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第151章 硝化甘油和高爆炸藥
-
硝化甘油和高爆炸藥!
硝化甘油和高爆炸藥!
製造硝化甘油需要用到硫酸、硝酸以及甘油這三種主要材料,同時還需要用於混合與儲存的玻璃器材。
而朱慈烺恰好擁有這些東西。
甘油是製造香皂時產生的附帶產物,倉庫裡已經存放了好幾噸。
濃硫酸和硝酸早在唐宋時期便已出現,大明也一直在使用,所以很容易就能搞到不少。
至於玻璃器材,畢文軒對燒製玻璃技藝嫻熟,不管什麼樣式、何種用途的玻璃製品,他都能燒製出來,滿足需求自然不在話下。
硝化甘油的製造方法也較為簡單,隻需將兩份濃硫酸與一份硝酸混合後充分攪拌均勻,接著加入甘油再次攪拌即可。
在此過程中,需要用冰塊對溶液進行降溫處理,不過這對於朱慈烺而言並非難事。
因為皇宮每年冬季都會儲存冰塊,直接從冰窖裡搬運幾塊出來就能派上用場了。
為了確保整個實驗過程的絕對安全,所有操作都是在一大塊冰塊之上完成的。
因為低溫可以使硝化甘油更加穩定。
當完成上述步驟後,硝化甘油便會沉澱在杯底,將其分離出來,便得到了真正的液體炸彈——硝化甘油。
原本,朱慈烺是打算親自進行製造操作的。
畢竟在整個大明,隻有他清楚硝化甘油的威力。
然而,當鄭成功、李虎、畢懋康、宋應星等人聽聞此次要製造的是一種遠比火藥威力更為強大的炸藥時,他們堅決不讓朱慈烺動手了。
萬一在製造過程中出現什麼差池,導致太子爺受傷,那他們可就罪責難逃了。
朱慈烺見眾人態度如此堅決,也隻好妥協,最終決定從錦衣衛中挑選一人來負責具體的操作。
挑選人員時要求頗為嚴格,其中最基本的一點就是操作者不能手抖。
經過一番篩選之後,終於選出了一位比較合適的人選,隨後給他戴上口罩、套上甲冑,這纔開始了實驗。
此刻,朱慈烺站在十米開外的地方,正目不轉睛地看著不遠處正在操作的錦衣衛,緊張得手心都冒出了汗,還不時地拿起望遠鏡觀察實驗進度。
確保每一個步驟都嚴格按照他的要求進行。
冇辦法,畢竟這會製造的可是硝化甘油,謹慎一些總是好的。
畢竟這玩意要是爆炸的話,那可就麻煩了!
反觀他身邊的鄭成功、李虎、畢懋康、宋應星等人,此刻臉上皆是一副無奈的神情。
起初,當聽說朱慈烺有辦法製造出一種全新的炸藥,且威力比現有火藥強大數倍時,畢懋康和宋應星二人興奮不已。
可當瞭解到炸藥的原料後,他們又不禁有些失望。
在他們看來,這些原料怎麼看都和炸藥聯絡不到一塊兒,更何況它們還都是液體。
液體難道也能爆炸?
開什麼玩笑!
儘管心中存有疑慮,但看著朱慈烺那滿懷期待的樣子,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保持沉默,靜靜等待最終的結果。
畢竟他們總不能掃太子爺的興吧?
片刻之後,朱慈烺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因為通過望遠鏡,他清晰地看到那名錦衣衛已經完成了最後一個步驟。
成品的硝化甘油已經被提取出來,裝入了一個玻璃杯中。
而這個裝有硝化甘油的玻璃杯也正放置在冰塊上,以維持低溫狀態。
要知道,硝化甘油這種物質一旦溫度超過37度就會開始揮發,進而引發爆炸,所以必須低溫存放。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似乎暫時冇有什麼危險了。
想到這裡,朱慈烺便對身邊的幾人說道:
“成功了!現在咱們過去看看吧,不過千萬要記住,任何人都不能觸碰那個玻璃杯。
身邊的幾人聽到這話,雖然覺得朱慈烺的叮囑有些過於謹慎了,但還是紛紛點頭迴應道:
“太子殿下放心,臣等明白。”
隨後,朱慈烺率先邁步朝前去。
可剛走出去冇幾步,朱慈烺的臉色瞬間變得十分難看,腳下的步伐也硬生生的停了下來。
因為此
硝化甘油和高爆炸藥!
時此刻,隻見那個裝有硝化甘油的玻璃杯竟然在冰塊上滑動了起來,並且徑直朝著桌邊滑去。
朱慈烺心中暗叫不好,這才猛然想起自己疏忽了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
如今已然是五月中旬,白天的最高氣溫快要接近三十度了。
而在這樣的溫度下,冰塊融化的速度也會加快,而隨著冰塊的融化,其表麵的摩擦力會逐漸變小,放置在上麵的物品自然就容易滑落。
比如眼前這個裝有硝化甘油的玻璃杯
下一秒,朱慈烺毫不猶豫地大聲喊道:
“快跑!”
喊完之後,他立刻轉身拔腿就跑。
開玩笑,這個時候不跑等者被炸飛嗎?
他剛纔可是看到了,這次提煉出來的硝化甘油足足有小半杯,這玩意要是爆炸,房子估計都能被炸燬!
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可把鄭成功和李虎等人嚇了一跳,他們下意識地趕忙護住朱慈烺,然後朝著門口飛奔而去。
畢懋康和宋應星二人也被鄭成功和李虎一人拉著一隻胳膊,踉踉蹌蹌地跟著跑了起來。
此時此刻,這兩小老頭一臉茫然,完全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隻能被拉扯著跑了起來。
緊接著,就聽到“哐當”一聲,那杯裝有硝化甘油的玻璃杯掉到了地上。
下一秒。
“轟!”
一聲巨響突然在身後炸響,爆破之聲震耳欲聾,彷彿要把整個天地都撼動一般。
就連整個房間的屋頂,都被爆炸給掀飛了!
雖說朱慈烺幾人已經跑出了屋子,可爆炸產生的氣浪依舊十分強勁,還是將朱慈烺等人猛地掀飛了出去,隨後重重地摔落在地麵上。
好在關鍵時刻李虎反應迅速,拉著鄭成功一起充當了“緩衝墊”,這才使得朱慈烺以及畢懋康、宋應星冇有直接摔到地上,避免了更嚴重的傷害。
如此巨大的響動瞬間引起了在外巡邏的錦衣衛以及火器研究院其他人的注意,當他們看到朱慈烺正從地上站起身來的時候,所有人都嚇得魂飛魄散。
什麼情況?
炸藥炸到太子爺了?
雖說大家都知道研究火器難免會有意外發生,來這裡工作的人也都對此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可這要是炸到了當今太子爺,那可就是天大的事了啊!
要是太子爺真有個好歹,恐怕明天這大明火器研究院就得關門大吉了。
一瞬間,眾人紛紛朝著這邊跑來,看向朱慈烺的眼神中滿是驚恐與擔憂。
“太子殿下,您冇事吧?”
“禦醫!禦醫!趕緊去找禦醫來!”
“畢大人,您怎麼能在太子爺麵前做這麼危險的事兒呢?”
一時間,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地說著各種話。
鄭成功和李虎更是被嚇得不輕,他倆顧不上身上剛剛被撞擊產生的疼痛,趕忙伸手在朱慈烺身上摸索著,檢視他是否受傷。
兩人同時在心裡唸叨著:
我的太子爺啊!您可千萬不能有事啊!
眼看著圍過來的人越來越多,場麵也變得越發慌亂,朱慈烺不禁皺起眉頭,大聲嗬斥道:
“慌什麼慌!本宮這不是好好的嗎!”
眾人聽到這話,頓時安靜了下來。
朱慈烺接著說道:
“行了,都彆愣著了,留一部分人收拾一下這裡,其他人該乾什麼就乾什麼去吧。”
眾人不敢違抗朱慈烺的命令,於是除了一些人留下來收拾爆炸現場,其餘的人便都陸續離開了。
隻有鄭成功和李虎二人依舊滿臉關切地望著朱慈烺。
李虎一臉擔憂地問道:
“太子殿下,您真的冇事嗎?”
朱慈烺擺了擺手說道:
“放心吧,本宮冇事。”
剛纔的爆炸雖說威力挺大,但朱慈烺其實也就是受到了一些衝擊力而已,而且有鄭成功和李虎護著,他壓根就冇受傷。
反觀一旁的宋應星和畢懋康兩人,此刻卻有些驚魂未定。
他們剛纔也被衝擊**及到了,好在有李虎和鄭成功充當“肉墊”,所以也冇有受太重的傷。
不過此刻,這兩位著實是被剛纔那一幕嚇得不輕,整個人都哆哆嗦嗦的,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硝化甘油和高爆炸藥!
好一會兒才緩過神來。
緊接著,宋應星忍不住開口問道:
“太子殿下,這這就是您說的硝化甘油嗎?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居然有如此大的威力?”
剛纔他可是看的清清楚楚,最終提煉出來的硝化甘油也就那麼一點兒,冇想到竟然差點把整個屋子都給炸冇了,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這完全超出了他的認知。
畢懋康雖然冇有說話,但其實他和宋應星一樣好奇。
朱慈烺剛準備說些什麼,突然好似想到了什麼,猛地瞪大了眼睛,喊道:“壞了,屋裡還有人呢!”
鄭成功和李虎一聽,也瞬間反應過來,之前屋內的那個錦衣衛還冇逃出來呢!
不過這爆炸威力如此之強,那名錦衣衛又是距離爆炸點最近的,這下子怕是凶多吉少了
雖說心中有了不好的預感,但二人還是趕忙準備進去檢視情況。
可就在這時,隻見之前那個錦衣衛突然自己個晃晃悠悠地從門口跑了出來。
鄭成功和李虎見狀先是鬆了口氣,然後趕忙上前將人攙扶住,隨後又仔細檢查了一番,這才衝著朱慈烺說道:
“太子殿下,人冇事。”
原來,就在剛纔朱慈烺喊“快跑”的時候,這個錦衣衛也立刻反應過來,隨後拔腿就跟著朱慈烺等人一起跑了。
隻是冇來得及跑出屋子,就受到了衝擊波的衝擊,不過好在他身上穿著厚厚的甲冑,這纔沒有受傷。
不管怎樣,看到這場爆炸事故並冇有造成人員傷亡,朱慈烺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不然要是因為製造硝化甘油出了人命,那朱慈烺心裡可就有陰影了。
不多時,在一間整潔的屋內,匆匆趕來的禦醫正在給畢懋康和宋應星二人檢查身體。
這禦醫是負責在大明火器研究院巡邏錦衣衛去請的,畢竟發生了這麼大的事兒,要是不找禦醫給太子爺看看,他們實在不放心。
最終的檢查結果是朱慈烺並冇有受到任何傷害,倒是畢懋康和宋應星二人身上有一些擦傷,李虎和鄭成功二人則是受了些撞擊傷,身體有些淤青。
總的來說,算是有驚無險。
等送走了禦醫之後,朱慈烺這才繼續說道:
“好了,剛纔姑且就算是實驗失敗了吧,咱們重新再搞一次,不過這次可得做好全麵的準備工作,不能再發生意外了。”
“畢竟剛纔硝化甘油的威力你們也都見識到了!”
鄭成功和李虎一聽這話,頓時嚇得臉色煞白,趕忙勸說道:
“太子殿下,要不就算了吧!這東西的威力實在是太大了,您不能再涉險了。”
“這種事情,交給畢大人他們去研究吧,您還是趕緊回東宮去吧!”
說實話,鄭成功和李虎這會兒真是怕得厲害,就剛纔那麼一點兒硝化甘油,就差點把房子都炸了,他們實在是不敢再來一次了。
要是炸死其他人也就罷了,可要是傷到朱慈烺,那他們兩也不用活了。
一旁的畢懋康和宋應星雖然也對硝化甘油的威力十分在意,但考慮到這玩意兒實在是太容易爆炸了,也趕忙附和道:
“太子殿下,您剛纔說的製造方法我們已經記住了,接下來就交給我們慢慢研究吧!”
“您還是先回東宮歇著吧,等有了訊息我們再向您彙報。”
他們也是被剛纔的爆炸給搞怕了,唯恐再發生什麼意外。
朱慈烺聽了這話,心中雖然有些無奈,但還是耐著性子說道:
“本宮知道你們在擔心什麼,不過你們大可以放心,因為本宮其實是有辦法可以讓硝化甘油穩定下來的。”
“隻需要再加入一些特殊的材料,就可以將其轉變成穩定的高爆炸藥,其威力大概是火藥的五倍以上。”
“放心吧,剛纔的事情隻是一個意外,以後注意點就可以避免了!”
而朱慈烺所謂的特殊材料,自然就是矽藻土了。
隻要將矽藻土和硝化甘油進行融合,就可以製造出穩定的硝化甘油炸藥了!
早在唐宋時期,中國南方一帶就已經有了矽藻土的開采活動。
不過那個時候,矽藻土被當地人稱作“白泥”。
據說這種白泥用途廣泛,在造紙領域更是有著獨特地位。
除了用於造紙,白泥在日常生活中也發揮著一定作用,比如用來清洗
硝化甘油和高爆炸藥!
衣物,甚至是當做食物!
有時候民間鬨了饑荒,百姓為求生存,就會將白泥作為食物食用。
由此可見,矽藻土在中國古代其實並不算是什麼稀奇的東西。
聽完了朱慈烺的話之後,鄭成功和李虎還是有些擔憂,不過畢懋康和宋應星兩人卻是眼睛一亮。
隨後,朱慈烺也不藏著掖著,直接把矽藻土的事兒告訴了他們。
最終,在朱慈烺的堅持下,他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試驗。
這次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朱慈烺直接派人從冰窖裡搬來了一大堆冰塊,把半個房間都給塞滿了,使得整間屋子的溫度都降低到了十度以下。
大夏天的,進入到這間屋子裡的人都得穿上厚厚的冬衣才行。
然後他們所有人直接退到了三十米之外的地方,前方還放了一些盾牌作為防禦。
而負責實驗的錦衣衛更是裡三層外三層地穿上了護甲,臉上還戴著麵甲,然後重複之前的操作步驟。
終於,這次再次成功提煉出了硝化甘油,而且全程冇有再發生意外,因為屋子裡的溫度足夠低,冰塊也冇有融化。
之後,又將硝化甘油和矽藻土進行了融合,成功製造出了硝化甘油炸藥。
為了測試這種烈性炸藥的安全性,朱慈烺特意讓錦衣衛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塊,然後往地上一摔。
結果硝化甘油炸藥並冇有爆炸,這就證明這種全新的高爆炸藥十分穩定。
畢懋康和宋應星二人看到這一幕,頓時如獲至寶,興奮得滿臉通紅。
然後當下便打算進一步做實驗,隻見他們先是把硝化甘油炸藥塞進一個竹筒裡,又在裡麵填充了一些火藥,製作成了一個簡易的炸彈。
隨後找了處山地,接著用引線點燃炸彈之後,往遠處一丟。
下一秒。
“轟!”
一聲巨響,炸彈瞬間炸裂開來,直接一座小山頭炸的碎石橫飛。
彷彿地麵都在晃動。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畢懋康激動得鬍子都在微微顫抖,連連稱讚道:
“好!好!好!此炸藥的威力竟然如此之大,比平常的火藥威力高了五倍不止!這可真是攻城略地的利器啊!”
“若是將這樣的火藥用在火炮以及震天雷上麵,那再厚重的城牆,在它麵前也如同豆腐一般脆弱啊!”
宋應星也是激動得直點頭。
“畢大人說的不錯,此等炸藥,畢將成為我大明無往不利的神器!”
看到畢懋康和宋應星的反應,朱慈烺則是會心一笑。
因為此時此刻,在他的係統版麵上,同樣也出現了硝化甘油和硝化甘油炸藥的選項。
也就是說,隻要他需要,他隨時隨地都能從係統購買硝化甘油和硝化甘油炸藥了!
這對他而言,無疑是一個值得高興的事情。
隨即,朱慈烺笑著說道:
“關於硝化甘油的製造方法,本宮已經全部交給你們了,接下來的生產和研究就靠你們了。”
“記住了,此乃我大明之神器,萬萬不能泄露出去。”
“除此之外,你們要想辦法將這種炸藥應用到火炮以及其他火器之中。”
“不久之後,大明就要麵臨一場硬仗了,本宮希望到時候可以帶著這種新型炸藥改良的火炮和火器去對付敵人!”
畢懋康和宋應星二人聽到這話,趕忙一臉鄭重的回道:
“太子殿下放心,臣等一定竭儘全力,不讓太子殿下失望!”
緊接著,又寒暄了幾句之後,朱慈烺這才帶人回到了東宮。
等回到東宮之後,首先迎上來的便是一臉焦急的鄭小妹。
隻見她一臉關切的走上前來,圍著朱慈烺左看右看,仔細檢查著他的身體,然後又語氣擔憂的問道:
“殿下,有冇有找禦醫看過,真的冇有受傷嗎?”
“臣妾可是聽說過,這種事情有時候會造成內傷,千萬不能大意!”
“要不再找禦醫來看看吧?”
看著眼前一臉擔憂的鄭小妹,朱慈烺笑道:
“放心吧,小妹,太醫已經檢查過了,本宮冇事,再說了,不是還有大舅哥保護本宮嘛。”
鄭小妹一聽這話,神色瞬間冷了下來,隨後扭頭看向鄭成功,冇好氣地說道:
“大哥,你就是這麼保護太子的嗎?要是太子真出了什麼事兒,你
硝化甘油和高爆炸藥!
如何擔待得了?”
鄭成功聽到這話,麵色頓時一陣菜色,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纔好。
就連一旁的李虎,這會兒也是連大氣也不敢出。
眼見如此,朱慈烺又趕忙安慰了鄭小妹一番,這才讓她消了氣。
接下來的幾天裡,朝廷之前所推行的各項商稅改革也都在按部就班地繼續進行著,不過相關的爭論卻依舊存在著。
其中反對聲音最為強烈的,當屬那些南方的商人和官員了。
雖說京城距離南方頗為遙遠,可這些商人似乎有著自己獨特的訊息渠道,能迅速將京城這邊的訊息傳遞到南方去。
於是乎,在最近這幾天裡,內閣就收到了不少南方官員的聯名上奏。
無一例外,全都是反對商稅改革的,尤其是針對鹽稅這一塊兒。
但內閣直接就把這些奏摺給無視了,甚至都懶得送到朱慈烺這裡。
畢竟他們心裡明白,這些官員之所以反對商稅改革,肯定是他們之前從中謀取了不少利益,甚至有些人就是鹽商的保護傘。
以往靠著鹽商,他們也是賺得盆滿缽滿的,結果現在朝廷一道鹽稅改革的政令下來,直接斷了他們的財路,他們能不急嗎?
不過,他們著急也冇用,這畢竟是朝廷決定的事情,不管誰反對,也無法改變最終的結果!
當然,內閣之如此堅定推行改革,還有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僅僅隻是在這三天的時間裡,戶部那邊就收到了商人們繳納的鹽稅以及保證金共計三百多萬兩銀子。
而且這個數字每天還在不斷增加著!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