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基因暗碼:血色螺旋 > 第512章 鐵窗下的淬煉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基因暗碼:血色螺旋 第512章 鐵窗下的淬煉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省第一監獄內,時間的流逝彷彿具有了不同的質地。自鮑玉佳(安徽淮南)那石破天驚的公開懺悔後,監區內彌漫的那種壓抑、猜忌、暗流湧動的氛圍,似乎被撕開了一個口子,雖然遠未達到晴空萬裡,但一種新的可能性開始在廢墟中悄然萌發。然而,真正的轉變絕非一蹴而就,它需要經曆反複的淬煉與考驗。

鮑玉佳本人成為了一個奇異的存在。他不再是那個完全封閉的孤島,也不再是短暫爆發的火山。他的沉默變得更加深沉,卻透著一股令人安定的力量。他依舊專注於勞作,但不再僅僅是為了麻木自己。他開始偶爾、極其簡短地回應他人的必要交流,尤其是關於技術操作的問題。他對魏超(新城場站油料股)的關照變得更加自然和堅定,像一個沉默的守護者。其他犯人看他的眼神,混雜著敬畏、不解,甚至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依賴。他無意中,成為了某種道德參照物。

魏超的狀態進入了緩慢而關鍵的恢複期。鮑玉佳那不顧一切的道歉,像一道強光,穿透了他認知的迷霧,讓他模糊地意識到“打人是不對的”並且“有人為此感到非常抱歉”。這種認知,結合鮑玉佳持續的、無聲的庇護,為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他驚懼發作的次數明顯減少,雖然依舊反應遲鈍,但眼神中多了些許活泛的氣息。一次,在沈舟(浙江嘉定)教他認字時,他居然磕絆地指著“對不起”三個字,抬頭看了看沈舟。這個微小的舉動,讓沈舟愣了很久。

張帥帥(陝西靖康)和沈舟的轉變進入了更務實的階段。張帥帥的減刑申請被正式提交,他一邊焦急等待,一邊更加賣力地勞動,彷彿想用汗水洗刷所有過往。沈舟則將其“精明”全部用在了正麵途徑上,他不僅幫助魏超,還主動協助管教乾部整理學習資料,成了文化課的小助手。他們的動機或許仍殘留雜質,但行為已牢固地錨定在積極軌道上。

然而,淬煉必然伴隨痛苦的回火。

孫鵬飛(石家莊)雖被徹底孤立,但其代表的陰影並未完全散去。那幾個曾追隨他、在二次圍毆中活躍的犯人(包括危暐(vcd)(福州)),受到了嚴厲懲戒,調往其他監區。此舉雖淨化了環境,但也意味著這些未能得到有效矯治的“病毒”被擴散到了其他地方,留下了隱患。

更大的考驗來自於內部。鮑玉佳的挺身而出,無形中抬高了對“勇氣”和“責任”的期望值。當監區內再出現小的摩擦或爭執時,部分犯人會下意識地將目光投向鮑玉佳,彷彿期待他再次站出來“主持公道”。這種無形的壓力,對鮑玉佳而言是一種新的、他不擅長應對的負擔。他本能地迴避這種角色,這又讓少數人產生了微妙的失望情緒,甚至私下有“看來也隻是管一次”的竊竊私語。

同時,那股曾被壓製的“軟性控製”勢力,雖然不敢再公然拉幫結派,但其思維模式仍在。他們開始嘗試更精細的“情感投資”和“道德綁架”,比如對鮑玉佳表示過度的“關心”或“敬佩”,試圖以更隱蔽的方式施加影響。

監獄管理層敏銳地洞察著這些細微的變化。他們知道,鮑玉佳的榜樣力量巨大,但不能讓其承受不可承受之重,更不能讓“勇於承擔責任”變成一種新的道德壓力。

他們采取了更精細的措施:

去個人英雄主義,強調製度保障:

反複向犯人強調,維護秩序、報告問題、尋求公正,首要和最終的依靠是監獄管理製度和管教乾部,而非任何個人。鼓勵所有人,而非特定個人,在能力範圍內互相提醒、幫助。

強化個體心理建設:

加強對所有犯人的個體心理輔導,尤其是幫助像鮑玉佳這樣的人學習如何應對壓力、如何拒絕不當期望,培養其心理韌性。

建立多元價值認可體係:

大力表彰各種形式的積極表現——勞動能手、學習進步、遵守紀律、樂於助人(無論大小)——讓每個努力改變的個體都能看到價值,避免形成單一的“英雄”崇拜。

林建奇在審閱近期報告時批示:“‘鮑玉佳現象’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能激發正氣;用不好,可能催生新的不平衡甚至偽善。我們的工作要點在於:頌揚勇氣,但絕不強求每個人都成為英雄;保護善念,但更要構建一個讓普通人也能安心向善、並因其微小努力而獲得肯定的環境。”

高牆之內,淬煉仍在繼續。

鮑玉佳在學習如何與自己的“名聲”和平共處,學習在保持善良的同時,守護自己的邊界。

魏超在緩慢地重新拚接他對世界的認知。

張帥帥和沈舟在希望與焦慮中等待未來。

大多數犯人在感受著氛圍改善的同時,也在學習如何作為一個獨立的、有尊嚴的個體,而非依附於任何勢力地生活。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