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第75章 你們這是在逼宮嗎
-
你們這是在逼宮嗎?
你們這是在逼宮嗎?
就在眾人驚愕之時,李邦華已經來到了殿前。
隨後王承恩開始宣讀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南京兵部尚書李邦華忠誠儘職、廉潔無私,在南京屢有功績,特召回京師擔任兵部尚書,加封太子太師,賜尚方寶劍!”
“欽此!”
李邦華趕忙跪倒在地。
“臣李邦華,謝陛下隆恩!”
看到這裡的時候,一旁的周延儒再也忍不住了。
他直接跪倒在地,高聲說道:
“太子殿下,臣認為此事不可!臣想麵見陛下稟明此事的利害關係,求太子殿下成全!”
周延儒這話一出口,其他的幾個內閣大臣還有文武百官也都跪了一地。
口中高呼不可!
很明顯,他們都是站在周延儒這邊的!
這些人都不是傻子,他們已經看出來了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崇禎在後麵搞鬼。
而這麼做的目的,很有可能是為了搶奪文官手中的兵權!
畢竟誰都知道,李邦華雖然親近東林黨,但他從來都不是東林黨,他的所作所為,其實更像是一個帝黨!
一個試圖將他們手中的權利歸還給崇禎的帝黨!
如果讓這樣的人擔任兵部尚書的話,那他們手裡的軍權很有可能會回到皇帝手中,這是他們絕對不允許的事情。
要知道,當年文官集團可是費了好大的勁兒,甚至不惜弄死了一個皇帝,這才從皇帝手中奪取了兵權,並且至今已經一百多年了。
這已經握在手裡一百多年的東西,怎麼可能就這麼拱手相送?
“求陛下收回成命!”
“老臣求見陛下,此事萬萬不可!”
“萬不可如此啊!太子殿下!”
一時間,眾多的文武百官開始跪倒在地,齊聲高呼。
這已經不是涉及到他們個人的事情了,而是涉及到奪權,這簡直比要了他們的命還要讓他們感到難受!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不等朱慈烺發話,身為天字你們這是在逼宮嗎?
這話,頓時被嚇出了一身冷汗。
他今年不過四十多歲,說年輕倒是真的年輕,可話說回來,年輕未必就有本事啊?
特彆是麵對李邦華這樣的官場老將,對方不論從資曆和實力方麵都完全吊打他,而且已經擔任了超過十年的兵部尚書,這要他怎麼比?
可他又不能直接拒絕,要是直接拒絕的話,周延儒的麵子往哪裡放?
他們東林黨的麵子又往哪裡放?
所以他隻能硬著頭皮說道:
“下官覺得可以試一試!”
然而他這話剛出口,薛國觀就怒罵道:
“你試個屁!真以為國家大事是過家家呢?什麼都想試一試?”
“國家有你們這樣的官員,真是國家的悲哀!”
“太子殿下,老臣覺得不用搭理這些人,兵部尚書這個職位就該讓李大人擔任!”朱慈烺看著台下的場麵,心中隻覺得一陣舒暢。
他現在越來越覺得把薛國觀拉進內閣是一件非常正確的事情。
因為在朝堂上,大概也就隻有薛國觀這個老傢夥能鎮得住其他的文武百官了。
畢竟大家心裡都清楚,薛國觀是純粹的帝黨,他的話基本上就代表了崇禎的意思。
所以隻要薛國觀一開口,其他人最多也就是爭辯兩句,但絕對不敢忤逆。
隨即,朱慈烺這纔開口道:
“諸位,這件事情不必再說了,這是父皇的旨意,不得違抗!退朝!”
說完這話,朱慈烺頭也不回的離開了,隻留下滿地憤慨的官員。
此時此刻,這些官員都被崇禎的任命給氣瘋了。
反觀李邦華,卻依舊是一臉的淡然。
自始至終,除了謝恩之外,李邦華什麼話都冇說,哪怕其他的文武百官都在阻止他擔任兵部尚書,他依舊冇說一句話。
事實上,這也是李邦華對崇禎和朱慈烺的一種考驗。
如果今天在他任命的當場,崇禎和朱慈烺再次被群臣蠱惑、並且有所動搖的話,那麼他很有可能會當場辭去兵部尚書一職。
自此歸家養老,永遠不再踏入朝堂一步!
因為他不想再經曆一次十年前的事情了。
但現在看來,崇禎和朱慈烺想要整頓京營的想法,似乎遠比他想象的還要堅定!
也就是說,他這次真的可以一展抱負了!
退朝之後,眾位大臣各自散去,李邦華也準備去兵部上任了。
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得好好想個辦法把他的這三把火燒起來。
畢竟想要整頓京營,必須先要安撫兵部,要是安撫不了兵部的話,京營那邊的問題也解決不了。
就在李邦華一邊想著一邊走出去的時候,一個聲音突然從他背後響了起來。
“李尚書,稍等!”
李邦華停了下來,接著扭頭一看,就發現說話的不是彆人,赫然便是薛國觀。
李邦華對薛國觀並無太多好感,十年前他擔任兵部尚書時,兩人就曾因政見不合而產生過矛盾。
但今日在朝堂上,薛國觀卻幫了他一把,這讓李邦華心中的不滿減輕了幾分。
再者,他已經看出薛國觀是帝黨了,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現在是站在同一條戰線上的。
想到這裡,李邦華趕忙拱手道:
“薛閣老有何事?”
薛國觀微微一笑,道:
“孟暗,你我都是為陛下和太子辦事的,就不用這麼客氣了,我隻是過來給你打個招呼,以後如果有什麼麻煩,儘可以告訴我,我自會幫你處理的。“
“另外,你要小心那幫傢夥,他們可能不會就這麼善罷甘休的。”
薛國觀說著,看了一眼不遠處正注視著這邊的周延儒等人。
孟暗是李邦華的字,隻有一些親朋好友纔會這麼稱呼他。
但說實話,這其中肯定不包括薛國觀!
不過考慮到薛國觀這是在主動示好,再加上他剛到京城也需要薛國觀這樣的帝黨做盟友,所以李邦華也不怎麼在乎他這樣稱呼自己。
順著薛國觀的視線,李邦華果然也看到了以周延儒為首的東林黨正在不遠處注視著他。
另一邊,察覺到自己被人察覺,周延儒冷哼一聲,隨即甩袖離去。
李邦華隻當做什麼也冇看到,隨後對著薛國觀拱了拱手道:
“多謝薛閣老的提
你們這是在逼宮嗎?
醒,下官會注意的。”
兩人又寒暄了幾句後,便各自離去了。
薛國觀去內閣辦公,李邦華則回到了兵部。
雖然朝堂上的聖旨是剛剛宣佈的,但兵部這邊早已得到了訊息。
所以當李邦華來到兵部衙門時,幾個看門的衙役當下便滿臉堆笑地迎了上來:
“參見尚書大人!恭祝尚書大人入主兵部!”
能在兵部這種衙門當值的,無一例外都是人精,為人處事什麼的,他們自然也是手到擒來。
麵對衙役們的恭維,李邦華隻是淡淡地點了點頭,並冇有過多言語。
隨後,一名兵部郎中又迎了出來,隨後帶著李邦華走進了兵部。
然而,與門口衙役的恭維不同,兵部大堂內的官員們一個個都板著臉,彷彿家裡剛死了人一般。
李邦華並不理會他們,徑直走向兵部尚書的內堂。
房間內已經被人重新佈置過,顯然是為了迎接他這位新任尚書。
李邦華坐定之後,抬頭看向眼前的郎中:
“把兵部的左右侍郎給本官叫過來。”
兵部左右侍郎,算是兵部的二把手和三把手,既然到了兵部,自然得先見見這兩位。
郎中聞言,拱了拱手之後隨即跑了出去。
可冇過多久,他又跑了進來,麵色有些尷尬地說道:
“大人,兵部左侍郎大人和右侍郎大人都不在。”
“什麼?”
李邦華聞言,眉頭頓時皺了起來。
他明明記得剛纔上朝時還看到了這兩個人,怎麼這會就不在了?
這不對勁兒!
(本章完)
-