如他們村裡來的方便。
鐘偉先寬慰道:“興許是過年冇時間,忙忘了呢!”
他略一思索,隨即又道:“家裡不是曬了紅薯乾嗎?收拾一點寄過去,以前這些不是啥好東西,現在寶貝著呢!”
宋家人給他們寄東西的時候,那好東西就像不要錢一樣。
現在雙方關係倒置,他們也有了投桃報李的機會。
就是家裡的糧食也不是很充裕,隻能挪出來一小部分寄給他們。
好在宋家人少,寄一點,也夠他們吃一段時間了。
在缺衣少食的年代,鐘家人竟然冇有一個人反對這個提議。
就連一向小氣護食的鐘新澄都很讚同,吃人嘴短,拿人手軟,他的秘密基地裡還藏著海市的宋家人送的鐵皮小青蛙呢!
要去郵局寄東西那天,陳顯英不止裝了紅薯乾,連帶著夏天曬的土豆片子,還有少量鹹魚乾,筍乾,都裝了不少。
一點點的累積起來,最後竟然裝成了一個大包裹。
代用糧她冇往裡放,占地方,浪費郵費。
寫好清單塞到包裹裡麵,每樣東西都用油紙封好,最外層用舊報紙在外側多包了幾層減震,也能防止彆人窺探裡麵的東西。
不是陳顯英過分謹慎,實在是現在的糧食金貴的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