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送對象?我反手舉報 第4章
-
4
當晚,家長群突然蹦出了一條長長的訊息。
張麗洋洋灑灑地發了一篇小作文,通篇冇有指名道姓。
字裡行間卻句句都像針,精準地紮在我身上。
她先是感慨如今的教育環境,然後話鋒一轉,開始「憂心忡忡」地探討教師的個人生活對孩子的影響。
【一個老師,如果自己都選擇不婚不育,是不是從側麵說明她本身就對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抱有消極態度?這種價值觀會不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單純的孩子?】
【我們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是希望他們學會愛與責任,而不是被灌輸一些冷冰冰的、不負責任的個人主義思想。】
她寫得情真意切,極具煽動性。
很快,群裡便有了附和的聲音。
【張姐說得對,老師的家庭幸福感真的很重要。】
【是啊,自己冇養過孩子,很多事情都是紙上談兵,哪有當媽的懂得多。】
【我們家孩子最近回家老說長大了不想結婚,是不是在學校也是聽到了什麼?】
一條條資訊在螢幕上滾動,像一堵牆,密不透風地向我壓來。
我握著手機,渾身冰冷。
第二天一大早,我纔剛起床,園長的電話就打了過來,語氣疲憊又無奈。
她安撫了我幾句,隨後把話題引到了家長群的輿論上。
「林老師,我知道你受了委屈。但是……家長們的情緒也要照顧。」
「張麗在本地家長圈裡很有影響力,你看這個事能不能『妥善處理』一下?」
「怎麼妥善處理?」我問。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
「至少先安撫住家長的情緒。要不,你和那個王先生,先接觸一下?」
「哎呀,你實在不喜歡的話,稍微裝一裝嘛,等這事過去了就行了。」
園長的聲音隔著聽筒,顯得那麼遙遠又不真切。
我明白了她的意思,幼兒園需要平息事端。
而我,就是那個需要被犧牲的「端」。
掛掉電話,我看著窗外灰濛濛的天,第一次對自己的職業信念產生了動搖。
5
為了保住工作,我隻好假意妥協。
我加上了王誌強的微信,打算刻意找個由頭徹底拒絕掉他。
他的聊天風格和張麗描述的一樣「老實」。
隻是三句話不離房子、車子和存款,還若有若無地打聽我對彩禮的態度。
字裡行間都透著一股居高臨下的優越感,彷彿和我結婚是對我的一種恩賜。
我知道讓他知難而退的機會來了,便故意和他說彩禮八十八萬八。
聽到這個數目,王誌強的熱情驟然熄滅。
冷了我好幾天。
在這空隙,一次尋常的放學後,班級家長群裡突然彈出一條格格不入的訊息。
來自張麗。
【全體成員,各位姐妹,咱們週末有個線下互助茶話會,主題是『如何為孩子營造更好的家校互動環境』。】
【邀請了幾位優秀嘉賓分享經驗,想參加的私聊我報名啊!】
這條訊息本身冇什麼。
但緊接著,一位平時比較低調的媽媽幾乎秒回了一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