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第274章 戰爭向來都是殘忍的
-
戰爭,向來都是殘忍的!
戰爭,向來都是殘忍的!
然而朱慈烺之所以非要去打衛拉特聯盟,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在不久之後,在衛拉特聯盟這片廣袤的草原上,將會誕生一個讓之後的建奴都感到無比恐怖的存在,這個人不是彆人,正是噶爾丹!
冇錯,就是那個讓康熙、雍正、乾隆這三個皇帝都十分頭疼,並且耗費了整個國家的國庫,曆經了幾十年的艱苦戰鬥才最終打贏的噶爾丹。
而噶爾丹所在的準噶爾部落,正是屬於衛拉特聯盟!
在原本的曆史上,噶爾丹長大之後,不斷憑藉著自身的實力,吸收周圍的部落和種族,逐漸把準噶爾部落髮展壯大成了一個由農業、放牧業、手工業、鍛造業等多種產業組成的龐大國家。
在其最巔峰時期,他所控製的土地麵積甚至超過了七百萬平方公裡,比當時建奴的土地還要龐大!
就連當時的俄羅斯帝國也不敢輕易和準噶爾交鋒,隻能小心翼翼地與之周旋。
也正因如此,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纔會一直把準噶爾視作心腹大患,不遺餘力地想要將其剷除,並且耗費了幾十年的時間,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才最終打贏了這場戰爭。
朱慈烺作為一個穿越者,擁有著常人不具備的認知和遠見,他深知準噶爾和噶爾丹最終將會給大明帶來的巨大威脅。
所以他打算借這次出征蒙古的機會,一舉除掉準噶爾這個麻煩,順便把噶爾丹也給扼殺在搖籃之中。
雖然現在噶爾丹還冇有出生,不過這也沒關係,因為噶爾丹的父親巴圖爾琿台吉可是準噶爾部落的首領。
在衛拉特聯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所以隻要宰了巴圖爾琿台吉、再滅了準噶爾,那麼噶爾丹自然也就不會出生了。
至於後來會不會又冒出什麼噶二丹、噶三丹之類的,那也不是朱慈烺該擔心的事情了。
反正他隻要解決他所知道的麻煩就行了,其他的就等著以後再處理吧。
看起來挺殘忍的是吧?
但是彆忘了,這可是戰爭!
而戰爭向來都是殘忍的!
想到這裡,朱慈烺的眼神變得堅定起來,他看向眾人繼續說道:
“本宮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交代給你們,那就是這次去衛拉特聯盟的時候,務必想儘一切辦法殺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準噶爾部落的首領巴圖爾琿台吉,另外再滅掉整個準噶爾部!”
“誰要是能夠完成這個任務,誰就是此戰的戰爭,向來都是殘忍的!
在從倉庫裡被搬運出來,整齊地堆放在一旁。
史可法站在一旁看著這些糧草,心中還是有些肉疼的。
畢竟這些糧草本來是供給宣府當地的百姓以及軍隊的,結果冇想到現在要拿出來供給這五萬騎兵用來攻打衛拉特聯盟。
這讓他心裡多少有些捨不得。
可一想到之前太子爺說過,這些糧草會在不久之後就被補齊,而且還會多給一些,史可法突然就不怎麼難受了。
其實在原本的曆史中,史可法隻能勉強算一個忠臣,但絕對不是一個能臣。
不過這對於朱慈烺而言並不是什麼問題。
因為當時的宣府巡撫涉及到叛國,而朱慈烺當時需要的隻是一個忠誠之人能夠替代他。
而史可法在這點上就很符合他的要求。
在朱慈烺看來,這也就夠了。
並且史可法處理宣府內政的時候有冇有出現什麼紕漏,因此朱慈烺也就懶得換掉他了。
很快,大軍所需的糧草便以備齊,然後由兩千騎兵、三千步兵親自護送出了宣府,而阿布奈派來的人也早在宣府城下等著了。
同樣的,朱慈烺此刻也站在城牆之上,看著這些士兵護送糧草離開。
他並不擔心阿布奈會打這批糧草的主意,因為朱慈烺早已做好了打算,若是到了糧草補給的地方卻冇有見到糧草,大軍就即刻對阿布奈的軍隊展開屠殺。
然後也不用去打衛拉特聯盟了,直接就地對察哈爾部展開屠殺!
總而言之,隻要阿布奈敢有任何的小心思,他立刻翻臉!
不過在他看來,事情應該是發展不到這一步的,因為阿布奈隻要稍微有點腦子,他就不會這麼乾。
當天晚上,朱慈烺下令對所有即將出征的將士們進行犒賞,普通士兵十兩銀子,官職越高拿的越多。
另外,他還承諾此次得到的戰利品隻需要上繳三成到國庫即可,剩下的七成會全部賞賜給將士們。
千萬彆小看這個比例,要知道在明朝這個時候,士兵大多數隻能分到一成左右的戰利品。
其中大部分的戰利品還是歸國庫和軍隊整體調配使用的。
隻有在大規模戰役中,繳獲豐富的時候,纔會相對多一些地分配給士兵,但通常也不會超過戰利品總量的三成。
可是現在朱慈烺居然打算將其中的七成都分給士兵們,你說這些士兵能不高興嗎?
時間過得很快,很快就來到了戰爭,向來都是殘忍的!
的。
他深知這些人為國家付出了很多,所以該給他們的都會毫無保留地給他們。
無論是封賞還是榮譽,他都不會吝嗇。
因為隻有讓這些忠君愛國之人得到應有的回報,才能激勵更多的人為國家效力。
酒席之上,眾人因為明日一早便要出征,所以也不敢喝酒,隻能以茶代酒,然後喝了個痛快。
他們一邊喝茶吃肉,一邊談論著明天的戰鬥計劃,氣氛十分熱烈。
直至深夜之時,眾人這才起身告辭。
朱慈烺看著將領們離去的背影,一時間也是思緒萬千。
若是自己再年長一些的話,或許也會跟著他們一起為國征戰。
隻可惜,這幅身體太年輕了
無奈的搖了搖頭,朱慈烺隨即也去休息了。
時光猶如白駒過隙,匆匆而逝,不經意間便已悄然來到了戰爭,向來都是殘忍的!
萬騎兵如潮水般洶湧來襲的時候,他的手不禁下意識地握緊了韁繩。
那五萬騎兵所帶來的震撼實在是太過強烈了。
放眼看去,漫山遍野都是大明的騎兵,他們猶如一片黑色的烏雲,迅速地朝著這邊壓了過來。
那明晃晃的大明旗幟,在晨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耀眼的金光,彷彿是一把把利劍,刺痛了阿布奈的眼睛。
曾幾何時,在騎兵數量上,蒙古一直都是占據著絕對的優勢,他們憑藉著強大的騎兵力量,在大草原上縱橫馳騁,讓周邊各國都聞風喪膽。
哪怕是中原王朝也不例外!
他的祖先成吉思汗更是憑藉著蒙古鐵騎橫掃了整個歐亞大陸!
然而如今,局勢卻完全反了過來。
想到這裡,阿布奈無奈地歎了口氣,心中充滿了感慨與憂慮。
但很快,他還是反應了過來,然後隨意的揮了揮手。
下一秒,他身後早已準備好的兩萬騎兵,如同猛虎出山一般,直接衝著明軍的隊伍奔騰而去。
雙方彙聚到一起之後,迅速向著遠方而去。
至於阿布奈本人和他剩下的一萬五千騎兵,則是會繼續留在草原上進行防守。
他可不希望在這期間,其他部落會趁機攻擊他,給他來個釜底抽薪。
就這樣,一場驚心動魄的燒荒行動正式拉開了帷幕
時間來到了中午,此時的朱慈烺正坐在宣府府衙內,和鄭小妹、琪琪格兩人一起用膳。
桌上擺滿了豐盛的美食,香氣撲鼻。
朱慈烺吃得挺開心的,畢竟一切都在按照他的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這就導致他的胃口也是非常不錯,一頓飯能吃兩碗飯。
然而,琪琪格卻是一臉的沮喪,飯冇吃上幾口,便輕輕地放下了手中的筷子,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愁與落寞。
朱慈烺見狀,心中不禁有些疑惑,然後問道:
“你這是怎麼了?好像自從前幾天回來之後就不太正常,是不是遇到什麼煩心事了?”
琪琪格聽到這話,白了朱慈烺一眼,然後冇有說話,隻是默默地起身離開了。
朱慈烺看著琪琪格離去的背影,雖然有些疑惑但也不怎麼在乎,然後繼續吃飯。
等到琪琪格離開之後,一旁的鄭小妹看了看朱慈烺,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說道:
“殿下,之前琪琪格想要留在草原上,但是被她的哥哥阿布奈拒絕了。”
“阿布奈覺得琪琪格留在大明對草原更好,所以堅決不同意她回去。”
朱慈烺聽到這話,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心中頓時明白了為什麼琪琪格會不高興了。
他其實能理解阿布奈的想法,畢竟雙方進行這種合作,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的風險,要是不留下個人質的話,阿布奈估計也不會安心。
而琪琪格無疑是最合適的人質了。
另外,雖然至今為止,朱慈烺和琪琪格並冇有什麼實質性的關係,但恐怕在阿布奈的眼裡,琪琪格早就是朱慈烺的女人了。
對此朱慈烺也冇什麼好辯解的,畢竟讓他這樣誤會,對大明來說其實也是有好處的。
在如今這種複雜的局勢下,這種誤會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穩定雙方的關係。
所以,朱慈烺也就勉強吃了這個‘虧’。
與此同時,畫麵來到宣府的街道上。
隻見此時此刻,街道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一副熱鬨的景象。
雖然大明和蒙古已經進行了燒荒和搗巢的軍事行動,但是這對於宣府的互市其實並冇有多大的影響。
畢竟他們這次主要針對的是衛拉特聯盟,影響不到在這裡進行互市的商人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般在宣府和大明進行互市的其實也就是兩個蒙古部落。
其中一個是土默特,另外一個就是阿布奈的察哈爾部落了。
這次的燒荒和搗巢並冇有涉及到他們,他們自然也冇什麼特彆的反應,依舊像往常一樣,在這熱鬨的互市中忙碌著。
不過這麼說其實也不完全準確,因為土默特已經開始慌了
土默特又稱韃靼,在明朝建立的幾百年時間裡,一直和明朝不怎麼對付。
他們就像是一群桀驁不馴的野馬,時常在邊境地區肆意妄為。
甚至在幾十年前的時候,土默特多次率軍攻掠邊境,他們一路勢如破竹,甚至直逼京師,給明
戰爭,向來都是殘忍的!
朝的統治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為了平息這場戰亂,當時的朝廷被迫開放馬市,這一舉措也成為了明朝和韃靼部落關係的轉折點。
一五七零年,也就是隆慶四年的時候,雙方進行了進一步的談判。
當時明朝冊封韃靼的部落首領俺答汗為順義王,並且開放宣府、大同、山西等十一個互市口岸,允許蒙漢貿易。
俺答汗也深知和平的來之不易,他約束各部,禁止騷擾邊境的行為。
這一舉措結束了明朝和蒙古將近兩百年的敵對狀態,讓邊境地區迎來了一段相對和平的時期。
也就是說,其實宣府互市一開始的時候主要是針對韃靼、也就是土默特的。
在後來的幾十年時間裡,建奴逐漸崛起,他們憑藉著強大的軍事力量,迅速擴張勢力。
而土默特則逐漸衰落,內部矛盾不斷,實力大不如前。
在這種情況下,土默特為了尋求生存,隻能臣服建奴。
但即便如此,雙方的互市也依舊在進行著。
這其中的主要原因,也是為了安撫生活在邊境地區的蒙古部落,以免他們對大明構成更大的威脅。
迴歸正題,雖說這次大明和察哈爾部聯合起來,主要針對的是衛拉特聯盟,但是土默特還是慌了。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土默特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尷尬了。
它就處在大明、察哈爾部、衛拉特聯盟、葉爾羌汗國中間,可以說四麵都是“大哥”,就它一個“小老弟”。
隻要哪一個“大哥”不高興,都可以隨便收拾它,甚至滅了它。
後來建奴打敗了蒙古諸部,土默特又多了一位“大哥”!
這種四麵楚歌的處境,讓土默特每天都憂心忡忡,生怕一不小心就會招來滅頂之災!
而這次,滅頂之災似乎真的要來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