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第142章 英國公 太子爺大概長了八百多個心
-
英國公:太子爺大概長了八百多個心
英國公:太子爺大概長了八百多個心眼子!
不過說實話,就連英國公自己也冇料到朝廷改革商稅的力度會如此之大。
貨物稅加上營業稅,居然高達十稅四!
雖然大多數商人並不會同時從事販賣貨物和開店這兩種生意,也不用同時交貨物稅和營業稅。
但他們這些勳貴會啊!
在這兩百多年的時間裡,他們這群勳貴早就有了自己的一整套生意鏈。
比如他英國公,就在南方擁有十幾萬畝的上好水田,可以自己雇人種糧。
從種地、運送、再到售賣,他家基本上都是自己搞定。
可也是因為這樣,他也要交兩種商稅,也就是貨物稅和營業稅,綜合算下來,稅率高達十稅四!
他目前的處境與在場的勳貴們相差無幾,以前賣一石糧食能賺一兩五錢,現在最多一兩,其中五錢銀子差不多都用來交稅了。
這種事情擱誰心裡能樂意?
畢竟大明的勳貴們已經快兩百年冇交過稅了,也冇人敢跟他們收稅。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啊!
現在雖然明麵上當家的還是崇禎,但隻有他以及一部分人知道,這大明真正能當家作主的,其實是那位位於東宮的太子爺。
這位太子爺或許看起來年幼,但渾身上下可是長滿了八百個心眼子。
腳底板都有心眼子的那種!
冇準今天他們這些老傢夥聊的這些話,等會就會被遞到東宮。
更何況這位太子爺已經完全掌握了錦衣衛、東廠、西廠、京營、五軍都督府、騰驤五衛、一萬關寧鐵騎、白桿兵。
手裡更是有上億兩銀子。
碰到這麼一個渾身上下長滿心眼子、又手握三大情報組織、數十萬軍隊、數億兩白銀的太子爺,跟他鬥?鬥得過嗎?
要知道這位太子爺可不是崇禎,而是洪武爺加嘉靖爺的結合體。
想要在他手底下混,那隻能順從他的一切命令。
要是不順從,那麼之前那些勳貴的下場,就是他們的未來
而且他剛剛得到訊息,說是大清早的,大明稅務軍就在城東的一條街上砍了個抗稅、蠱惑百姓的奸商。
這人死了不說,一百六十萬石糧食還被全被冇收了。
一下子損失了四百八十萬兩白銀!
當然,他們都是大明的勳貴,即便抗稅,當街砍頭的可能性也不大。
但估計爵位肯定是保不住的。
一點利潤和自家世襲罔替的爵位比起來,孰輕孰重?
眼前的眾人還在吵鬨著,英國公思緒迴轉,終於伸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
這招頗為奏效,眾人立刻閉上了嘴,眼巴巴地望著他。
英國公環顧一圈,清了清嗓子,隨後說道:
“諸位,你們所說的事本國公都知道了,也理解你們的苦衷。”
“但話說回來,這是陛下親自下的旨意,咱們身為大明勳貴,豈能違抗陛下的旨意?”
“再者說了,不過是多交點稅,又不是冇錢賺,無非是少賺一些利潤罷了,這點錢你們大夥難道還掏不起?”
“之前幾百年的錢都白賺了嗎?”
“何況朝廷還給咱們漲了俸祿,所以依本國公看,這稅該交就交,彆讓陛下和太子為難。”
“咱們是大明的勳貴,是與國同休的貴族,要是連咱們都不支援陛下和太子,彆人會怎麼看咱們?”
眾人一聽這話,心裡不由得都犯起了嘀咕。
話說是這麼說冇錯,但刀子真割到自己身上,才知道有多麼疼!
再者說了,漲俸祿這種事情對文官而言是好事,對他們這些勳貴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
誰家勳貴靠俸祿過日子啊?
那靠的可都是祖上留下的產業。
以前一年能有兩三萬兩收入,商稅改革後,一下子少了三分之一,這口氣誰能咽得下?
見眾人依舊滿臉的不情願,英國公不由得加重了語氣:
“諸位,今兒本國公把話撂這兒,這稅不管你們交不交,本國公肯定交!”
“不但交,本國公還堅決支援陛下和太子的每一項國策。”
英國公:太子爺大概長了八百多個心
“你們當中要是有人想搞小動作、動歪心思,本國公勸你們慎重。”
“眼下大明在陛下的治理下蒸蒸日上,絕不容許有人拖後腿。”
“你們當中要是有人真敢這麼乾,可彆怪本國公不講情麵。”
“之前那些被處置的勳貴們,就是你們的前車之鑒,你們要是非跟他們學,想落個抄家滅族的下場,那就由著你們。”
“到時候等你們死了,本國公一定向陛下求情幫你們收屍,讓你們不至於落的個死無葬身之地的下場!”
不得不說,英國公這話說的極重。
在場的勳貴們一聽這話,個個臉色都變得極為難看了起來。
想想之前被處死的勳貴們,哪一個不是全家遭殃?
幾百年的榮華富貴冇了不說,連全家的性命都丟了。
更有甚者,九族都被滅了的乾乾乾淨淨!
雖說如今陛下還是不太待見他們,可他們的爵位、俸祿、產業還在,照樣能榮華富貴的過一輩子。
相比之下,這次不就多交點稅嗎?
跟命和爵位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麼呢?
想通了這點,眾人一時間隻覺得茅塞頓開。
很快,人群中有人拱手說道:
“英國公說得對,在下這就回去吩咐下人,把稅款全繳了。”
緊接著,又有人附和道:
“我也是,馬上回去把欠的稅款補齊,告辭!”
“我也走了,諸位,先告辭了!”
不一會兒,一大群勳貴相繼離去。
看著離去的勳貴們,英國公這才長長的鬆了口氣。
還好這群傢夥願意聽勸,他們要是不聽勸的話,冇準就得遭殃了。
到時候說不定還會連累他。
隻是不知道剛纔的事情會不會傳到東宮?
不過就算傳到東宮應該也冇事兒吧?
畢竟自己可是一直再勸那群勳貴交稅來著
不得不說,英國公還是很聰明的。
因為就在半個時辰之後,一份關於英國公府的情報就被送到了東宮。
不用懷疑,就是你想的那樣!
在英國公府中,也有錦衣衛!
他們有可能是門口的小廝、也有可能是府內的侍衛、更有可能是府上的廚子。
總而言之,隻要給足銀子、再放點權,錦衣衛總能給朱慈烺帶來點意想不到的驚喜。
朱慈烺拿著情報看了看,隨後便放下了。
勳貴們會去找英國公,這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就好像一群小混混被人欺負了,去找他們的混混頭子做主,冇什麼大不了的。
而且英國公也做得不錯,不出意外的話,那群勳貴們接下來也會乖乖交稅了。
這當然是最好的結果,因為對於這群勳貴們,朱慈烺也不好意思再動刀子了!
畢竟之前殺的有點狠
除此之外,今日京城發生的各類事情,也都被錦衣衛送到了朱慈烺這邊。
就比如楊記米鋪掌櫃的抗稅、煽動百姓,最終落得個當街被斬的事情。
不過,他並未感到意外。
畢竟總有一些人膽大妄為,不惜以性命去試探朝廷的底線,想看看是自己的腦袋硬,還是大明稅務軍的刀硬。
結果也已經很明顯了,還是大明稅務軍的刀硬!
不管怎麼說,這一招殺雞儆猴還是蠻好用的,最起碼接下來冇有再出現過這種事情了。
除此之外,楊記米鋪囤積的那一百六十萬石糧食,也儘數歸了朝廷,又夠吃好一陣子了。
此外,眼下還有其他事情等著他處理
朱慈烺一邊想著,一邊望向跪在他麵前的那些大臣們。
隻見幾位內閣大臣、六部尚書等諸多官員齊聚於此,足有十幾號人,他們個個低垂著頭,麵色或惶恐不安,或懊悔不迭。
有幾人手中還捧著一隻匣子,而匣子裡裝的,赫然便是他們和他們屬下的請罪摺子。
原來,自今日早上抗稅殺人一事傳開後,整個官場可謂是人心惶惶。
隻因大多數官員家中或多或少都經營著店鋪,或是曾拿過好處,協助商人偷稅漏稅。
如今聽聞要大力改革營業稅,甚至都當街殺人了。
這些官員生怕自己受到牽連,
英國公:太子爺大概長了八百多個心
也知道瞞是瞞不住的,索性就決定坦白交代。
可他們又畏懼擔責,不敢獨自前來,便趕忙見到了自己的直屬上司,想讓他們幫忙求求情。
實際上,他們的這些上司也難脫乾係,家中或多或少都有生意,即便自身未涉足,親戚朋友也難免有從商者,仗著官員身份,親戚朋友的生意常常偷稅漏稅。
如此一來,涉及的官員越來越多,也就有了眼下這一堆官員請罪的事情。
就在此時,一陣腳步聲突然打破了殿內的死寂。
緊接著,隻見身著一身飛魚服的鄭成功匆匆入內,然後靠近朱慈烺低聲稟報道:
“太子爺,大致清點完畢了,外麵的銀子約有六百多萬兩。”
這些銀子,都是隨著這些請罪的官員一起來的。
畢竟想要請罪的話,除了上請罪摺子,怎麼著也該把這些年收的賄賂、還有漏掉的商稅吐出來一些吧?
不然空著手來請罪,你確定你不是來搞笑的?
朱慈烺微微點頭,示意自己已然知曉,鄭成功隨即起身退下。
緊接著,朱慈烺目光如炬,緩緩掃過眼前這些朝廷官員,神色平靜地開口:
“諸位,本宮並非不通情理之人,想我大明已曆經兩百餘年,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事情也不能全怪罪於你們。”
“念在你們誠心悔過、且主動上交贓款的份上,此事便就此揭過。”
“至於呈遞上來的請罪摺子,本宮就不看了,拿回去分發下去,並且告知那些官員,日後切不可再犯此類錯誤。”“若再犯,本宮必嚴懲不貸。”
台下眾人聽聞,頓時如蒙大赦,緊繃的神經瞬間鬆弛,趕忙又跪地叩首謝恩。
額頭重重地磕在冰冷的地麵上,口中高呼:
“老臣謝過太子殿下,殿下聖恩浩蕩!”
朱慈烺不願多說什麼,隻是輕輕的揮了揮手。
“下去吧!”
隨即,諸位大臣如釋重負,依次起身退下。
或許在外人看來,朱慈烺此次有些過於寬容,畢竟涉及偷稅漏稅,理應懲處這些官員和勳貴。
但朱慈烺卻不這麼想,因為此次牽涉的官員勳貴實在是太多了。
若真要懲處,恐怕詔獄、、廠獄、五城兵馬司牢獄、大理寺監獄都難以容納。
而且在改革稅收之前,官員與商人勾結偷稅漏稅的現象在大明各地都有發生,早已屢見不鮮。
真要對這些人動手的話,整個大明的一半官員都得被牽扯進來。
再者,這次最終的目是為了改革商稅,隻要商稅能順利推行下去,以前發生的事情朱慈烺都可以不做計較。
畢竟,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他還是懂的。
他可冇有那麼大的理想,非要讓大明朝的官員人人都像海瑞一樣清正廉明。
隻要官員們能夠認真執行朝廷的命令,不在大是大非上出什麼問題,一點小毛病、小過失朱慈烺也是可以原諒的。
畢竟人無完人,他不可能用聖人的標準去衡量這些官員。
打發走前來請罪的文武百官後,朱慈烺揉了揉有些發疼的太陽穴,正琢磨著接下來該乾什麼的時候,馬寶匆匆忙忙入內稟報:
“太子爺,方公公來了,看樣子似有急事。”
方公公就是方正化!
朱慈烺聽聞,眉頭頓時就皺了起來。
要知道從山東回來之後,朱慈烺為了防止有官員或者勳貴不滿商稅改革,狗急跳牆之下要對崇禎下手,所以將保護崇禎的重任交予了方正化。
如今莫非是崇禎那邊出了狀況?
想到此處,朱慈烺連忙說道:
“讓他進來。”
不一會兒,方正化便來到了東宮,然後行禮道:
“奴婢參見太子爺。”
朱慈烺示意他起身,隨後問道:
“父皇那邊可是有事?”
方正化略顯尷尬地點點頭:
“太子爺所料不差,皇爺那邊確實有事兒,隻是奴婢也不知道是好是壞。”
這是什麼回答?
朱慈烺有些無語,隨即追問道:
“不要拐彎抹角,如實說來。”
方正化趕忙答道:
“今日上午,皇爺突然派人傳喚奴婢,稱要去禦馬監騎馬射箭。”
“奴婢不敢擅自做主,便想著先來請示太
英國公:太子爺大概長了八百多個心
子殿下,結果皇爺當時動了怒,還說不過是騎馬射箭,又不是要出皇宮,怎麼還要向您請示?”
“還責罵奴婢們實在是冇將他這皇帝放在眼裡。”
“奴婢無奈,隻得先讓人帶皇爺前往禦馬監,隨後趕來向太子爺稟報此事。”
朱慈烺聽到這話,一時間有些無語。
因為他不知道崇禎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騎馬射箭?
這跟崇禎有什麼聯絡嗎?
好好的在後宮安心休養,看看報紙、品品香茗,閒暇時鑽研鑽研造人計劃豈不更好?
就在這時,朱慈烺像是突然記起什麼,看向方正化問道:
“對了,父皇從前可會騎馬射箭?”
方正化點頭應道:
“皇爺未登基時,弓馬頗為嫻熟,但登基之後因為國事繁忙,這弓馬就落下了,已經十幾年冇見過皇爺騎馬射箭了。”
朱慈烺再次無語,他倒是冇有想到,自己一直以來居然都小看了崇禎。
畢竟誰又能想到,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崇禎居然還會和‘弓馬嫻熟’這四個字扯上關係?
思索片刻後,他這纔開口道:
“罷了,父皇想做何事,隨他心意便是,隻要不出皇宮即可。”
“另外,你要好生照料,莫讓他傷著。”
方正化聞言,鬆了口氣,連忙答應道:
“奴婢遵命,這便回去伺候皇爺。”
朱慈烺點了點頭,方正化這才退下。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來到了晚上。
在這期間,朱慈烺依舊不斷收到了錦衣衛和大明稅務軍的密報,說的無非都是關於營業稅的事情。
又過了一個時辰,他終於總結出了大明稅務軍這一日的工作成果。
兩千人的大明稅務軍,分成兩百個小隊,十人一隊,如同細密的梳子,將京城的大街小巷查了個遍,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
一天忙碌下來,終於統計出了京城的商戶數量。
大大小小的全部加起來,總計竟有一萬一千二百三十五間。
這其中還不算那些隨地擺攤的小商販們,隻算有店鋪的。
說實話,這個數字著實讓朱慈烺著實吃了一驚。
他原本以為京城有店鋪的商戶不過七八千之數,未曾料到居然會如此之多。
再看今日收繳的營業稅:
現銀、銀票、銅錢合計約有五百萬兩,那白的銀子簡直可謂是堆積如山了!
從白天拉到晚上,這才全部運回了東宮!
實物抵稅多達一千三百萬兩,其中涵蓋大米、小麥、布匹、食鹽以及形形色色稀奇古怪的玩意兒。
光是大米,就收到了三百多萬石,換成銀子就是九百多萬兩!
此外,還有些商戶一時資金週轉不開,難以湊齊稅款,請求寬限一兩日。
這部分約有一百萬兩銀子。
如此算來,一日便收繳了將近兩千萬的營業稅!
當然,這屬於特殊情況,畢竟此次征收的是商鋪內囤積貨物的營業稅。
不過,按照這個情形算下來,往後光是京城,每月收個五六十萬兩銀子應當並非難事。
畢竟京城人口密集,商業活動頻繁,隻要有買賣交易,朝廷便有穩定的稅收來源。
而這還不算其他地方。
看吧!
大明不是冇錢,隻是崇禎不知道去哪裡搞錢罷了!
隻要手裡有刀、頭腦再靈活一點,哪裡都可以搞來錢!
總體而言,朱慈烺對此次成果頗為滿意,心中也對大明未來的發展多了幾分底氣。
次日早晨,已然曠工一日的朱慈烺終於又來上朝了。
畢竟之前前往山東的時候,已然曠工一月,昨天又曠工一天。
這要是再不來上朝的話,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哪怕隻是做做樣子,走個過場也好。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隨著王承恩一聲洪亮的呼喊,早朝正式開始。
朱慈烺原本並未將此次早朝放在心上,畢竟該安排部署的事務已然都安排下去了,隻需按部就班行事即可。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等王承恩剛喊完的時候,戶部尚書倪元璐突然走了出來,高聲奏道:
“太子殿下,老臣有本啟奏。”
朱慈烺微微
英國公:太子爺大概長了八百多個心
一愣,心說有冇有搞錯,這兩天不是天天見麵嗎?怎麼這會兒又有事要奏?
雖心中滿是疑惑,還他是點了點頭。
“呈上來!”
隨即,王承恩快步上前,從倪元璐手中接過奏摺,然後又遞給了朱慈烺。
朱慈烺翻開奏摺,隻是看了幾眼,頓時麵露無奈之色。
抬頭看向倪元璐的眼神也是頗有幾分差異。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這份奏摺所奏之事,居然是關乎商稅歸屬問題。
眾所周知,國家稅收向來由戶部掌管,這是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規矩。
可這次卻有些不同尋常,因為昨日收繳到的營業稅戶部連一文錢都冇有收到,全部都入了東宮後庫。
這就導致戶部尚書倪元璐心急如焚。
他本來想著私下向朱慈烺問詢詳情,又怕自己辯不過這位聰慧過人的太子爺,被輕易搪塞過去。
畢竟此事關乎國家財政根基,絕不容有絲毫含糊,所以他索性直接在朝堂之上將事情挑明。
禦台之上,朱慈烺還在翻閱著倪元璐的奏摺。
簡單來說,這份奏摺的核心內容隻有一個:
那就是讓朱慈烺將昨日收繳的營業稅全部移交戶部,日後大明所有商稅也都由戶部掌管。
朱慈烺不動聲色的放下了手中的奏摺,然後瞥了倪元璐一眼,心想這老傢夥還真是給自己來了個措手不及。
其實關於稅收分配這件事情,他也一直都在犯愁。
因為在他的規劃中,日後京營、錦衣衛、騰驤五衛、關寧鐵騎、大明稅務軍等核心軍隊都是需要用內帑直接供養的!
為的就是確保他們的忠心。
雖然都是拿軍餉,但是從戶部拿軍餉和從皇帝的內帑拿軍餉,這可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
前者,證明你是國家的士兵,拿的是國家的銀子!
後者,則證明你是皇帝的親兵,拿的是皇帝的銀子!
這樣一來,軍權一下子就迴歸到皇帝手中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