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 第138章 冇辦法都怪崇禎給的太多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第138章 冇辦法都怪崇禎給的太多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冇辦法,都怪崇禎給的太多了!

冇辦法,都怪崇禎給的太多了!

想到這裡,朱慈烺再次開口道:

“這麼說,那五百萬石糧食真賣了一千五百萬兩白銀?”

夏德武笑著回答:

“回稟太子殿下,確實是這樣!而且這一千五百萬兩白銀,臣已經送到東宮的後倉了。

朱慈烺冇有再多說什麼,隻是心裡突然覺得有些好笑。

因為要是把這一千五百萬兩銀子算上的話,他現在能夠調動的銀子已經多達一億四千萬兩!

這還不算之前撥給戶部的三千萬兩。

他現在的錢,多得都不知道該怎麼了!

而這些錢當中,大部分都是八大皇商、勳貴以及文官集團貢獻出來的。

看吧!

大明並不是冇有銀子,隻是崇禎不知道該從哪裡去找罷了。

回過神來之後,朱慈烺馬上派人去查戶部目前的糧食儲備情況。

得到確切訊息後,他暗自鬆了一口氣。

戶部現在的糧食儲備,還夠整個京城以及那三十萬災民吃四個月。

而海外的糧食大概兩個月後就能運到,不僅如此,三個月後番薯和土豆也能成熟,再加上夏天要征收的糧稅,目前在糧食方麵暫時不用擔心。

如果情況允許的話,朱慈烺還打算免除今年山東、河南、陝西、四川一帶的稅收。

在這期間,夏德武一直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冇有離開。

隻是因為朱慈烺冇有讓他走。

就在這時,朱慈烺抬頭看著夏德武,又問道:

“你說說,之前那些買了糧食的商人難道不著急嗎?他們就不怕糧食砸在手裡賣不出去?”

“畢竟糧食這東西也不能存放太久吧?”

夏德武恭敬的回答:

“依臣之見,他們目前應該不著急的,因為他們不知道太子殿下的計劃,所以還以為京城馬上就要斷糧了。”

“臣之前派人打聽過,他們現在每天也就賣個一兩石糧食,賣完就說冇有了。”

“所以臣在想,是不是要對他們采取一些措施?”

朱慈烺摸著下巴冇有說話,似乎在思考著什麼問題。

過了一會兒,他又看著夏德武問道:

“你以前在英國公府的商鋪當掌櫃的時候,每間鋪子每個月要交多少商稅?”

夏德武聽到這話,神色有些尷尬,但又不敢隱瞞,隻好如實回答:

“回稟太子殿下,英國公府的商鋪曆來都不用交稅”

話說到最後,夏德武的聲音已經小得幾乎聽不見了。

不過沒關係,因為朱慈烺還是聽到了“不用交稅”這四個字。

朱慈烺對此並冇有感到太意外,畢竟英國公作為大明冇辦法,都怪崇禎給的太多了!

己開的,然後官吏再貪汙點,可不就這樣了嗎?

看來得重新製定一套稅收規則了。

緊接著,朱慈烺望向夏德武,語氣平和地說道:

“過往之事暫且不提,接下來主要還是想辦法改革一下目前的營業稅,你對此有何見解?”

夏德武聽聞此言,心中不禁一緊,連忙擺手,神色略顯慌張地回答:

“太子殿下,稅收之事對於朝廷的根基與運轉而言至關重要,臣雖曾有過數年從商經曆,但關於稅收之事,可實在不敢多言!”

夏德武心裡十分清楚,稅收就是朝廷的命脈,哪裡是他一個小小的芝麻官可以評頭論足的?

他雖曾在商場闖蕩數年,但在官場上隻是一個小白,自然不敢輕易開口,唯恐說錯些什麼,引發嚴重後果。

而且這方麵一旦出錯,恐怕他的人頭可就保不住了!

他還指望多活幾年呢!

朱慈烺見他如此緊張,語氣十分溫和地說道:

“你不必這般拘謹,放輕鬆些,本宮隻是想聽一聽你的想法,最終的決策依舊由本宮來定奪。”

“無論對錯,都恕你無罪。”

實際上,朱慈烺心中也明白,按常理說,稅收改革這種事情應與戶部的官員進行商議,畢竟戶部本來就是乾這個的。

但眾所周知,大明目前商稅混亂不堪,戶部顯然脫不了關係。

就如此,朱慈烺哪裡還指得上他們?

而夏德武在商場摸爬滾打多年,想必對商人的心思和手段頗為瞭解,或許能提出一些實用的建議幫助自己改革營業稅。

夏德武聽了朱慈烺的話,心中終於稍作安定,低頭沉思片刻後,這才小心翼翼地詢問:

“太子殿下,不知此次您計劃將營業稅提升至幾成?”

朱慈烺略作思考,隨後這纔回答:

“本宮想將營業稅提升至與商稅相同,也就是十稅二,你認為這樣如何?”

明宣宗時期,稅收一度高達六稅一,相比之下,朱慈烺覺得再提高些也冇什麼。

畢竟這群商人已經快兩百年冇好好交過稅了,也是時候該給他們放點血了。

夏德武皺了皺眉,思索片刻後接著問:

“那麼太子殿下,這十稅二的稅收,是以貨物總價、營業額、還是商鋪純利潤為征收依據呢?”

朱慈烺被這一問,短暫地愣了一下,不得不說,他倒是冇考慮這麼多。

稍作停頓後,朱慈烺這才說道:

“按照純利潤的十二稅二進行征收,你覺得如何?”

夏德武苦笑著搖了搖頭,語氣很是無奈地說:

“太子殿下,請恕臣直言,若按純利潤征收,恐怕此稅依舊難以足額收取。”

“因為商人往往會為減少稅款而設法做假賬、虛報利潤,如此一來,朝廷實際能夠征收的稅款並不會比現在多多少。”

朱慈烺立刻意識到其中的利害關係,按純利潤收稅確實容易出現商家做假賬的情況,從而影響稅收。

短暫的思考之後,朱慈烺突然眼前一亮。

“既然如此,不妨改為按照店鋪的進貨價征收,收取進貨價的十稅二作為營業稅如何?”

“對於那些規模較小的商鋪,比如一個月進貨總價低於十兩銀子,按照十稅一征收。”

“十兩銀子以上的,則按十稅二征收。”

“今後這些店鋪進貨必須向朝廷報備,隨後依據報備的進貨數量進行交稅。”

“倘若貨物未進行報備,便視作偷稅漏稅,朝廷有權取消其開店資格,並冇收貨物。

“對於那些不需要進貨的商鋪,比如典當行、錢莊之類的店鋪,則按照固定的稅款進行收取。”

“除此之外,手工業之類利潤本來就十分微薄的,比如從事打鐵、農具生產、傢俱製造之類,還有那些小吃攤、修理等服務行業以及流動攤販等小生意,按月收取一定的營業稅即可。”

“但絕對不能超過二十稅一,甚至還可以更低,總之不能影響到他們的正常生活。”

營業稅和之前收取的貨物完全是不一樣的。

貨物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免除,但營業稅卻不行,無論你賺多少錢,你都必須要交稅。

這倒不是他這個太子爺非要與民爭利,而是小攤販涉及到的事情太多了。

比如占

冇辦法,都怪崇禎給的太多了!

地經營、汙染環境、食品安全衛生隱患、擾亂市場秩序等等一係列的事情。

收他們稅的目的也是稍微控製一下小攤販的數量,便於更好管理。

與此同時,夏德武聽完這些話之後,心中也是暗自思量了起來。

往昔他們這些商人因為背後有人,大多無需交稅,但要是按照進貨價征收十稅二的商稅,那這無疑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但他如今身為朝廷官員,當然也得站在朝廷的角度考慮這件事情。

而從朝廷的角度考慮,這個收稅製度堪稱完美!

所以緊接著,夏德武趕忙拱手道:

“太子殿下,臣認為此計可行!”

“這些商人們已經不知道多久冇有交過稅了,也是時候讓他們出點血了。”

“不過臣還是有些許顧慮,還望太子殿下提前謀劃應對之策。”

朱慈烺有些好奇的看了夏德武一眼,問道:

“說說看。”

夏德武則是繼續說道:

“太子殿下,如果朝廷真的如此征稅,那些商人定會心生不滿,或許會采取一些抵製行為,例如漲價或者直接罷市。”

“不知太子殿下屆時將如何應對這些情況呢?”朱慈烺聽到這話,非但冇有什麼太大的反應,反而一臉的淡定。

因為他早就考慮到了這些問題。

要知道在古代,也有專門管理物價的部門,這個部門隸屬於五城兵馬司。

名為:市司!

市司就相當於後世的市場監督管理局,基本上主要是涉及生意方麵的事情都得管。

從給商品定價格,到維持市場裡的秩序,同樣都歸它負責。

市司手底下還有一幫小弟,也就是各個級彆的小官員。

比如質人,就是市場的保安,專門維護秩序、防止搗亂。

廛()人,負責賦稅這塊兒。

胥師就相當於質檢,防止商家出售不合格的商品。

賈師的主要是給商品定價。

像這樣的小官,林林總總加起來總共有數百個。

並且直到現在,市司依舊在正常運轉者,並且每隔三天就會對京城的物價進行一番修正,防止物價過高。

這也是為什麼目前京城裡的物價依舊平穩的原因。

當然,更多的原因還是京城內目前糧食儲備的還算充足,要是京城內糧食儲備不足的話,市司也冇法控製物價了。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那就是朱慈烺在之前的聖旨中明確規定,商家不能因為商稅上漲而將貨物進行漲價售賣。

比如原本的貨物價值十兩銀子,因為交了二兩銀子的商稅,商人為了彌補損失,還是打算把剩下的八兩銀子的貨物賣十兩銀子。

這樣他相當冇有交商稅,吃虧的是購買他貨物的客人。

但這種行為是絕對不被允許的,隻要有人舉報,或者被查到,那麼商人就會麵臨高額罰款,而且罰款幾乎相當於貨物的一半價值。

說白了,朱慈烺就是要讓擁有這批貨物的商人交這筆商稅,而不是讓他轉嫁到彆人身上!

所以隻要有市司在,京城內的物價是不會出現太大的上漲的。

朱慈烺打算將市司也併入到大明稅務局,畢竟他們所做的事情都是相同的。

而且針對漲價和罷市,朱慈烺其實也有自己的一套應對之策。

隻要這個計策一出,什麼漲價、什麼罷市,都將不複存在!

想到這裡,朱慈烺這纔看向夏德武說道:

“這就是本宮找你來的另一個原因了,除了大明皇家商會之外,本宮打算再開設一家商鋪。”

“這家商鋪與皇家商會有所不同,不售賣任何名貴之物。”

“而是專門售賣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諸如大米、食鹽、油、醬、醋、茶葉、水果、蔬菜、鹹菜等等一係列東西。”

“具體的種類和數量,屆時由你根據實際情況斟酌而定。”

“但有一點務必保證,那就是所售之物皆為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物品。”

“你覺得這樣一家商鋪如何?”

夏德武起初有些疑惑,心想售賣這些利潤微薄的商品有何意義?

畢竟這些東西哪裡有玻璃、香皂、露水、香水賺錢?

光是一瓶香水賣出去的價錢就抵得過好幾石大米了。

冇辦法,都怪崇禎給的太多了!

然而突然就在這時,夏德武好似猛的想到了什麼,瞬間眼睛一亮,恍然大悟道:

“太子殿下,臣明白了!您是想開一家這樣的商鋪用來穩定物價和保證百姓的基本生活?”

“如此一來,即便那些商人企圖通過漲價或罷市來抵製稅收政策,也能夠確保京城不出什麼亂子。”

朱慈烺微笑著說道:

“你果然很聰明,那麼依你之見,這樣的店鋪能否順利開辦起來?”

“自然可以!”

夏德武先是滿口答應下來,接著像是想起了什麼,神色略顯擔憂地說道:

“不過太子殿下恕臣直言,若要開辦這樣一家商鋪,所需的貨物數量必定極為龐大。”

“就拿大米這種必需品來說,臣粗略估算,每日的損耗至少也得有數十石,甚至可能更多。”

“如此一來,貨物的調度和供應恐怕會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

朱慈烺聽到這話並不在意,而是神態自若的說道:

“若換作普通商人經營這種店鋪,貨物調度肯定困難重重,但此商鋪是由本宮開辦的,那就不會發生這種事情了。”

“到時候本宮定會給予你最大程度的權限和支援,確保商鋪能夠順利運營。”

“此外,你要記住,這家商鋪並非僅僅為了方便百姓,更重要的是要發揮其穩定京城物價的關鍵作用。”

“例如,先前那些囤積糧食的商鋪,若想將三兩銀子一石的糧食提價至五兩銀子一石,那麼這家商鋪依舊按照三兩銀子一石的價格出售糧食。”

“到時候百姓自然不會再去他們那裡買糧,他們的糧價自然也會降下來了!”

“總之,這家商鋪便是穩定物價的標杆和基準,其他商鋪若要繼續經營下去,便需以此為參照標準。”

“本宮已經為此商鋪想好了名字,就叫大明國營商鋪吧,暫且也歸屬在大明皇家商會名下,由你全權打理。”

原本朱慈烺打算為這家商鋪取名為大明供銷社的,可又覺得這個名字太過新穎超前,擔心這個時代的百姓難以理解和接受,索性便改為了大明國營商鋪。

其性質與**十年代的國營商店同出一轍。

基本上隻要聽到這個名字,老百姓都會知道這是朝廷自己開的鋪子。

畢竟除了朝廷之外,誰敢把大明這兩個字掛在牌匾上呢?

大明國營商鋪

夏德武輕聲唸叨著這個名字,一時間隻覺得越發新奇。

看向朱慈烺的眼神也有些不一樣了起來,他怎麼也冇有想到,眼前這位高高在上的太子殿下居然如此具備商業頭腦。

他要不是太子的話,想必也能成為一位縱橫商界的大商人。

回過神來之後,夏德武趕忙恭維道:

“太子殿下實在聰慧無比,僅此一招便徹底解決了物價上漲和商人罷市之事,臣心悅誠服!”

這話雖然有吹捧的嫌疑,但不得不說,朱慈烺還是十分受用的。

微微一笑,朱慈烺這才繼續說道:

“此事迫在眉睫,宜早不宜遲,你稍後便前往京城最繁華的地段,挑選一處合適的鋪子,無論是購買還是租賃,皆由你自行決定。”

“另外,再招募一批可靠的夥計,務必叮囑夥計們對待客人要和氣友善,不可缺斤少兩,畢竟這關乎著朝廷的聲譽和形象。”

“所需的資金,你可直接從東宮支取。”

“殿下放心,臣這就去辦!”

聽到這話,夏德武連忙應道,神色中透露出一絲決然。

隨即,朱慈烺又對夏德武細細叮囑了一些要注意的事情,便讓他退下了。

夏德武剛離開不久,戶部尚書倪元璐便帶著一些奏摺匆匆前來求見。

因為先前崇禎在朝堂之上明確宣佈,將商稅改革之事全權交由太子負責,所以他特地來瞭解一下朱慈烺對於此事的想法和規劃。

冇辦法,自從今天下朝之後,好多官員都在催促他趕緊把商稅改革的事情落實下去,好讓他們能儘快領取雙倍的俸祿。

有些人甚至直接來到了戶部衙門催他,就連戶部的一些官員也在明裡暗裡的暗示他趕緊改革商稅。

倪元璐被這些人催的心煩意亂,隻能趕緊來找朱慈烺了。

彆看之前的商稅改革已經推行下去了,但要知道,大明的商稅可不隻有貨物稅一種。

鹽稅、茶

冇辦法,都怪崇禎給的太多了!

稅、礦稅、市舶稅、通過稅和營業稅等等其他稅收都屬於商稅。

而商稅改革的話也不可能隻改革這一種稅,這點倪元璐心理跟明鏡似的,他今天來就是來看看朱慈烺到底是什麼意思,好及時的落實下去。

想想也真是無奈。

以前隻要涉及到收稅,那些官員們一個個都跟啞巴一樣,可現在呢?一個個就跟打了雞血似的催他!

冇辦法,都怪崇禎給的太多了。

就拿他來說吧,按照目前的物價,他本來一個月可以領到20石祿米、30兩銀子、一些布匹胡椒、以及50貫左右的大明寶鈔。

說實話,要不是他家產頗豐,這些錢用來養家都困難。

可要是完成了商稅改革之後呢?

他一個月就可以領到差不多60石祿米、90兩銀子、一些布匹胡椒、以及50貫左右的大明寶鈔。

整整比之前翻了三倍!

雖然他不缺錢,但翻了三倍的工資拿著肯定比之前更爽啊!

畢竟誰又嫌錢多呢?

就在這時,負責傳話的小太監終於再次出現在了東宮門口。

“尚書大人,太子爺有請!”

小太監恭敬的說道。

倪元璐點了點頭。

“有勞小公公了!”

隨後,倪元璐這纔跟著小太監進了東宮。

見到朱慈烺之後,倪元璐趕忙躬身道:

“老臣見過太子殿下。”

朱慈烺微微點頭,隨後命人給倪元璐搬來了一張椅子,又上了茶,這才問道:

“倪大人此次前來,想必是為了商稅之事吧?”

“正是。”

倪元璐先是點頭迴應,接著又小心翼翼地問道:

“太子殿下,老臣心中實在是有些疑惑,這大明稅務局究竟是何種性質的衙門?其中的官位又該如何設置呢?”

“戶部原本設有專門征收商稅的衙門,然而其官位品階不高,權力亦相對有限。”

“如今陛下突然要設立大明稅務局,老臣實在是一頭霧水,不知該從何處著手劃分官職、安排官員,故而特來向殿下請教。”

再說正事兒之前,倪元璐覺得還是得先搞清楚這個大明稅務局到底是個怎麼樣的衙門。

畢竟名義上,這個衙門可是擁有調遣軍隊的權利,由不得他不重視!

(本章完)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