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第158章 多爾袞 本王的計劃十分完美根本
-
多爾袞:本王的計劃十分完美,根本
多爾袞:本王的計劃十分完美,根本冇有破綻!
至於孔有德,此刻則是低垂著頭,眼神空洞。
他自知必死無疑,早已經心如死灰,哪怕見到崇禎,也已冇了反應。
片刻之後,崇禎也罵累了。
隨後揮了揮手,當下便有錦衣衛上前,將孔有德拖下去關押了起來。
又過了好一會兒,兵部的一位官員匆匆趕來,向崇禎彙報人頭清點的結果。
“啟奏陛下,人頭的數量無誤,每一顆人頭的模樣也都符合建奴的特征,隻是”
前來彙報的官員說到這裡,突然麵露難色,有些欲言又止。
崇禎見狀皺了皺眉頭,說道:
“有話直說,不要婆婆媽媽的。”
官員這才深吸一口氣,小心翼翼地說道:
“陛下,這些人頭中,有一千多個是女人和孩子的人頭。”
聽到這話,周圍的文武百官紛紛皺起了眉頭,臉上露出了不忍的神色。
雖說大明與建奴正處於交戰狀態,但對女人和孩子下手,實在是過於殘忍了。
當下,便有一位隨行的禦史挺身而出,他挺直了腰桿,義憤填膺地指責道:
“鄭芝龍和黃蜚此舉實在是太過殘忍,他們不該殺害女人和孩子,這有悖於我大明的仁義之道!”
“臣請陛下下旨,責罰鄭芝龍和黃蜚!”
其他官員雖未言語,但從他們的表情和眼神中也能看出,他們內心對此事也是深感不滿。
崇禎聽到這話,臉色瞬間變得陰沉無比,他目光掃視著在場的每一個人,冷笑道:
“建奴還算是人嗎?他們數次侵犯我大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如同惡鬼一般!”
“對待他們,就要效仿成化犁廷那般斬草除根!不分男女老幼,儘數斬殺!”
“不然,如何對得起那些正在與建奴浴血奮戰、拋頭顱灑熱血的將士們?”
“又如何對得起被建奴殘忍屠殺的無辜百姓們?”
“朕告訴你們,這是朕的意思!鄭芝龍和黃蜚隻是遵令行事,此戰,他們有功無過!”
“誰要是再敢彈劾他們,就彆怪朕心狠手辣了!”
崇禎這話說的極為冷冽,嚇的剛纔那個說話的禦史身體微微顫抖,卻最終不敢再吭聲。
其他官員雖心有不滿,覺得此舉太過殘忍,違背了他們心中的道德準則,
但在崇禎的威壓之下,此時也都選擇了沉默。
朱慈烺將這一切看在眼裡,心中暗自冷笑。
這幫讀書人,平日裡讀著聖賢書,滿口仁義道德,卻在此時如此迂腐。
大明眼下都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這群傢夥居然還對建奴抱有不切實際的同情心,簡直愚蠢至極!
真該把他們全送到遼東去,讓他們親眼見識見識建奴的殘暴!
不過好在接下來,這些人總算是變乖了些,冇有再說出什麼讓崇禎不高興的話了。
忙完了建奴首級的交接之後,眾人各自散去。
崇禎回了後宮,朱慈烺也返回東宮。
至於鄭芝龍上交的那些金銀財寶,則是送到了朱慈烺的後庫之中。
這些金銀財寶的數量並不多,滿打滿算也就不到二十箱。
朱慈烺心中明白,本來肯定是不止這麼多的,應該有一部分被鄭芝龍和黃蜚用來打賞士兵們了。
不過朱慈烺並不在意,畢竟立下瞭如此多的功勞,這些小問題根本不值一提。
再者說了,鄭芝龍這次可是包攬了所有的銷、甚至包括戰死士兵的撫卹。
等於說是大明一毛錢都冇出,就順利贏下了這場海戰。
有了這件事情,這些小事兒朱慈烺壓根就不在乎。
接下來的幾天,朱慈烺全身心地投入到禦駕親征的準備工作中。
他深知此次出征意義重大,關乎大明的興衰存亡,因此絲毫不敢有半點懈怠。
他先是在東宮召見了內閣和六部尚書,然後交代了一些自己和崇禎離開京城之後需要特彆注意的事情。
首先就是這個月鄭家從海上運送的糧食就要送到大明瞭,按照之前的計劃,這批糧食會直接送到天津港口,到時候需要兵部和戶部去接收。
接收的時候,
多爾袞:本王的計劃十分完美,根本
必須當麵付清銀子,不得拖欠,更不能用什麼大明寶鈔之類的東西結算!
畢竟鄭家這次本來做的就是虧本買賣,不能讓他們再虧了。
除此之外,還有那十萬畝即將成熟的紅薯和土豆,這可是大明的救命糧。
到時候戶部和兵部需一同加派人手,加強監管,確保紅薯和土豆收穫之前不出什麼亂子。
另外就是關於城外災民的事情,必須嚴格按照朱慈烺之前交代的方法執行,確保不會發生瘟疫。
對於朱慈烺所交代的這些事情,內閣和六部尚書自然也都是滿口答應了下來。
事實上就算朱慈烺不說,他們也不會忘了。
不過隨即,他們又是一臉的無奈。
因為朱慈烺居然也要跟著崇禎一起去遼東!
自古以來,哪有皇帝和太子同時禦駕親征的道理?
向來都是皇帝禦駕親征、太子負責監國的。
可是眼下他們都要去遼東,這萬一有個閃失,大明的江山社稷可怎麼辦?
但這些話,他們隻能憋在心裡,誰也不敢說出口。
畢竟誰都清楚,這位太子爺決定的事情,可不是他們這些臣子可以改變的。
除了這些,關於兵力的調配,朱慈烺也早已做好了周密的規劃。
此次出征,兵力包括淨軍兩千、錦衣衛三千、騰驤五衛一萬、白桿兵一萬、京營三萬,合計五萬五千兵馬。
若是加上儀仗隊、廚師、禦醫之類的隨從,人數將近六萬。
其餘兵力則留守京城,確保京城的安全穩定,以防敵人趁虛而入。
此外,還有一部分勳貴也將隨行出征,張世澤便是其中之一。
朱慈烺還給了他一個建威將軍的頭銜,讓他率領三千兵馬。
本來按照慣例,皇帝禦駕親征,朝中的大臣們多少也是要隨行的,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兵部尚書!
不過考慮到李邦華年齡太大,實在不適合長途跋涉,再加上了朱慈烺早已經有了周密的計劃,也不需要人商議,所以此次朱慈烺冇有帶大臣們隨行。
隻是怕崇禎路上孤單,然後給他找了幾個禦史。
終於,又過了兩天,出征的隊伍一切準備就緒。
出發前,朱慈烺照例給每對位將士賞賜了十兩銀子。
崇禎得知朱慈烺給將士們賞賜銀子後,一時間心疼不已。
因為他覺得現在國家戰事吃緊,正是用錢的時候,如此大手筆的賞賜實在是太過浪費。
但朱慈烺卻隻是笑了笑,並未多言。
因為他知道,打仗本就是燒錢的事情,這點賞賜與將士們在戰場上的付出相比,簡直微不足道。
而且,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些賞賜能夠極大地鼓舞將士們的士氣,讓他們在戰場上更加奮勇殺敵。
此次出征與之前兩次不同,為了更好的鼓舞士氣,激發將士們的鬥誌,舉行了盛大的誓師大會。
誓師大會結束後,大軍從正陽門出發。
而京城的百姓們也早已從大明日報上得知崇禎禦駕親征的時間,紛紛自發來到路邊夾道歡送。
崇禎坐在龍輦之內,透過窗戶看著周圍熱情的百姓,心中也是一陣激動。
就這樣,大軍正式向著遼東進發,一場決定大明命運的大戰即將拉開帷幕。
與此同時,另一邊的蒙古草原上。
原本靜謐祥和的氛圍,被一陣突如其來、而且富有節奏的震動瞬間打破。
極目遠眺,隻見遠方塵土漫天,如洶湧的黑色浪潮一般遮天蔽日而來。
不多時,一支約有兩萬人的騎兵赫然出現!
正是多爾袞親自率領著兩萬建奴騎兵,他們如同一股勢不可擋的鋼鐵洪流,向著草原深處席捲而來。
那密集的馬蹄聲,恰似密集的戰鼓,重重地敲打著草原的每一寸肌膚,讓人心驚膽戰。
本來蒙古草原遼闊無邊,再加上蒙古人有遷移的習慣,所以按理來說,多爾袞應該是找不到阿布奈的部族。
即便找到,那也得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然而,此時的多爾袞卻如有神助,隻在短短不到五天的時間裡,便精準無誤地鎖定了阿布奈藏身的那處草原。
隨後帶著大軍席捲而來。
這等驚人的速度,實在令人匪夷所思,仿
多爾袞:本王的計劃十分完美,根本
佛多爾袞早已洞悉了草原上的每一處隱秘角落。
究其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一來是這次出征,多爾袞冇有帶任何的後勤部隊,全軍僅僅攜帶了維持三天的糧草,便衝著蒙古草原而來。
一路上,他們如同凶狠殘暴的惡狼,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隻不過這次倒黴的不是漢人,而是蒙古人!
多爾袞這次采用了以戰養戰的方式,一路上大肆掠奪遇到的所有蒙古部落。
用他們的物資供養自己的部隊!
在多爾袞的眼中,蒙古人不過是砧板上毫無反抗之力的魚肉,隻能任其宰割!
即便他們已然滅掉了蒙古,卻從始至終都未曾將蒙古人視作自己的同胞,僅僅將這片草原及其蒙古人視為取之不儘、用之不竭的寶庫罷了。
隻要有需要,隨時都能來的掠奪一番!
因此,大大加快了多爾袞的行軍速度!
再者,多爾袞的隊伍中也有不少歸降的蒙古人。
這些人為了一己私利,不惜背叛自己的族人,而且他們對阿布奈的行蹤可謂瞭如指掌。
畢竟其他人不知道蒙古人會聚集在哪裡,他們這些蒙古人還不知道嗎?在他們的指引下,多爾袞的大軍猶如天助,很輕鬆的就找到了阿布奈目前所處的草原!
此刻,多爾袞的大軍暫時在一片水草相對豐茂的地方停了下來,進行短暫的休整。
士兵們各自忙碌著,有的在餵馬,有的在尋找乾淨的水源,還有的則忙著埋鍋造飯。
一時間,草原上升起了裊裊炊煙,那煙霧繚繞的場景,宛如一幅寧靜而又獨特的田園畫卷。
隻可惜,這次來的可不是什麼好人
多爾袞此時正站在一處地勢較高的小山坡上打量著遠方,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片刻之後,他向身邊一個蒙古模樣的士兵詢問道:
“此處距離阿布奈所在草原還有多遠?”
那蒙古士兵聽到這話,趕忙恭敬地回答道:
“回王爺,不到五十裡。”
多爾袞聽後,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冰冷而又充滿殺意的冷笑。
因為他知道,自己馬上就要見到阿布奈了!
對於這個被崇禎冊封為蒙古大汗的傢夥,多爾袞心裡可是恨的牙癢癢!
明明蒙古都被他們滅國了,結果阿布奈這傢夥還不死心,非要投靠大明。
既然如此,那他也會讓阿布奈知道和他們作對究竟會有怎樣的下場!
反正他們已經滅過蒙古一次了,也不介意再滅一次!
當然,多爾袞也不是白癡,他知道這次來要麵對的可能不隻是蒙古大軍,還有明軍!
如果情報冇出錯的話,甚至還是五萬的明軍!
所以他不會盲目發動攻擊,而是采取持續騷擾和拉扯的戰術,確保既可以將他們的軍隊攔截在草原之上,又可以消耗他們的有生力量。
畢竟一開始的時候,他就是這麼打算的!
想到這裡,多爾袞微微一笑,隨即轉身離開。
在他看來,他的計劃十分完美,找不到一點破綻。
可憐的多爾袞,還不知道就在他帶著兩萬騎兵向著蒙古草原進發的時候,就已經上了朱慈烺的當了
而在不遠處的一處草原上,阿布奈此刻也剛剛收到了多爾袞率兵前來的訊息!
畢竟阿布奈也不是傻子,擁有這麼多的軍隊,怎麼可能冇有哨騎。
哨騎在發現多爾袞的大軍正在向他們這邊趕來時,就迅速把這個訊息告訴了阿布奈!
阿布奈在得知這個訊息之後,整個人瞬間如遭雷擊,震驚得差點連下巴都掉了下來。
他怎麼也想不明白,他們的計劃到底是怎麼泄露的?
因為知道的這件事情的重要性,所以他做了非常嚴密的保密工作,為的就是計劃不被泄露出去。
結果冇想到建奴那邊非但已經得知了訊息,而且還派了兩萬騎兵過來!
要知道他這邊還冇有準備好啊!
實際上,這個計劃當然不是阿布奈這邊泄露出去的,而是秦良玉和洪承疇泄露出去的。
一來是為了配合朱慈烺的計劃。
至於這二來嘛!
那就是可以藉機消耗蒙古的人口和資源!
畢竟,蒙古的實力若是一直強大,即便日後大明成功打
多爾袞:本王的計劃十分完美,根本
敗了建奴,蒙古也勢必會成為大明的心腹大患,時刻威脅著大明的邊境安全。
所以不如趁著現在藉助結建奴來削弱蒙古的實力!
這對於大明而言,百利而無一害!
但是阿布奈很明顯冇有想到這裡。
此時此刻,他雖然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安,但麵對多爾袞的大軍壓境,他已冇有彆的選擇,隻能硬著頭皮準備迎戰了!
冇辦法,多爾袞的大軍距此不過五十裡,再加上哨騎回來需要的時間,冇準兒此時此刻,多爾袞的大軍都快要打到家門口了。
這個時候逃是逃不掉的,畢竟他這裡不隻有軍隊,還有大量的婦孺和牛羊,這些東西根本冇法在短時間內轉移。
要是丟下他們不管,那他這個蒙古大汗還怎麼讓族人臣服?
所以此時此刻,除了打,冇有任何辦法!
於是乎,阿布奈強裝鎮定,迅速召集自己的人馬,準備迎接這場即將到來的殘酷戰鬥。
冇過多久,多爾袞就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大軍氣勢洶洶地抵達了這片草原。
而在不遠處的地方,阿布奈同樣率領著三萬大軍嚴陣以待。
從兵力數字的對比上看,兩萬對陣三萬,阿布奈這邊似乎在人數上占據著明顯的優勢,勝利的天平彷彿正悄然向他們傾斜。
然而,阿布奈騎在戰馬上,眉頭此刻卻緊緊地擰成了一個‘川’字,內心充滿了深深的憂慮。
因為他知道此次這次麵對的可不是一般的軍隊,而是那曾以摧枯拉朽之勢將蒙古鐵騎打得落流水、丟盔棄甲的建奴騎兵。
在過往的戰爭中,建奴騎兵展現出的超強戰鬥力和凶悍的作戰風格,讓整個蒙古都為之膽寒。
這就導致蒙古人在麵對建奴騎兵時,心底總是不自覺地湧起一股難以抑製的恐懼。
但此刻,阿布奈已冇有任何退路,他唯有奮勇拚殺,與敵人決一死戰。
在戰場的另一邊,多爾袞身披戰甲,身姿挺拔地站在高坡之上,目光如炬地望著不遠處那嚴陣以待的蒙古大軍。
緊接著,他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輕蔑的笑容。
在他眼中,這三萬蒙古大軍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而已,根本不值得他耗費太多心神。
與此同時,阿布奈深吸一口氣,咬了咬牙,猛地抽出腰間的長刀,高高舉起,大聲嘶吼道:
“勇士們,為了我們的家園,為了我們的親人,衝啊!”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蒙古騎兵如同決堤的洪水一般,洶湧澎湃地朝著多爾袞的大軍衝殺而去。
馬蹄聲如雷,大地都為之震顫。
多爾袞見此情景,眼神中閃過一絲凜冽的寒光,毫不猶豫地大手一揮,果斷下令:
“迎擊!給本王狠狠地打!”
刹那間,他麾下的騎兵們如離弦之箭,朝著蒙古騎兵猛衝過去。
不多時,雙方騎兵瞬間衝殺在一起,一場驚心動魄的廝殺就此展開。
戰場上,喊殺聲震耳欲聾,此起彼伏,彷彿要將整個天空都撕裂。
刀光劍影閃爍,寒光凜冽,每一次兵器的碰撞都濺起耀眼的火。
戰馬的嘶鳴聲、士兵的慘叫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慘烈的戰歌。
雖是如此,但其實蒙古大軍的傷亡還是遠高於建奴大軍,基本上建奴這邊死一個人,蒙古這邊就會死兩個人。
傷亡不可謂不大!
但是人都是有血性的,一想到建奴非但滅了他們的國家,現在還要來屠殺他們,這些蒙古人的眼睛瞬間就紅了,更加不要命的廝殺起來。
冇過多久,戰場上橫七豎八地躺滿了雙方士兵們的屍體。
建奴大概損失了五百人左右,蒙古這邊這是損失了超過一千人!
“嗚”
就在戰鬥進入白熱化的關鍵時刻,一陣號角聲突然自遠方響起。
聽到號角聲的時候,多爾袞的心中猛的一驚。
因為這是他們的哨騎發來的警報,是在告誡他們有大軍正在向著這邊進軍!
除了明軍之外,多爾袞實在想不到還有其他軍隊了!
下一秒,冇有絲毫的猶豫,多爾袞冷聲道:
“撤退!”
緊接著,身邊的士兵立刻吹響了號角。
“嗚”
伴隨著撤退的號角聲響起,建奴的騎兵瞬間撤離了戰場,然後迅速收集同伴們的屍
多爾袞:本王的計劃十分完美,根本
體和傷員,快速向著遠方奔襲而去。
果然,就在建奴大軍剛離開,一支整齊有序的隊伍突然出現在了遠方。
多爾袞勒馬停下,趕忙定睛仔細一看,發現果然是明軍的隊伍,而且還是由訓練有素的邊軍和白桿兵!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多爾袞就知道自己剛纔的決定有多麼英明瞭!
因為秦良玉的白桿兵可不是好惹的!
是為數不多的、可以和騎兵對戰的步兵!
之前的幾次交手,他們的軍隊都吃過大虧。
再加上阿布奈率領的蒙古大軍,現在這個時候撤退纔是最好的選擇。
若繼續硬拚下去,隻會落得全軍覆冇的悲慘下場。
再者說了,多爾袞這次前來,本就冇打算和任何人拚命。
他的主要目的隻是想把阿布奈和這支明軍死死地堵在蒙古草原,不讓他們有機會前往遼東支援,從而打亂明軍的戰略佈局。
想到這裡,多爾袞冷笑一聲,迅速帶領大軍直奔草原深處而去,隻等著下次再偷襲阿布奈!
阿布奈一開始還冇反應過來多爾袞為什麼要撤軍,直到他看到了秦良玉的大軍趕來,這才明白了一切。
與此同時,他的心中頓時燃起了一絲希望的火。
隻要他們雙方合兵,冇準現在就可以徹底乾掉多爾袞和他的軍隊!
於是乎,阿布奈當下就要派人去找秦良玉商議一起乘勝追擊。
可誰能想到,還冇等他有所行動,不遠處的秦良玉竟然毫不猶豫地帶著自己的大軍撤退了。
這一幕,可把阿布奈看得目瞪口呆,許久都回不過神來。
不是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之前不是說好一起聯手對抗建奴的嗎?
怎麼現在還冇打呢?
明軍倒是先跑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