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寒末日:從病榻開始執掌庇護所 第8章
-
清晨的第一縷微光,透過二十層庇護所窗戶的木板縫隙鑽進來時,王聲輝正蹲在陽台檢查加固的木板。指尖觸到木板邊緣的冰碴,寒意順著指縫往骨頭裡鑽,他下意識地縮了縮手
——
手機螢幕顯示室外溫度已經跌破
-
65c,玻璃上的冰殼厚得像塊實心冰磚,用拳頭敲上去隻發出沉悶的
“咚咚”
聲,連一絲裂痕都敲不出來。
“聲輝,早飯好了!”
查偉欣的聲音從客廳傳來,帶著熱氣的香氣順著門縫飄過來,是米粥的香味
——
昨天從八層便利店找到的袋裝米,用微波爐加熱後居然還能煮出黏稠的粥,再配上切片的午餐肉,比壓縮餅乾香了不止一個檔次。
王聲輝轉身走進客廳,暖黃色的燈光裹著電暖器的熱氣撲麵而來,瞬間驅散了身上的寒意。客廳裡已經坐滿了人:仇賢斌正低頭調試對講機,螢幕上跳動的信號格顯示通訊正常;馬敬軒用一塊乾淨的布擦拭消防斧,斧刃被擦得鋥亮;宋智文坐在沙發上,幫妞妞編辮子,妞妞手裡拿著一塊巧克力,笑得眼睛彎成了月牙;李娟在廚房和餐桌間穿梭,把一碗碗米粥端到桌上;張強、劉勇、趙磊(三個改邪歸正的前搶劫者)則坐在角落,手裡捧著熱粥,吃得小心翼翼,顯然還在適應新的環境。
“今天分兩隊行動。”
王聲輝接過查偉欣遞來的粥碗,趁熱喝了一口,暖流順著喉嚨滑進胃裡,舒服得他歎了口氣,“第一隊去
15
層,找李娟提到的張老師,查偉欣、王興波、李娟,再加劉勇,劉勇力氣大,能幫忙搬東西,查偉欣負責醫療,萬一張老師身體不舒服能及時處理;第二隊去
9
層超市,我、馬敬軒、宋智文、仇賢斌,還有張強和趙磊,超市門肯定難開,需要人手,而且物資多,得有人搬。”
“我冇問題!”
王興波第一個舉手,他拍了拍自己的腿,“昨天又歇了一天,現在走路完全不疼了,搬東西肯定冇問題!”
劉勇也趕緊點頭:“我跟你們去
15
層,保證把張老師安全接回來!”
這幾天他跟著仇賢斌學維護髮電機,乾活勤快,就是想證明自己不是隻會搶東西的人。
仇賢斌放下對講機,補充道:“去超市前,我們先去
10
層的器材室拿液壓鉗,之前看佈局圖,那裡有應急破拆工具,超市的捲簾門肯定凍住了,用液壓鉗能省不少力。另外,我帶了便攜式電線,要是超市裡有插座,能接臨時照明,方便找物資。”
“想得周到。”
王聲輝點點頭,又看向李娟,“張老師你熟,到了
15
層你多留意,要是門敲不開,就喊他的名字,彆用蠻力撬門,萬一嚇到老人。”
李娟趕緊應下:“放心,張老師是退休的語文老師,脾氣好,我之前在
12
層藥店見過他幾次,他肯定記得我。”
吃完早飯,兩隊各自收拾裝備。第一隊:查偉欣揹著急救箱,裡麵裝了退燒藥、血壓計和葡萄糖;王興波拎著一個空揹包,準備裝張老師的東西;李娟帶了一塊妞妞冇吃完的巧克力,想給張老師補充體力;劉勇則扛著一根金屬管,權當防身武器。第二隊:王聲輝握著改良過的棒球棍,棍頭的鐵絲閃著冷光;馬敬軒揹著消防斧,腰間彆著對講機;宋智文空著手,他說
“力氣留著搬東西”;仇賢斌揹著工具包,裡麵裝了液壓鉗、螺絲刀和便攜式電線;張強和趙磊各拎著兩個大編織袋,是從
412
辦公室找到的,專門用來裝物資。
兩隊在二十層樓道口分開,第一隊往
15
層走,第二隊往
10
層器材室去。樓道裡的冰比昨天更滑了,每走一步都要把重心放低,張強和趙磊特意在鞋底纏了兩層粗麻繩,走在前麵給王聲輝等人開路。
“小心點,前麵
12
層的台階有塊冰翹起來了,彆絆倒。”
張強提醒道,他昨天跟著搬醫療物資時,在
12
層摔過一跤,現在格外留意腳下。
王聲輝點點頭,放慢腳步。透過樓道窗戶的冰縫往外看,外麵的冰霧更濃了,連太陽的影子都看不到,整個世界白茫茫一片,隻有風裹著冰粒打在玻璃上的
“劈裡啪啦”
聲,像永不停歇的鼓點。
很快到了
10
層器材室,門是鐵製的,上麵結了一層薄冰。仇賢斌掏出螺絲刀,在鎖孔裡滴了兩滴酒精,又用打火機烤了烤螺絲刀,趁熱插進鎖孔裡轉了轉,“哢噠”
一聲,門開了。器材室裡堆滿了各種工具:液壓鉗、撬棍、扳手、電鑽,還有幾卷粗電線。仇賢斌拿起液壓鉗,試了試鉗口,“冇問題,能正常用。”
宋智文則順手拿了兩把扳手,塞進自己的口袋,“萬一液壓鉗不夠用,扳手也能當工具。”
從
10
層到
9
層,隻需要下一層樓,但這段路卻走得格外小心
——9
層是超市,之前聽李娟說有人想撬門,說不定會遇到其他倖存者,甚至是惡徒。馬敬軒走在最前麵,消防斧握在手裡,眼神警惕地掃視著樓道;宋智文走在最後,耳朵貼在牆上,聽著周圍的動靜。
“到了。”
仇賢斌停在
901
超市門口,指著眼前的捲簾門。捲簾門是不鏽鋼的,上麵結了厚厚的冰,冰殼上還留著幾道撬痕,顯然是之前有人試圖撬門,但冇成功。捲簾門的縫隙裡透著一股冷氣,夾雜著食物變質的微弱味道,但更多的是米麪油的香氣,顯然裡麵的大部分物資還冇壞。
“用液壓鉗。”
王聲輝說。張強和趙磊立刻上前,一人扶住液壓鉗的底座,一人握緊手柄,仇賢斌則蹲在旁邊,指導他們把鉗口對準捲簾門的鎖釦,“慢慢用力,彆太急,鎖釦是鑄鐵的,凍脆了,太用力會斷在裡麵。”
張強深吸一口氣,雙手用力壓下手柄,液壓鉗發出
“咯吱咯吱”
的聲響,捲簾門的鎖釦慢慢變形。趙磊趁機用撬棍塞進縫隙裡,用力一撬,“嘩啦”
一聲,鎖釦斷了,捲簾門往上抬了幾厘米,露出一道縫隙,冷氣瞬間從縫隙裡湧出來,吹得人打了個寒顫。
“加把勁!把捲簾門抬起來!”
宋智文喊了一聲,上前抓住捲簾門的邊緣,用力往上抬。王聲輝、馬敬軒也趕緊上前幫忙,五個人一起用力,捲簾門慢慢往上移動,冰碴從門上掉下來,砸在地上發出
“嗒嗒”
的聲
-
響。
“夠了!”
仇賢斌喊了一聲,捲簾門已經抬到能容一個人進出的高度,“不用再抬了,防止上麵的冰掉下來砸到人。”
王聲輝第一個鑽進去,棒球棍握在手裡,打開手電筒。光柱掃過超市內部,眼前的景象讓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
貨架雖然東倒西歪,但上麵擺滿了物資:左邊的貨架上是袋裝的大米、麪粉、麪條,都凍得硬邦邦的,像一塊塊磚頭;中間的貨架上是罐頭,魚罐頭、肉罐頭、水果罐頭,標簽雖然有點模糊,但能看清保質期還有一年多;右邊的貨架上是零食和日用品,餅乾、巧克力、衛生紙、牙膏,甚至還有幾瓶冇凍裂的醬油和醋。
“發財了!”
宋智文激動地喊了一聲,衝過去抱起一袋大米,“這袋大米至少有五十斤,夠我們吃半個月了!”
馬敬軒則走到生鮮區,那裡的冰櫃雖然冇通電,但
-
65c的低溫讓裡麵的肉凍得比石頭還硬,“這裡有豬肉、牛肉,還有凍魚!隻要解凍了就能吃,比午餐肉香多了!”
仇賢斌冇急著找物資,他走到超市的配電盒旁,打開工具包,拿出便攜式電線,“我試試能不能接臨時電路,有了燈,找東西方便,還能用電水壺燒點熱水,大家暖和暖和。”
他熟練地剝掉電線的絕緣皮,把電線接在配電盒的介麵上,又打開隨身攜帶的萬用表,測了測電壓,“冇問題,電壓穩定,可以通電。”
他按下開關,超市頂部的應急燈亮了起來,橘黃色的燈光照亮了整個超市,比手電筒的光亮多了。張強和趙磊立刻拿起編織袋,開始往裡麵裝物資:大米、麪粉各裝了五袋,罐頭裝了二十多罐,餅乾和巧克力裝了滿滿兩袋,衛生紙和牙膏也各裝了十幾份。
“等等!這裡有鹽和糖!”
王聲輝突然喊道,他在調料區的貨架上找到了幾罐鹽和糖,“之前忘了找調料,有了鹽和糖,煮東西就好吃多了!”
就在大家忙著裝物資的時候,宋智文突然停住腳步,對著超市深處喊道:“誰在那裡?出來!”
他的聲音很響,在空曠的超市裡迴盪。
王聲輝等人立刻停下動作,握緊手裡的武器,朝著宋智文指的方向看去
——
超市最裡麵的倉庫門口,有兩個身影縮在那裡,一男一女,看起來很害怕。
“彆……
彆傷害我們,我們冇有惡意……”
男人的聲音帶著顫抖,慢慢從倉庫門口走出來。他穿著一件破舊的棉襖,女人則裹著一條薄毛毯,懷裡抱著一個嬰兒,嬰兒睡得很熟,顯然是被凍得冇力氣哭了。
“你們是誰?怎麼會在這裡?”
馬敬軒問道,消防斧依舊握在手裡,但語氣緩和了些
——
這兩個人看起來不像惡徒,反而像普通的倖存者。
男人趕緊說:“我叫周明,這是我老婆林梅,還有我兒子小宇。極寒開始後,我們本來想從超市拿點東西就走,結果捲簾門被凍住了,我們就被困在這裡,靠吃貨架上的餅乾活到現在,已經快冇吃的了……”
林梅抱著嬰兒,眼淚掉了下來:“求你們帶我們走吧,小宇已經兩天冇喝熱水了,再這樣下去,他會凍壞的……”
查偉欣不在,王聲輝隻能臨時負責醫療,他走過去,摸了摸小宇的額頭,幸好冇發燒,隻是有點涼。“你們彆害怕,我們是二十層的倖存者團隊,有暖氣和熱乎的食物,我們帶你們回去。”
他回頭對張強說,“再拿一個編織袋,裝些嬰兒能用的東西,比如奶粉、尿不濕,看看有冇有。”
張強立刻點頭,在超市裡找了起來,很快就拿著幾罐嬰兒奶粉和一包尿不濕回來:“找到了!都是冇開封的,保質期還很長!”
周明和林梅感動得說不出話來,林梅抱著小宇,不停地對王聲輝道謝:“謝謝你們……
謝謝你們……”
“不用謝,都是倖存者,互相幫忙是應該的。”
王聲輝笑了笑,“你們先在這裡等著,我們把物資裝完,就帶你們一起回二十層。”
接下來的一個小時裡,眾人加快速度裝物資。宋智文和周明一起搬大米和麪粉,馬敬軒和趙磊搬罐頭和凍肉,仇賢斌則在超市門口守著,防止有人突然進來,王聲輝和張強則裝零食、日用品和嬰兒用品。等所有物資都裝完,六個編織袋都裝得滿滿噹噹,每個都有幾十斤重。
“走吧,回去了。”
王聲輝扛起一個編織袋,雖然很重,但想到這些物資能讓庇護所的人過得更好,他就充滿了力氣。宋智文和周明也各自扛起一個編織袋,馬敬軒、張強、趙磊各拎一個,仇賢斌則扶著林梅,幫她抱著小宇,一行人慢慢往二十層走。
與此同時,去
15
層的第一隊也順利找到了張老師。1502
室的門果然被凍住了,李娟喊了幾聲
“張老師”,裡麵冇反應,王興波就用劉勇帶來的金屬管,在門的合頁處敲了敲,查偉欣則往合頁上倒了些酒精,用打火機加熱。很快,門就被打開了。
屋裡比樓道裡還冷,張老師躺在床上,蓋著一條薄被子,臉色蒼白,呼吸很微弱。查偉欣趕緊走過去,給張老師測了測血壓,又摸了摸他的脈搏,“還好,隻是低血糖和凍傷,冇什麼大礙。”
她從急救箱裡拿出一支葡萄糖,給張老師餵了下去,又拿出一件羽絨睡袋,蓋在張老師身上。
過了幾分鐘,張老師慢慢睜開眼睛,看到李娟,愣了一下,“李娟?你怎麼來了?”
“張老師,我們是來救你的!”
李娟激動地說,“我們在二十層建立了庇護所,有暖氣和熱乎的食物,我們帶您過去!”
張老師點點頭,聲音很虛弱:“謝謝你們……
我這老骨頭,還以為要凍死在這裡了。對了,我床底下有個箱子,裡麵有我之前藏的藥品和一些種子,藥品你們可能用得上,種子要是能種,以後就能吃新鮮蔬菜了。”
王興波趕緊從床底下拿出箱子,打開一看,裡麵果然有幾盒感冒藥、消炎藥,還有一包白菜種子和一包蘿蔔種子。“太好了!張老師,您真是幫了我們大忙了!”
王興波高興地說。
劉勇則小心翼翼地把張老師扶起來,用羽絨睡袋裹著他,“張老師,您慢點,我們扶您下去。”
查偉欣收拾好急救箱,李娟則拿著張老師的箱子,一行人慢慢往二十層走。張老師雖然虛弱,但很健談,他告訴查偉欣,18
層有個小型發電機,是之前大廈裝修時留下的,不知道現在還能不能用,“要是能找到那個發電機,你們的電力就更穩定了。”
兩隊幾乎同時回到二十層。當王聲輝等人扛著滿滿的物資走進客廳時,查偉欣等人正扶著張老師坐在沙發上,妞妞正給張老師遞熱水。看到這麼多物資,客廳裡的人都激動地圍了過來。
“這麼多大米和麪粉!我們以後不用吃壓縮餅乾了!”
王興波高興地喊了起來。
“還有凍肉和罐頭!以後我們能煮肉吃了!”
李娟也很興奮,她好久冇吃過熱乎的肉了。
仇賢斌則走到張老師麵前,恭敬地問:“張老師,您說
18
層有小型發電機?您知道具體在哪個位置嗎?”
張老師想了想,“應該在
1808
辦公室旁邊的儲藏間裡,我之前去
18
層找朋友的時候見過,裡麵還有幾桶柴油,不知道現在還在不在。”
“太好了!”
仇賢斌眼睛一亮,“明天我們就去
18
層找那個發電機,要是能啟動,我們就能多一台備用發電機,就算
602
的發電機出問題,也不用擔心冇電了!”
周明和林梅抱著小宇,看著眼前溫暖的景象,心裡充滿了希望。林梅把小宇放在沙發上,用毛毯裹好,然後去廚房找熱水,想給小宇衝奶粉。李娟趕緊跟過去幫忙,教她用微波爐加熱水,還拿了一碗熱粥給周明。
客廳裡,眾人開始整理物資:大米、麪粉、凍肉放在廚房的儲藏櫃裡,罐頭、餅乾、巧克力放在客廳的櫃子裡,日用品放在衛生間的架子上,嬰兒用品則放在周明和林梅的臨時住處(王聲輝把旁邊的
2002
室收拾出來,作為新加入者的房間)。張強、趙磊、周明都很勤快,主動幫忙搬東西,很快就把物資整理得井井有條。
晚飯的時候,廚房格外熱鬨。李娟和林梅一起煮了大米粥,還用電爐加熱了凍肉,炒了一盤肉丁(雖然冇有蔬菜,但有醬油和鹽,已經很香了)。眾人圍坐在餐桌旁,吃著熱乎的粥和肉丁,聊著今天的收穫,臉上都帶著滿足的笑容。妞妞坐在張老師旁邊,給張老師夾了一塊肉丁,張老師笑得眼睛都眯了起來。
“明天我們去
18
層找發電機,”
王聲輝喝了一口粥,對眾人說,“仇賢斌、馬敬軒、宋智文,還有周明,周明之前在工地乾活,懂點機械,說不定能幫忙;查偉欣、李娟、林梅留在庇護所,照顧張老師、妞妞和小宇,整理物資;王興波、張強、趙磊去
12
層藥店,把剩下的醫療物資搬回來。”
“我冇問題!”
周明立刻點頭,他想儘快融入團隊,證明自己的價值。
“我們也冇問題!”
王興波和張強、趙磊異口同聲地說。
夜色漸深,二十層的庇護所依舊燈火通明。電暖器散發著溫暖的熱氣,發電機的
“嗡嗡”
聲成了最安心的背景音。新加入的周明和林梅抱著小宇,在
2002
室裡鋪好了睡袋,小宇喝了熱奶粉,睡得很熟;張老師坐在沙發上,翻看著自己帶來的舊書,臉上帶著平靜的笑容;王聲輝等人則圍坐在餐桌旁,討論著明天找發電機的計劃,偶爾傳來幾聲笑聲。
窗外的冰風暴還在呼嘯,溫度依舊低得嚇人,但二十層的庇護所裡,卻充滿了溫暖和希望。這裡不再是冰冷的住宅,而是倖存者的家園,是所有人在極寒末日裡的避風港。王聲輝看著眼前的眾人,心裡充滿了自豪
——
從一個人到現在的十幾個人,從勉強活下去到有充足的物資和穩定的電力,他們一步一步,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他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還會遇到更多的挑戰,但隻要他們團結在一起,就冇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極寒可以凍結城市,卻凍結不了他們活下去的勇氣和對未來的希望。他們會在這棟樓裡,把庇護所建得更大、更安全,讓更多的倖存者能在這裡找到溫暖和家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