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紅年代:知青小醫生,青梅陪我下鄉 第434章 加擔子
-
在周逸塵練拳的時候,江小滿已經把早飯做好了,小米粥,配上昨晚剩下的玉米麪餅子,在鍋裡熱了一下。
吃完早飯,他跟江小滿打了聲招呼,跨上自行車,迎著晨風往縣醫院趕去。
一走進內科的住院病房區,周逸塵就敏銳地感覺到了氣氛跟昨天不太一樣。
護士站裡,幾個年輕的小護士一看見他,眼睛都亮了。
她們不像以前那樣隻是禮貌性地點點頭,而是主動地、帶著幾分熱情地跟他打招呼。
“周醫生,早啊。”
那聲音裡,明顯透著一股子尊敬。
“早。”周逸塵神色如常,淡淡地點了點頭。
他穿過走廊,推開了自己辦公室的門。
康健民已經到了,正端著一個大號的搪瓷缸子喝水。
看見周逸塵進來,他立馬放下了缸子,臉上笑嗬嗬的。
“小周來啦。”
“昨天休息得怎麼樣?”
“挺好的,康叔。”周逸塵把自己的布包放在桌上。
康健民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湊近點,然後壓低了聲音,神神秘秘地開口。
“昨天那事兒,院裡可都傳遍了。”
“你小子,這回算是徹底出名了。”
他的語氣裡,帶著點驚歎,又有點與有榮焉的味道。
周逸塵隻是笑了笑,冇接這個話茬。
出名不出名的,他不在乎。
他拿起桌角的一塊抹布,沾了點水,開始仔仔細細地擦拭自己的桌麵。
把病人看好,把醫術提上去,這纔是正經事。
康健民看著周逸塵這副淡定的樣子,還想再說點什麼。
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被推開了。
李誌國主任夾著個黑色的公文包,從外麵走了進來。
他今天來得也挺早。
一進門,李誌國的目光就在辦公室裡掃了一圈。
當他看到正在擦桌子的周逸塵時,那張一向嚴肅的臉,神色明顯緩和了不少。
他點點頭,算是打了招呼,然後就直接開始安排工作。
“小周。”
“今天你負責的床位不變,12床的趙鐵柱,還有15床那個高燒的病人,你多上心。”
周逸塵停下手裡的活,站直了身子,認真地聽著。
李誌國頓了頓,然後繼續說道。
“另外……16和23床昨天辦出院了,那個床位空了出來,新收的病人也歸你管。”
這話一出口,辦公室裡安靜了一瞬。
康健民端著搪瓷缸子的手停在了半空中。
多管兩個病人,聽著不多,但這意味著什麼,他心裡清楚得很。
這意味著周逸塵負責的病人數量增加了。
這是信任,也是考驗。
更是李主任在用實際行動,表達對周逸塵的看重。
周逸塵的臉上冇什麼多餘的表情,依舊是那副不卑不亢的樣子。
“好的,主任。”
他急忙點頭,一點也不覺得任務重。
李誌國很滿意他這個態度,又對他鼓勵一番,這才轉身回了自己的辦公室。
辦公室的門關上之後,康健民這才把搪瓷缸子放回桌上,發出一聲輕響。
他看著周逸塵,心裡感歎不已。
這才幾天啊?
昨天纔剛因為急救和準確診斷的事在科裡露了臉。
今天,李主任就把更重的擔子直接交下來了。
這年輕人,起來得是真快啊。
快得讓他這個在醫院裡混了大半輩子的人,都有點眼熱。
康健民心裡的那點感慨,周逸塵冇功夫去體會。
對他來說,主任的看重是好事,但歸根結底,還得靠自己把事情做好。
他拿起掛在牆上的聽診器,往脖子上一掛,又拿上病曆夾,這就準備去查房了。
“康叔,我先去轉一圈。”
康健民點點頭,看著他出去的背影,又端起了自己的大號搪瓷缸子,喝了一口熱茶,心裡琢磨著,這年輕人還真是一點不飄。
周逸塵先去了12床。
病床上躺著的趙鐵柱,是個四十多歲的莊稼漢,因為老胃病疼得受不了才住的院。
剛來的時候,整個人疼得臉色發白,吃啥吐啥。
這會兒,他的精神頭看著比昨天好多了。
一看見周逸塵,他就想掙紮著從床上坐起來。
“哎,你躺著就行。”
周逸塵快走兩步,伸手輕輕按住了他的肩膀。
“周醫生,可真是謝謝你了!”
趙鐵柱卻不聽,一把拉住周逸塵的手,臉上滿是激動。
“我這胃啊,疼了小半年了,吃了多少藥都不頂事兒。”
“就您給開的這藥,還有那個鍼灸,昨天紮完,我這心裡頭就不燒了,今天早上還喝了一整碗小米粥呢!”
他說話的聲音都洪亮了不少。
周逸塵笑了笑,任他拉著,另一隻手給他按了按肚子。
“恢複得不錯,舌頭我看看。”
趙鐵柱聽話地張開嘴。
周逸塵湊近看了看,點點頭:“舌苔退了點,繼續按這個方案治。”
他又囑咐了幾句飲食上的注意事項,讓他彆吃硬的涼的,這才抽回手,去了15床。
15床的病人是個急性肺炎引起高燒的,燒了好幾天,人都快燒糊塗了。
昨天周逸塵接手後,給他用了藥,體溫總算是降下來了。
這會兒人還很虛,閉著眼睛躺著,呼吸倒是比昨天平穩了。
周逸塵冇吵他,先是仔細看了看床頭掛著的體溫記錄單,上麵的溫度曲線已經從一個嚇人的高峰,緩緩地降到了一個正常的區間。
他又翻開病人的眼皮看了看,接著把冰涼的聽診器放到病人胸口,仔細聽了聽肺部的呼吸音。
雜音還是有,但比昨天清晰多了。
“今天感覺怎麼樣?”他柔聲問了一句。
病人虛弱地睜開眼,看了看他,認出是周醫生,便點了點頭。
他嘴唇動了動,想說話,但好像冇什麼力氣。
周逸塵也不在意,在病曆夾上刷刷寫了幾筆,調整了今天的用藥。
“行了,你好好休息,多喝水。”
查完房,周逸塵回了辦公室。
康健民不知道去哪了,辦公室裡就他一個人,安安靜靜的。
他坐下來,攤開病曆本,擰開英雄牌鋼筆的筆帽,開始寫今天的病程記錄。
“患者趙鐵柱,今日自述胃脘部燒灼感及疼痛明顯緩解,晨起進食小米粥一碗,未出現嘔吐……”
一個字一個字,寫得工工整整,一絲不苟。
剛寫了冇幾行,辦公室的門就被人從外麵推開了,動靜有點急。
是護士站的一個紮著雙馬尾的小護士。
“周醫生。”
小護士探進來半個身子,臉上帶著點職業性的焦急。
“16床和23床的病人到了,家屬正在樓下辦手續,您過去接一下吧。”
周逸塵手裡的筆,在紙上頓了一下。
這麼快。
他心裡唸叨了一句。
“好,我馬上過去。”
他嘴上應得乾脆利落,冇有半點拖遝。
他把鋼筆帽仔細地蓋上,放回桌上,站起身來,順手理了理身上的白大褂。
新的病人,新的挑戰。
周逸塵心裡不但冇有半點因為工作量增加而產生的不耐煩,反而生出一股期待。
對於他來說,每一個病人,都是最好的經驗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