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基因暗碼:血色螺旋 > 第61章 戒指的回響與神經暗礁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基因暗碼:血色螺旋 第61章 戒指的回響與神經暗礁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國際神經犯罪調查局(incib)總部大樓的玻璃幕牆反射著紐約午後的陽光,冰冷而高效。李晴的辦公室內,空氣中彌漫著消毒水和神經訊號模擬器執行時的微弱臭氧味。她的指尖劃過全息投影屏,上麵是數起新立案的“意識乾擾”事件報告:華爾街某基金經理被植入虛假市場感知導致巨虧;孟買一名藝術家作品風格被強行“優化”後陷入崩潰;最觸目驚心的——裡約貧民窟數十名mds康複期患者,其神經介麵被劫持用於執行非法加密貨幣“礦場”,意識在混沌中被持續榨取。

“手法更隱蔽,目標更分散,技術更‘民用化’。”李晴的聲音平靜,卻帶著手術刀般的銳利。她左手指關節上,一道焦黑的疤痕在神經介麵手環的映襯下格外醒目。洪學友的血印早已消散,但這疤痕,連同incib首席顧問的徽章,是她新的“血鑰”。

核心案件:mds礦工的悲鳴(裡約案)

神經廢墟中的電子鐐銬:

現場勘查:

李晴親自帶隊飛往裡約。案發現場是貧民窟一處改造的社羣康複中心。表麵看,mds患者們戴著政府援助的“神經輔助頭盔”進行康複訓練。頭盔內,本該執行舒緩認知刺激程式的晶片,卻被替換為高功耗加密貨幣計算模組!患者的神經介麵成為算力通道,其本就脆弱的意識在資料洪流衝刷下陷入更深混沌。

裝置溯源陷阱:

頭盔外殼印著“新地平線醫療科技”的logo——一家有正規資質、專攻神經康複裝置的新興公司。追蹤采購記錄,裝置來源清晰合法。“白盒”下的“黑芯”:

李晴下令拆解同批次頭盔。發現計算模組通過磁吸介麵嵌入,非焊接,可後期替換!替換模組無任何標識,采用高度定製化的神經訊號-算力轉換協議。

“幽靈”算力的流向與“化學光痕”再現:

區塊鏈“臟幣”追蹤:

incib技術組接入涉密級區塊鏈監控係統。發現被劫持算力開采的是一種名為“熵幣”(entropy

coin)的隱私加密貨幣。其交易鏈高度匿名,但算力池的“指紋”(特定計算錯誤率、延遲模式)被捕捉。

“化學光痕”的微弱訊號:

對患者血液及頭盔內襯殘留物進行超痕量分析。在數名患者體內,再次檢測到那熟悉的“淨心劑”代謝納米粒子殘留——“化學光痕”!濃度極低,表明並非近期使用,而是過去感染殘留。頭盔內襯則提取到不屬於患者的、極其微量的皮屑和汗液殘留,其生物標記物同樣攜帶“化學光痕”特征!

推論:

作案者熟悉“熵減協會”遺留技術,利用殘存的“化學光痕”篩選出易感人群(mds康複者),並可能自身或其核心成員曾是“淨心劑”使用者!

“戒指”的側寫與資料庫碰撞:

李晴調出記憶中那枚暗紅寶石“光痕”戒指的高精度神經回放影像。技術組進行增強處理:

寶石學分析:

暗紅色澤、內部微雕工藝,指向稀有的“鴿血紅”剛玉變種,且內部包裹體特征與緬甸抹穀某已枯竭礦脈高度吻合。

金工溯源:

戒托的鏨刻紋樣、爪鑲風格,屬於19世紀末維也納分離派某小眾金匠流派。該流派作品存世極少,多被私人收藏。

資料庫交叉火力:

珠寶檔案庫:

篩選百年內所有經手過抹穀“鴿血紅”且風格匹配的戒指記錄。鎖定三條可能線索,持有者皆已故。

“淨心劑”使用者醫療資料庫(脫敏):

結合司法授權,交叉比對已知“熵減協會”關聯人員及案發現場“化學光痕”攜帶者的醫療記錄(尤其神經抑製劑使用史)。

藝術品黑市監控:

接入國際藝術品失竊及非法交易資料庫。發現五年前,瑞士某私人博物館曾失竊一枚描述相符的分離派戒指,案發現場留下一個微小的鐳射灼刻“光痕”!

關鍵碰撞點:

被盜戒指的原主人——已故的奧地利鋼鐵大亨馮·克萊斯特(von

kleist)——其孫埃裡希·馮·克萊斯特(erich

von

kleist),赫然出現在“淨心劑”關聯醫療記錄的邊緣名單上!記錄顯示:他曾因“嚴重焦慮障礙”接受過某私人診所治療,處方藥物中包含一種成分與“淨心劑”前體高度相似的神經抑製劑!該診所的資金鏈,曾接受ptif基金注資!

偵查焦點:埃裡希·馮·克萊斯特

“光明”麵具下的陰影:

公開身份:埃裡希是知名的科技慈善家,“馮·克萊斯特神經科學基金會”主席,致力於資助“倫理神經科技”研究。基金會資助專案公開透明,聲譽良好。

深度財務透析:

incib金融組對基金會及其關聯實體進行穿透式審查:

發現其最大一筆“慈善捐贈”流向開曼群島一家“海洋演算法研究所”。該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優化加密貨幣礦場能效比的演算法專利!

基金會控股的某離岸空殼公司,近期收購了數家麵臨破產的神經康複裝置小廠(包括“新地平線醫療科技”的零件供應商)。

神經活動的“雙麵性”:

通過合法渠道獲取埃裡希近期公開演講的腦電波監控資料(其本人同意用於“透明科研”)。分析顯示:當他談論“科技向善”時,前額葉皮層活躍正常;但提及“資源優化”、“效率革命”等關鍵詞時,其杏仁核與基底神經節區域出現短暫但異常的興奮性放電,模式與被“淨心劑”深度影響者高度相似!

“礦場”的神經陷阱與收網:

算力“釣魚”:

技術組在未被汙染的“新地平線”頭盔中秘密植入偽裝成韌體更新的追蹤程式。當劫持者再次通過後門啟用替換模組、連線“熵幣”礦池時,追蹤程式將:

記錄礦池ip及登入金鑰片段。

向替換模組注入微弱的“神經反向探針”訊號——該訊號基於埃裡希公開演講中捕捉到的異常腦電特征調製,能引起其植入物(如有)的共振反應。

裡約行動:

當追蹤程式傳回礦池啟用訊號時,李晴指揮當地警方突襲位於裡約城郊一處廢棄工廠的地下礦場。現場抓獲正在維護伺服器的數名技術人員,查獲大量替換模組和神經介麵劫持裝置。

神經共振的“告警器”:

幾乎在突襲發生的同時,incib總部監測到埃裡希位於維也納辦公室的公開網路攝像頭訊號出現極其短暫的乾擾——其本人身體微不可察地僵直了0.5秒,瞳孔瞬間放大!這正是預設的“神經反向探針”觸發植入物警報的生理反應特征!

戒指的“現身”:

通過維也納辦公室高清監控畫麵回放,技術組在埃裡希僵直的瞬間,捕捉到他左手下意識地摸向西裝內袋的動作。放大處理:其無名指上,一枚戒指的戒托邊緣在陰影中一閃而過,暗紅色的微光與李晴記憶中的寶石如出一轍!

交鋒:慈善晚宴上的神經暗流

一週後,維也納。馮·克萊斯特基金會年度慈善晚宴。

李晴以incib首席顧問身份受邀出席。她佩戴著特製的神經訊號記錄胸針(偽裝成珠寶),與埃裡希禮貌寒暄。

“李顧問,基金會一直欽佩incib守護意識邊疆的使命。”埃裡希笑容得體,眼神溫和,無名指上卻空空如也。

“邊疆永在,馮·克萊斯特先生。”李晴微笑回應,目光掃過他左手無名指根部一道細微的壓痕。“守護者需時刻警惕,有時威脅披著慈善的外衣,核心卻是對‘資源’的貪婪榨取,無論是礦產,還是…”她微微停頓,“…人腦的殘響。”

埃裡希的笑容瞬間凝固,極其短暫。李晴胸針內的神經訊號記錄器,清晰地捕捉到他大腦杏仁核區域爆發的、遠超正常社交應激的劇烈放電!同時,其左手無意識地痙攣了一下,彷彿想握住什麼不存在的東西。

“有趣的見解。”埃裡希迅速恢複從容,但眼神深處閃過一絲冰冷的警惕。“失陪一下。”他轉身走向露台。

餘波:未扣下的扳機

晚宴未結束,埃裡希便“突發身體不適”提前離場。半小時後,其私人飛機從維也納機場緊急起飛,目的地不明。

“他在逃,但‘戒指’和‘光痕’的聯係已坐實。”陳剛的聲音從加密線路傳來。“裡繳獲的裝置日誌顯示,礦場隻是‘零號專案’,他們真正構建的,是一個利用全球殘存神經介麵裝置(康複頭盔、甚至合法腦機介麵)的分散式‘僵屍算力網路’——‘神經暗礁’(neuro-reef)。目標是…為某種需要海量算力的未知神經模擬專案供能。”

李晴站在晚宴露台,俯瞰維也納的燈火。手中一枚資料晶片裡,是埃裡希失態瞬間的神經訊號圖譜,和戒指壓痕的高清影像。洪學友的血,曾熄滅“方舟”;張伯倫的火種,已沉入冰海;但這枚傳承百年的戒指,仍在陰影中操控著新的神經奴役。意識邊疆的戰爭從未停止,隻是戰場化整為零,滲入了康複中心、慈善晚宴、乃至每一頂普通的神經頭盔之下。檢察官的劍,需更精準,更敏銳,方能刺破這層華麗而致命的暗礁。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