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第116章 那些年大玉兒和多爾袞不得不說的
-
那些年,大玉兒和多爾袞不得不說的
那些年,大玉兒和多爾袞不得不說的故事
眾人聽到這裡,已經被朱慈烺的計劃給徹底震撼到了!
因為這樣的計劃,就連他們也無法想到!
關鍵是這個計劃實在是太宏大了,而且需要調動幾十萬的軍隊和數不清的糧草補給!
一般人誰敢這麼乾?
可偏偏眼前的太子爺就敢這麼乾!
再說的直白一點,這個計劃其實就是大明版本的‘圍魏救趙’。
通過打通海運,攻擊建奴的後方,迫使建奴撤退回援,從而解錦州之圍。
畢竟建奴也不是傻子,關寧鐵騎都在偷家了,他們怎麼可能還傻傻的圍著錦州城?
萬一一個不小心,關寧鐵騎直接打到盛京(瀋陽),那可就什麼都完了!
洪承疇這會兒的心態已經不是被震撼了這麼簡單了。
因為他已經看出來了,眼前這位太子爺實在是太不簡單了!
畢竟連他這樣的老傢夥都想不出這樣的計謀!
而且如果他冇猜錯的話,之前的種種事情,包括創立大明日報、對勳貴下手、對東林黨下手、以及對通敵的商人以及官員抄家。
這些事情無一例外都是朱慈烺乾的!
崇禎隻是一個擋箭牌而已,真正的幕後主使正是眼前的這位太子爺!
雖然不知道崇禎為什麼放權給太子,但眼前的這位太子絕對是一個讓人感到恐懼的存在
而且他幾乎可以確定,旁邊的李邦華和薛國觀其實也都知道,不過這種事情不能明說罷了
事實上他猜對了!
李邦華和薛國觀確實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朱慈烺主導的,畢竟他們也是在官場上混了幾十年的老油條了,怎麼可能看不出這點?
但是這種事情肯定是不能拿出來說的!
再加上現在大明在朱慈烺的帶領下大有中興之望,作為大明的臣子,他們自然也願意看到這幅場麵。
下一秒,也不知道是真的真情流露、還是為了迎合朱慈烺,洪承疇忍不住猛地拍了一下手道:
“此計甚妙!太子殿下,臣覺得此計可行!”
其他幾人這會也反應了過來,也紛紛附和,對朱慈烺的計劃表示讚同。
朱慈烺微笑著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除此之外,之前去宣府的時候,本宮還知道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蒙古前大汗林丹汗的兒子孛兒隻斤·額爾孔果洛額哲已經死在了錦州城下!”
“而額哲又冇有兒子,所以現在擁有黃金家族血統的隻剩下林丹汗的另外一個兒子孛兒隻斤·阿布奈了!”
“巧合的是,本宮在宣府找到了他,並且和他達成了合作,他願意臣服於大明,和大明一起對抗建奴!”
“為此,父皇冊封了他為新的蒙古大汗,這件事情想必不久之後就會傳到邊關!”
聽到這話,眾人倒冇什麼太大的反應,因為這件事情大明日報上已經講過了。
但不管怎麼說,這件事情對於建奴而言,絕對是一件要命的事情!
因為那些臣服於他們的蒙古人並不真的是臣服於他們,隻要現任蒙古大汗孛兒隻斤·阿布奈把複國的旗幟打出來,這些人中肯定會有不少人叛變。
這對於大明而言再好不過!
下一刻,洪承疇突然躬身拜道:
“太子殿下英明!有太子殿下在,大明必能中興!”
其他幾人見狀,也紛紛拱手而拜,對眼前這位未來的君王充滿了深深的畏懼和敬仰。
朱慈烺則是笑著揮手道:
“都起來吧,你們都是本宮最信任的臣子,不用如此客氣!”
說著他又看了一眼曹變蛟:
“曹將軍,你此次的任務非常艱钜,因為本宮要你帶領著這一萬關寧鐵騎直奔建奴的大後方,給予他們致命一擊。
“本宮要讓建奴知道,不隻是他們可以來大明掠奪,大明同樣可以去掠奪他們。”
“還要讓他們知道,什麼纔是真正的天降神兵!”
曹變蛟聞言,滿臉激動地跪了下來:
“太子殿下,臣曹變蛟一定不辱使命,這次一定讓建奴知道我大明
那些年,大玉兒和多爾袞不得不說的
鐵騎的厲害!”
朱慈烺伸手將曹變蛟扶起,隨後又看向洪承疇道:
“據本宮推算,大明水師在兩三個月內應能徹底消滅建奴水師,屆時即可實施計劃。”
“但在這之前,錦寧防線務必堅守,不可有絲毫鬆懈,無論建奴如何挑釁,都不可貿然出關。”
“此事你需牢記!”
洪承疇聞言,恭敬地拱手道:
“太子殿下放心,臣定當竭儘全力,確保錦寧防線無恙,同時臣也會將此事告知祖大壽,想必他會更加堅定地死守錦州城。”
雖然朱慈烺的計劃和洪承疇的計劃多少有些出入,但不得不說,有一點還是相同的!
那就是他們同樣都認為堅守錦寧防線是對的!
朱慈烺點了點頭,似乎又想起了什麼,隨即從身後的桌上拿起一本小冊子,笑容頗為怪異的遞給了洪承疇。
“對了,除了之前的那些謀劃之外,本宮還打算對建奴進行一番心理攻擊,你看看這東西如何?”
心理攻擊?
洪承疇聞言一愣,對這個新奇的說法感到疑惑,但仍不由自主地接過小冊子,然後低頭檢視了起來。
然而,隻看了一眼,他便瞪大了眼睛,滿臉不可置信。
因為冊子上的標題赫然寫著幾個大字:
那些年,大玉兒和多爾袞不得不說的故事!
因為身處遼東,所以洪承疇自然也知道建奴那邊的一些事情,而其中就包括多爾袞。
至於大玉兒,他其實還真不怎麼瞭解
洪承疇隨即打開冊子翻看了起來,一時間隻覺得更加不可置信。
因為這小冊子上的內容實在是太勁爆了。
大致講的是大玉兒原本是蒙古打算獻給崇禎的美人,卻因崇禎嫌其貌醜而被退回。
然後蒙古又將大玉兒轉送給了建奴,被皇太極看中並娶為妻子。
然而,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也對大玉兒心生情愫,兩人甚至有了夫妻之實。
更甚者,還聲稱多爾袞的兒子福臨實際上是大玉兒和多爾袞的私生子。
每當皇太極不在宮中之時,大玉兒便與多爾袞私會,其中甚至還詳細描述了他們私會時的場景
洪承疇隻看了一半,便滿臉通紅地合上了小冊子。
他實在是看不下去了,這玩意兒就是一本皇叔啊!
一旁的薛國觀和李邦華見狀,滿臉疑惑,不知道洪承疇到底看了什麼,怎麼突然是這幅表情?
朱慈烺卻笑得更加燦爛。
“既然他們那麼好奇,也給他們看看吧。”
洪承疇紅著一張老臉點了點頭,然後將小冊子遞給了薛國觀。
薛國觀看了幾眼,同樣老臉一紅,便將冊子遞給了李邦華。
李邦華初時好奇,但翻閱幾頁後也羞紅了臉,最終將冊子遞給了曹變蛟。
不多時,曹變蛟的臉色也紅得像個猴屁股,拿著小冊子不知該往哪裡放。
看著眼前的幾人都是一臉的尷尬,朱慈烺笑著解釋道:
“這上麵的內容也並非完全是杜撰的,根據遼東那邊的錦衣衛密報,這多爾袞確實和他的嫂子有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而且不管是真是假,這上麵的故事都能直擊人心。”
“建奴之中,亦不乏對大玉兒和多爾袞之事感興趣的人,隻要將這上麵的內容傳入建奴軍中,定能引發一陣騷動,動搖其軍心。”
“此乃本宮的心理攻擊之計,諸位覺得如何?”
眾人聞言,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這就是心理攻擊啊!
不得不說,雖然這個辦法有點荒誕不經,但細細想來,卻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心理戰術。
要是把這小冊子用漢文、蒙文、滿文翻譯一下,然後丟入建奴軍中,勢必會引起建奴的內訌!
彆的不說,最起碼皇太極那張老臉算是徹底丟光了
就在此刻,洪承疇似乎又憶起了什麼重要之事,連忙補充道:
“太子殿下,臣在啟程前來此之前,擔憂建奴會趁臣不在之際發動攻擊,故特意策劃了一次突襲行動。”
“此次突襲大獲全勝,斬殺建奴八百餘首級,現已全部移交兵部處理。”
“哦?”
朱慈烺聞言,臉上不禁露出驚喜之色,他朗聲笑道:
那些年,大玉兒和多爾袞不得不說的
“好好好!洪大人真不愧是我大明的忠臣良將!這筆功勞本宮暫且記下,待到此次大戰全麵勝利之後,再一併封賞!”
接著,他又關切地說道:
“關寧鐵騎一路趕來,實屬不易,傳本宮旨意,每人發放三十兩賞銀,並另賜酒肉飯食以示嘉獎。”
“同時讓兵部尋一合適之處,安排他們紮營休整。”
站在一旁的方正化聞言,連忙躬身領命道:
“奴婢遵旨。”
洪承疇與曹變蛟聽到如此豐厚的賞賜,心中也是暗自歡喜。
因為這樣的賞賜足以證明朝廷如今財力雄厚,與往昔崇禎時期連軍餉都難以籌措的困境已是天壤之彆。
就在這時,朱慈烺轉而看向李邦華問道:
“李大人,你此次前來所為何事?”
李邦華尚未開口,洪承疇便識趣地拱手道:
“太子殿下,臣先行告退。”
洪承疇看出李邦華與太子似有要事相商,所以他很自覺的想要避嫌。
然而,朱慈烺卻搖了搖頭。
“不必如此,現在商議的都是國家大事,你們也是國家的棟梁,無需迴避。”
李邦華聞言,也不再猶豫,直接說道:
“回稟太子殿下,幾位尚書、內閣大臣因私通建奴已被嚴懲,但這些空缺的職位總需有人填補,否則國家運轉將受影響。”
“因此,臣鬥膽請求派遣合適人才填補這些空位。”
朱慈烺聞言,心中暗笑,冇想到李邦華的目的竟與之前的薛國觀一樣。
他隨即打趣道:
“你們這是商量好的吧?一前一後來勸本宮。”
一旁的薛國觀聽到這話,也是一臉的尷尬。朱慈烺隨即又道:
“不過你們說的也有道理,此事確實重要,關於刑部尚書和禮部尚書的人選,你們有何推薦?”
隨即,李邦華就和薛國觀各自推薦了數人。
朱慈烺在心中默唸了一下這些名字,很快就過濾出了三個人。
工部右侍郎範景文。
禮部右侍郎王家彥。
刑部右侍郎孟兆祥。
印象中,這三位都是最終以身殉國的文臣。
其中範景文更是難得,他一生為人正直,為官清廉,身為文臣,還頗通軍事,應該算是一位能臣。
不僅如此,他還是作為內閣大臣以身殉國的,是殉國文臣中官職最高的一位!
考慮再三,朱慈烺終於做出了決定。
“禮部左侍郎王家彥升任為禮部尚書,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升任為刑部尚書。”
“薛國觀升任內閣首輔,工部左侍郎範景文,入閣參政!”
李邦華聽到這話,稍微思量了一下之後便拱手道:
“臣遵命!”
薛國觀心裡美滋滋的,轉悠了一圈,他還是又當上了內閣首輔。
不過緊接著,他趕忙又問道:
“太子殿下,是否還要再挑選一兩位大臣入閣?”
朱慈烺點了點頭,隨即說道:
“四位內閣大臣確實有點少,不過關於接下來的內閣人選,本宮自有安排。”
接著,朱慈烺轉向洪承疇道:
“洪大人,等到這次遼東戰事結束之後,本宮有意調你回朝入內閣,你覺得如何?”
洪承疇聞言,一時間竟有些錯愕。
他雖身為薊遼總督兼兵部尚書,但這些都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作為一個文臣,他真正想要的便是入閣!
結果冇想到,這一天會來得如此突然!
激動之下,洪承疇連忙跪下謝恩:
“臣洪承疇謝過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朱慈烺見狀,連忙將他扶起,並說道:
“不用如此多禮,你的功勞本宮一直都記在心裡,你放心,本宮絕不會虧待你。”
對於洪承疇的未來規劃,朱慈烺早已有了打算。
他打算將洪承疇放在自己身邊,讓他擔任內閣大臣,並在這個位置上直接把他鎖死。
因為他深知洪承疇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文臣,無論是對待李自成還是建奴,他都有獨到的見解和策略。
將他放在內閣主掌國家大事,對大明將大有裨益。
至於曆史上洪承疇原本乾的那些破事,不提
那些年,大玉兒和多爾袞不得不說的
也罷!
反正伴隨著他的到來,大明的曆史軌跡已然發生了改變
砰!
突然就在此時,外麵傳來了一聲槍響,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洪承疇等人瞬間臉色大變,他們知道在東宮中使用火器是絕對的禁忌,不知道什麼人敢如此大膽?
然而,朱慈烺此刻卻顯得異常淡定,因為他知道這應該是畢懋康在進行燧發槍改造實驗時發出的聲音。
幾天之前,他曾與畢懋康、宋應星、畢文軒三人商議過改造火銃的事情。
說白了,就是將火藥改造成顆粒狀火藥,然後再製造成紙殼子彈,用來提升燧發槍的威力和填裝子彈的速度。
目前這個時候,顆粒火藥還冇有出現,使用的都是粉末火藥。
燧發槍一般也都是直接從槍口往內加火藥,然後再裝入彈頭,操作緩慢而且每次的裝藥量不確定。
因而射擊的距離、威力也不穩定。
火藥加少了威力不夠、火藥要是加多了就會炸膛。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朱慈烺提出了定量裝藥的想法,然後把自己知道的有關於紙質彈殼的事情告知了他們。
簡單來說,其實就是把彈頭和火藥一同裝入紙質彈殼內,因為都是定量的,所以不會出現火藥太多或太少的問題,也能讓燧發槍仍保持最大的威力。
光是這些還不夠,朱慈烺又建議在燧發槍的下方加裝刺刀,上方加裝瞄準鏡。
讓燧發槍演變成類似於小日子的三八式步槍。
至於為什麼不一步到位研發步槍,而是非要先研發燧發槍,當然是因為步槍的工藝要求太嚴格了,以大明目前的技術根本不足以研發步槍。
所以隻能先搞定燧發槍了。
等到燧發槍普及之後,再開始研發步槍!
就在朱慈烺心有所想的時候,一個太監匆匆跑來稟報道:
“太子爺不好了!兩位畢大人和宋大人都瘋了!”
聽到這話,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朱慈烺也是一臉無語。
這尼瑪是什麼情況?
三個人一起瘋了?
下一秒,他毫不猶豫地直奔外麵而去,其他人見狀也連忙跟上。
還冇等靠近靶場,朱慈烺就聽到了一陣陣瘋狂的笑聲。
“哈哈哈哈!成了!成了!終於成了!”
“哈哈哈哈哈!有此等火器在手,我大明將舉世無敵!”
聽到這激動的呼喊,朱慈烺的瞳孔猛地一縮,他意識到自己之前提出的構想好像真的實現了?
他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徑直衝了過去。
靶場內,畢懋康、宋應星和畢文軒三人正滿臉興奮地拿著新研發的燧發槍傻笑。
槍身下裝著鋒利的刺刀,上方則配備瞭望遠鏡,旁邊的桌子上還散落著幾枚紙質彈殼。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朱慈烺心中的疑慮一掃而空。
“成功了嗎?”
朱慈烺迫不及待地問道。
看到朱慈烺前來,畢懋康激動地衝上前來,手中還緊握著那把燧發槍,聲音因興奮而略顯顫抖。
“成了!成了!太子殿下,我們真的成功了!”
曹變蛟見狀,不明所以,本能地擋在朱慈烺身前,一臉警惕。
朱慈烺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無妨。
也就是在這時,畢懋康也逐漸冷靜了下來,腳下的步伐也放緩了,有些急促地向朱慈烺行禮致歉道:
“太子殿下見諒,臣太激動了。”
拿著一把燧發槍直接衝向太子,這怎麼看都像是要刺殺太子啊
“無妨無妨!”
朱慈烺哈哈一笑,大步向前,從畢懋康手中接過燧發槍,然後仔細打量了起來。
與此同時,宋應星和畢文軒也圍了上來,開始詳細講解他們的成果。
“太子殿下,臣按照你的提示,終於將粉末火藥改造成了顆粒火藥,使得燧發槍的威力和射程提升了數倍!”
“又因為使用了紙質彈殼,大大縮短了填裝子彈和火藥的時間,提高了射擊速度。”
“此外,還在槍身下方加裝了刺刀,使得燧發槍在近身戰鬥時可以當作冷兵器使用。”
“而上方的望遠鏡,則大大提高了射擊的精準度。”
“總而言之,現在的燧發槍已然完美!依靠
那些年,大玉兒和多爾袞不得不說的
著此等火器,我大明定能稱霸世界!”
三人說著,皆是滿臉的興奮。
李邦華和薛國觀因為對火器不太瞭解,因此倒冇什麼太大的反應,隻知道這新式火器應該遠比之前的火器還要更加厲害。
而洪承疇和曹變蛟則完全不同,他們深知火器在戰爭中的重要性,此刻看著朱慈烺手中的燧發槍,眼中閃爍著無法掩飾的震撼與喜悅。
朱慈烺看出了他們的心思,便提議道:
“幾位不妨一起見證一下這把燧發槍的威力如何?”
說著,他將燧發槍交給了李虎。
李虎之前已經接觸過燧發槍,使用起來自然得心應手。
他迅速熟悉了一下新功能,然後在畢懋康的指導下裝上了紙殼彈藥。
砰!
隨著一聲清脆的槍響,子彈瞬間射出,精準命中靶心。
“繼續,不要停下來!”
朱慈烺再次開口,然後默默掐算著時間。
結果令人非常震驚,因為一分鐘內,燧發槍竟然可以發射出四發子彈!而且威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要知道不管是火繩槍還是鳥銃,一分鐘最多也就一兩發而已,而燧發槍一分鐘卻可以發射出四枚子彈,光是速度就足以秒殺火槍和鳥銃了!
而且它的射程更是高達三百米!
洪承疇和曹變蛟看著這一幕,心中充滿了震撼。
要知道在遼東戰場上,火器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了,但他們所使用的火銃和火繩槍,無論是使用便捷性還是威力,都遠遠不及這把燧發槍。
他們實在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這把新式火器了!
所以等到李虎射擊完畢,洪承疇和曹變蛟便迫不及待地衝上前去,然後愛不釋手地檢視著這把新式火器,搞得李虎都有些不知所措了。
片刻之後,洪承疇滿臉興奮的走到朱慈烺麵前,恭敬地說道:
“太子殿下,此乃神器啊!有了這種火器,誅滅遼東建奴指日可待。”
朱慈烺笑著點了點頭,又看向畢懋康問道:
“加裝了這些東西之後,每日可以產出多少把燧發槍?”
畢懋康略作思考後回答:
“按照目前的工匠數量和工藝水平,每日大概能產出一百把。”
一百把嗎?
朱慈烺皺了皺眉,覺得這個數量還是有些少。
要是能多點就好了。
不然想要裝備幾十萬大軍,這得等到什麼時候啊?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