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基因暗碼:血色螺旋 > 第736章 暗礁與航標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基因暗碼:血色螺旋 第736章 暗礁與航標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距離韓老(“園丁”)被判刑已過去兩年。表麵的波瀾已然平息,新聞熱度早已消退,生活似乎回歸了某種常態。但親曆者們深知,海麵之下,暗礁依舊潛伏,而他們,已成為這片海域永不鬆懈的航標。

(一)

新戰場:無形疆域的博弈

張帥帥和沈舟所在的專門機構,已成為應對新型經濟犯罪與網路威脅的神經中樞。他們的對手不再僅僅是某個具體的犯罪集團,而是進化成更加隱秘、技術含量更高的跨國犯罪網路與地下資料黑市。

沈舟監控到,那個源自歐洲實驗室的ai控製模型碎片,已化名為“海神核心”,在數個暗網平台上被匿名競價,出價者背景複雜,涉及跨國科技寡頭、私人軍事公司乃至某些情報機構外圍組織。技術的惡魔,正在被更多人覬覦。

“必須攔截!”張帥帥盯著螢幕上滾動的加密交易資訊,“這東西一旦被武器化或用於大規模金融欺詐,後果不堪設想。”

一場在虛擬世界展開的、沒有硝煙的爭奪戰悄然打響。沈舟帶領團隊構築防線,嘗試溯源買家,張帥帥則協調國際力量,試圖在交易完成前予以摧毀。這場戰鬥,考驗的不再是勇氣,而是頂尖的技術實力、國際協作效率與對人性貪婪的精準預判。

(二)

往事的烙印:集體記憶的法庭——保安老趙的“缺席審判”

在“曙光互助基金”成立兩週年的內部研討會上,議題聚焦於“如何係統性應對權力不對等下的隱形暴力”。與會者除了曹榮榮、鮑玉佳、梁露等核心成員,還邀請了陶成文、魏超作為顧問,甚至通過視訊連線,讓在獄中學習的孫鵬飛和程俊傑也參與了討論。

自然而然地,話題再次回到了銀行保安老趙的事件。但這次,他們進行了一場思想實驗——一場為老趙進行的“缺席審判”,審判的物件不是危暐(vcd)(他已受到法律懲罰),而是導致那記耳光能夠產生毀滅性後果的“係統環境”。

【思想實驗

-

保安老趙的“缺席審判”】

控方(曹榮榮陳述):

“我們指控的,是一種縱容特權、漠視個體尊嚴的係統性冷漠。指控一:銀行管理層的‘客戶至上’異化為‘權貴至上’,在麵對明顯暴力時選擇犧牲底層員工息事寧人。指控二:在場旁觀者的集體沉默,助長了施暴者的氣焰,形成了‘暴力可被接受’的負麵示範。指控三:缺乏有效的、低成本的、受保護的內部舉報與員工權益保障機製,讓‘老趙們’投訴無門。”

辯方(虛擬,由梁露扮演):

“管理層需要考慮經營壓力,旁觀者害怕引火燒身,製度完善需要時間。這些都是現實的困境。”

法官(陶成文引導):

“困境存在,但不能成為不作為的永久藉口。我們需要思考,如何在這些現實困境中,找到可行的突破口?”

“陪審團”討論(全體參與):

鮑玉佳:

“突破口在於細化規則。將‘尊重員工人格尊嚴’明確寫入員工手冊和客戶協議,並配套清晰的違規處理流程。同時,建立獨立的內部道德委員會,受理相關投訴,繞開可能被施加壓力的直線管理層。”

魏超:

“需要強化執行力。對於核實了的權力欺淩事件,無論涉及誰,必須嚴格依規處理,並向全員公示結果,以儆效尤。不能雷聲大,雨點小。”

孫鵬飛(視訊連線):

“教育很重要。在企業文化培訓中,加入反權力欺淩、倡導勇氣與同理心的內容。讓每一個員工,從入職第一天起就知道,什麼是不可觸碰的紅線,以及遇到問題時可以向誰求助。”

程俊傑(視訊連線):

“技術可以賦能。開發匿名的、直達紀檢或合規部門的內部舉報app,確保資訊傳遞不被攔截,舉報人資訊嚴格保密。”

沈舟(中途加入討論):

“甚至可以探索利用區塊鏈技術,讓舉報記錄不可篡改,增加追溯和驗證的可靠性。”

這場“缺席審判”沒有宣判,卻形成了一份詳儘的《係統性預防權力欺淩行為建議書》,由基金會提交給了相關行業協會和監管部門參考。它將一段痛苦的往事,轉化為了推動製度進步的具象化方案。

(三)

個人的航程:風浪與港灣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航道上,迎接著風浪,也尋找著港灣。

曹榮榮的基金會在推動一項為中小企業提供“合規與反脅迫”法律援助的計劃時,遭遇了來自某些既得利益群體的軟抵製,專案資金籌集受阻。她首次感到了作為“改革推動者”所麵臨的巨大慣性壓力。

梁露的書稿《浮光與根須》最終通過一傢俱有學術背景的出版社得以出版,刪減了部分過於敏感的細節,但核心觀點得以保留。書籍出版後引發了小範圍的深度討論,但也招致了一些批評,認為她“過於聚焦陰暗麵”。她開始學習如何在堅持真相與尋求傳播效果之間尋找平衡。

鮑玉佳在推動一項針對跨境資本流動的強化監管提案時,與張帥夫那邊正在追查的“海神核心”資金線索產生了奇妙的交集。他們發現,有不明資金正試圖通過複雜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為某個潛在買家籌集钜款。兩條戰線首次出現了實質性的交彙,預示著對手可能正在整合資源,謀劃更大的動作。

陶成文和魏超在推動執法協作平台升級時,麵臨著各地發展不平衡、資料標準不統一的現實難題。他們意識到,打破資訊孤島、實現真正的協同作戰,其難度不亞於偵破一起大案。

馬強在藝術治療師的幫助下,完成了一幅色彩壓抑卻帶著一縷微弱金光的畫作,治療師解讀那金光可能代表著他內心深處尚未泯滅的希望或對弟弟的思念。他的狀況依然脆弱,但不再是完全封閉。

(四)

深海謎雲:新的漣漪

就在張帥帥和沈舟全力追查“海神核心”時,國際海事組織通報了一則不同尋常的訊息:在之前發現疑似“清道夫”潛航器殘骸的海域附近,監測到短暫的、高強度且無法識彆的深海聲納訊號,訊號特征與之前那神秘的深海巨物有部分相似,但又存在明顯差異。訊號持續了不到三分鐘便消失,彷彿隻是一個試探。

“它……或者它們,還在活動。”沈舟麵色凝重地對陶成文說,“而且,可能不止一個。或者,那個巨物……進行了升級或變異。”

這個訊息,讓所有人都意識到,深海的威脅並未隨著“清道夫”的失蹤而解除,反而變得更加詭異和不確定。

(五)

燈塔與繁星

夜晚,陶成文再次站在港口,望著遠方的燈塔和漫天繁星。鮑玉佳來到他身邊。

“壓力很大?”她問。

“嗯,”陶成文沒有否認,“感覺像是在下一盤永遠下不完的棋,對手不止一個,棋局還在不斷變化。”

“但棋盤的基礎,正在被我們一點點夯實,不是嗎?”鮑玉佳看著燈塔的光芒掃過海麵,“兩年前,我們不敢想象能扳倒韓老那樣的存在。現在,我們至少在努力讓下一個‘老趙’能得到保護,讓那些危險的技術不至於輕易擴散。”

她指了指星空:“你看,燈塔的光能照亮的範圍有限,但每一顆星星,也都在發光。我們做好自己的航標,守住自己的光。無數的微光彙聚起來,就能讓黑暗退卻。”

陶成文順著她的目光望去,漆黑的夜空中,繁星點點,與海麵上的燈塔光芒交相輝映。每一處光,或許微弱,卻都堅定地存在著,共同構成了這片夜海不至於徹底沉淪的保障。

他知道,他們的航程遠未結束。深海有謎雲,天空有繁星,人間有不斷滋生的暗礁與永不熄滅的航標。這是一場永無止境的守望,而他們,選擇站在光這一邊。

第七百三十六章,在虛擬戰場的新威脅、對往事的製度化反思、個人麵臨的新挑戰以及深海再現謎團的交織中結束。故事進一步深化,展現了後主要案件時代更為複雜和常態化的鬥爭圖景。人物在成長,挑戰在升級,而守護光明、修複係統、抵禦未知的使命,已內化為他們生命的一部分,如同呼吸般自然且必要。這不再是短暫的“破曉”,而是漫長的、需要代代相傳的“守望”。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