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混賬,誰說我不是閹黨 > 第70章 商議,商議,再商議..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混賬,誰說我不是閹黨 第70章 商議,商議,再商議..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有些人害人的手段神不知鬼不覺……”

後宮的花園裡,悶悶在講野談。

她講的都是各種民間傳說,奇聞逸事,說真也不真,說假也不假。

朱由檢站在皇嫂身旁,又怕又愛聽。

張嫣也是強裝鎮定,她也被悶悶口裡各種奇聞逸事所吸引。

什麼水裡的水猴子,南山裡的精怪,破廟裡的哭聲。

悶悶的故事讓一旁的宮女都豎起耳朵偷聽。

悶悶的故事來源於很多人。

沈毅愛講宮裡的那些鬼蜮伎倆,她的好哥哥餘令愛講摸金校尉,從南山裡出來的趙不器愛講山野精怪。

還有一個是門房老張。

老張當過土匪殺過人,他講的故事都和破廟離不開。

他口中的那個破廟裡能出現各種人,道士,和尚,算命瞎子。

“水猴子呢?”

“水猴子啊,這個得問肖五,我可不瞎說,肖五當年遊黃河,眼看都要過去了,被船伕當成死人給撈了起來!”

“啊,遊黃河?”

“嗯,他是真的遊了,長安大大小小的河他都遊過,水猴子抓著他的腳想讓他當替死鬼,他把水猴子按在水裡打!”

朱由檢瞪著大眼,忍不住道:

“然後呢?”

“水猴子被他打跑了,鄉親們以為肖五被拉去當替死鬼了,結果他人從下遊爬了起來,聽說腳脖子上有清晰的手爪子印呢?”

“嘶……”

“你見過麼?”

“我那時候還小,我哥應該見過,我哥說不像爪子印!”

“那是什麼?”

“鐵鏈子的痕跡!”

“為什麼是鐵鏈子?”

悶悶壓低嗓門幽幽道:“黑白無常索命呢!”

“嘶......”

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在座的幾位除了朱由檢沒見過肖五,剩下的可是見過肖五.

悶悶這麼一說……

大家頓時覺得這就是真的。

故事其實就是小說,悶悶幼年就是在故事裡度過的。

摸金校尉的事情悶悶不敢講,因為盜墓這件事為世人不齒。

真要講出來了會有麻煩。

可剩下的事情就沒多大的忌諱。

大唐的唐詩,大宋的宋詞,元朝的曲,大明的小說,每個朝代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

大明的小說很多,也很有趣。

酒肆的夥計為了看小說自發的學習認字不是謠傳,長安的識字率或許不高,在這京城就不一樣了。

酒保都識字呢!

雖然識字和能寫會算不是一回事,但認字這件事在這京城是真的很常見。

小說產業發達的根源就是底層百姓識字率的提高。

大戶就彆說了。

可大戶畢竟是少數,京城的官多不假。

可再多也占據不了京城十分之一的人口基數,還是以老百姓為主。

有人寫,就有人看,印書坊給作者潤筆錢。

悶悶講的這些故事在大明並不稀奇,主要是悶悶知道的多,知道的廣,半真半假摻雜著來,讓人愛聽。

“還要,還要……”

“不講了,我準備回家了,要知故事如何,請聽下回,故事是講不完的,心裡留個念想是最好的!”

望著故作老氣橫秋的悶悶,張嫣忍不住想笑。

“皇嫂,你讓大娘子明日再來唄,就再講一次,我隻聽一次就夠了,對了,最好讓肖五也來……”

如今的朱由檢日子好多了。

張嫣進宮後就時常去看看他,張嫣知道皇帝和他的五弟關係好,愛屋及烏,她自然對朱由檢多有照顧。

張嫣是才女,德行甚好。

如今她嚴格的按照長嫂如母的標準來對待朱由檢。

見朱由檢可憐巴巴的望著自己,張嫣對著悶悶笑道:

“今日蜀繡我還不是很懂!”

張嫣的不懂是故意的,她的刺繡悶悶看了,很厲害。

隻不過她學的是蘇繡,風格不一樣,走線也不一樣。

“那我明日再來?”

“好!”

悶悶出宮了,出了宮,見到了等候的蜀道三,悶悶才鬆懈下來。

她都不知道她在張皇後麵前為什麼會緊張。

“皇後好看麼?”

“當然好看了,秀女選拔連過“八關”選出的第一,她是我見過最美的女子,沒有人比她好看!”

蜀道三看了看自己快和屁股一樣的腰身癡了,她想不出這樣女人還多美。

“彆比,你是打小練武拿刀子殺敵的人,皇後是一國之母,代表著國朝,自然是萬中無一,不是一類人。”

“彆說了,你越說我越難受!”

“這是事實!”

蜀道三癟了癟嘴,忽然道:“沒問客氏的事情麼?”

“問了!”

“你咋說的!”

“我沒咋說,我自然不樂意了,客氏要是出宮了,我一定找人弄死她,我有我哥托底,她有什麼?”

“他有兒子!”

悶悶麵帶嗤笑,想著疼愛自己的大哥說的話,悶悶閉上了眼。

有兒子又能如何,先試試看能不能活著吧!

悶悶休息了一日又進宮了,餘令也要進宮了……

月底的朝會開始了,作為輔國之臣的葉向高站了起來,出佇列陳述今日需要商議的主要的幾件大事。

帝師之一的袁可立睜開眼看著餘令。

上一次朝會他因身體不舒服沒來,他不是故意請假的,而是真的年紀大了。

如今的他六十多了。

餘令也在偷偷的看袁可立。

葉向高講話吸引了餘令的注意力,兩人眼神對視因此而錯過。

待記住了餘令的臉,袁可立閉上了眼。

葉向高說話真的很囉嗦。

第一件事就是奢安叛亂。

他說這一次叛亂的根源就是當地土司不尊教化,部分流官胡作非為導致的。

平叛需要錢,可糧餉的錢多用於遼東。

第二件事就是林丹部歲賜的問題。

內閣群臣商議的意思是聯蒙抗金,可做好這件事的前提是歲賜。

林丹使者說了,先給歲賜,再談抗金。

去年秋,監軍王猷帶著四千兩白銀出使察漢浩特,林丹汗稱病不見,藉此來提高價碼。

第三件事就是餘令的軍功問題。

內閣眾人認為餘令該進翰林院,在裡麵積累資曆,三五年之後外放為鄉試主考或學政。

最後,根據能力授予學士之職,入內閣參與政事。

這個流程沒有一點的問題。

不但沒有任何問題,而且是所有官員都羨慕的升遷通道,這個升遷屬於翰林特有。

非翰林入內閣是官場潛規則。

錢謙益如今就走到了第二步,他出任浙江鄉試主考官。

一旦他歸來,不出意外的話就會參與修撰《神宗實錄》。

不要看這隻是一個修書的活兒。

這個活兒非常重要,可以通過修書來接觸大量宮廷檔案與政務機密,走到這一步等於走到了權力的核心層。

葉向高想把餘令留在京城。

第一件事講出來的時候朝堂鴉雀無聲,可關於餘令的這件事講出來群臣議論紛紛,羨慕者有之,不解者有之。

餘令麵容平靜,他在猜葉向高要做什麼。

這樣升官的確快,可這個過程有的用三五年,有的用一輩子還在原地踏步。

是踏板,也是萬丈深淵,政治,不是你把事做好就行這麼簡單。

葉向高平靜的講第三件事。

第三件事是小事,是關於客氏去留的問題。

群臣認為客氏非宮人,留在宮中不妥,應該賞賜些錢財讓其回家。

三件事,葉向高講了半個時辰!

在葉向高回到朝列之後,朝堂熱鬨了起來,少有人商談第一和第三件事,全部都在議論第二件事。

餘令默默的歎了口氣,真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好說的。

“右庶子軍功一事最後再議,朕很想知道諸位對草原各部的看法,歲賜一事是給,還是不給,要給,得給多少……”

朝堂聞言又安靜了,誰都不願在這事上多嘴。

“給什麼錢,把歲賜的錢給我,我去滅林丹可汗,你們害怕草原各部,我不害怕,我一直想見見林丹!”

“餘大人慎言!”

“我為什麼要慎言,我當過土默特歲賜使,他們懸賞我人頭,他們已經不是俺答可汗時候的他們了!”

“可敢立軍令狀!”

餘令聞言嗤笑道:

“什麼都不答應就逼著我立軍令狀,聽不懂人話麼,我的意思是不給歲賜,一個錢都不給!”

眾人又不說話了,畏戰,怯戰,已經成了他們下意識的行為。

在他們的眼裡餘令又多了一個驕橫的詞條。

更加的認為餘令能打敗建奴純屬是運氣比較好而已。

如今,在朝堂大放厥詞。

“諸位臣工,近年來九邊盜匪不斷,白蓮又有死灰複燃之跡象,新亂未平,舊亂又生,可有良策?”

朱由校的話在大殿內回蕩,更顯得朝堂安靜。

自大明立國以來就一直在處理白蓮教的問題。

處理了二百年,這個問題依舊沒處理掉,可見這個事情的棘手。

朝中人都清楚,不是白蓮教死灰複燃,是邊關之地百姓活不下去了。

朝堂這些大臣都喜歡做那種簡單,功勞賞賜又高的活兒,清剿白蓮教這個事,沒有人願意去做。

薑佈政使都被白蓮教所殺,誰知道他是真的被白蓮教所殺,還是得罪了地方邊軍呢?

這樣的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而是發生過很多次。

貴州當初不就是這樣,鬼怪索命,死了那麼多主官。

去那鬼地方,這是嫌命長。

見臣子又不說話,朱由校笑道:“讓右庶子去三邊如何?”

“任何職?”

“三邊總督可行!”

朝堂瞬間炸鍋,哪怕這個活兒他們不願意接,但他們也不願意讓餘令去做。

年紀輕輕就三邊總督,豈不是顯得自己這些人無能?

朱由校麵容平淡,望著眼前的臣子,他想到荷花池,眼前的花花綠綠,很像那些彩魚。

“陛下,佈政司缺人!”

溫體仁見所有人都看著自己,淡淡道:

“陛下,代佈政司佈政使一職即可!”

“不可,臣覺得不可,餘令太年輕,需要曆練,需要沉澱!”

“你們不舉薦,我推薦你們又說不行,那你們說說,這事讓誰去,一直在這裡磨嘴皮子麼?”

溫體仁正義凜然,他現在需要趁熱打鐵,不管餘令是去南京也好,去九邊也罷,隻要把餘令趕出京城就夠了。

餘令得罪的那些禦史一定會對自己感恩戴德。

這是人脈,這是名望,這是為官一途不可缺的助力。

“餘大人,你願意去麼?”

見朱由校望著自己,餘令搖了搖頭:

“陛下,臣想去翰林院!”

翰林院的人聞言猛地抬起頭,錢謙益走了,能正常和餘令說話的人走了,餘令真要去了翰林院.....

一言不合摳人嘴誰來阻止他。

餘令這麼年輕,國法背的滾瓜爛熟,動不動用祖製壓人,真要落到他手裡,誰來阻止他。

“陛下,臣認為溫大人的提議很好,餘大人年輕,敢打敢拚,比任何人都合適!”

“臣複議.....”

“葉大人,你可以說說你的意見!”

見皇帝把問題拋給了自己,葉向高努力做到平靜且淡然。

他一直覺得餘令不該去九邊之地,可那是他的想法,他不能說,說出來纔是大問題。

“陛下,還需內閣票擬!”

“哦,那就由內閣商議吧,咱們商量第一件事吧.....”

餘令也沒覺得在朝堂聽出點什麼,可一晃一上午就過了,本來時間可能更久的,在昏倒三個人之後速度加快了很多。

朱由校良善,免去了昏倒臣子失儀之罪,反而哭了一通鼻子,他認為都是他的錯。

朝會結束,群臣依次走出,餘令看著葉向高,快步走了過去。

“葉大人!”

“餘大人!”

“感謝葉大人的提攜,小子感激不儘,想略備美食聊表感激之情!”

“餘大人客氣了,我年紀大了,牙口不好!”

“葉大人有所不知道,得貴人告知,我知一物大人覺得喜歡,沒牙也可以吃!”

葉向高笑著望著餘令:“何物!”

“楊萬裡禦史大人說葉大人最喜吃烤嫩羊!”

“嫩羊?”

邊上的河南官員一愣,隨後臉色大變,望著餘令那張純真的臉,他拔腿就跑,他是真的害怕了!

“對,烤嫩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