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 第243章 往遼東運蜂窩煤本宮不同意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第243章 往遼東運蜂窩煤本宮不同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往遼東運蜂窩煤?本宮不同意!

往遼東運蜂窩煤?本宮不同意!

想到這裡,朱慈烺笑著說道:

“本宮無意靠蜂窩煤盈利,隻為保障百姓的基本需求。

“所以到時候任何人都可以參與這門生意,朝廷也會釋出政令,鼓勵商人蔘與進來。”

張世澤聽後,心中突然一動。

雖然蜂窩煤定價可能不高,但勝在用量巨大。

要知道平民百姓做飯取暖都離不開煤炭,而蜂窩煤價格親民,冬季用量更是會大幅增加。

更何況蜂窩煤的主要原料近乎免費,這確實是門有利可圖的生意。

看著張世澤心動的模樣,朱慈烺繼續說道:

“放心吧,這種好事兒本宮不會忘了你的,等會讓人把配方給你,你回去後研究一下,然後批量生產。”

“你到時候把這件事情告訴其他勳貴,但凡家裡涉足煤礦生意的,都可以做這筆生意。”

“到時候朝廷會統一定價,確保你們有利可圖,也讓百姓買得起。”

張世澤連忙躬身行禮,笑道:

“既如此,臣謝過太子殿下!”

午夜時分,白日裡燒烤盛宴的鼎沸喧囂早已徹底隱匿於夜色之中。

此時萬籟俱寂,銀白的月色宛如靈動的水,悠悠地傾灑在那片稍顯淩亂的場地上。

殘餘的炭火恰似散落人間的星辰,散發著最後一絲若有若無的溫熱。

雖然夜色已經很深了,但朱慈烺並未離去,而是站在那尚未徹底熄滅的爐火麵前,凝視著那幾塊仍在燃燒的蜂窩煤。

經過這一晚的測試,朱慈烺已經得到了最佳的配方。

按照這個配方製造出來的蜂窩煤燃燒效能極為穩定,時間也是最長的。

那麼接下來,隻需要大量生產就可以售賣給進城裡的平民百姓使用了。

一時間,朱慈烺彷彿已然身臨其境,真切地看到蜂窩煤在百姓家中熊熊燃燒,為他們驅散冬日嚴寒的溫馨場景。

往遼東運蜂窩煤?本宮不同意!

淡的笑容,然後繼續說道:

“周大人,本宮打算讓工部出麵,組建一個全新的衙門,專門負責生產這蜂窩煤。”

“不過工部隻負責生產,銷售一事,本宮自有安排。”

周士樸聽聞此言,心中不禁微微一緊,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猶豫。

因為在他看來,這蜂窩煤從生產到銷售,最好是能夠全部由工部負責,這樣能更好地把控整個流程,確保不出差錯。

但太子之令,他又怎敢違抗?

所以他隻能壓下心中的那絲不情願,重重地點頭應道:

“臣遵旨。”

緊接著,朱慈烺又交代了一些其他事情,周士樸這才離開了東宮。

隻是走出東宮時,周士樸仍覺得這一切有些不可思議。

很明顯他也冇有想到,朱慈烺居然會利用冇用的碎煤塊和一些廉價的東西研製出新的燃料。

不得不說,這位太子爺實在是太過聰明睿智了,總能想出這般絕妙的法子。

周士樸離開之後,朱慈烺又召見了夏德武。

夏德武一踏入殿內,便恭恭敬敬地行禮道:

“臣參見太子殿下!”

朱慈烺擺了擺手,示意他起身,隨後再次將蜂窩煤展示在夏德武麵前。

夏德武何等聰慧機靈,隻一眼,便瞬間猜到了朱慈烺找他前來的意圖,眼神中閃過一絲瞭然之色。

緊接著,朱慈烺又將製作蜂窩煤的材料和方法拿給夏德武看。

等他看完之後這才說道:

“夏德武,你一直都很聰明,所以多餘的廢話本宮也就不說了,你結合如今的市場情況,給這蜂窩煤和配套的爐子定個合理的價格吧。”

夏德武微微皺眉,目光在蜂窩煤和蜂窩煤爐之間來回打量,然後這才小心翼翼的說道:

“殿下,請恕臣無法立刻給出定價,臣需要先親自製造一批出來,詳細覈算各項成本,才能給出準確無誤的報價。”

夏德武心裡明白,為太子做事必須要謹慎謹慎再謹慎。

所以哪怕朱慈烺已經給了他製作蜂窩煤的材料,他還是需要親自製造一批出來,仔細覈算成本之後在定價。

畢竟若是定價太低的話,有可能會虧本。

可若是報價過高的話,又不利於百姓購買,更會阻礙市場的推廣,所以這種事情他必須要謹慎對待。

朱慈烺聽到這話之後微微頷首,也意識到自己有些過於著急了。

隨後便說道:

“那好吧,你先去製造一批蜂窩煤和蜂窩煤爐子,仔細覈算成本再說。”

緊接著,朱慈烺讓馬寶帶著夏德武前往了工部。

工部因為有了之前朱慈烺的交代,自然也是全力配合。

所以僅僅一天時間,便成功製造出了一批蜂窩煤與蜂窩煤爐子,速度之快簡直讓人乍舌。

雖然蜂窩煤還不能馬上使用,但成本其實已經覈算出來了。

所以往遼東運蜂窩煤?本宮不同意!

聽到朱慈烺認可自己的定價,夏德武心中也是鬆了口氣,然後連忙點頭應道:

“殿下聖明!”

“臣可以保證,此物一出,百姓定會爭先搶購。”

緊接著,夏德武又讓人抬上來了兩個蜂窩煤爐子。

隻見一種外麵有金屬包裹,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冷硬而又耀眼的光澤。

另一種無金屬包裹,外層用的是水泥,外觀看起來較為簡易樸素,卻透著實用的氣息。

夏德武繼續介紹道:

“殿下,這外麵有金屬包裹的爐子,堅固耐用,且造型美觀大方,成本價兩百三十文,售價的話臣建議三百文。”“另一種無金屬包裹的,較為簡易實用,成本價一百五十文,臣建議售價兩百文。”

朱慈烺上下打量著這兩種爐子,眼神中流露出滿意的神色,然後看向夏德武說道:

“你做的很好,既如此,此事便交由大明國營商店負責銷售。”

“至於生產方麵,全部交由工部,到時候工部會和你對接的。”

夏德武趕忙拱手道:

“臣遵旨!”

於是接下來的幾天裡,工部的一座工坊內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工匠們日夜輪班趕工,有的在仔細攪拌著煤炭碎末與黏土的混合物,有的在熟練地操作模具製作蜂窩煤,動作如行雲流水般順暢。

不過儘管如此,每日產量仍然僅有十萬塊左右。

看似數量不少,可對比京城一百二十萬的龐大人口基數,實在是少得可憐。

不過也沒關係,因為這裡是剛開始工匠們還冇有那麼熟練,等到熟練之後在擴大規模,產量一定會提升上去。

而且彆忘了,製造蜂窩煤的可不隻有工部,那些大大小小的煤礦幾乎都已經得到了蜂窩煤的製造配方。

若是加上他們的話,每天的產量也是非常可觀的。

幾天之後,當工部的蜂窩煤數量達到三十萬塊的時候,夏德武就知道是時候售賣蜂窩煤了。

這一天早上,大明皇家商會依舊正常營業。

剛一開門,商店內的夥計們便手腳麻利得如同敏捷的猿猴,迅速在門口支起了數個爐子。

熊熊燃燒的蜂窩煤宛如燃燒的紅寶石,讓周邊的空氣更加燥熱。

爐子上麵燒著幾壺熱水,咕隆隆的冒著熱氣。

儘管夏日酷熱讓人苦不堪言,但眼前這新奇獨特的景象,還是吸引了不少過往行人的目光,使得他們不由自主地紛紛駐足觀望,眼神中滿是好奇與探究。

畢竟這大夏天的突然有人在門口架了幾台火爐,爐子上麵還燒著熱水,這確實讓人感到十分驚訝。

眼看著門口圍的人越來越多了,當下便有夥計扯著嗓子大聲喊道:

“各位鄉親們,都來看一看瞧一瞧啦!這是工部最新研製出來的煤炭,名為蜂窩煤!”

“這蜂窩煤啊,便宜又好用!一塊才兩文錢,足足有一斤多重,一斤就兩文錢呐!比那煤炭便宜了五倍不止!”

圍攏過來的百姓們聽到這話瞬間炸開了鍋,一時間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但是他們的臉上滿是疑惑之色,一雙雙眼睛裡猶如藏著無數個問號,紛紛投來懷疑的目光。

不是他們不相信,而是這也太誇張了。

如今市麵上已經最便宜的煤炭也要十文錢一斤,而這個叫什麼蜂窩煤的卻隻要兩文錢一斤,足足差了五倍之多,這東西真的能好用嗎?

就在這時,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帶著幾分懷疑與謹慎向前邁了一步,開口問道:

“這東西真有你說的那麼好?燒起來到底咋樣啊?”

旁邊的一個夥計聽到這話,趕忙快步走上前說道:

“大爺,您瞧好了!”

說罷,他動作嫻熟一把拎起了熱水壺,隨即又拿起一旁的夾子,穩穩地從裡麵夾出了一塊正在燃燒的蜂窩煤放在了地上。

那動作簡直堪稱一氣嗬成。

正在燃燒的蜂窩煤被放在地上之後,依舊以緩慢的速度燃燒著,雖然也會飄出一些細煙,但基本上可以無視,而且也冇什麼太大的味道。

夥計繼續向之前開口的那個老人說道:

“大爺,您看這火怎麼樣?而且我跟您說啊,這蜂窩煤極為耐燒,一塊能頂好幾塊普通煤塊呢。”

“用來做飯、取暖,那都是一等一的好!”

往遼東運蜂窩煤?本宮不同意!

“要是正常隻用來做飯的話,一天三塊也就頂天了,如果冬天用來取暖的話,大概也就是六七塊左右。”

“不過關鍵是這東西便宜啊,價錢隻有煤炭的五分之一。”

“你家以前做一天的飯至少也需要三斤煤炭吧,算下來的話就是三十文錢,可要是換了這蜂窩煤,那麼一天隻需要六文錢,足足省了二十四文錢!”

“還有這爐子,您也看到了,分兩種,有金屬包裹的,結實又好看,才三百文,冇金屬包裹的才兩百文,價格公道得很呐!”

百姓們聽完了夥計的解釋之後,紛紛發出驚歎之聲。

很明顯他們真的被震驚到了。

因為這東西居然可以為他們省下四倍左右的燃料開支。

拿一些普通的人家來算,一天省二十四文,一年的話那可就是八兩銀子了!

誰能不心動呢?

突然就在這時,人群中一箇中年漢子擠到了最前麵,扯著嗓子大聲喊道:

“先給我來一個三百文的爐子和一百塊蜂窩煤,我拿回去試試,要是好的話,我家以後就專門用這蜂窩煤了!”

伴隨著這中年漢子一開口,其他的百姓也紛紛迫不及待的開口了。

“我也要我也要,給我那個二百文的爐子就可以了,先來五十塊蜂窩煤!”

“我要那個三百文的爐子,再加兩百快蜂窩煤。”

一時間,百姓們紛紛解囊購買,蜂窩煤和爐子瞬間供不應求。

不過考慮到這些東西太占地方、又不方便運輸,所以國營商店這裡隻是售賣一張張類似於提貨單的票據,百姓們交了錢拿到票據之後,需要去指定的倉庫自取。

這要是換成其他店鋪,百姓們肯定會有所懷疑,不敢輕易交錢。

但要是國營商店的話,百姓們可就冇有什麼懷疑的了,因為他們早就知道這國營商店可是朝廷開的,據說背後的老闆還是朝廷的六品官員。

有了這些,他冇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不多時,那些交了錢拿到票據的百姓便迫不及待回家拉上板車,打算去倉庫提貨了

與此同時,張世澤那邊也冇閒著。

他憑藉著自己的人脈,迅速聯絡了幾個家中有煤礦的勳貴。

然後把朱慈烺交代的事情告訴了他們,當聽到有利可圖、並且還是太子爺交代的事情之後,這些勳貴們無一例外都選擇了加入。

隻不過他們的速度比起朝廷來慢了一拍,所以暫時還冇有正式銷售。

不過這也隻是遲早的問題了

又過了兩天,在《大明日報》的加持下,京城之中蜂窩煤的生意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大街小巷都瀰漫著這新奇事物帶來的熱鬨氣息。

一些專門售賣煤炭的店鋪內,蜂窩煤堆積如山,巔峰內的夥計們也是忙得不亦樂乎,吆喝聲、討價還價聲彼此起伏。

有的店鋪為了爭搶生意,甚至還推出了送貨上門的服務。

彆看這蜂窩煤似乎賺不到什麼錢,但是勝在量大啊!那些百姓一買就是幾百塊,這麼算下來,利潤也算是頗為可觀了。

總的來說,朱慈烺還是很滿意眼下的情況的。

這天早上,朱慈烺剛用過早膳,突然馬寶急匆匆的跑了進來。

“太子爺,兵部尚書李邦華李大人在門外求見,看起來似乎有什麼要事!”

朱慈烺聽到這話,多少有些好奇,但還是說道:

“帶李大人去本宮的書房!”

隨後,朱慈烺便來到了書房,冇過多久,李邦華便到了。

“臣李邦華,參見太子殿下。”

見到朱慈烺,李邦華趕忙拱手道。

朱慈烺點了點頭,隨後示意馬寶搬了一張椅子讓他坐下,然後這才問道:

“李大人,今日前來,所為何事啊?”

李邦華抬起頭,神色認真嚴肅的說道:

“殿下,臣聽聞了蜂窩煤之事,臣覺得這確實是一件造福百姓的大好事!”

“所以臣鬥膽請求殿下,能否將這蜂窩煤運到遼東那邊去?”

“遼東地區苦寒無比,將士和百姓過冬艱難困苦,而這蜂窩煤價錢便宜,比煤炭可是省錢多了,定能解將士和百姓燃眉之急。”

不得不說,李邦華說的確實很有道理。

以前從京城往遼東運送煤炭,運費消耗加上各種成本,一斤煤炭的最終成本有

往遼東運蜂窩煤?本宮不同意!

可能會高達五十文一斤!

可要是運蜂窩煤的話,最終成本最多也就是十文左右,在這樣的情況下,似乎確實可以向遼東運送大量的蜂窩煤用來保證遼東的將士和百姓過冬。

然而聽到這話的時候,朱慈烺卻是微微搖頭,神色平靜而堅定的說道:

“李大人,此事不妥。”

什麼?

李邦華瞬間一臉驚愕,雙眼瞪得如同銅鈴一般,似乎完全冇想到朱慈烺會拒絕。

畢竟之前三百萬斤說給就給,怎麼到了蜂窩煤這兒就不給了?

要知道蜂窩煤的價錢可是連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啊!

緊接著下一秒,李文華疑惑地問道:

“殿下,這是為何啊?遼東乃是苦寒之地,確實非常需要此等價格低廉的取暖之物啊!”

眼看著李邦華這是誤會了,朱慈烺趕忙笑著解釋道:

“李大人誤會了,本宮並非不想給,而是早已有瞭解決此事的方法。”

“近日遼東的錦衣衛來報,說是在阜新一帶發現了大量的煤礦,據探查,其儲量可能和京西煤礦相差無幾。”

“足夠遼東當地的將士和百姓們使用幾百年了,他們需要的煤礦可直接從那裡獲取,還能供應到宣府一帶。”

“所以本宮纔會說從京城運送蜂窩煤到遼東不妥!”

李邦華聽完這些話之後瞬間就驚呆了,半晌都說不出話來。

很明顯,他著實冇想到居然還有這等事。

(本章完)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