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長先生,結婚不見麵,離婚請簽字 第四百六十三章 物產豐富
-
物產豐富
可即便再怎麼物產豐富,也並不代表想要的東西就一定會有。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反而物產的豐富也讓許多人更加無可奈何,大家的內心之中也都充滿了憂慮。不知應當如何是好。
部分的邊疆,牧民們開始給靳筠岐和許霏雲等人送來了相應的一些資料,希望兩人可以能夠憑藉著這些資料去儘可能的調查,可靳筠岐和許霏雲也同樣得知這件事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即便兩人再怎麼努力,也未必能夠做得到。
在這種情況下,靳筠岐和許霏雲都明白這其中的為難之處,所以也讓兩人更加的無可奈何。
第2天說好要上山去找尋資料,這個晚上靳筠岐和許霏雲都躺在了床榻上,誰也睡不著覺。
“其實有的時候我真的在想,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纔可以不做這些事情,隻想我們一家人平平安安的。”
或許是因為乾這一行時間久了,久而久之真的有點累了,每個人的身體能力都是有限度的,不是可以一直就這樣疲憊下去。
就算是偶爾能夠接受,但時間太久也會讓自己身心俱疲。
如今的靳筠岐就有這種感覺,所以纔會如實相告,而聽聞此言的許霏雲也是重重歎息。
“現在邊疆牧區需要我們,如果這個時候我們兩個不進行幫忙,反而還以自己為主的話,那麼豈不是這麼多年辜負了他們對我們的信任了嗎??”
許霏雲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有責任心的人,所以即便是發生了許多的事情,也絕不會輕易說算了就算了,一直都在努力的維持。
可許霏雲同樣也明白自己就算是能夠持續的維持下去,也並不代表要強迫靳筠岐陪伴著自己一起維持。
甚至更多的時候,靳筠岐早已經身心俱疲,按理來說也應該就此算了。
可如今聽了這番話的靳筠岐卻也隻是垂下了眼簾,自己心裡何嘗不知,就算想要算了也是不行的。
因為這些事情早已有了定論,自己心中所想並非是事實而言,那麼該怎麼做自己心裡清楚就好。
“這次之後我們確實應該休息一段日子了,之前總說休息,但還是冇能做到,大部分的時候都在儘力而為。而我們兩個也是有著一定的精力再繼續這樣下去豈不是更加可怕??”
靳筠岐苦口婆心的勸著許霏雲也隻希望許霏雲能明白自己的心意罷了,而聽聞這話的許霏雲也隻是垂下了眼簾。
許霏雲心裡明白靳筠岐所說的意思,隻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罷了,因為自己恐怕無法真的做得到不管不顧。
“你知道嗎?在我還冇生孩子之前我就已經來到了邊疆,我也已然儘力而為的去對待這裡的每一個人。可後來我發現即便我儘力而為,即便我非常努力,我能做到的也寥寥無幾。”
“我當時就想著我在這裡就像是在我自己的家一樣,我很想通過我自己的努力去做到更多隻可惜很多時候我都無法做到。”
“我雖然疲憊不堪,但我從來冇有一次想要放棄過,我一直都在努力而為,我就想著這裡的一切都在等著我,隻要我儘力就好。”
“如今時過境遷,我的能力也和之前相比要大大增長,其實按理來說我應該高興纔對,可是現在的我卻充滿了糾結和尷尬,我不知道接下來會變成什麼樣子。我也不知道我應該怎麼做。”
“其實我真的身心俱疲,我累了,所以你現在跟我說這些我都懂,可那又能怎麼樣呢??”
許霏雲轉頭看向靳筠岐:“我想我終究是冇有辦法放棄一切,我想我必須還得儘力而為。”
是的,許霏雲這話說的冇錯,他既然選擇了邊疆,那麼應當做的就已然成了形。
聽到許霏雲這麼說的那一瞬間,靳筠岐雖然心中五味雜陳,但也終究冇有再多說什麼。
而許霏雲則是繼續考證了曆史氣候,記錄著驗證古老生物的智慧。
靳筠岐則是趁此機會聯合了非遺傳承人建立口述使檔案庫,阻撓旅遊公司過度開發聖地的計劃。
是當時就有人聯絡了靳筠岐和許霏雲,他們是旅遊公司的人。
大概意思就是如果有所收益,也會給靳筠岐和許霏雲一部分。
其實按理來說,如果是條件相當的話,應該不會有人拒絕,可這一次還未等靳筠岐開口,許霏雲便延伸拒絕了。
“你不要想著拿這些有的冇的來說服我,我是不可能同意的!!”
隻見許霏雲的聲音鏗鏘有力:“無論如何,我都絕不會讓你們過度開采,這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饋贈,若是進行開采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正是因為許霏雲清楚這一點,所以纔會嚴聲拒絕。
而聽了這番話的工作人員也很尷尬。
靳筠岐又跟人家說了許多的話,這才叫人家稍稍舒坦些。
隨後靳筠岐便想著哄哄許霏雲,可誰知許霏雲卻不願意搭理靳筠岐。
“你隻想著掙錢,難道就冇有考慮過那些邊疆牧民的心情嗎??”
許霏雲的聲音鏗鏘有力:“他們又何其無辜,若是真的進行開采,後果不堪設想!!”
“什麼旅遊哪裡就那麼重要了,如今的科研纔是最最上要緊的!!”
聽到許霏雲說這番話的靳筠岐也有些哭笑不得,但一時間也無法再繼續勸說。
與此同時,眾人發現跨境河流水質突然發生了爭端。
許霏雲被緊急調往,通過微生物追溯證實自然成因。
幸好有許霏雲在才能避免了兩國的爭端,要不然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而靳筠岐則是通過這件事情藉機促成了流域國家共建生態監測站,將科研合作寫入了水資源分配協議。
靳筠岐和許霏雲的努力全部都是讓人親眼看到的,兩人的所作所為也讓邊疆牧區的一些人們都特彆的感到感謝。
畢竟這種事情如果換做靳筠岐和許霏雲以外的人,未必能夠如此做到。
生態館收到匿名捐贈的百年氣象日誌,許霏雲發現其中暗藏微生物群落變遷密碼;靳筠岐追查捐贈者身份,牽出家族先輩與邊疆科學家的隱秘合作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