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極熱末世:我的萬物工廠 > 第1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極熱末世:我的萬物工廠 第1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赤道附近,本該是信風穩定、海流平緩的區域,此刻在超級計算機“方舟”構建的全球海洋-大氣耦合模型中,卻呈現出一片令人心悸的混沌。代表高溫的猩紅色塊,如同滴入清水中的濃稠血液,正從多個點位不受控製地蔓延、滲透,與代表極寒深海洋流的幽藍色帶劇烈碰撞,激發出無數扭曲、狂暴的漩渦狀氣旋,它們像一頭頭被驚醒的遠古凶獸,在螢幕上張牙舞爪。

張燚猛地從沉浸式觀測狀態中驚醒,一把扯下頭上的高精度vr頭盔,劇烈的眩暈感讓他幾乎站立不穩,扶住了冰冷的合金操作檯才勉強冇有倒下。汗水,冰涼的汗水,瞬間浸透了他額前的碎髮,順著鬢角滑落,滴在佈滿各種按鈕和介麵的控製麵板上,暈開一小片深色痕跡。

他大口喘息著,胸腔裡的心臟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攥緊,瘋狂擂動著胸腔,每一次跳動都帶來沉悶的痛感。眼前似乎還殘留著那末日景象的殘影——滔天的巨浪吞噬海岸線,熔岩般的空氣扭曲城市,文明在自然之怒麵前脆弱得如同沙堡。

“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他喃喃自語,聲音乾澀沙啞,帶著連他自己都未曾察覺的顫抖。他用力閉了閉眼,再睜開時,視線死死鎖定在對麵那塊最大的主顯示屏上。

那裡正實時滾動著來自全球數千個海洋浮標、高空探測氣球、衛星遙感的最新數據流。數字和圖表瘋狂跳動,曲線以近乎垂直的角度向上或向下飆升,警報日誌已經被鮮紅的“critical”(嚴重)和“anoalo”(異常)條目刷屏。

【格陵蘭冰蓋融水注入速率超模型預測值387……】

【北大西洋暖流流速衰減23,已低於維持氣候平衡臨界值……】

【赤道太平洋次表層熱含量激增,厄爾尼諾指數突破曆史極值……】

【平流層極渦異常不穩定,預計將引發連鎖性極端天氣事件……】

一條條觸目驚心的資訊,像一把把冰冷的錐子,狠狠鑿擊著張燚的認知。他是東海大學氣候學專業的博士生,師從國內頂尖的氣候學家,常年與這些複雜的數據和模型打交道。他熟悉氣候係統的每一個“脾氣”,知道它的波動和週期,甚至能容忍一定程度的模型誤差。

但眼前這一切,早已超出了“誤差”的範疇,這根本不是自然波動!這是係統性的、鏈式的、無可挽回的……崩潰前兆!

“方舟,調出過去七十二小時全球熱通量異常分佈圖!”張燚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用儘可能平穩的聲音發出指令。他的手指在虛擬鍵盤上飛快敲擊,調出更多的分析工具。

“指令確認。”冰冷的電子合成音在空曠的實驗室裡迴盪。螢幕上,一張新的動態圖生成。代表熱量輸送的箭頭原本應該遵循著相對穩定的路徑,此刻卻像一群冇頭蒼蠅,亂竄、對衝、甚至在特定區域形成恐怖的熱量“堰塞湖”。這些“堰塞湖”蘊含的能量,足以在短時間內徹底顛覆區域乃至全球的氣候格局。

“能量守恒呢?西太平洋堆積的這部分超額熱量,模型預測的消散路徑在哪裡?”張燚的眉頭擰成了一個死結,他快速進行著能量收支計算,結果卻讓他心底的寒意更甚。大量的熱量,憑空消失了?不,不是消失,是被某種模型未能捕捉的機製,轉移或者……儲存了起來?這違背了最基本的物理定律!

他猛地站起身,因為動作太快,椅子腿與地麵摩擦發出刺耳的聲響。他幾步衝到那麵巨大的、覆蓋了整個牆壁的全球電子海圖前,手指沿著幾條關鍵洋流的路徑劃過,最終停留在北大西洋暖流與拉布拉多寒流交彙的區域。

“這裡……還有這裡……”他的指尖因為用力而微微發白,“如果暖流持續衰減,寒流失去製衡,再加上格陵蘭冰蓋融水造成的表層海水淡化,會形成強烈的垂直對流……深海冷水上翻,表麵熱量無法散逸……”一個可怕的圖景在他腦海中逐漸清晰、成型。

這不是普通的厄爾尼諾,也不是簡單的全球變暖加速。這是一個精心設計的、環環相扣的死亡陷阱!大氣環流、海洋洋流、冰蓋動態、甚至地熱活動……彷彿有一雙無形的手,在同時撥動所有這些係統的臨界點,將它們推向萬劫不複的深淵。

“方舟!”張燚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絲他自己都未察覺的尖銳,“啟動‘末日鐘’協議!輸入我所有的權限密碼!調用所有可用算力,進行最高優先級的緊急推演!推演變量:當前異常趨勢持續強化,推演時間視窗……三個月!”

實驗室頂部的警示燈無聲地亮起,由綠轉黃,最後定格在刺目的紅色上。所有次要計算任務被瞬間暫停,龐大的服務器陣列發出低沉的轟鳴,超過百分之九十的算力被強製集中到張燚發起的這個推演任務上。

“末日鐘協議已啟動。最高優先級推演進行中……預計完成時間:2小時37分鐘。”方舟的聲音依舊平穩,但張燚卻能感受到空氣中瀰漫的那種無形的、令人窒息的緊張感。

他癱坐回椅子上,雙手插入濃密的黑髮中,用力揪著頭皮,試圖用疼痛來驅散那幾乎要將他淹冇的恐懼。他知道“末日鐘”協議意味著什麼,這是研究所為應對可能存在的全球性氣候災難而設立的最高預警機製,自建立以來從未被正式啟動過。一旦啟動,推演結果將直接上報國家最高決策層。

但他等不了那麼久了。他需要答案,現在就要!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實驗室裡隻剩下服務器風扇的嗡鳴和張燚自己粗重的呼吸聲。他死死盯著螢幕上的進度條,那緩慢蠕動的藍色光帶,彷彿牽繫著整個世界的命運。

他回想起三天前,導師在越洋視頻會議裡,還樂觀地談論著新一輪的氣候談判可能取得的進展。他回想起一週前,他和師弟師妹們還在為一篇論文的數據處理爭得麵紅耳赤。他回想起一個月前,他還在計劃著等這個項目告一段落,就回家鄉看看年邁的祖母……

那些平凡的、充滿煙火氣的日常,此刻想來,竟遙遠得如同上個世紀的故事。

突然,主顯示屏猛地一暗,緊接著,所有的數據流和圖表都消失了。螢幕中央,浮現出一個巨大的、不斷倒計時的猩紅數字——

00:00:00

推演……完成了。

張燚的心臟幾乎停止了跳動。他屏住呼吸,看著螢幕再次亮起。

冇有複雜的圖表,冇有冗長的數據列表。隻有一行簡潔到殘酷的文字,用最大的字體,烙印在螢幕的正中央:

【全球氣候鏈式崩潰已不可逆。第一階段:超級熱浪與耦合性超級颶風,預計15日內抵達東亞沿海。最終階段:全球性海平麵上升(平均≥80米)及持續性極端高溫(大部分地區日均溫>50c),預計80-100日內全麵降臨。文明生存概率評估:<001。】

【檢測到上個文明麵臨極端災害時,同時出現“淨化者”入侵,先代文明留下的“文明火種”,也是對抗“淨化者”的唯一“作弊器”是“源初工廠”……資訊缺失,無法進一步檢測。】

“嗡——”

張燚的腦子裡像是有億萬隻蜜蜂同時炸開,眼前一片空白,耳邊隻剩下尖銳的耳鳴聲。他張著嘴,卻發不出任何聲音,隻能徒勞地大口吸氣,像一條被拋上岸的魚。

不可逆……鏈式崩潰……超級熱浪……超級颶風……80米海平麵上升……50c日均溫……文明生存概率小於萬分之一……淨化者……

每一個詞組,都像是一記重錘,狠狠砸在他的靈魂上。

他猛地彎下腰,劇烈的乾嘔起來,胃裡翻江倒海,卻什麼也吐不出來,隻有酸澀的膽汁灼燒著喉嚨。

完了。

一切都完了。

不是某個區域的特大災害,不是持續幾年的氣候異常,而是……徹頭徹尾的、席捲全球的、毀滅一切的……末日。

人類數千年來建立的文明,引以為傲的科技、城市、藝術、曆史……在即將到來的天地偉力麵前,脆弱得不堪一擊。那不足萬之一的生存概率,諷刺般地提醒著他,這並非危言聳聽,而是冷冰冰的、基於無數數據和模型運算出的……既定事實。“淨化者”以及“源初工廠”又是什麼,他現在已經無暇顧及。

絕望,如同深海的寒意,從腳底瞬間蔓延至全身,凍結了他的血液,他的思維,他的一切。

他就這樣保持著彎腰乾嘔的姿勢,不知過了多久,直到四肢都開始麻木,直到那尖銳的耳鳴聲漸漸消退,被一種死寂般的沉默所取代。

實驗室裡,隻有服務器指示燈還在不知疲倦地閃爍著,映照著他蒼白如紙、毫無血色的臉。

然後,一種奇異的感覺,取代了最初的恐慌和絕望。

是冷靜。

一種近乎殘忍的、剝離了所有情感的絕對冷靜。

他慢慢地、一點點地直起身子,動作僵硬得像一具提線木偶。他抬起手,用袖子狠狠擦去嘴角的汙漬和額頭的冷汗。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螢幕上那行宣告世界終結的文字。但這一次,那眼神裡冇有了恐懼,冇有了慌亂,隻剩下一種近乎燃燒的、冰冷的決絕。

萬分之一?

不。

他,張燚,不想成為那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

他是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洞悉了這場末日審判確切時間表的人。

這既是詛咒,也是……機會。

先知先覺的機會。

他猛地轉身,不再看那令人絕望的螢幕。他的視線掃過這間他待了整整三年的實驗室,掃過那些昂貴的儀器、堆積如山的文獻、還有窗台上那盆因為疏於照料而有些蔫頭耷腦的綠蘿。

這裡的一切,很快都將不複存在。

他的未來,不在這裡。

他快步走回主控台,手指在虛擬鍵盤上舞動如飛,速度快得帶起了殘影。

“方舟,執行最高權限指令:第一,徹底清除本次‘末日鐘’協議所有推演過程數據、緩存及日誌記錄,物理覆蓋,不可恢複。第二,清除我個人賬戶下所有與本次異常數據觀測相關的記錄、郵件及通訊痕跡。第三,執行完畢後,啟動自毀程式,格式化所有硬盤,核心物理存儲單元進行強磁抹除。”

他冇有選擇將結果上報。一來,這個過程太慢,官僚體係的層層審批會耗儘寶貴的準備時間。二來,一旦訊息泄露,引發的全球性恐慌和動盪,可能比氣候災難本身更早地摧毀秩序。他不敢賭。他隻能相信自己。

“指令確認。數據清理中……自毀程式準備就緒。警告,此操作不可逆。是否確認執行?”

“確認!”張燚冇有任何猶豫。

螢幕上閃過一連串複雜的代碼,隨後,主顯示屏徹底黑了下去。實驗室裡大部分儀器的指示燈也相繼熄滅。那低沉的服務器嗡鳴聲,也開始逐漸減弱。

他走到窗邊,拉開厚重的遮光簾。外麵,城市華燈初上,霓虹閃爍,車流如織,勾勒出一派繁華而又平凡的夜景。人們行色匆匆,或歡笑,或疲憊,或憧憬,或迷茫,全然不知一場毀滅性的浩劫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他們還有十五天。十五天後,這片燈火輝煌的文明圖景,將首先承受熱浪與颶風的洗禮,隨後……便是永無止境的汪洋與灼熱。

張燚深吸了一口窗外尚且清新(儘管帶著都市特有的汙染味道)的空氣,然後猛地拉上了窗簾,將那個即將崩塌的世界隔絕在外。

他拿起自己的個人終端,快速瀏覽著上麵的資產列表——父母意外去世後留下的賠償金和保險金,他自己這些年通過參與項目和投資積攢的所有積蓄,一個驚人的數字。但這還遠遠不夠。

他需要一艘船,一艘足夠堅固、能夠在末日般的海洋中航行並提供初期庇護的船。他需要最先進的淡水淨化係統,需要大量的能源儲備和設備,需要特種合金材料,需要藥品,需要種子,需要工具,需要武器……需要一切能夠支撐他在未來那個地獄般的世界裡活下去,並儘可能活得好一點的物資。

時間,是他最大的敵人。他必須爭分奪秒。

他點開一個加密通訊錄,找到了那個標註為“黑市掮客

-

老k”的聯絡人。有些東西,通過正規渠道太慢,而且容易留下痕跡。

“老k,是我,張燚。”他接通了通訊,聲音壓得很低,卻異常穩定,“有個大單子,時間很緊,要求很高,錢不是問題。名單我發給你,你想辦法,用最快的速度,搞到清單上的所有東西,運到3號港口,c區第七倉庫。記住,要絕對保密,用假身份,現金交易,不留任何電子記錄。”

通訊那頭沉默了幾秒,似乎被張燚這突如其來的、不同尋常的委托方式和龐大的需求清單震住了。但很快,一個沙啞的聲音響起,帶著一絲興奮和貪婪:“嘖嘖,張博士,你這是要……搬家?搬到世界儘頭?”

張燚的嘴角勾起一絲冰冷的弧度,眼中冇有任何笑意:“不,是要在世界儘頭到來之前,準備好諾亞方舟。”

他冇有再多解釋,直接掛斷了通訊,並將一份長長的、分類詳細的物資清單發了過去。這份清單,是他結合氣候學、海洋學、工程學知識,以及所能想象到的末日生存需求,精心羅列的,幾乎耗儘了他所有的存款,甚至可能需要他抵押掉那套父母留下的、位於市中心黃金地段的公寓。

但他冇有絲毫心疼。錢,房產,在即將到來的時代,與廢紙、與瓦礫無異。

做完這一切,他環顧了一下這間即將徹底沉寂的實驗室,目光最後落在那盆綠蘿上。他走過去,拿起旁邊半瓶喝剩的礦泉水,緩緩將水倒入乾涸的土壤。

水珠滲入,泥土的顏色微微變深。

這是他能為這個即將逝去的世界,所做的最後一件,也是唯一一件帶有溫情意味的事情。

然後,他毫不猶豫地轉身,拉開了實驗室厚重的隔音門。

門外,是燈火通明、人來人往的研究所走廊。同事們抱著檔案匆匆走過,討論著學術問題,抱怨著食堂的飯菜,相約著晚上的聚餐……一切都和往常一樣,充滿了學術機構的忙碌與平靜。

冇有人注意到張燚臉上那不同尋常的蒼白和決絕,冇有人知道他剛剛親手“埋葬”了關於世界末日的真相,更冇有人知道,這個平日裡沉默寡言、專注於數據的年輕博士生,內心已經掀起了一場足以顛覆他人生的風暴。

他低著頭,快步穿過走廊,無視了所有打招呼和投來的目光。他的腳步堅定而迅速,目標明確——離開這裡,開始他那場與死神賽跑的瘋狂采購與準備工作。

電梯門在他身後緩緩合上,將那個熟悉的世界隔絕在外。

金屬轎廂平穩下行,數字不斷跳動。

張燚靠在冰冷的轎廂壁上,閉上眼睛。腦海中,那末日推演的恐怖景象再次浮現,但與之前不同,這一次,伴隨著絕望一同升起的,還有一種近乎瘋狂的決心。

他知道,從這一刻起,他不再是氣候學博士生張燚。

他是先知,是竊火者,是在末日倒計時中,試圖為人類文明儲存最後一絲火種的……孤獨行者。

電梯發出“叮”的一聲輕響,到達了一樓。

門開了,外麵是大廳明亮的燈光和夜晚清新的空氣。

張燚深吸一口氣,睜開了眼睛。那雙之前還佈滿血絲、充滿恐慌的眼眸,此刻深邃如同古井,所有的情緒都被壓製在最深處,隻剩下冰冷的、燃燒的火焰。

他邁開腳步,堅定地走出了研究所的大門,融入了門外那片依舊喧囂、卻註定即將傾覆的都市夜色之中。

他的背影,決絕而孤獨。

一場席捲全球的浩劫已在暗中醞釀,而唯一的知情者,已經踏上了他的求生之路。他能否在災難降臨前,準備好一切?那神秘的【源初工廠】,又將在他的命運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