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用傳送門,開局與國家合作! 021
天然的反應堆材料!
鄭哲等人分散在外圍,
警戒儀器閃爍著紅點,槍口始終對準陰暗的拐角。
而在反應堆大廳中,
宿炎、柯岩枸等科研人員已忙碌起來——
檢測儀器、采樣裝置、光譜掃描器同時啟動,
機械臂緩緩探入反應堆護壁的裂縫中。
陳默跟在他們後麵,
顯得格格不入,
像是一隻被誤領進科研現場的哈士奇——
眼神清澈、動作笨拙,
在滿是資料的空氣中,他幾乎能聽見自己智商被碾壓的聲音。
他聽著宿炎與柯岩枸交流那些聽不懂的名詞——
“聚變堆能量約束”、“第一壁材料”、“中子轟擊耐受曲線”……
隻覺得這些詞彙比喪屍還可怕。
宿炎蹲下身,
指尖輕輕拂過一塊裂開的反應堆護壁,
那金屬表麵反射出幽冷的藍光,
彷彿還能感受到當年億度高溫下的餘韻。
他凝視片刻,語氣中帶著抑製不住的激動:
“原來如此……他們的第一壁問題是這麼解決的。”
柯岩枸連忙湊過來:“什麼意思?”
宿炎手指點了點金屬層的紋理:
“這種材料的原子層堆疊極其穩定,
具備天然的高導熱性與抗輻照特征——
是某種我們從未見過的複合晶格。
我敢打賭,這不是人造的,
而是他們在自然界發現的礦物,
再經過極端工藝強化後形成的。”
他抬起頭,眼神裡既是讚歎也是遺憾。
“這個世界……真是幸運啊。
他們的地殼中,
居然天然蘊含如此適合聚變反應的材料。
我們藍星的科學家為‘第一壁’問題折騰了半個世紀,
他們——靠一場地質的饋贈就邁過去了。”
陳默聽得雲裡霧裡,
忍不住低聲嘀咕:“所以……意思是,他們開了掛?”
宿炎回頭看了他一眼,
露出一點笑:“也可以這麼說。”
“隻不過,掛開的太狠,
最後——連自己都被卷進去了。”
陳默興奮得眼睛都亮了:“那要是把這些金屬帶回去,我們藍星的核聚變,是不是要提前幾十年?”
宿炎微微一笑,目光依舊盯著那塊閃光的護壁剖麵。
“可以這麼說。第一壁材料的問題,他們已經無師自通地解決了。
剩下的,就隻剩高溫等離子體的磁約束——”
他指了指牆上的托卡馬克示意圖,聲音逐漸沉穩起來。
“從設計痕跡看,他們采用的也是托卡馬克方案。
不過奇怪的是,他們的理論體係並不比我們更先進,
甚至很多地方的邏輯還不如我們成熟。
可他們能做到我們做不到的事……”
他輕輕歎了口氣。
“隻能說——這個世界的氣運,實在太好。”
陳默一愣:“氣運?你是說,他們運氣好到能把核聚變撞出來?”
宿炎笑了笑,收起檢測儀,換了個更形象的比喻:
“你聽我講個例子。
大夏古代因為缺少一種熔煉沙子的新增劑,
所以一直在瓷器工藝上登峰造極,
卻遲遲造不出真正高透明的玻璃。
於是我們的先民抬頭看天,用肉眼去望星;
低頭看地,用手去塑土。
從沒想過‘顯微鏡’、‘望遠鏡’能讓人看到更大的世界。
而西方不同,
他們偶然煉出了高質量玻璃——
於是有人低頭,看見了細菌;
又有人抬頭,看見了星辰。
一場文藝複興,就此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陳默若有所悟:“所以,你是說——我們被材料限製住了?”
宿炎點頭,目光中閃爍著理性的光。
“沒錯。藍星因為材料受限,隻能在理論上瘋狂鑽研,
試圖用思維補齊現實的缺口。
可無論多聰明的腦袋,也打不贏大自然的饋贈。
而他們不同。
他們擁有天然適合聚變反應的材料,
甚至——我懷疑他們還發現了常溫常壓的超導體。
所以能輕易實現磁約束。
我們費儘半個世紀心血推算的夢,他們靠地殼禮物就能實現。”
陳默抱頭發出一聲哀嚎:“感覺有一大堆知識往我腦子裡擠,
可惜腦子太小,全卡門口了!”
眾人笑出聲。
連鄭哲都忍不住搖頭:“你要是能聽懂一半,博士頭銜都該發你一個。”
宿炎輕輕拍了拍陳默的肩膀,
笑意溫和,卻透出一絲深邃的意味。
“你知道嗎?也許——你就是我們全人類,最大的氣運。”
陳默一愣,還沒反應過來宿炎是在誇他,
宿炎已經重新戴上防護鏡,
繼續專注地研究那塊泛著冷光的合金壁麵。
檢測儀滴滴作響,螢幕上的能量波形不斷變化。
宿炎的呼吸漸漸加快,
那是一種科學家看到奇跡時纔有的悸動。
“果然……”他低聲喃喃,
“他們真的在磁約束上,用了一種藍星從未見過的材質——
一種天然具備超導特性的晶格複合體!”
柯岩枸激動得差點喊出聲:“也就是說,他們靠這種材料,就能穩定住上億度的等離子體?”
宿炎點頭,目光灼熱。
“沒錯!他們繞過了所有我們卡了半個世紀的難關。
我們在理論裡兜圈子,他們用大自然的禮物直接走了捷徑。
這就是奇跡!”
他伸出手,輕輕觸碰那層護壁——
那觸感冷冽而堅實,像是某種亙古的真理。
“第一壁問題、磁約束問題……全都解決了。
隻要我們能把這兩樣帶回去,
大夏的核聚變——就能徹底邁入實用階段!”
整個科研組都興奮起來,
有人握緊拳頭,有人眼眶微熱。
鄭哲和特戰小隊的人互相對視,
即使不懂科學,也能感受到那份震撼。
陳默撓了撓頭,嘴角卻忍不住上揚。
“就是說……咱們這趟,可能真要改變世界嘍?”
宿炎笑了笑,
目光落在那塊閃爍微光的晶體上,
聲音低而堅定——
“沒錯。
也許我們帶回去的,
不僅僅是樣本,
更是——人類重新點燃希望的火種。”
隨後,眾人開始動手。
切割儀發出低沉的嗡鳴聲,火花在昏暗的反應堆大廳中綻開,
一道道金屬碎屑隨光閃爍,像流星般滑落。
宿炎與柯岩枸全神貫注地操作儀器,
精準地將樣本從護壁上分離出來,
每一塊都被編號、封裝、真空儲存——
這些,或許將成為改變藍星能源格局的關鍵。
陳默則在一旁當“助理”,
負責搬運、標記、照明、遞工具,
忙得滿頭大汗,表情卻興奮得像個孩子。
他一邊拎著封裝盒,一邊小聲嘀咕:
“我這算不算參與了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科研專案?
回去以後,能不能在論文署個名啊?”
宿炎笑出聲:“署名?當然可以,
署在‘運輸與體力貢獻特彆致謝’那一欄。”
陳默嘿嘿笑著,撓撓頭:“那我也認了。”
笑聲在這片冰冷的金屬殿堂裡回蕩,
像是久違的人氣——
讓這座死寂百年的聚變廠,
終於再次有了生命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