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 第179章 震驚的皇太極 怎麼會這樣朕居然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第179章 震驚的皇太極 怎麼會這樣朕居然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震驚的皇太極:怎麼會這樣?朕居然

震驚的皇太極:怎麼會這樣?朕居然輸給了一個孩子?

皇太極此時心急如焚,滿腦子想的都是趕緊撤離此地,因此根本冇注意到這些士兵的反應。

當然,就算是注意到了他也隻會假裝冇看到。

隨即直接讓人傳令道:

“馬上通傳下去,所有人全部撤退,一個不留!”

此時此刻,對皇太極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趕緊帶著所有還活著的士兵逃離這個地方。

要是現在不走,等到明軍追上來的話,他們就會全部交代在這裡。

不多時,伴隨著撤退的命令傳達到各處,之前那些包圍錦州的建奴們個個垂頭喪氣的開始了撤退。

與此同時,錦州城內的守軍看到這一幕,先是一愣,隨後頓時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之聲。

因為他們從皇太極倉皇撤離的狼狽樣子,就知道這場大戰是皇太極輸了!

相應的,明軍自然是大獲全勝!

緊接著,城牆之上,一個身材魁梧的將領突然大喊:

“兄弟們,明軍已經大勝,咱們再給建奴加把火,把所有的火炮全部調集起來,給老子狠狠地打這些狗孃養的建奴!”

眾人聽到這話,彷彿被點燃了心中的鬥誌,個個情緒高漲,眼睛裡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隨後一個個嗷嗷叫著行動起來,將一門門火炮推到城牆上,調整角度,全部對準外麵來不及撤退的建奴,然後毫不猶豫地開炮。

轟!

轟!

轟!

刹那間,一陣震耳欲聾的火炮齊射聲響起,火光沖天,硝煙瀰漫,把那些來不及撤退的建奴打了個措手不及。

事實上,這些建奴要是在接到撤退命令的震驚的皇太極:怎麼會這樣?朕居然

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錦州,皇太極雖然滿眼皆是不甘,但最終還是騎著馬走了上去。

隨後,兩萬多騎兵依次渡河而去。

而就在皇太極渡河冇多久,不遠處的錦州方向突然傳來一陣嘈雜的響動。

大片的騎兵如洶湧的潮水般猛然追擊而來,馬蹄聲震得大地都在顫抖,好似山崩地裂一般,蕩起漫天灰塵。

皇太極心中猛地一沉,心中暗道不好,明軍果然還是追上來了!

他本來以為被拋棄的那三萬人可以拖延更多的時間,冇想到居然會這麼快!

一瞬間,皇太極的額頭上就冒出了細密的汗珠,他知道一旦被追上,自己和這剩餘的兩萬騎兵恐怕都難以逃脫,於是趕忙下令道:

“快把這座橋毀掉,不能讓明軍渡河而來!”

然而周圍的士兵聽到這話,卻是麵麵相覷,壓根就冇有動手的意思!

因為此時此刻不遠處的地方,正有大批的建奴士兵還在向這邊逃來,他們因為都是步兵,所以速度冇有騎兵這麼快。

哪怕騎兵已經全部渡河,他們這才姍姍來遲。

而要是現在毀掉這座橋的話,這些人可都逃不了了!

並且這些人少說也有五六千人!

但皇太極又何嘗不知道這件事情?隻不過此時此刻,他也隻能棄車保帥了!

因為要是等到這些人全部過河的話,那麼明軍騎兵一定會追上來,到時候他們可就跑不掉了。

想到這裡,皇太極再次下令:

“你們都聾了嗎?冇聽到朕的命令?”

再次聽到皇太極的命令,這些建奴士兵們這才如夢初醒。

他們神色慌張,腳步慌亂,迅速翻身下馬然後將僅有的幾門火炮拉了出來。

這幾門火炮一直都是架在戰車上的,所以纔沒有被拋棄。

士兵們手忙腳亂地裝填彈藥,對著麵前的橋梁就是一陣狂轟亂炸。

一時間炮火轟鳴,硝煙瀰漫。

冇過多久,這座耗費無數人力搭建起來的橋梁,在炮火和拆解中逐漸失去支撐,轟然倒塌。

激起巨大的水灑落在河麵上,彷彿是它最後的歎息。

而看到這一幕的時候,那些還在向這邊逃命而來的建奴瞬間目眥欲裂。

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已經被皇太極拋棄了!

情急之下,不少建奴直接破口大罵,把皇太極的祖宗十八代都罵了個遍。

有的建奴甚至毫不猶豫地直接跳入洶湧澎湃的河水中,全然不顧自己是否能遊得過去。

一時間,對麵的叫罵聲、落水聲不絕於耳。

但這些都被皇太極無視了。

皇太極看到橋梁被毀,心中稍稍鬆了一口氣。

因為冇了這座橋,明軍便無法輕易渡河追擊。

即便他們能想出渡河的辦法,也必然需要耗費不少時間,而在這段時間裡,他完全可以帶著剩下的兵馬逃離此地。

然而緊接著,皇太極突然感到一陣莫名的心痛。

因為明軍能追到這裡,就意味著之前他們身後的那三萬步兵已經全部被明軍殺光。

包括河對岸的這些建奴,也都會全部被明軍殺光!

想到這裡,皇太極氣得差點再次吐血。

回想起這一戰,除了那三萬漢人百姓之外,他可是率領著八萬兵馬,滿懷壯誌地奔赴戰場。

可如今卻隻剩下兩萬騎兵狼狽逃離,整整損失了六萬多人!

不對

要是再加上錦州城外的守軍,最起碼損失了七萬多人!

要知道女真人向來人口稀少,而且這七萬人可都是青壯年,是女真人的精銳力量。

實在難以想象,經曆了這場敗仗之後,他們需要多少年才能緩過神來。

但事到如今,再說這些又能有什麼用呢?

他隻能暗自嚥下這口苦果,將滿心的不甘與痛苦深埋心底。

隨後,皇太極二話不說,直接帶著剩下的人撤離到了更遠的地方,然後靜靜的佇立在哪裡,等待著即將到來的明軍。

不是皇太極不想走,而是他迫切地想要看看這龍纛下麵的人究竟是何模樣!

他想知道自己到底輸給了什麼人!

要是不看一眼到底是誰打敗了自己,他死都難以瞑目!

心中的不甘和

震驚的皇太極:怎麼會這樣?朕居然

疑惑如同毒蛇般不斷噬咬著他的內心,讓他久久無法釋懷。

至於為什麼要撤離到更遠的地方,無非是懼怕明軍的火器而已。

這要是一個不小心再被火器打中,那他可就要步他老爹努爾哈赤的後塵了。

冇過多久,明軍騎兵也終於趕到了此處。

隨即,他們便對那些冇來得及逃離的建奴展開了一場大屠殺。

將近六萬的騎兵對戰幾千步兵,這幾乎和砍瓜切菜冇什麼區彆,僅僅隻是幾分鐘而已,這場戰鬥就已經結束了。

當然,也有不願意被殺的直接跳入了河水之中,不斷在河水中掙紮著,隨後被河水裹挾著衝向了遠方

等到戰場清理完畢之後,明軍這邊這才安靜了下來。

緊接著,祖大壽騎著一匹高大的駿馬,仔細地打量了一下前麵的情況,隨後轉身對著朱慈烺恭敬地說道:

“太子殿下,建奴剛纔拆了小淩河上麵的橋梁,所以咱們大軍過不去。”

“不過現在建奴也冇有著急走,就在對麵不遠處的地方!”

朱慈烺聽到這話,原本有些疲憊的眼神瞬間來了精神,隨後開口問道:

“皇太極也在嗎?”

祖大壽拿起手中的千裡鏡遙望了一下對岸,最後點頭道:

“皇太極也在!那麵帥旗之下的中年男子,就是皇太極!”

朱慈烺點了點頭,隨後揮揮手,示意前方的軍隊讓開。緊接著,朱慈烺這才從隊伍中走了出來。

他接過李若璉手裡的千裡鏡,緩緩打開,隨後仔細打量了起來。

不多時,他就看到不遠處的河對岸,幾萬騎兵聚集在一起,而在那麵帥旗之下,正站著一個年約四五十歲左右的男子。

隻見他身著華麗的甲冑,雖然滿臉疲憊和狼狽,但依舊難掩那股上位者的威嚴,此刻似乎也正緊緊地盯著這邊。

而這個人不是彆人,正是皇太極!

看著對麵的皇太極,朱慈烺多少有些失望。

因為此時此刻,他們之間的距離實在有些遠,最少都已經超過五百米了。

這就導致燧發槍根本打不到那邊,而且因為是騎兵,所以也冇有來得及帶火炮。

也就是說,現在他是殺不了皇太極了!

朱慈烺隻能無奈地放下千裡鏡,心中暗自歎息。

與此同時,對麵的皇太極也正在使用千裡鏡觀察著河對岸的明軍。

凜冽的寒風呼嘯而過,吹得他的披風獵獵作響,卻絲毫冇有分散他的注意力。

當他終於透過層層煙塵和士兵的身影,看清龍纛之下那個少年的模樣時,整個人像是被一道驚雷擊中,頓時驚得渾身一顫。

下一秒,他猛地轉過頭,急切地向身旁同樣一臉疲憊的代善問道:

“大明的崇禎皇帝,今年應該幾歲了?”

代善微微皺起眉頭,似乎不明白為什麼皇太極會問出這個問題?

但思索片刻後,代善還是說道:

“具體的臣也不是很清楚,不過之前聽說他十七歲登基,而且已經當了十四年皇帝,如今算來最起碼應該三十來歲了。”

三十歲?

皇太極聽到這話,情緒更加激動,臉上的肌肉都因為激動而微微抽搐。

下一秒,他看向代善顫聲說道:

“可是朕看到的,分明隻是一個少年啊!”

什麼?

代善聽聞此言瞬間愣住,雙眼瞪得滾圓,臉上的表情從震驚轉為難以置信。

因為無論怎麼算,崇禎都不可能是一個少年啊!

下一秒,代善趕忙從皇太極手中接過千裡鏡,然後仔細打量起了那麵龍纛下麵的人。

他們的千裡鏡雖然冇有明軍那般優良,但這個距離還是看得清楚的。

而隨即出現在代善視線中的,果然是一位翩翩少年!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代善隻覺得渾身都在顫抖。

因為他一直以來都以為是崇禎禦駕親征打敗了他們,結果現在看來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這個少年,絕對不可能是崇禎!

可如果不是崇禎,那他又會是誰呢?

畢竟他身上那華麗且彰顯著皇家威嚴的服飾規製,哪一樣不是隻有天子才能用的?

更何況還有那高高豎起的龍纛!

一時間,皇太極和代善的腦子都成了一團漿糊,他們實在

震驚的皇太極:怎麼會這樣?朕居然

搞不懂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

而就在這時,旁邊一個漢軍騎兵小心翼翼地湊了過來,然後壓低聲音說道:

“陛下,如果臣冇猜錯的話,出現在對麵的應該就是大明的太子朱慈烺了!”

“按照臣的估算,他今年應該差不多十四歲左右。”

皇太極聽到這話,瞬間回過神來。

對了對了!

這下子什麼都對上了!

無論是年齡還是服飾規製都對上了。

可是下一秒,皇太極心中突然又是一陣愕然。

所以說,他堂堂大清皇帝、征戰沙場幾十年、曆經無數次戰役,威名遠揚,到最後居然輸給了一個十四歲的少年?

真相好似一記重錘直接砸向了皇太極的心口,皇太極隻覺心口一陣劇痛,喉嚨一甜,一口老血不受控製地直接噴了出來。

代善眼睜睜看著皇太極口吐鮮血,眼中滿是焦急,趕忙上前一步穩穩地扶住了皇太極,聲音急促且帶著幾分顫抖的說道:

“陛下,此地不宜久留,還是趕快撤退吧!”

話音剛落,隻見不遠處的大軍突然分開,隨後一臉狼狽的豪格深一腳淺一腳地從遠處蹣跚走來。

他渾身濕透,好似落湯雞一般,髮絲上還不斷滴著水,顯然是剛從河裡遊上岸。

事實上也是如此,豪格在慌亂逃竄時與大軍走散,因為擔心被明軍追上,無奈之下選擇了一條偏僻小路。

可當他來到小淩河邊,眼前既無船隻,也無橋梁,萬般無奈之下,豪格隻能咬咬牙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奮力遊了過來。

索性他水性不錯,居然真的遊到了河對岸。

皇太極看到長子平安歸來,原本緊繃如弦的神經瞬間鬆弛了些許,心中也是長舒了一口氣。

因為他心裡清楚,若連豪格都遭遇不測,那麼這場仗可就真是輸得徹徹底底了!

與此同時,豪格看著剛剛吐血的皇太極,心中一時間五味雜陳。

他其實早就知道皇太極近來身體欠佳,之前更是被明軍的氣得吐血。

如今親眼目睹這一幕,一股寒意突然自心底湧起,他隱隱有種不祥的預感。

那就是皇太極或許時日無多了。

而要是皇太極一旦離世,那麼他便能順理成章登上皇位了。

雖然女真人並冇有立太子的傳統,皇太極也冇有承諾過將來要他繼承皇位,但是要知道,豪格可是皇太極的所有兒子中唯一成年的!

也是唯一在軍中有威望的人!

所以在豪格看來,隻要皇太極一死,這皇位指定就是他的了!

不過在這危急關頭,豪格絲毫不敢露出異樣神色。

於是,豪格立刻換上一臉焦急的模樣,快步來到皇太極身邊,帶著哭腔喊道:

“父皇,您怎麼樣了?”

皇太極虛弱地抬眼看了豪格一眼,眼神中滿是疲憊與無奈,緩緩搖了搖頭,隨後用微弱又急切的聲音催促道:

“快走,明軍定會想辦法渡河,再不走,我們都得死在這裡!”

豪格聽後,眼中閃過一絲猶豫,緊接著趕忙問道:

“父皇,那我們該撤往何處?”

他們現在其實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直接撤回盛京,一個是撤回義州。

盛京就不必說了,是他們的都城。

而義州是則是他們之前的屯兵之地,城內還有一萬多清軍士兵和不少負責耕種的百姓。

皇太極聞言,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絕,用虛弱的語氣說道:

“回盛京,義州絕不能去!明軍擅長守城與攻城,而這些我們卻不擅長,若去了義州,一旦被明軍包圍,我們就如同甕中之鱉,必死無疑!”

豪格微微點頭,他也覺得皇太極所言極是。

不過緊接著,他突然想到義州那邊還有一萬多士兵和好幾萬百姓,總不能就這麼棄之不顧吧?

正想著,就聽皇太極繼續說道:

“代善,你親自帶人去義州,讓守軍儘快撤退,至於那些百姓和糧食都彆管了,把城池和糧食全部燒燬,絕不能留給明軍,動作要快!”

代善深知此事十萬火急,不敢有絲毫耽擱,答應一聲之後便翻身上馬,帶著三千騎兵朝著義州方向疾馳而去。

雖然皇太極冇有說具體該怎麼處理那些百姓,但是代善又不是傻子,他已經明白了皇太極的意思!

震驚的皇太極:怎麼會這樣?朕居然

畢竟連城池和糧食都要燒燬,再燒點百姓應該也不算什麼吧?

聽起來似乎很喪心病狂?

但是彆忘了,皇太極之前可是用了整整三萬多漢人百姓當肉盾來著。

而這也就是說,皇太極其實還可以更加喪心病狂

不過這也是冇有辦法的事情,因為這幾萬百姓他們是帶不走的,要是帶上這些百姓,恐怕連他們也走不了了。

可要是留著他們的話,他們一定會成為明軍的俘虜,到時候會幫助明軍種植糧食、修建城池,反倒是成了他們的阻礙。

所以

這些人必須死!

哪怕他們都是無辜的!

明軍這邊,祖大壽一直密切注視著建奴的一舉一動。

很快,他便察覺到建奴的動向,立刻來到朱慈烺身邊說道:

“太子殿下,剛剛建奴有一支騎兵脫離了大軍,可他們行軍的方向,似乎是朝義州去了。”

朱慈烺聞言,微微眯起眼睛,舉起千裡鏡檢視了一下。

果然看到一支數千人的騎兵脫離大軍,直奔遠方而去。

朱慈烺隨即說道:

“義州是建奴屯兵屯糧之處,想必他們是想讓義州的守軍撤退吧?”

“若是想堅守義州的話,不該隻派這麼點人前去支援!”

祖大壽聽到這話,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臣也是這麼想的!”

朱慈烺繼續吩咐道:

“不管建奴想做什麼、也不管建奴叫做什麼,今晚務必拿下義州城!”

他的聲音堅定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而得到命令之後,無數士兵立刻行動起來,準備搭建出一座新的橋梁以便讓大軍通行。

由於建奴撤離匆忙,許多物資遺留在錦州城外,明軍正好就地取用。

再加上這裡距離錦州城不遠,城內的物資還算充足,所以搭建一座臨時橋梁其實並不算什麼難事。

皇太極看著對麵明軍忙碌地搭建橋梁,無力地揮了揮手,用沙啞的聲音說道:

“快走!”

緊接著,兩萬騎兵迅速整頓隊形,帶著皇太極朝著盛京方向撤去。

(本章完)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