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帝師,從教劉備反奪兗州開始 第045章 殺進開陽!老規矩,曹氏夏侯氏格殺勿論!
-
開陽城,郡府。
“臧霸這群泰山寇,早不來攻晚不來攻,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來攻,當真可恨~~”
夏侯惇咬牙切齒,將手中急報遞於了荀彧。
荀彧接過一看,眉頭隨之凝起。
此乃北麵斥侯急報,稱臧霸率八千泰山寇,自陽都南下,前鋒距開陽城不過兩日腳程。
“這必是那臧霸見主公勢弱,故而起了輕視之心,想要奪回開陽,將我們驅逐出琅邪國。”
荀彧將帛書扔在了案幾上,一針見血戳破泰山軍南下意圖。
夏侯惇麵露怒色,冷哼道:
“當初孟德二伐徐州,此賊畏孟德如虎,稍作抵抗便棄開陽北遁。”
“現下他卻狗膽包天,敢主動來攻,我們當真是虎落平陽被犬欺啊!”
左右留守諸將,皆是憤憤不平。
這時,長子夏侯充卻道:
“我留守兵馬不過一千五百餘人,臧霸此賊卻有近八千餘人,敵我兵力實為懸殊。”
“父親,我們是不是即刻派人往郯城,請求伯父抽調部分兵力回援。”
夏侯惇捋髯沉吟不語,顯然也正有此意。
“萬萬不可!”
荀彧卻斬釘截鐵否定,正色道:
“主公本就兵力不足,攻打郯城之兵,不過五千餘人而已,乃是要趁著大破陶謙,士氣正盛之時,一鼓作氣拿下郯城。”
“我們能否取徐州安家,皆繫於此戰!”
“當此關鍵時刻,我們豈能向主公求援,逼得主公分兵?”
夏侯惇神色一凜,旋即權衡出利弊,求援的念頭就此打消。
夏侯充卻歎了口氣,無奈道:
“文若公言之固然有理,可開陽城乃我們屯糧之所,又留有我曹氏夏侯氏近半數子弟,倘若有所差池,郯城那五千將士,定然是軍心瓦解。”
聽得兒子所言,夏侯惇又是一凜,一時間陷入兩難境地。
荀彧卻自信一笑,捋髯說道:
“徐州諸股勢力中,以劉備軍戰力最強,陶謙的徐州兵次之,臧霸等泰山群寇最弱。”
“故其兵力雖號稱八千,實則戰力羸弱,根本不足為懼。”
“士卒羸弱,則臧霸必不敢分兵圍城,以防被我軍各個擊破。”
“故彧料臧霸自沂水南下後,必會於沂水西岸立營,集中兵力攻我東門一線。”
“我軍則可將重兵部署於東門,以逸待勞,據城堅守,彧料那臧霸無能為也!”
聽得荀彧分析,夏侯惇臉上陰雲漸散。
回想起曹操兩伐徐州時,臧霸泰山軍流寇式的拙劣表現,荀彧的評價確實冇冤枉他們。
“文若言之有理,如此看來,以我一千五百餘兵馬,未必不能守住開陽城。”
夏侯惇微微點頭,忽然又想到什麼,抬手向北一指:
“臧霸不足為懼,可若是那劉備回師開陽,文若你可想過該如何應對?”
一提到劉備,堂中眾人皆是警惕心起。
此時兗南皆已歸劉備所有,泰山道南麵華縣,費縣也被張飛趁勢攻取。
劉備若要救陶謙,完全有可能走泰山道入徐北攻開陽,給曹操來一個釜底抽薪。
今日之劉備,可不是當初之劉備啊。
誰敢再輕視之?
“據我細作來報,呂布現下已揮師南下,直撲昌邑而去,必是為收取兗南諸郡國。”
“劉備雖先救孔融,後救陶謙,頗有幾分豪義之風,然則吾觀其染指兗州之舉,猜想其必非屈居人下之輩,實是心懷幾分雄心。”
“我就在想,劉備的豪義,當真到了不顧自己地盤得失也要來救陶謙,這般捨己爲人的地步了嗎?”
荀彧洋洋灑灑一番剖析後,滿含深意的目光望向夏侯惇。
夏侯惇驀然被點醒,嘴角鉤起諷刺,重重點頭:
“文若言之有理,此人不過一平原相,如今好容易竊得數郡立足之地,怎可能捨之不顧來救陶謙?”
“如此看來,我們確實不必擔心劉備來襲,隻管集重兵於東門一線,全力對付臧霸便是!”
荀彧不語,隻輕捋細髯,舉手投足間彌散籌謀帷幄之勢。
兩人商議已定,夏侯惇遂掃向諸將:
“文若所言方略爾等都聽到了,速去做準——”
話音未落,一親衛攜一封書信匆匆而入,聲稱是劉備派信使前來,帶來了荀彧千金荀蘭送來的家書。
夏侯惇臉色微變,目光急瞥向荀彧。
荀家千金荀蘭,他當然知道是誰。
那是荀彧長女,原本曹操要為曹昂求娶,以為曹操和荀氏聯姻,可說是他的準侄媳婦。
隻是這荀蘭及其弟荀惲,以及其伯荀衍,皆在兗州南撤之時失散,至今生死未卜。
卻為何忽有家書給荀彧?
還是劉備信使送來?
夏侯惇眼眸飛轉,心中立時掠起一絲不祥預感。
荀彧盯著那道書信,卻是心情複雜,驚喜的眼神中又夾雜著幾分不安。
遲疑片刻後,暗吸一口氣,還是將書信接過。
荀彧緩緩拆開,隻看過幾眼,臉色不禁一變。
他這表情變化,立時引起了夏侯惇警覺。
“唉~~”
荀彧歎了口氣,一言不發,將那書信收了起來。
夏侯惇疑心更濃,忍不住問道:
“文若,令愛信中說了什麼,她莫非是落在了劉備手中?”
荀彧瞥了夏侯惇一眼,明顯從其眼神語氣中,感覺出了幾分猜疑意味。
冇辦法啊,若兗州不失,夏侯惇對荀彧自然是絕對信任。
可現在不一樣了,荀彧的子女親眷,大概率是落在了劉備手中。
有此牽絆,縱然荀彧高風亮潔,當真還能恪守本心,信念不生動搖嗎?
夏侯惇不敢賭,故而急於想知道荀蘭那封家書中寫了什麼。
莫非是在替劉備招降荀彧不成?
“元讓既然想知道,自己看吧。”
荀彧為免“作賊心虛”之嫌,索性將那家書遞給了夏侯惇。
夏侯惇猶豫了半晌,還是冒著對荀彧不敬的風險,將那書信接了過來。
初一看,夏侯惇暗鬆了口氣。
這隻是封報平安的家書。
那荀蘭在信中稱,伯父荀衍和弟弟荀惲皆還活著,為劉備以禮相待,請荀彧無需擔心他們安危。
這位荀家千金,隻字未提招降荀彧。
就在夏侯惇如釋重負,有些後悔不該對荀彧表現出猜疑時,眼眸卻驀然一聚。
荀蘭在信末,竟稱已委身於邊哲!
邊哲…這不是那個害的自家大侄子曹昂,瞎了一隻眼睛的邊氏餘孽嗎?
這小子,果然投奔到了劉備麾下!
更令夏侯惇震驚的是,自己這位準侄媳婦,竟然還委身給了這個邊哲?
奇恥大辱啊!
“這個邊氏餘孽,安敢如此羞辱孟德!”
“還有劉備這個織蓆販履之徒,這定是他所安排,有意折辱孟德,羞辱曹家!”
“此二賊,吾誓殺之~~”
夏侯惇勃然大怒,拍案怒罵起來。
荀彧不作聲,隻是眉頭深凝,一言不發。
咆哮過後,夏侯惇稍稍冷靜了幾分,目光射向了荀彧。
“文若,你——”
話到嘴邊,夏侯惇卻又硬生生嚥了回去。
怎麼問?
文若啊,你兄弟子侄都在劉備那邊,女兒都跟那邊氏餘孽喜結連理了,你還會對孟德忠心耿耿嗎?
這話若真問出口,那可就捅破了窗戶紙,公然表明瞭對荀彧的猜疑之心。
“主公對彧推心置腹,彧對主公自是誌如金石,元讓勿需多慮。”
荀彧知夏侯惇想問什麼,索性表明心誌,以安其心。
夏侯惇臉色略顯尷尬,隻得訕訕笑道:
“文若誤會了,吾知你與孟德肝膽相照,又怎會質疑你的心誌。”
“我隻是,隻是…”
夏侯惇畢竟一武夫,非是伶牙俐齒之輩,一時間不知如何搪塞。
氣氛一時略顯尷尬。
“臧霸兵臨城下在即,兒以為,我們還是商議一下守城的細節吧。”
夏侯充見氣氛不對,忙是出言打起了圓場。
夏侯惇連連稱是,順水推舟叫拿來地圖,鋪展在了案幾上,假意虛心的向荀彧請教。
“唉~~”
荀彧心下暗自一歎後,隻能強作無事,指點著地圖謀劃起來。
…
三天後,開陽城以西,武水。
昏暗的晨光下,數百艘船筏,自武水上遊疾馳而至。
船筏即刻靠岸,數以千計的劉軍士卒,爭先恐後下船登岸。
“終於回來了…”
劉備立馬扶劍,遠望著那座琅邪國治所長,發出一聲輕聲感慨。
五千人馬自離昌邑,會合了張飛所部,自武水登船晝夜兼程南下。
三日疾行,終於回到了闊彆已久的徐州。
這一刻,劉備心中湧起一絲莫名的親切和興奮。
“兄長,俺已打探清楚了,那臧霸果然率八千兵馬南攻開陽。”
“現下那幫泰山寇,背靠沂水以西立營,已猛攻開陽多日。”
“城中曹軍大多數皆在東城一線,西門守軍不足百餘人,全都被軍師算對了啊!”
飛奔而來的張飛,滿麵激動的叫道。
“玄齡真乃神人也!”
劉備一聲由衷讚歎,爾後戰意狂燃,拔劍一指:
“傳吾之命,七千兵馬儘數登岸,一鼓作氣自西門攻入開陽!”
“還是老規矩,曹氏夏侯氏格殺勿論!”
“為軍師報仇雪恨,為徐州數十萬冤魂討還公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