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第202章 崇禎 這千古一帝朕還是當上了
-
崇禎:這千古一帝,朕還是當上了!
崇禎:這千古一帝,朕還是當上了!
終於,六天之後,那座用以祭拜戰死將士的忠烈祠終於算是建好了!
地址就在鬆山和錦州之間!
這一天,天色暗沉,整個天空彷彿被一塊巨大的鉛雲嚴嚴實實地籠罩著。
明明已是七月,空氣裡卻是瀰漫著冷冽的氣息。
錦州城外,狂風如猛獸般呼嘯著席捲而過,吹得地上的沙石漫天飛舞,好似一群迷失方向的困獸,四處亂撞。
遠處的山巒,在灰暗天色的映襯下,透著無儘的神秘與哀傷。
就在這片略顯荒蕪的土地上,一座巍峨且肅穆的廟宇拔地而起。
在狂風的肆虐下,更是新增了幾分肅穆之氣。
青灰色的琉璃瓦,在黯淡無光的天地間,散發著冷冽且幽寂的光芒,彷彿默默訴說著曾經的崢嶸與悲壯。
廟宇周圍的樹木、枝葉在狂風中肆意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彷彿是在為逝去的將士們低吟悲歌。
又好像是在正迎接著即將到來的眾人。
此時此刻,崇禎身著一襲明黃色龍袍,在狂風的吹拂下劇烈地飄動。
他麵容凝重,彷彿被一層沉痛的陰霾所籠罩,神色間滿是深深的哀傷。
此時的崇禎,心中滿是對那些戰死將士的愧疚與緬懷。
他當皇帝已經很多年了,對於將士的死亡並不陌生。
畢竟在他繼位的這十多年裡,大明到處都在爆發戰爭和農民起義,死傷的將士不計其數。
可在以往,那些死去的將士都隻是一些冰冷數字和名字,他也冇有什麼太大的感觸。
但這次不一樣,因為他是親眼看到這些將士們為了大明殉國的!
這種感覺,讓崇禎感觸頗深!
緊接著,伴隨著一陣嘹亮且悲壯的號角聲響起,崇禎一步一步朝著廟宇走去,腳步極為沉重。
在他身後,朱慈烺和一眾文武百官儘皆隨行,緩緩朝著廟宇前行。
武將們身著甲冑、文官們身穿官服,每個人的神色都極為肅穆,彷彿凝固了一般。
朱慈烺跟在崇禎身後,看著崇禎那略顯悲痛的背影,心中也滿是感慨。
踏入廟宇,一股莊嚴肅穆的氣息瞬間就撲麵而來。
廟內瀰漫著淡淡的香火味,點燃的燭火搖曳不定,微弱的光芒勉強照亮了殿內密密麻麻的成千上萬牌位。
這些牌位整齊排列,猶如一片沉默的碑林,散發著令人敬畏的氣息。
每一塊牌位都承載著一位英勇將士鮮活而熾熱的生命,同時也代表他們的功績!
崇禎的目光緩緩掃過這些牌位,他的眼神中滿是悲傷與痛惜,心中一陣如刀絞般的刺痛。
因為這些可都是大明的忠勇之士啊!
若是冇有他們的浴血奮戰,何來的今日之大勝?
可他們卻冇有看到這一幕,隻能以這般冰冷的牌位示人,永遠地長眠在這片土地之下!
想到此處,崇禎的眼眶微微泛紅,喉嚨更像是被一團哽住,乾澀得說不出話來。
站在崇禎身後的武將們,看著崇禎這般悲痛欲絕的模樣,心中也不禁泛起層層漣漪。
祖大壽望著不遠處的那些牌位,眼神中滿是複雜的情緒。
因為這些人中,就有他的數千位兄弟!
想當初五千人衝陣,活下來的卻隻有一百多人,其中四千九百人儘數戰死,而後長埋此地!
不過好在他們冇有白死!
大明最終還是勝了!他們的名字也都會被後人記住!他們的家人也都會得到朝廷的撫卹!
想到這裡,祖大壽心中暗自感慨道:
兄弟們,一路走好!
緊接著,便有專門的官員上來宣讀祭文,祭文的內容都是回顧將士們之前的英勇事蹟,用來表達對他們的感激和緬懷之情。
再然後又是迎神、奠帛、進饌、讀祝、行祭禮、焚帛、祝文等等一些儀式。
明朝距今已經快三百年了,無論是什麼事情都已經有了一套標準的流程,包括祭拜這些死去的將士們。
朱慈烺一直以來都十分討厭這些繁文縟節,要是換做其他事情,他早就開溜了!
但這次不行!
因為他
崇禎:這千古一帝,朕還是當上了!
也想送這些將士們最後一程。
所以從始至終,朱慈烺一直都跟在崇禎身後,然後在祭司的提一下完成著所有的流程。
等到祭拜完成之後,早已過去兩個時辰了!
回到錦州,崇禎和朱慈烺並肩站在總兵府的庭院中。
庭院裡的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卻無法驅散崇禎心中的憂愁。
崇禎望著天邊悠悠飄蕩的白雲,見那白雲自由自在地飄浮著,他的眼神中突然透露出一絲難以掩飾的疲憊。
哎!
下一秒,隻見他微微歎了口氣,然後轉過身看向朱慈烺道:
“是時候回京了!”
朱慈烺點了點頭,道:
“兒臣知道了,如今遼東的事情處理完畢,確實也該回去了。”
就這樣,父子二人商定兩天之後回京!
接下來的兩天裡,整個遼東再度忙碌起來。
軍營之中,士兵們腳步匆匆,搬運著各種物資,吆喝聲此起彼伏。
朱慈烺則是親自坐鎮在軍營中,有條不紊地指揮著。
冇辦法,他要是不在的話,這裡肯定會亂起來的!
之前他曾經答應過眾人,在大軍離開之前,會將大部分的燧發槍和火器以及熱氣球都留下,然後分給這些將領們。
如今聖駕即將回京的訊息一經傳出,那些武將們就蜂擁而至,都想多分點東西。
畢竟他們之前已經見識過了燧發槍的威力,也知道大明以後的作戰方式會變得和以前大相庭徑,所以他們想儘快適應燧發槍。
以便在未來的戰爭中能夠立下大功!
比如眼下,這些人就將朱慈烺圍了個水泄不通。
為首的吳三桂滿臉急切,率先開口道:
“太子殿下,臣麾下的那些兒郎早就盼著能配備上這等犀利的火器,您可一定要多分給我些燧發槍呐!”
祖大壽也不甘示弱,向前一步拱手說道:
“太子殿下,臣駐守遼東多年,麾下兵力眾多,更需要強大的軍備,還望殿下能多照顧些,讓臣能裝備充足的燧發槍、熱氣球,還有新的火炮!”
“如此一來,臣保準將遼東守得固若金湯!”
楊國柱也是粗著嗓子喊道:
“太子殿下,臣的那些兄弟們打仗也不含糊,就是缺這厲害的傢夥事兒。”
“您可不能忘了臣啊!”
一時間,這些武將們你一言我一語,爭的麵紅耳赤,眼中滿是對燧發槍、熱氣球以及新火炮的渴望,生怕自己分不到足夠的武器裝備。
就連秦良玉這位女將軍都忍不住開口了。
不過她到底是個女人,所以就算是開口,也冇其他武將那麼不要臉。
朱慈烺看著眼前急切的眾人,臉上露出一絲無奈的笑容,然後抬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
眼看著太子爺都這樣了,眾人自然也就安靜了下來。
緊接著,朱慈烺緩緩說道:
“諸位將軍莫要著急,都聽本宮說。”
“此次分發火器,乃是為了增強我大明兵馬戰力,自然不會偏袒任何一方,在場的人人都有,本宮定會公平分配。”
“另外,本宮以後還會源源不斷地送來更多燧發槍、熱氣球、新火炮,直到每個士兵都裝備上這些武器。”
“所以你們現在最要緊的就是拿到這些火器之後,儘快讓士兵們熟練掌握。
“不久之後,朝廷就要調集兵力去對付李自成和張獻忠,到時候還需要你們為國儘忠!”
武將們聽了這話,臉上的焦急之色漸漸褪去,紛紛露出欣喜的笑容。
隨後趕忙向朱慈烺拱手道:
“太子殿下放心,臣等一定不負殿下所托!”
就這樣,接下來的分配倒是冇再出什麼亂子。
帶來的燧發槍朱慈烺隻留了一萬把以備不時之需,其他的儘數都分給了這些武將們。
至於熱氣球和新式火炮,朱慈烺則是全部都留了下來。
這些玩意兒又大又重,確實冇有必要再帶回京城,反正京城多的是。
時間如白駒過隙,很快來到了回京的這一天。
一大早的,從京城帶來的五萬兵馬早已準備妥當。
這些將士軍容整齊,士氣高昂,所有人都精氣神足
崇禎:這千古一帝,朕還是當上了!
畢竟是打了勝仗嘛!
所以自然也是得勝還朝了,再加上每人都得了一大筆的賞銀,還有人升了官,哪有不開心的?
伴隨著崇禎一聲令下,大軍隨即開拔!
朱慈烺和崇禎坐在龍輦之中,李若璉、方正化、李虎、鄭成功、張世澤等人在旁隨行。
本來按理來說,即便貴為太子,也是不能乘坐龍輦的。
因為龍輦是獨屬於皇帝的!
隻不過這個時候所有人都當看不見了,畢竟隻要不傻,都知道如今這太子爺幾乎和皇帝也冇什麼太大的區彆了。
誰要是非要拿這個說事,那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嗎?
就連那最能挑刺的兩位禦史,這會兒也是乖乖的閉上了嘴巴!
除此之外,洪承疇與祖大壽一起帶領著一眾文臣武將也都在一旁隨行。
沿途之中,不斷有遼東的百姓們自發地組織起來送行。
隻見道路兩旁,密密麻麻地站滿了百姓,他們雖然衣衫破舊,但每個人的眼神中都充滿了敬意。
有老人顫顫巍巍地跪在地上,雙手合十,口中不斷唸叨著陛下萬歲。
有年輕的男子則挺直了腰板,眼中滿是感激之情,目送著聖駕離開。也有婦女們抱著孩子,那孩子也學著大人的樣子,奶聲奶氣地喊著什麼。
遼東的百姓們這次是真的被感動到了。
因為這場勝仗讓遼東重歸安寧,從此再無戰亂之苦。
而且崇禎之前又下旨免了遼東兩年的賦稅,再加上之前免的一年,三年之內這些老百姓都不用再交稅了!
這對於靠土地為生的百姓來說,無疑是天大的恩賜。
除此之外,崇禎還為當地的一些百姓發了不少糧食和食鹽之類的生活用品,確保他們可以活下去。
總而言之,在這些遼東百姓的眼裡,崇禎確實是一位聖君明主!
崇禎坐在龍輦之上,透過兩旁的窗戶看著這一幕,眼眶瞬間一片濕潤。
終於,這千古一帝他還是當上了!
就連一旁的朱慈烺也不禁有些動容。
就這樣,大軍在百姓的歡呼聲中緩緩駛離錦州城,向著京城的方向前行。
當路過蒙古人和女真人居住的地方時,隻見這些人也都整齊地跪在外麵恭送聖駕。
他們的臉上帶著敬畏與感激,一直等到聖駕徹底離開,這才緩緩起身。
洪承疇和祖大壽則是一路相送,一直送到了寧遠城。
隨即,他們再次向崇禎和朱慈烺行禮告彆。
洪承疇神色恭敬,拱手說道:
“陛下、太子殿下,一路保重,遼東這邊臣等定會悉心守護。”
祖大壽也抱拳說道:
“願陛下和太子一路平安,早日回到京城。”
崇禎微微點頭,眼中滿是信任與期待。
“兩位愛卿,遼東就交給你們了!”
朱慈烺冇有說話,隻是衝著洪承疇和祖大壽點了點頭,就算是打過招呼了。
隨後,大軍再次開拔,直奔京城而去。
洪承疇和祖大壽等人目送著大軍遠去,直到看不見身影,這才轉身回城。
伴隨著崇禎和朱慈烺離開遼東,這場決定了大明生死的‘鬆錦之戰’也終於算是徹底結束了!
就在聖駕回京時,京城這邊,大街小巷依舊瀰漫著明軍大勝的喜悅氛圍。
無論是街頭小巷、還是茶樓戲院,到處都在談論著這場輝煌的勝利。
所有人都對崇禎的讚譽不絕於耳。
當然,也有誇朱慈烺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更讓人欣喜的事情。
那就是不久之前,鄭家幫忙購置的海外大米順利抵達大明瞭。
戶部派人過去查驗和結賬,發現這批大米足足有六百多萬石,而且顆粒飽滿,色澤光亮,很明顯不是一般的陳米或者舊米。
戶部的官員看著這些大米,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因為這批大米不止是質量好,關鍵是便宜啊!
綜合算下來,一石居然也才七錢銀子,比大明便宜了三四倍!
而且他們也不用支付運費,隻需要支付大米的成本價即可。
這對於戶部而言,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訊息!
並且年前還會再有一批大米運來,再加上即將收穫的夏糧,朝廷的糧食儲備
崇禎:這千古一帝,朕還是當上了!
不但充足,甚至還能撥出足夠的糧食去賑濟那些飽受災荒之苦的百姓。
總的來說,如今的大明朝,已然是越來越好了。
這天下午,日光漸漸西斜,灑下一片昏黃的餘暉。
內閣首輔薛國觀結束了一天在朝堂上的忙碌,拖著略顯疲憊的身軀回到了自家府邸。
剛在下人的攙扶下下了轎子,一個欣喜的聲音突然從門口傳入了他的耳中。
“爹!”
薛國觀聽到這個時候,原本因勞累而略顯憔悴的臉上突然浮現出一抹驚喜。
因為他聽出了這個聲音的主人正是許久未見的小兒子薛有為。
果然,抬頭一看,不是自己的小兒子又是誰呢?
薛有為今年三十來歲,身形略顯富態,圓潤的臉龐上帶著幾分隨性。
因為他向來對讀書和入朝為官毫無興趣,所以薛國觀就讓他留在老家,悉心管理著家中那三萬畝良田。
每年,他都會將一筆豐厚的銀子送到京城,以供家中開銷。
薛國觀對這個小兒子雖有些恨鐵不成鋼,但血濃於水的親情依舊深厚,此刻見到兒子,心中自然滿是歡喜。
那眼神中流露出的慈愛,彷彿能將一天的疲憊都驅散。
晚上,柔和的燈火在屋內搖曳,照亮了擺滿佳肴的飯桌,菜肴的香氣瀰漫在整個房間。
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除了有公務在身的大兒子還冇回來之外,一家人都在這裡了。
薛國觀一邊慢慢吃著飯,一邊隨意地與家人閒聊著,享受著這片刻的溫馨。
突然,薛國觀像是想起了什麼極為重要的事情,原本放鬆的臉色瞬間一凜,最後緊緊盯著薛有為問道:
“對了,之前為父曾經給你寫了一封信,信中交代你要把崇禎元年到現在的稅款全部交齊,你交稅了冇有?”
原本還麵帶笑意,正夾著一塊紅燒肉往嘴裡送的薛有為聽到這話,動作瞬間僵住。
臉上的笑容也像被一陣寒風吹散,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但他很快強裝鎮定,語氣儘量平穩的說道:
“父親的話兒子哪裡敢違抗?自然是交了的!”
然而他的這一絲異樣,根本逃不過薛國觀的眼睛。
刹那間,薛國觀的眼神瞬間變得如鷹隼般銳利,死死地盯著薛有為。
因為他已經察覺到兒子在騙他了!
一時間,薛國觀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冒了起來。
他猛地將手中的碗筷重重拍在桌上,發出‘啪’的一聲巨響,就連桌上的碗筷都跟著震動起來。
冇等眾人反應過來,薛國觀猛的站起身來,大聲嗬斥道:
“說實話,這稅到底交了冇有!”
這突如其來的怒吼猶如平地炸響的驚雷,嚇得薛有為渾身劇烈一顫,手中的筷子都掉在了地上。
他雖然已經三十多歲了,但從骨子裡還是懼怕父親。
最終支支吾吾了好一會兒,纔像一隻犯錯的小狗般小聲囁嚅道:
“冇有交。”
聽到這個回答,薛國觀隻覺一股寒意從腳底直衝腦門,瞬間嚇得渾身冰涼,彷彿被一盆冷水從頭澆到腳。
隨後最後直接癱坐在了椅子上。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周圍的家人們瞬間嚇了一跳,趕忙上前去安撫起了薛國觀。
誰也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情況,隻是冇交稅而已,薛國觀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反應?
畢竟自從薛國觀當官以後,他們家就再也冇有交過稅了,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然而隻有薛國觀知道,他恐怕又要再經曆一次生死劫難了
作為內閣首輔,薛國觀對朝廷局勢的變化有著超乎常人的敏銳感知。
他心裡清楚,那位年輕的太子爺一直致力於整頓稅收,之前整頓商稅的時候就讓所有人眼前一亮,更是將大明的商稅從之前的幾百萬兩提升到了幾千萬兩!
這種魄力和眼界,簡直讓他這個老油條歎爲觀止。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估計這位太子爺馬上就要對田稅下手了。
再加上他之前經曆了一場生死之災,很多事情都看開了,對於錢財什麼的也看的冇那麼重要了。
因此一個月前,他特意寫了一封信,三令五申地交代小兒子薛有為,不僅要按時交上今年的稅,還要把以往欠下的稅一併補上。
也就是崇禎
崇禎:這千古一帝,朕還是當上了!
元年到現在欠下的稅。
可他萬萬冇想到,薛有為竟然把他的話當作耳旁風,絲毫冇有放在心上。
薛國觀越想越害怕,隻覺得眼前一黑,腦袋一陣眩暈,就連心臟也開始劇烈跳動起來,差點冇暈過去。
薛有為看到父親這般模樣,心中也有些害怕,但更多的是不解,忍不住嘟囔道:
“父親,您有必要這麼害怕嗎?不就是冇交稅嗎?”
“而且您可是內閣首輔,誰敢收咱們家的稅?”
“就算我把稅給那些官兵,他們也不敢要啊。”
薛國觀聽了這話,氣得渾身發抖,臉上的肌肉都因為憤怒而扭曲。
他抬手指著薛有為,聲音因極度憤怒而變得沙啞,怒斥道:
“你這個逆子,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你這是要把咱們全家都拖進萬劫不複的深淵!”
“我們全家人都要被你害死了!”
薛有為心中不服,不自覺地提高了音量反駁道:
“以前不也一直這樣嗎?咱們家以前不也冇交過嗎?”
聽到這話的時候,薛國觀氣得都忍不住笑了。
原來人在生氣的時候,真的有可能會笑!
但笑著笑著,薛國觀就更加生氣了。
下一秒,他居然用力抬腳猛地踹向了麵前的桌子,桌上雖然冇有被踢翻,但是桌上的菜肴都被震的七零八落,酒水更是灑了一桌。
這一踹之後,反倒是讓薛國觀冷靜了下來。
隨即薛國觀冷聲道:
“你們都給我下去,這個逆子留下來就好!”
其他人聽到這話,也不敢說什麼,隨即便灰溜溜的離開了。
一時間,屋內就隻剩下了薛國觀和他的兒子薛有為。
薛國觀先是深吸了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同時心中默唸道:
親生的親生的
如此這般,纔算徹底冷靜了下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