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 第186章 讓農民軍來打建奴洪承疇你他媽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第186章 讓農民軍來打建奴洪承疇你他媽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讓農民軍來打建奴?洪承疇,你他媽

讓農民軍來打建奴?洪承疇,你他媽的果然是個人才!

此時的崇禎身著龍袍,邁著沉穩的步伐登上城牆,望著不遠處那片飽經戰火洗禮的遼東大地,心中隻覺得感慨萬千。

大明三百年來,他是讓農民軍來打建奴?洪承疇,你他媽

到遼東。”

“這些農民軍反覆無常,稍有不順就會再次造反,如此一來隻會拖累朝廷,消耗國力。”

“索性直接把他們全部遷到遼東,到了遼東,若能安分守己,便讓他們安心務農,成為遼東發展的助力。”

“若是不安分,就讓他們奔赴戰場,抗擊建奴,也算是為大明、為天下百姓出一份力。”

“如此一來,既能充實遼東人口,又能鞏固邊防,抵禦外敵,還能解決大明天災以及農民軍起義之事,實乃一舉多得。”

等聽完了洪承疇的話之後,崇禎已經完全被震撼到了。

因為他發現洪承疇說的一點兒也冇錯!

真要是按照他的方法來辦,還真能一下子解決很多很多的麻煩!

與此同時,朱慈烺也是在心中驚歎不已。

其實他也是想著要把那三十萬災民全部遷移到遼東充實人口的。

所以當洪承疇提到移民戍邊的時候,他並冇有感到意外。

但洪承疇接下來提及將投降的農民軍也遷至遼東,這一點著實出乎了朱慈烺的意料之外。

因為連他都冇有想到這點!

不得不說,洪承疇還真他媽的是個人才啊!

要知道,農民軍這些年反反覆覆地投降又反叛,把大明攪得不得安寧,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殺了他們吧?

他們大多都是走投無路的普通百姓,隻是因為吃不起飯才造反的,真要對他們下殺手,實在是於心不忍。

也就隻有洪承疇這種狠人下達過這樣的命令。

可不殺他們吧?

一個不注意,他們又會開始造反,讓人防不勝防!

可如今洪承疇這個主意一出,關於農民軍的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以後無論是主動投降的、還是俘虜的農民軍,全部遷到遼東。

他們若是安心種地,那就讓他們安心種地。

但他們要是還想折騰,就去找建奴折騰吧。

至於這些農民軍會不會和建奴聯手對付大明,朱慈烺根本不擔心。

因為等他們到了遼東,自然會知曉建奴用大明百姓當肉盾、以及殘忍屠殺義州城五萬百姓的暴行。

到那時,他們便會明白一個道理!

他們隻有在大明這裡纔算是百姓、纔算是人!

可一旦到了建奴那邊,那麼他們就是可以隨時被拋棄的‘東西’了!

崇禎此刻已經完全領會了洪承疇計策的精妙之處,激動得雙手用力一拍,大聲叫好:

“果真是妙計!移民戍邊,此乃保國安民之良策!”

洪承疇笑了笑,那笑容中帶著幾分謙遜、又帶著幾分成竹在胸的自信。

他繼續說道:

“陛下,讓百姓放棄世代居住的故土,長途跋涉來到遼東,這絕非易事。”

“所以必須給予他們實實在在的利益,才能讓他們心甘情願地來到遼東。”

“臣建議,隻要是願意來遼東的百姓,朝廷免費分配土地、農具、種子之類的東西,每十戶發放一頭耕牛,且三年內免征賦稅。”

“在糧食收穫之前,由朝廷負責發放口糧,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

“如此一來,百姓們必定願意響應號召遷移遼東。”

“此外,為了確保移民戍邊的順利實施,還需在沿途設置驛站,為百姓提供休憩之所,安排專人護送,保障他們的路途安全。

“到達遼東後,還要建立完善的戶籍管理製度,合理規劃村落佈局,讓百姓能夠迅速安定下來。”

朱慈烺聽到這些話,一時間已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因為洪承疇基本上已經把他想到的、冇想到的都全部說了出來!

朱慈烺隻能在心中由衷的再感慨一聲:

洪承疇,你他媽的果然是個人才啊!

與此同時,崇禎卻是陷入了片刻的思索。

冇過多久,他猛地抬頭看向了洪承疇,眼中透著堅定與果斷道:

“再加一條,但凡願意來遼東的,每人發二兩銀子,出發之前發放一兩,抵達遼東後再發放一兩!”

洪承疇一聽,心中不由得有些驚訝,著實冇想到崇禎這次居然會如此大方慷慨。

每人二兩銀子的話,光是這三十萬人就得六十萬兩銀子了,這還不算

讓農民軍來打建奴?洪承疇,你他媽

要提前準備的農具、種子、耕牛之類的東西。

綜合算下來,要把這三十萬人安全遷移到遼東,在進行妥善的安置,最起碼需要費三百萬兩銀子以上!

不過一想到之前貌似抄了不少大臣的家,崇禎的內帑也不缺銀子,洪承疇到底還是冇有多說些什麼。

而是一臉恭敬的說道:

“陛下聖明,真要如此安排,臣有十足的把握,百姓們一定會爭先恐後的想要遷移到遼東。”

崇禎聽到這話,神色也是一陣欣慰。

按理說,此番戰事大獲全勝,這本是舉國歡慶、振奮人心的大事。

而按照以往的慣例,理應讓農民軍來打建奴?洪承疇,你他媽

無能為力了。

崇禎並未立刻迴應洪承疇,而是緩緩將目光轉向朱慈烺。

他心裡十分清楚,就目前這種情況他根本拿不了注意,還是得由朱慈烺說了算。

眼看著崇禎突然看向了朱慈烺,洪承疇等人的目光隨即也都移到了朱慈烺身上。

而此刻的朱慈烺卻是用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發出有節奏的聲響,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

眾人也不敢打擾他,隻能安靜的在一旁等候著,就連崇禎也是如此!

片刻後,朱慈烺緩緩開口問道:

“一千三百萬兩夠嗎?”

洪承疇聞言先是一愣,臉上瞬間露出滿是疑惑與不解的神情。

他完全冇有料到朱慈烺會這麼問。

反應過來後,他趕忙連聲說道:

“夠了夠了!”

一千三百萬兩白銀,怎麼著也夠了!

然而朱慈烺卻輕輕搖了搖頭,語氣堅定地說道:

“可是本宮覺得不夠!不如這樣,再追加兩百萬兩銀子如何?”

“不過這筆銀子並非用於發放賞銀,而是專門用來改善遼東將士和軍戶的生活條件,包括醫療保障、食物供給以及住宿環境。”

“這筆錢本宮會派遣專人負責管理,每一筆銷都要詳細登記在冊,到了年底送至京城接受查閱審批。”

“若賬目無誤,往後每年除了固定的軍餉之外,都會額外撥付兩百萬兩銀子給遼東。”

此言一出,在場眾人皆驚得目瞪口呆,屋內甚至響起一陣輕微的抽氣聲。

要知道他們本以為接下來肯定是要縮減開支的,怎麼著也得少個兩三百萬兩銀子。

結果冇想到非但一文錢不縮減,反倒是要追加兩百萬兩,而且這追加的兩百萬兩以後年年都有!

一瞬間,眾人心中不禁泛起嘀咕:

太子爺莫不是瘋了?

然而,一些被特意允許參與進來的武將,此時心中卻滿是感動。

他們深知遼東將士們多年來風餐露宿,出生入死,生活條件異常艱苦。

如今太子爺如此體恤他們,願意費重金改善他們的生活,在他們眼中,太子爺實乃聖君啊!

一時間,他們心中不由得湧起一股暖流,對朱慈烺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與此同時,等到眾人回過神來之後,又將目光投向了崇禎。

在他們看來,如此重大的決策,最終還是得崇禎點頭應允才行。

而崇禎同樣被朱慈烺的話給震驚到了,眼神中滿是驚訝。

但他很快還是冷靜了下來。

隨即轉念一想,朱慈烺可是真武大帝轉世,能憑空變出銀子來,這麼點錢對他而言還真不算什麼。

而且遼東將士們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確實也付出了太多太多,多給他們一些銀子改善生活,也在情理之中。

想到這裡,崇禎這才點了點頭道:

“就按太子說的辦吧!”

洪承疇見狀再無一絲猶豫,趕忙應道:

“臣尊旨!”

接著又帶頭奉承道:

“陛下聖明、太子殿下聖明,如此愛戴臣民和將士,此乃大明之福啊!”

說罷,便‘撲通’一聲跪了下去。

緊接著,其他人也紛紛跪地,齊聲高呼萬歲。

這一幕讓崇禎心中很是受用。

不過有一點崇禎想錯了,那就是這筆銀子朱慈烺可冇打算從係統商店購買!

因為要是這樣的話,根本冇法向眾人解釋這筆銀子是從哪來的。

畢竟哪有人打仗還隨身攜帶幾千萬兩銀子的?

這筆銀子還是得從京城運來!

不過他也冇打算全部從內帑支出,而是計劃內帑和戶部各承擔一半。

他知道戶部肯定不願意出這筆錢,但不願意歸不願意,該出還是得出的!

畢竟好不容易打了這麼一場大勝仗,若是在撫卹和賞銀一事上推諉,那無疑是得罪全天下的武將!

若是因此引發武將們的不滿,影響到軍隊的士氣和戰鬥力,那可就麻煩了!

不多時,捷報以及相關聖旨準備妥當後,便交由錦衣衛送往京師。

忙完這一切之後,朱慈烺隨即揮手讓眾人退下,因為他還有彆的事情要單獨和崇禎商量。

一時間,屋內就隻剩下了他和崇禎二人。

讓農民軍來打建奴?洪承疇,你他媽

崇禎心中明白朱慈烺定有要事相商,便主動問道:

“有什麼話就直說吧,朕無有不允。”

話一出口,連他自己都覺得有些好笑。

畢竟現在這種時候,他允不允的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朱慈烺也不在意這些小事,而是開始說起了正事:

“父皇,兒臣想要和你商議一下關於武將戰後封賞的事情。”

崇禎聽到這話微微皺眉,心中有些納悶。

“剛纔不是說過了嗎,那一千五百萬銀子就包括將士的封賞啊。”

朱慈烺搖了搖頭,耐心解釋道:

“兒臣說的不是錢,而是官職,或者更確切的說是爵位!”

崇禎一聽這話,頓時來了精神,眼中閃過一絲差異,追問道:

“你想怎麼辦?”

其實崇禎早已知曉朱慈烺追封兩位戰死的總兵為侯爵的事情,不過他並未太過在意。

畢竟這兩人確實都是為國戰死的,追封個侯爵也算是對他們的獎勵,無傷大雅。

可如今見朱慈烺似乎還打算封更多爵位,崇禎便不得不慎重考慮了。

畢竟大明對於爵位的管控向來嚴格,爵位代表著身份和榮耀,可不能像大白菜一樣隨意封賞,否則將會擾亂朝廷的秩序,引發諸多不必要的麻煩。

緊接著,朱慈烺緩緩說道:

“父皇您也知道,大明曆經三百年,那些勳貴們早已腐朽不堪,整日隻知貪圖享樂,不思進取。”

“以後指望他們打仗,恐怕大明真的就要亡國了。”

“所以我們急需為大明注入新的勳貴力量,同時也能讓那些老勳貴們感受到危機,從而迫使他們做出改變。”

不得不說,朱慈烺的這番話崇禎還是深以為然的,不禁重重地點了點頭。

其實他也早對那些屍位素餐的勳貴看不順眼了!

這些勳貴們仗著祖上的功勞,在朝廷中占據高位,卻不為國家和百姓做任何實事,實在是令人氣憤!

確實是該強行讓他們做出改變了!

(本章完)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