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糙漢養崽崽,縱享八零甜寵 第347章 一個轉機
乾部頭也不抬:“什麼性質的企業?”
“食品加工企業。”沈音音連忙回答。
乾部這才抬起頭,推了推老花鏡,皺著眉頭打量了他們一番:“食品加工?這屬於輕工業局管,先去輕工業局立項,拿到批文再來。”
秦嶽連忙解釋道:“同誌,我們諮詢過政策,現在允許私人興辦企業……”
“允許歸允許,但要有主管部門!”乾部不耐煩地敲敲桌子,“下一個!”
兩人在這碰了壁,隻好轉戰輕工業局。
這裡的辦公樓更老舊,走廊裡堆滿了檔案櫃,找到企業管理科,一個年輕科員聽完他們的來意,直搖頭。
“食品行業歸口商業局管理,我們這兒隻批國營和集體的輕工企業,你們得先去商業局。”
見他們一直不停的踢皮球,沈音音忍不住問:“同誌,那到底該找哪個部門?”
年輕科員兩手一攤,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這要看你們生產的是什麼,如果是罐頭、餅乾這些,歸我們;如果是醬菜、熟食,就歸商業局。你們到底要生產什麼?”
這個問題把沈音音問住了,她原本計劃生產多種產品,既有即食的熟食,也有罐頭裝的半成品。
秦嶽見沈音音為難,也想起來這確實是他們的疏忽,沒有討論過這個問題,趕緊打圓場。
“我們主要生產方便食品,比如速凍餃子、包子這些。”
“那更複雜了。”科員搖搖頭,“涉及到冷凍裝置,還要經計委審批,我建議你們先去商業局問問。”
輾轉來到商業局,已經是下午三點,這裡的乾部倒是客氣些,給他們倒了茶。
“兩位同誌的想法很好,但現在對私營企業的政策還不明朗,我建議你們找個集體單位掛靠,這樣手續好辦些。”
見沈音音麵露困惑,他進一步解釋。
所謂集體單位,就是找個街道或者區屬企業當主管單位,名義上是集體企業,實際上依舊是沈音音自主經營,並且現在很多私人企業都是這麼辦的。”
像無頭蒼蠅一樣跑了一天,在回程的路上,沈音音疲憊地靠在公交車窗上。
“秦律師,難道真的要掛靠嗎?我想辦的是完全自主經營的企業。”
政策剛剛放開,對於這方麵,秦嶽其實也是第一次處理辦民營企業的事情,他翻看著筆記。
“我研究過檔案,其實有一條路可以走,最近在推廣'勞動服務公司',主要是安置待業青年的,如果我們承諾解決一定數量的就業,應該可以特事特辦。”
兩人就著這一件事討論了一會,直到第二天,他們帶著新方案又來到工商局。
這次秦嶽直接找到副局長辦公室,詳細說明瞭創辦“勞動服務公司”的計劃,承諾安置二十名待業青年。
副局長聽完彙報,沉思良久,“這個思路可以。不過要先去勞動局備案,拿到他們同意設立勞動服務公司的檔案。”
又是一輪奔波。
勞動局、工商局、輕工業局、商業局……整整兩個星期,沈音音的自行車胎都磨薄了一層。
最後在王誌遠的暗中協調下,各部門終於達成一致:以“勞動服務公司”的名義註冊,主營食品加工,歸口商業局管理,同時向輕工業局備案。
當秦嶽拿著厚厚一疊蓋滿紅章的材料再次走進工商局時,最初那個態度冷淡的乾部都忍不住感歎。
“你們這毅力,真是不簡單,我在這工作十年,沒見過像你們這麼能跑的。”
沈音音望著窗外,想起這三個星期來的奔波,深深體會到在改革開放初期,想要突破體製的重重障礙是何等艱難。
但這第一關的突破,也讓她升起一種深深的成就感。
拿著輕工業局、商業局和勞動局的三份批文,沈音音和秦嶽再次走進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大門。
這次他們被指引到二樓的企業登記科,這裡比一樓大廳安靜許多,走廊裡飄著淡淡的茶香和墨水味。
辦事員是個戴著黑框眼鏡的年輕女子,她仔細翻閱著材料,突然停下手中的筆,簡言意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