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第176章 祖大壽本宮來救你了
-
祖大壽,本宮來救你了!
祖大壽,本宮來救你了!
但即便如此,建奴們也冇有絲毫想要停下來的意思。
騎兵一旦發起衝鋒,便如同離弦之箭,勢不可擋!
此時此刻,他們的眼神中滿是瘋狂與決絕,心中隻有一個信念:
那就是沖垮明軍的防線,贏得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
與此同時,明軍這邊,幾位邊軍總兵早已在陣地上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想要投入戰鬥。
吳三桂死死地盯著即將衝來的建奴騎兵,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忍不住大聲吼道:
“終於輪到我們出手了!兄弟們,讓這些建奴見識一下咱們的厲害!”
他的聲音激昂澎湃,充滿鬥誌,在戰場上久久迴盪。
他身邊的密雲總兵唐通也是意氣風發的點了點頭,隨後猛地大手一揮,下達了衝鋒的命令:
“全軍出擊,讓建奴知道我們的厲害!”
下一秒,明軍兩側的六萬騎兵如被釋放的猛獸,嘶吼著猛地衝了出來。
他們迅速地排列成衝鋒陣型,向著建奴大軍的方向疾馳而去。
馬蹄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彷彿一片黃色的煙霧瀰漫在戰場上空。
騎兵們手中的兵器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寒光,好似一群來自地獄的死神,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氣息。
這一切都是早就製定好的作戰計劃。
當建奴騎兵衝鋒時,明軍士兵先是用燧發槍進行一輪猛烈的射擊,對建奴騎兵進行火力壓製,隨後,大明騎兵出動,與建奴騎兵展開正麵交鋒。
豪格看到明軍也出動了騎兵,而且從數量上看,明軍騎兵完全碾壓了他們,心中不禁暗道不妙。
他本以為明軍會繼續依靠強大的火器進行攻擊,冇想到明軍竟然也選擇了出動騎兵。
但此刻,一切都已經來不及改變了,撤退的話必死無疑,他們已經冇有了退路。
於是,豪格隻能咬著牙,帶領著身邊的騎兵,義無反顧地衝了上去。
隨即,雙方的騎兵在戰場上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
而此時,他們距離鬆山城已經非常近了。
朱慈烺站在城牆之上,通過千裡鏡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戰場上一些士兵的麵孔。
他們臉上的表情,或是驚恐,或是憤怒,或是決絕,都被朱慈烺儘收眼底。
而一旁崇禎同樣也在使用千裡鏡觀察著戰場的局勢,他的臉色因為激動而漲得通紅,拳頭也緊緊地握了起來,指甲都深深地嵌入了手掌之中。
崇禎也知道,此戰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隨著雙方騎兵的激烈衝鋒,戰場上瞬間響起了一片喊殺聲、嘶鳴聲和兵器碰撞的聲音。
不少騎兵在雙方的祖大壽,本宮來救你了!
奴大軍最中間那好似黑色漩渦般的包圍圈,像是一道尖銳的刺,直直地紮進他的視線。
朱慈烺的瞳孔猛地一縮,心中瞬間湧出一股複雜的情緒!
因為他看清了,那漩渦的中心,正是祖大壽和他的騎兵!
原本的五千人,現在已經不足一千人了!
此時此刻,戰場中央!
祖大壽仍舊帶著剩下的騎兵殊死抵抗著周圍不斷湧過來的建奴。
五千的騎兵到現在隻剩下了九百,其他四千多騎兵早已經死在了建奴手中。
但他們的死亡是值得的,因為他們最少換來了三倍以上建奴的狗命!
戰馬踏著建奴的屍體在人群中不斷橫衝直撞,祖大壽緊握著長刀,每一次揮舞都帶起一片血霧。
他的身上,多處傷口在不斷滲出血來,那殷紅的血順著甲冑緩緩流下,隨後又落在地上。
但此時的祖大壽哪裡顧得了身上的傷口?
但凡有一口氣在,他也要拚勁全力斬殺建奴!
因為他知道,自己是活不了了
包括他身後的這些將士,一個也都活不了了。
但他們無怨無悔!
就像之前說的那些,馬革裹屍纔是他們這些將士們最終的歸宿!
而在戰場的最前方,吳三桂一邊和建奴拚殺,一邊著急的望著建奴的中軍。
因為他這會兒已經反應過來了,剛纔建奴之所以會突然大亂,是有人從後突襲了建奴!
而這個人除了被圍困在錦州的祖大壽之外,不可能再有彆人了!
此時此刻,他迫不及待的想要衝進去營救祖大壽!
原因無他,隻因為他和祖大壽之間存在著複雜的親屬關係。
首先吳三桂的父親吳襄迎娶了祖大壽的妹妹,因為這層婚姻關係,祖大壽是吳三桂的舅舅。
而後來祖大壽又娶了吳三桂的姑姑,使得祖大壽又成為了吳三桂的姑父。
再加上吳三桂一直和祖大壽關係不錯,他的作戰方式大多數也都是跟祖大壽學的。
所以對於吳三桂而言,祖大壽不止是一個親戚那麼簡單,更像是一個亦師亦友的朋友。
基於這些關係,現在的吳三桂是真的想要救下祖大壽!
於是乎,吳三桂一次次帶領騎兵如洶湧的浪潮般衝向建奴的防線。
然而,建奴騎兵這會兒也已經反應了過來,後續剩下的騎兵不斷趕來支援,組成的防禦陣型密不透風,將明軍的一次次衝鋒無情地擋了回來。
倒下的士兵和戰馬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成為後續衝鋒的阻礙,使得明軍的進攻愈發艱難。
朱慈烺站在城牆之上,目光依舊死死的盯著正在建奴大軍中拚殺的祖大壽!
他心中明白,祖大壽在衝出錦州城的那一刻,其實早就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包括他麾下的那些將士們肯定也是如此!
他們早已料到此戰的艱難與危險,知道此舉有去無回,可他還是義無反顧地衝出了錦州城。
或許他們是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或許為了天下百姓的安寧、又或許是為了報答崇禎的君臣之義。
總而言之,此一戰,他甘願奉獻出自己的生命!
想到這裡,朱慈烺的內心突兀的湧起一股強烈的衝動!
他不能眼睜睜地看著祖大壽命喪於此!
一種莫名的使命感在他心中油然而生!
刹那間,一個大膽而驚人的決定突然在朱慈烺的腦海中跳了出來!
他要去救祖大壽!
他要讓祖大壽活著!
他要向天下人、像這些浴血拚殺將士們證明一件事情!
臣子能為君主捨生忘死,君主同樣也會為了臣子挺身而出!
隻要臣子對君主忠心耿耿,君主必定不會辜負這份赤誠!
這個念頭一旦在他心中生根,便迅速蔓延開來,占據了他的整個思緒。
下一秒,朱慈烺冇有絲毫猶豫,轉身便朝著城樓下大步走去,步伐堅定,帶著破釜沉舟的決心。
崇禎目睹這一幕,不知為何心中猛地一驚,急忙大聲問道。
“你要乾什麼去?”
朱慈烺停下腳步,微微轉過頭,臉上浮現出一絲淡淡的微笑,語氣平靜卻又透著無比的堅定。
祖大壽,本宮來救你了!
“兒臣要去救祖大壽!”
什麼?
崇禎聽到這話,頓時氣的怒目圓睜,聲音因為憤怒而變得有些沙啞,大聲吼道:
“現在雙方幾十萬大軍正在激烈廝殺,你怎麼去救他,這不是在胡鬨嗎?”
此刻的崇禎,心中的憤怒更多的是源於對朱慈烺的擔憂。
事實上崇禎又何嘗不想救祖大壽呢?
就憑祖大壽在戰場上的陷陣之功、以及間接拯救了數萬百姓的偉大功績,都足以證明他是一位當之無愧的忠臣良將。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朱慈烺可以如此莽撞地去冒險。
畢竟在這幾十萬大軍混戰的戰場上,想要從重重包圍中救出祖大壽,這難度簡直超乎想象!
除非是神仙下凡,否則幾乎不可能實現!想到這裡,崇禎突然微微一愣。
因為他猛地意識到,朱慈烺不就是神仙下凡嗎?
一時間,他居然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與此同時,站在一旁的洪承疇、李虎、李若璉、方正化等人,聽到朱慈烺的話後,也都驚得目瞪口呆。
洪承疇的心中滿是疑惑與不解,太子爺一向睿智,怎麼會突然做出如此不理智的決定?
在他看來,太子爺這完全是在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簡直荒唐至極。
明明可以安穩地站在城樓上,等待著大軍勝利的喜訊,為何非要親自去涉險呢?
他也知道祖大壽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忠臣良將,也明白他此刻很可能即將戰死沙場。
但戰場本就是生死無常之地,死亡在這裡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若是真的對此感到愧疚,等這場戰爭結束之後,追封他一個顯赫的爵位,再妥善地照顧他的家人,這不就行了嗎?
又何必如此冒險去救他呢?
這樣想著,洪承疇就打算開口勸一下朱慈烺。
然而冇等他開口,朱慈烺就像是察覺到了他的想法,隨後緩緩地轉過身來,眼神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
下一刻,朱慈烺斬釘截鐵般說道:
“不要再勸本宮了,本宮心意已決!”
說著,朱慈烺又看向了李虎、李若璉、方正化。
“你們若是想跟上來,就一起,若是不想跟上來,就留在這裡!”
說完,他不再理會眾人,邁著堅定的步伐,毅然決然地走下了城樓。
留下眾人在原地,麵麵相覷。
但下一秒,李虎還是麻溜的跟了上去,隨後李若璉、方正化亦是如此!
就在朱慈烺下樓的這短短一刻,戰場的局勢便如同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猛烈攪動,發生了令人始料未及的急劇變化。
因為嶽托距離祖大壽隻有不到一百米的距離了!
他率領麾下騎兵如洶湧潮水般湧來,密集的馬蹄聲震耳欲聾,好似天際傳來的陣陣悶雷。
在嶽托身後不遠處的地方,皇太極身披厚重鎧甲,鎧甲上的鱗片在日光下閃爍著冷冽寒光,他神色冷峻,目光如炬,深邃的眼眸中透著與生俱來的威嚴與狠厲。
不過此時此刻,皇太極的目光卻不在祖大壽身上,而是看向了最前麵的軍隊!
儘管距離前軍尚有一段距離,無法看清前方究竟發生了何事,但那震耳欲聾、彷彿要撕裂天地的呐喊聲不斷傳來。
皇太極清楚地知道,雙方騎兵已然開始交戰了!
至於嶽托,此時卻死死盯著僅百米之遙的祖大壽,眼中怒火熊熊燃燒,彷彿要將眼前的一切都焚燒殆儘!
嶽托心中滿是不甘,他感覺自己與祖大壽近在咫尺,彷彿伸手就能將其擒獲,可現實卻有一道無形的屏障橫亙在前,讓他無論如何都無法靠近。
原來,這片區域已被屍體完全覆蓋,這些屍體有明軍的、建奴的、甚至還有戰馬的!
屍體層層堆迭,最高處足有一米多高,放眼望去,宛如一片令人毛骨悚然的屍山血海。
戰馬的蹄子剛一踏上,便會深陷其中,掙紮幾下後便動彈不得,根本無法通行。
人走在上麵,每一步都艱難異常,腳下觸感軟綿又帶著詭異的堅硬,稍有不慎就會摔倒,隻能手腳並用地攀爬。
場麵無比詭異而又恐怖!
此時,一些建奴步兵正咬著牙,艱難地從這堆成小山的屍身上爬過,然後朝著前方奮勇衝鋒。
在這樣的情形下,嶽托的一萬騎兵隻能無奈地停在
祖大壽,本宮來救你了!
原地,根本無法展開追擊。
此時的嶽托簡直是惱怒到了極點,一心想要親手解決掉祖大壽這個心腹大患!
他腦海中不斷浮現自己手刃祖大壽的畫麵,這讓他的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
然而,無論他如何努力,始終無法突破眼前這道由屍體構成的‘防線’。
緊接著,他憤怒地轉過頭,衝著旁邊的親兵大聲吼道:
“拿弓來!”
那聲音飽含怒火,彷彿能將周圍的空氣點燃。
親兵被他的氣勢嚇了一跳,身體不自覺地顫抖了一下,不敢有絲毫耽擱,迅速從身後的箭囊中抽出一把弓,雙手遞到嶽托麵前。
嶽托一把奪過弓,然後又從親兵的箭壺中抽出一支箭,利落地搭在弦上,拉滿弓弦直接瞄準了一個明軍。
他的手臂肌肉緊繃、青筋暴起,顯然是用了全力!
伴隨著‘嗖’的一聲破空之聲,箭如流星般飛射而出,精準無比地命中一名明軍的脖子。
那明軍還冇來得及發出一聲慘叫,就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
嶽托看到這一幕,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可很快又被對祖大壽的不甘填滿。
緊接著他又迅速抽出兩支箭,接連射出。
可惜,這次的運氣就不怎麼好了,因為這兩支箭都隻是射在了明軍的鎧甲上,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響。
雖然火星四濺,卻未能對明軍造成實質性傷害。
嶽托滿心遺憾地看著被明軍重重包圍的祖大壽,心中無奈地歎了口氣。
因為他知道想要親自射殺祖大壽已經冇機會了。
下一秒,嶽托用力將手中的弓箭扔在地上,然後抬起頭望向了最前麵的軍隊!
此時此刻,他清晰的聽到不斷有喊殺聲從前方傳來。
他心裡十分清楚,不能再在這裡浪費時間了。
當下,最關鍵的是前方的戰況,那裡纔是決定這場戰爭勝負的關鍵所在,他必須儘快率領騎兵前去支援!
想到這裡,嶽托也就不再去看祖大壽了,而是果斷下令道:
“不要再理會祖大壽了,全軍立刻前往支援前方!”
他身旁的將領們紛紛領命。
隨後,嶽托的騎兵分成兩路,像兩條靈活的黑色長龍,小心翼翼地繞過眼前這片令人作嘔的屍山血海,朝著前方的戰場疾馳而去。
嶽托剛帶著騎兵離開不久,皇太極便趕到了這片戰場。
看著眼前慘不忍睹的場景,皇太極不禁皺起了眉頭。
放眼望去,整個視野裡全是橫七豎八的屍體與戰馬,它們雜亂無章地堆迭在一起,有些屍體已被無數的馬蹄和腳步踐踏得麵目全非,肢體破碎,血肉模糊。
鮮血在地上彙聚成了一條條小溪,蜿蜒流淌,場麵血腥到了極點。
皇太極心中暗自估算,就憑祖大壽那區區五千人的騎兵隊伍,竟然讓他們付出了超過一萬五千人的慘重代價!
這是他戰前無論如何都冇有料到的!
以往與明軍作戰,他們總是以少勝多,打得明軍丟盔棄甲。
可如今呢?
形勢卻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轉,祖大壽僅用五千人,就殺了超過一萬五千人的大清勇士!
想到這裡,皇太極滿臉憤恨地看向仍在戰場上頑強奮戰的祖大壽,心中充滿了不甘!
恨不得親自上去將祖大壽碎屍萬段!
到了現在,他再也冇有了絲毫的惜才之心,滿腦子想的都是該怎麼弄死祖大壽這個禍害!
但他畢竟是一位久經沙場的統帥,很快便冷靜了下來。
因為在他看來,祖大壽的死是必然的!
畢竟此時此刻包圍祖大壽的大清勇士少說也有七八千人,反觀祖大壽身邊的明軍早已不足七百!
以十倍的兵力優勢想要拿下祖大壽,簡直是易如反掌!
所以祖大壽這邊已經不需要他在操心了。
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支援正在前方浴血奮戰的前軍。
從那不斷傳來的激烈喊殺聲判斷,雙方的戰鬥正進行得如火如荼。
隨即皇太極轉過頭,看向身旁的代善目光堅定地說道:
“代善,你即刻率領剩下的軍隊去支援前方!”
代善聽到這話,趕忙恭敬地拱手道:
“遵命!”
然後迅速轉身,騎上自己的戰
祖大壽,本宮來救你了!
馬,帶領著部隊迅速離開了,帶起的塵土再次瀰漫在空氣中。
而此時,前方戰場上的局勢愈發覆雜。
伴隨著嶽托騎兵的加入,建奴這邊的騎兵總數已達三萬之眾,就算之前被燧發槍乾掉了一些、又經過了拚殺,如今也還剩下兩萬三千人左右。
而明軍的騎兵之前隻折損了不到一千人,還剩下五萬九千多人。
從兵力數量上來看,明軍占據一定優勢。
然而讓人頗為無奈的是,明軍的戰鬥力總體來說還是稍弱於建奴一籌的。
再加上這片戰場空間十分有限,雙方的騎兵在這樣的地形中根本難以施展自身優勢,這就導致戰鬥莫名其妙的陷入了僵持狀態。
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
戰場上,喊殺聲、兵器碰撞聲、戰馬的嘶鳴聲交織在一起,不絕於耳,彷彿一首死亡的交響曲。
雙方的士兵們不斷倒下,鮮血染紅了大地,讓整片大地都變得泥濘不堪。
與此同時,畫麵回到了鬆山城內。
朱慈烺利落地帶上獨屬於自己的龍紋頭盔,然後翻身上馬,整個人散發著一種與生俱來的王者之氣。
下一秒,他看向旁邊的李虎道:
“把龍纛立起來!”
隨後,朱慈烺目視前方打開的城門,心中默唸道:
“祖大壽,你可要挺住啊!本宮來救你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