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暗碼:血色螺旋 第741章 星鏈
“光年”計劃的初步成效,如同在沉寂的戰場上投下了幾枚精準的震爆彈。對手的節奏被打亂,但陰影並未散去,反而變得更加粘稠和難以捉摸。一種新的、低強度的、持續性的騷擾開始了,彷彿無數細小的觸手,從數字空間和現實生活的各個縫隙中探出,試圖纏繞、窒息。
(一)
低語攻擊
曹榮榮的基金會網站開始持續遭受低流量但源源不斷的ddos攻擊,雖不致命,卻嚴重乾擾正常訪問;捐助熱線頻繁接到無聲或充滿雜音的騷擾電話;甚至有一些身份不明的人,開始在基金會辦公點外圍進行“日常散步”,進行無聲的監視。
梁露的個人社交媒體賬號下,湧入大量看似理性、實則充滿誤導性和人身攻擊的“技術流”評論,試圖將她拖入無休止的、消耗精力的論戰。她的家人也開始接到一些“關心”她心理狀態的匿名電話。
鮑玉佳在推進監管政策時,遭遇了更隱晦的阻力。一些原本中立的同行,開始有意無意地疏遠她,會議上她的發言常常被禮貌地忽略或延後討論。一種無形的孤立牆正在她周圍築起。
這種“低語攻擊”不再追求一擊致命,而是旨在製造持續的精神壓力、消耗有限資源、離間支援者,讓目標在無儘的疲憊和孤立中自行崩潰。
(二)
往事的烙印:銀行大廳的“破壁”時刻——0.1秒的勇氣
麵對這種新型的、彌漫性的壓迫,核心團隊再次聚集,尋求內心的定力與破局之道。陶成文提議,再次回到銀行大廳那個原點,但這次,不再聚焦於沉默的構成,而是去尋找那可能存在的、被忽略的“破壁”瞬間——哪怕它隻有0.1秒,哪怕它最終未能改變結局。
【尋找“破壁”瞬間
-
0.1秒的勇氣】
鮑玉佳(引導回憶):
“讓我們把時間放慢,回到巴掌落下前的0.1秒。危暐(vcd)抬手,目光掃視全場。在那一瞬間,有沒有人,哪怕隻有一個人,眼神裡閃過的是憤怒而非恐懼?有沒有人,身體有過一個幾乎無法察覺的、想要向前的微動作?”
長時間的沉默後,曹榮榮緩緩開口:
“有。我當時……站在櫃台後麵,隔著防彈玻璃。我清楚地看到,站在老趙側後方的一個年輕女孩——好像是剛來實習的大學生——在危暐抬手的時候,她的肩膀猛地繃緊了一下,右手的手指蜷縮,捏住了自己的衣角。她的嘴唇動了一下,沒有發出聲音,但那個口型……像是要喊‘你’……”
梁露(補充):
“我後來采訪過一些在場的人,有一個坐在等候區的老先生告訴我,他當時氣得手抖,差點把柺杖扔出去。但他看了看周圍,看到所有人都像被凍住一樣,他那一口氣……就泄了。”
孫鵬飛(視訊連線,聲音低沉):
“我……我當時站在貴賓室門口裡麵一點。我……我其實往前踏了半步,真的,就半步。但程俊傑……他拉了一下我的袖子。”
程俊傑(痛苦地承認):
“是……我拉了鵬飛。我當時腦子裡隻有一個念頭:‘彆惹事,我們惹不起。’”
這段挖掘,揭示了一個殘酷而充滿希望的事實:在絕對的沉默形成之前,存在著無數個“0.1秒的勇氣”的火花。
它們可能被恐懼撲滅,可能被同伴阻止,可能被環境壓製,但它們確實存在過。那個女實習生的肌肉緊繃,那個老先生的手抖,孫鵬飛那未被完成的半步……這些都是人性中對抗不公的本能反應,是打破沉默的潛在力量。
“所以,”鮑玉佳總結道,“對抗這種低語攻擊,我們需要做的,不是等待一個英雄的出現,而是去識彆、放大並連線這些散落的‘0.1秒的勇氣’。讓每一個微小的反抗訊號都被看到,讓每一個試圖站出來的人知道,他\\/她並不孤單。”
(三)
“星鏈”應對
基於這一洞察,應對策略進行了調整和升級,新的行動被命名為“星鏈”。
“微光”網路(曹榮榮\\/梁露主導):
在基金會內部和支援者中,建立一個快速響應機製。任何成員遭遇騷擾、孤立或壓力,立即在加密群組內發出訊號,其他人無需多言,隻需用簡單的表情符號(如一顆星、一盞燈)回應,形成“我看見你了”、“我與你同在”的即時支援網路。同時,公開表彰和傳播那些頂住壓力、堅持合作的夥伴事跡,製造“勇敢者受益”的示範效應。
“棱鏡”升級(沈舟\\/張帥帥執行):
不再僅僅泄露攻擊證據,而是開始係統性地分析“低語攻擊”的模式,找出其指揮節點和資源投放規律。利用ai工具,自動識彆和過濾網路上的惡意資訊,並為受到集中攻擊的個體(如梁露)提供技術盾牌。同時,嘗試向那些看似中立的、被離間的同行,匿名傳遞經過驗證的、關於對手進行係統性騷擾的證據,打破資訊繭房。
“錨點”鞏固(陶成文\\/鮑玉佳推進):
加速在更多城市和行業推廣“基石”行動的成功經驗,將反權力欺淩與組織效能、創新活力正向掛鉤,形成製度性的“破壁”。鮑玉佳在遭遇孤立的會議上,不再試圖說服每個人,而是專注於與那些眼神中尚存疑慮但並未完全排斥的個彆人建立深度連線,尋找潛在的“0.1秒勇氣”持有者。
“深藍”威懾(魏超協調):
加強對深海監聽平台的電子乾擾和偽裝欺騙,使其獲取的資料可信度下降。同時,通過非官方渠道,釋放出已掌握其部分技術特征並具備反製能力的資訊,增加其行動的不確定性,迫使其消耗更多資源在自保而非進攻上。
(四)
連線微光
“星鏈”行動的效果是潛移默化且強大的。
當曹榮榮在加密群裡發出“今天門口又多了兩個‘散步’的”資訊後,幾分鐘內,幾十個“星星”表情亮起。不久,幾家友好媒體的記者“恰巧”路過基金會,進行了隨機采訪和正麵報道,衝淡了監視帶來的壓抑感。
當梁露再次遭遇網路圍攻時,沈舟團隊提供的“ai盾牌”過濾了大部分惡意資訊,而她的忠實讀者們自發組織了“內容護衛隊”,用理性的討論和大量的事實依據,淹沒了攻擊性的言論。
鮑玉佳在一次關鍵會議前,私下與一位態度搖擺的專家進行了長談,出示了部分非核心但足以證明對手在進行不正當乾擾的證據。會議中,這位專家出人意料地支援了鮑玉佳的提案,成為打破僵局的關鍵一票。
(五)
深海異動與新的謎題
就在“星鏈”逐漸發揮效力時,深海監聽平台再次出現異動。其中一個平台突然停止了規律的聲波發射,轉而發射出一段極其複雜、似乎經過多重加密的、斷斷續續的訊號。這段訊號不像指令,更像……某種求救訊號或係統錯誤程式碼?
“它內部出問題了?還是……它在試圖向我們傳遞什麼資訊?”魏超感到困惑。這個發展完全出乎意料。
沈舟嘗試進行初步破譯,發現訊號結構中混雜著幾種截然不同的編碼邏輯,彷彿兩個不同的“意識”在爭奪平台的控製權。“難道……我們之前捕獲的那個微弱聯係訊號,不是來自外部,而是來自它內部?”
(六)
星火不滅
“星鏈”計劃連線起散落的微光,抵抗著無孔不入的低語。深海的謎題增添了新的維度。戰鬥的形式在變,戰場在擴充套件,但核心從未改變——守護每一個“0.1秒的勇氣”,不讓其湮滅於黑暗。
曹榮榮看著加密群裡不斷閃爍的“星星”,對鮑玉佳說:“我們可能永遠無法消除所有的黑暗,但我們可以讓星光連成一片,讓夜行的人知道方向。”
鮑玉佳點頭:“而且,我們正在證明,沉默並非不可打破。隻需要一點點勇氣,和連線這勇氣的鏈條。”
第七百四十一章,在麵對新型“低語攻擊”和發現深海平台異常訊號的背景下,通過深度挖掘往事中的“破壁瞬間”,製定了以“連線微光”為核心的“星鏈”應對策略,並初步顯現成效。故事進一步深化了對抗的層次,從硬碰硬的攻防轉向了更考驗韌性、連線力和心理戰的持久博弈。往事的記憶成為了應對現實挑戰的智慧源泉,而深海的謎團則預示著更驚人的真相可能即將浮出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